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谷歌有個職位叫“產品倫理設計師”,任務是減少你刷手機的次數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09/158026.shtml

谷歌有個職位叫“產品倫理設計師”,任務是減少你刷手機的次數
峰瑞資本峰瑞資本

谷歌有個職位叫“產品倫理設計師”,任務是減少你刷手機的次數

技術最吸引我們的地方,正是我們最脆弱的一面。

文章授權轉載自峰瑞資本公眾號(ID:freesvc)

技術最吸引我們的地方,正是我們最脆弱的一面。

“社交媒體似乎帶來了更好的人際溝通,實際上卻讓人們更加孤立。” 麻省理工學院社會學教授雪莉 · 特克爾如是解讀互聯網時代下的孤獨。

去年 11 月,18 歲的 Instagram 網紅 Essena O’Neill 宣布退出社交網絡,因為她所營造的網絡形象已經讓她失去了自己。在此之前,她憑借費盡周折拍攝,經由美顏 App 和濾鏡修飾的美圖,享受著 57 萬 Instagram 粉絲的贊美和追捧。

最近,Google 設計倫理學家 Tristan Harris 用一篇長文解釋了人心理上的弱點如何被產品設計師利用,以達到掌控人的註意力的目的。Harris 總結了科技 “劫持” 人類心智 10 宗罪。換個角度,這篇能給每天為用戶活躍度和用戶留存而心力交瘁的產品經理帶來啟發,用作者的話 “一旦你掌握這個要點,‘操縱’ 用戶就像彈琴一樣優雅簡單。”

(文末的福利,一定是讀完了全文的人才能享受 = =)

科技如何劫持你的心智——聽一位魔術師和谷歌產品倫理學家怎麽說

作者 / Tristan Harris      

來源 / Medium

我對科技如何操縱人的心理弱點十分了解,這也是為什麽我花了 3 年時間研究如何利用產品設計使 Google 的 10 億用戶不被技術綁架。

使用科技產品時,我們總是看到它為我們帶來的好處。但我想告訴你的是,這些產品也給我們帶來了負面影響。

科學技術如何利用人們的思維缺陷?

魔術師的職業習慣讓我形成了這種思維方式。魔術師觀察人們的感觀盲點和局限性,並加以利用,這讓他們可以在你不知情的時候完成一個令人驚嘆的魔術。一旦你掌握了這個要點,操縱人們就像是彈琴一樣簡單。

1

▲ 這是我在母親生日派對上的表演。

產品設計師對用戶行為的影響亦是如此。他們(有意或無意地)利用你的心理弱點來操縱你的註意力。

讓我來告訴你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 綁架方式 1 /控制了選項菜單,就控制了選擇

2

西方文化是基於個體選擇與自由的理想主義的。成百上千的人拼命捍衛自由選擇的權利,卻忽略了其實所有的選項都出自於選項欄,這份選項欄是由上層壟斷制定的,因此我們無法參與,也不能改變選項。

這恰恰是魔術師的魔力。他們先建造一個特定的選項欄,然後給人們創造出能夠自由選擇的假象,所以無論你選擇什麽,他們都會贏。這個道理的重要性再怎麽強調都不為過。

當被給到一份選項菜單的時候,人們很少會問:

什麽不在這份菜單上?

我能選擇的是這些,而不是另一些?

給出這份選項菜單的人,有些什麽目的?

這些選項滿足我的原始需求嗎?還是分散了我的註意力?(例如:一排令人眼花繚亂的牙膏供你選擇)

3

▲ 你的牙膏用完了,這一份選項菜單是否有益於你的需求?

想象一下,你在一個星期二的晚上和朋友出去聚會,想和朋友們繼續聊天。於是你打開 Yelp(大眾點評的美國版)找到一排附近推薦的酒吧。你和朋友們擠在手機屏幕前比較哪個酒吧更好一點。你們仔細查看每家酒吧的照片,在眾多雞尾酒中比較。那麽,這份選項菜單是否滿足你們聚在一起的原始訴求呢?

Yelp 通過這份菜單選項,用 “哪個酒吧的雞尾酒照片更漂亮” 這個問題替代了你和朋友們最初的問題——“去哪里繼續聊天?”

