導讀 : 如今是我的第三個十年了,我想把這第三個十年留給我現在的這個項目。

文/戴春平

我是一名80後碼農,經常被朋友稱為技術大牛。曾主導過上百萬級別的大型web項目,喜歡自己開發軟件,也比較關註硬件,不過最愛的還是運動,算是一名馬拉松愛好者吧!我還依稀的記得,從2011年起點創業營開營活動開始,就踏入了創業大軍的熱潮

第一次移動互聯網創業

2012年從某市值2000億的上市公司的研發主任離職,正式的邁向了創業的折騰之路。當時做的第一個移動互聯網的項目叫:“樂玩”,一個社交+生活服務娛樂APP,最初的idea是來自2010年初,阿凡達在國內首映間一票難求,心想如果有個APP可以在手機上預訂座位並支付該是一個多麽炫酷的事情,於是2012年開始付諸行動,首先開始策劃產品原型,線框圖幾頁一畫,哎喲,不錯。隨後準備自己動手學習iOS開發此App,但是沒有太註意尋找創業合夥人和投資人。和很多創業者一樣,一個人開展創業項目的進展是痛苦與緩慢的。一邊要找影院合作找到電影票源,一邊要找出票設備打印電影票據,另外還要開發App,運營推廣App。對於一個碼農來說,不僅要專註產品研發,還要去尋找市場合作,以及APP的運營,是非常困難的。折騰了近半年,如同烏龜般的進度,加上自己對運營和市場不了解,最終走向了失敗。

第二次移動互聯網創業

之後為了解決運營和市場的瓶頸,我經常會去參加一些創業類的活動和社交類的活動,希望能從活動中找到幾個懂市場或者運營的合夥人。一個碼農想通過活動尋找市場類的合夥人,可謂比登天還難。每次都是別人想拉我去合夥,最終實在沒辦法,就找了個程序員合夥人。自己專註市場和運營那塊。我們很快就進入了狀態。

第二個移動互聯網項目叫:“馬上快遞”APP,類似滴滴打車的發快遞應用,有馬上快遞APP(用戶端),馬上取件APP(快遞員端),服務端,管理後臺四部分,APP包涵Android和IOS兩種。服務端采用SOA架構,WCF通訊,管理後臺使用了jQuery+MVC4+NHibrnate、數據庫采用了Microsoft SQL Server 2012新需求分析、任務分析、進度跟蹤、重要邏輯優化、重點技術問題解決。當時團隊有5人,一個CTO,負責後臺和數據,兩個安卓工程師,一個IOS工程師兼UI設計,我負責產品和市場還有運營。

起初就是去各大快遞公司尋找合作,開始可謂是處處碰壁,不過還好,有找到幾家小的快遞公司合作。然後就是線上的運營,APP應用市場的分發,以及通過一些QQ群去發廣告宣傳APP。因為當時根本不知道融資說法,因為資金問題,大概10個月左右我們就只好宣布倒閉。

當時我之前的老板聽到其他同事說我目前創業資金比較緊張,打電話讓我過去,直接把去銀行取好的錢塞給我,當時我拒絕了。直到現在,每次公司年會,老板都會打電話讓我過去聚聚,經常說我當年是公司最優秀的員工,我只是覺得我做好了本份的事。也許無論上班也好,創業也好,都在盡善盡美的做好每件事。

之後因為創業幾次把手頭錢都用完了,只好去外面接點外包APP的單子,一來自己有點收入,保證自己的生活。二來可以認識更多的人,為了下一次創業做準備。

第三次移動互聯網創業

後來在一次創業的活動中,我發現在如今這個創業大潮,還沒有一個是針對創業者這塊的APP,創業者服務類的APP更是少之又少,如今的創業者這些群體又非常龐大。因為經常幫助一些創業者開發APP,接觸的創業者也比較多,經常會和他們溝通他們前期創業的需求。於是我就有了這麽一個idea,做一個創業者社交服務的APP應用,不僅可以幫助創業者找合夥人,還可以幫助創業者對接資本。這個idea是我從2015年4月開始有的,真正開始實施是5月份,中間有尋找原來的團隊等。

因為經歷了前兩次的失敗經歷,我發現創業並不是你能賺多少錢,也不是你能走的多快,而是你是否能保持公司的平穩,以及給你APP上面的用戶什麽幫助。目前我們這個項目還在做,走的比較平穩,也在一步步的打磨產品。雖然如今還沒有融資什麽的,但至少我們有個10人的團隊,朝著這個項目的未來前進。

如今是我的第三個十年了,我想把這第三個十年留給我現在的這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