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服務跨國公司20年後,我為什麼加入中國小民企


我從北京科技大學畢業,後入新加坡國立大學攻讀MBA,先後入職跨國公司Siemens(西門子)Whirlpool(惠而浦)、Johnson ControlsRolls-RoyceGeneral ElectricFMC technology等公司,有20多年工作經歷。年近五十之時,我加入深圳一家只有百名員工的民營企業旭子科技。半年過去,感觸良多。

在外企,你無足輕重
我現在也無法忘記那一刻,我在公司最好的朋友突然從美國飛來,當時我正在出差,他電話讓我回到辦公室。我進來看到老外和中國區人事主管Fiona,老外一臉嚴肅,讓我對他的熱情笑臉頓時凝在空中。
“Lucas, we are not doing well, we decided not to renew your contract.” 不續約?我目瞪口呆,強忍住沒讓眼淚落下。

我知道由於油價下跌,公司業績一落千丈,但我自信作為中國區供應鏈經理,也曾立下汗馬功勞,在美國總部上下人緣都還不錯。怎麼也沒有想到中國區第一輪裁員就發生在自己頭上!

終於明白,在外企你永遠是一顆無足掛齒的螺絲釘,隨時可以被摘除,根本不影響整個機器的運轉。尤其在中國,任何位置上的人都是可有可無,只要會幾句英文都可勝任。

終於明白,在外企根本沒有積累一說,你做再多工作、奉獻再多、忠誠再多、朋友再多,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前天信誓旦旦的朋友就是第一個把你趕走的人。
終於明白,在外企只要呆在安全的位置,就算再平庸無能再碌碌無為,也能渡過危難時刻。而即使再有才華再有創意,大難當前,只要位置不對,你可能就會被踢走。

在民企,我一專多能
我在休息中掙扎了兩個月,謝絕了十多個獵頭的邀請(大都仍是知名外企),打通了一個朋友的電話。他是一個小型民營企業的老闆,公司一百來人,但業績每年以40%的速度增長。

我問他需不需要外企來的人。
要,過來談談吧。他幾乎沒有什麼猶豫,也沒有問我希望幹什麼,要什麼待遇。

飛到深圳談了半個小時。他說給我做外貿總監,參與公司管理。我的待遇均可滿足,公司將在兩年後上市,人人都是股東。

如今,我加入旭子科技5個月了,帶領一個六人外貿團隊,把握海外參展機會,尋找海外推廣平臺。我的目標是要從今年的600萬銷售額增加到明年的2400萬元。

我是外貿總監,同時也是:

供應商開發經理。我幫公司開發了幾個關鍵供應商,其中一個專案單個零件成本下降1000元,已經供應500件。還有一個國外供應商,開發成功後單個零件成本下降3000元。我們明年可能需要採購5000件。我開發的供應商服務好,付款靈活,交貨及時。

培訓經理。我給需要英語溝通的員工培訓英語,給全體員工培訓溝通、團隊合作、領導力、演說,把從外企學到的理念和方法盡可能傳遞給同事。

招聘經理。公司一直想開拓海外市場支付終端產品,苦於沒有懂海外支付的軟體人才,我在LinkedIn上發佈了廣告,一次就找到了一位來自中東最好大學、在中東最大銀行之一工作的資深軟體工程師,薪水和國內相差無幾,可人家是流利英語,熟練瞭解國外支付體系,熟練瞭解國外銀行後臺軟體發展和應用!明年還計畫招聘外籍軟體工程師和外籍銷售經理。

專案管理。從前公司沒有專案管理的角色和職位,大型專案立項後沒有專門人員協調各個部門的工作,專案的關鍵點(Milestone)沒有人關注,經常延誤時機,耽誤交貨進程。我入職後引入專案管理機制,基本控制了時間點,大大加快了整個專案的進程。

招商引資經理。目前我們和銀聯合作開發一個針對農村市場從零到有的專案,市場潛力達500億人民幣,急需引入戰略投資者。我受託撰寫一份12頁紙的投資分析報告,從SWOT分析、五力分析、NPVIRR計算、CAGR計算到PEST分析、戰略發展、項目分析,把從新加坡國立大學學來的管理知識用了一遍。我也在充當招商引資經理的過程中理解到「知識就是力量」的含義。

外企VS民企 冷暖我知
我入職旭子科技時,老闆破例舉行了盛大的聘用儀式。

每次我們一起出去見客戶和官員時,老闆都自豪地介紹,這是我從GE、羅羅聘來的國際性人才,新加坡國立大學的高材生。我等凡人雖然低調,但受到重視後的自豪之情卻是以前在跨國企業服務時很難找到的。

能充分展示才幹,充分發揮所學,得到充分信任、授權、尊重、理解,這種愉悅抵得過千般辛苦萬般勞累。

上海是講資歷、講背景、講學識的城市,大型外企人才濟濟,卻人人守著一個很小的職權範圍。譬如作採購,他們只負責供應商開發,下訂單、談判、價格基本無權過問,更遑論參與公司的戰略發展,把自己的命運和公司的命運融為一體。

我有一個外企同事,清華大學工學學士、法國知名工程大學,做品質工程師五年。他平時偶爾去供應商現場審一審體系、解決一點品質問題,其它大部分時間都在研究股票和房地產,工作時間占他精力的10%都不到。我個人從前也是如此,每天用半小時就可以解決工作。如果想多做一些,譬如嘗試開發產品客戶、或嘗試一些國外同事負責的產品,立刻會引來諸多指責。他們首先想到的是你想搶人家的工作,而不會認為你想為公司多做奉獻。

外企很少真正把中國當作戰略發展方向,不會把有技術含量的崗位和產品放來中國。我工作過的一家全球最大能源設備、醫療、航空照明燈供應商,在中國每年銷售額已達百億美元。他們在政府面前吹噓在中國投資很多,我去工廠一看,就是從國外運來的一些曾經很貴的機床而已,完全沒有技術含量。這樣的情況,中國員工如何可能真正在外企成長?

民企則完全不同。他們大多求才若渴,一旦認可了你的才幹,就真正授權給你,有時不太局限於程式、崗位等等。

地方政府大多重視外企,殊不知未來真正能幫你解決就業的、帶來利潤和稅收的就是民企。外企極少會在中國添置固定資產,如果中國勞動力人口減少的趨勢更加明顯,市場對他們將不再有吸引力,他們可以一夜撤離。

當然,初入民企我也有些水土不服。最典型的,外企出差,酒店挑最好的住。而民企講求實惠,包括老闆都喜歡兩個人住一個房間。民企的家族化嚴重,決策缺乏程式,沒有戰略,員工教育程度普遍較低。但是,一旦他們認可你的能力和價值,就會把很多信任給你,很多授權給你,給你很大舞臺展示你的能力。

希望數年之後,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有才幹的人不會總在外企作困獸之鬥,而民企對人才也不會總是求之不得。



/曾志宏,新加坡國立大學MBA,曾服務多家跨國公司如WhirlpoolJohnson ControlsRolls RoyceGeneral Electric等,現任深圳旭子科技外貿部總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67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