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它,總資產約當日本GDP六成日本郵政集團連同旗下銀行、保險公司,將在11月掛牌,這是民營化一環,卻說不出對人民有何好處,便民服務不見得賺錢,是它上市前須先處理的矛盾。 日本國內存款餘額最高的銀行、壽險締約數最多的保險公司,以及運輸網絡最龐大的物流公司,將這三大企業納入旗下的日本郵政集團,將於今年十一月四日在日本掛牌上市。 在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的推動下,「郵政民營化法」於二〇〇五年成立,十年後的現在,日本郵政即將迎接新的里程碑。 不只日本郵政本身,旗下負責郵政儲金事業的郵儲銀行、經營保險事業的簡保生命保險公司,都將於同一天上市,這是前所未聞的創舉。 過去民營化的先行者如日本電信電話(NTT)、日本鐵道(JR)都有非民營化不可的理由,伴隨著民營化之後服務品質提升,對全民的利益有目共睹。但日本郵政對於「民營化之後可為人民帶來什麼好處?」如此基本的問題,至今仍然提不出答案。 它獲利結構偏頗 郵務虧,靠銀行、壽險賺錢日本郵政集團的總資產,相當於日本GDP六成規模,雖然大家都知道它,卻沒有人真正認識這個龐大的「怪物企業」。在掛牌前夕,且讓我們從獲利能力方面開始解開它的神秘面紗。 統籌郵便、銀行、保險等三大事業,日本郵政二〇一四會計年度(去年四月到今年三月)的財報顯示,集團合併營收比前一年同期減少六%,為十四兆二千五百八十八億日圓(約合新台幣三兆九千四百億元),稅後淨利成長一%,為四千八百二十六億日圓(約合新台幣一千三百億元)。 個別來看,日本郵便、物流因同業競爭激烈、影響獲利,赤字一百零三億日圓;郵儲銀行和簡保生命保險相對表現較好,兩公司合計稅後淨利四千五百一十一億日圓,填補了郵便、物流的虧損。但預估二〇一五會計年度,集團稅後淨利將減少二三%,環境越來越嚴峻,加上金融利率低迷,連銀行事業也難確保獲利。 獲利結構過於集中,加上業績難以成長,面對如此現況,集團社長西室泰三所帶領的經營團隊已感受到莫大的危機。 為了開發新的成長契機,他們正緊鑼密鼓的尋求服務與合作機會,這一點可從最近的蛛絲馬跡中嗅出端倪。 它砸錢找成長機會 購併物流業、買蘋果公司債今年七月,澳洲物流巨擘拓領(Toll)在新加坡西部地區開工動土,準備建造一座高五層樓、建地逾三萬坪、可音控取貨的自動化倉儲中心。拓領打算以此為據點,積極進軍亞洲物流市場。 日本郵政集團於今年五月收購了拓領,這是西室泰三在二〇一三年六月就任以來的第一宗大型海外購併案,斥資超過六千二百億日圓(約合新台幣一千七百億元)。 在二月份的購併記者會上,西室泰三笑著說:「守在日本國內經營物流事業的時代已經結束。」但是,只有日本國內郵政和宅配業務經驗的日本郵便公司,要如何與拓領合作,藍圖現在才要開始規劃。 除了物流,日本郵便在二〇一三年推出「守護服務」的試營運。內容是派郵務員到府拜訪高齡民眾,向住在遠方的家人報告其健康近況。收費為每月一千九百八十日圓到二千四百八十日圓不等。今年秋季將進一步與美國IBM及蘋果等公司合作,發給每位銀髮族一台行動裝置,以追蹤他們的健康情況。此外也計畫和零售業者永旺(Aeon)等集團合作,推出日常生活用品的宅配服務。 不過,無論是購物宅配或守護服務,畢竟都屬於個人消費者的服務,對於營收獲利的貢獻度都不大。要等到使用者人數成長到一定規模,還需相當長的時間。 去年四月,簡保生命保險公司開始銷售的新學費保險「第一次的簡易保險」,一推出就席捲市場。光是去年度就賣出了六十六萬件保單,若與一般民營保險公司銷售的學費保險比較,它總計搶下三分之二市占率。 過去,簡保生命保險所賣的學費保險,對於死亡理賠金的給付較豐厚,但是期滿領回的保險金卻低於總繳納的保費。去年推出的新學費保險契約,降低了死亡理賠金,提高期滿可領回的保險金,迎合市場上的主流,變身為「儲蓄型」保險商品,此一改變果然大受歡迎。 還本率雖然超過一〇〇%,但是和其他民營保險公司的商品相比還是偏低,既然比較沒有「賺到」的感覺,為什麼還能賣翻天呢?原因就在「郵局」這個品牌。連大型保險公司的高層也不禁瞠目結舌的說:這樣的品牌銷售力真不容小覷。」金融方面,今年六月蘋果首次發行了以日圓計價的公司債,金額達二千五百億日圓(約合新台幣六百九十億元),郵儲銀行一口氣認購了不少。 這是一個發行期間為五年的公司債,票面利率為每年〇. 三五%,如果購買同樣發行年限的日本國債,殖利率通常只有〇.〇六%左右,所以此筆交易不僅預期獲利相對豐碩,也象徵著原本只考量安全性而偏重投資公債的郵儲銀行,也開始願意承擔風險,以追求更多獲利。 它被人口老化拖累 偏鄉沒郵差,送件成本變高「郵局為您送郵件來了,今天真是熱啊!」八月上旬的某日,位於仙台市北東方向二十公里外松島灣上的浦戶諸島,有位郵差正走遍大街小巷運送郵件。他是浦戶郵局的課長長井寬(五十歲),也是首位非出身島上居民的郵差。 他每天從仙台鹽釜港搭船通勤上班,和其他兩到三位郵差分工在浦戶諸島的四座小島上配送郵件,同時還要從散布於島上的郵筒中收回郵件。雖然他們配有三輪式送貨機車,但如果遇到機車無法行駛的山區,就只能徒步送達。 過去,浦戶郵局大多雇用島上居民當郵差,但如今有一半以上的居民年齡超過六十五歲,高齡化現象讓郵局難以確保人力。最近雖然開始派任像長井寬這樣的島外人力到島上工作,但這麼做成本較高,只會讓赤字經營的改善之日遙遙無期。 有同樣煩惱的不只浦戶郵 局。根據日本總務省統計,單就郵件配送服務來看,全日本有八成地區的郵局都處於虧損狀態。十一月份即將掛牌的日本郵政集團,勢必將被投資人要求更進一步提升獲利,如果想透過緊密連結地方的這個特點來創造獲利,可得好好下一番工夫才行。 它還有公營思維 買設備,產能僅兩個月滿載此外,今年五月甫於埼玉縣和光市新開幕的東京北部郵局,占地面積約九千七百坪,和東京巨蛋不相上下,號稱「超級物流局」,主要負責包裹和信件的分流工作。 日本郵便公司所處理的郵 件量,在二〇〇三年約有二百四十八億件,到了二〇一四年已減少至一百八十二億件。為了讓日漸萎縮的郵務事業更有效率,也為了因應逐漸成長的宅配業務,超級物流局因此誕生。預估到了二〇一八年,全日本將打造二十個超級物流局。 超級物流局的計畫是從二〇一三年底開始的,根據經營高層表示,過去不曾有類似的中長期策略投資計畫,但隨著母公司日本郵政集團即將掛牌上市,經營方針也有所改變。雖然目前日本郵便並沒有直接掛牌上市的計畫,但身為日本郵政集團一〇〇%持股的子公司,其業績表現還是會直接反映到母公司的股價表現上。如何提升日本郵便事業的效率,刻不容緩。 然而,是否真能照計畫降低成本,效果還有待考驗。 在超級物流局的五樓,設置了最先進的郵件分流機器,專門用來處理標準規格的信封和明信片,該局表示,一台機器一天可處理四百五十萬封郵件,假如讓目前所擁有的二十七台機器全部啟動,等於一小時就能處理一百萬件標準規格的郵件。 但是,這樣的超級產能,其實平常用不太到。配置這麼多台機器,主要是因應每年十二月到一月的大量賀年卡,其餘十個月幾乎是閒置狀態。上半年的赤字先睜一隻 眼閉一隻眼,等下半年寄送賀年卡的季節到了,業績上升再看合計數字,這種公營時代留下來的傳統思維,即使面臨轉型為民營物流企業,還是免不了留下官方色 彩。 它股價不會大漲 鎖定個人投資者,當定存股面對日本郵政、郵儲銀行、簡保生命保險掛牌上市,究竟該買進還是觀望,許多投資人陷入長考。《日經Business》編輯小組利用九月十日剛公布的預估掛牌價,以及二〇一五會計年度的獲利預估、最近的財務狀況等資料,和其他同業做比較。 在預估掛牌價方面,日本郵政為一千三百五十日圓,郵儲銀行為一千四百日圓,簡保生命保險則為二千一百五十日圓。首先以最常用來評估股價水準高低、合理與否 的本益比(PER)來看,日本郵政為一五.八倍,比同業雅瑪多控股(Yamato)的二二.七倍還低,這可能是因為市場並不看好日本物流業未來的發展,加 上旗下還有虧損中的日本郵便,剛收購的拓領對於集團獲利能有多少貢獻,市場仍抱持懷疑態度,綜合上述種種原因,才會讓海內外的機構投資者興趣缺缺。 三家企業當中,獲利成長可期的就屬簡保生命保險。新學費保險的銷售,依然持續被看好,從保費收入可望持續成長來看,預期的本益比和市場龍頭第一生命保險相當。 此外,從股利政策來看,三家企業都頗具投資魅力。如果將今年預計發放的股利除以預估掛牌價,所得到的「預估殖利率」,日本郵政和郵儲銀行都超過三%,簡保生命保險為二.六%。穩定的高股利政策,和瑞穗金融集團或日本菸草產業公司相比,一點也不遜色。 承銷這三家企業掛牌上市的券商,鎖定了日本個人投資者為主要目標市場。一直以來,日本新股上市大多採國內投資者七成到八成、海外投資者兩成到三成的配銷比率;此次已確定為國內八成、海外兩成的配銷計畫,而且國內將有九五%會賣給個人投資者。 檢視過去民營化並上市的企業股價表現,透過大型購併案躍升為跨國企業的日本菸草產業,股價漲了三倍以上。大幅提升服務品質以滿足顧客需求的JR東日本,股 價上揚將近兩倍(上述兩者皆已考量股票分割因素),但是即將掛牌的日本郵政集團等三家企業,很難循日本菸草產業和JR東日本的模式,規畫出同樣的成長計 畫。 日本郵政唯有自許為穩定配股配息的高股息個股,才是永久生存之道。 譯·張鳳 審稿·張務華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