而且,你們陷入了 “Yelp 提供了所有選擇” 的假象。低頭看手機時,你們沒有註意到街對過的公園有個正在演奏的樂隊,也錯過了街道另一邊提供可麗餅和咖啡的線下活動。

4

▲ Yelp 很巧妙的將你們的需求 “去哪里繼續聊天” 轉變成酒吧雞尾酒的照片對比。

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活動、旅遊、朋友、約會、找工作),技術能夠給我們提供的信息越多,我們越會產生這種假象:手機給我們的選擇提供了最強大最有效的支持。真的是這樣嗎?

“最強大” 的菜單不同於選擇最多的菜單。當我們盲目地關註被給予的菜單,會很容易忽視它們的差異。

“誰今晚有空出來” 變成了最近曾跟我聯系的名單列表。

“最近世界上發生了什麽” 變成了一系列的消息更新。

“誰目前單身,希望約會” 變成了一堆在 Tinder(美國陌生人交友軟件、探探原型) 上可以劃來劃去的照片(而不是與朋友參加當地活動,或是前去城市冒險)。

“我要回這封郵件” 變成了要用鍵盤敲打出來的回複(而不是與人真正有效的溝通)。

5

▲ 所有的用戶界面都是選項菜單。如果你的郵件客戶端提供回複建議,而不只是問你“你想怎樣回複”,會怎麽樣呢?(設計源自 Tristan Harris)

當我們在清晨醒來,翻出手機看到一系列的消息通知——這便是 “早起醒來” 看到的 “從昨晚開始我所錯過的所有事情”。

6

▲ 清晨起床看到的一串消息列表,這份列表究竟有多強大?它真的反應了我們所關心的內容嗎?

通過陳列選項菜單,科技操縱了我們對待選擇的方式,而且不斷用新的選擇去更新這份列表。我們越仔細地查看那些提供給我們的選項,我們越會發現其實這些選項與我們的真實需求並不相關。

/ 綁架方式 2 /將老虎機放進 10 億個口袋

如果你是一個應用程序,怎樣讓用戶對你上癮?答案是,變成一個老虎機。

每個用戶每天平均查看手機 150 次。我們為什麽會這樣做?這是 150 個有意識的選擇嗎?

7

▲ 你每天查看你的郵箱幾次?

隨機獎勵機制——老虎機的利用人類的一個心理效應。

如果你想將吸引力最大化,所有產品設計者需要做的是將用戶動作(如轉動轉盤)與不確定獎勵相關聯。轉動轉盤,然後你馬上會獲得一個誘人的獎勵(手表、獎金)又或者期待下一次轉動轉盤。當獎勵的幾率最不確定時,人們的上癮程度便會得到最大化。

這個效應在人們身上真的有用嗎?是的,老虎機在美國創造的財富高於棒球、電影和主題公園等其他娛樂產業的總和。據紐約大學教授 Natasha Dow Schull (Addiction by Design 的作者)的研究,人們對老虎機上癮的速度是其他賭博形式的 3 到 4 倍。

但不幸的事實是——很多人的口袋里都有一個老虎機:

當我們把手機從口袋中拿出來時,是在用老虎機查看收到了哪些信息。

當我們刷新電子郵件時,是在用老虎機看收到了哪些郵件。

當我們滑動 Instagram 的頁面時,是在用老虎機看哪些照片即將出現。

當我們在約會軟件 Tinder 上,將人們的照片左劃右劃時,是在用老虎機期待我們是否有配對成功。

當我們點擊紅色通知的數字時,是在用老虎機查看這些數字背後的消息。

8

▲ 應用程序和網頁們將隨機獎勵機制散布到產品的每個角落,因為這樣有利於營利。

但在其他情況下,老虎機效果只是碰巧出現了。例如,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惡意把電子郵件變成老虎機。人們在檢查郵件一無所獲時,沒人獲利。蘋果和谷歌的設計者們都不希望手機像老虎機一樣(引人上癮)。這種效果是意外出現的。

但是現在,蘋果和谷歌有責任通過更好的設計,將隨機獎勵效應轉化成不那麽讓人上癮同時可預見的效果,用以削減老虎機的影響。例如,他們可以幫助人們設定一天或者一周中某些固定的時間來查看那些 “老虎機” 應用程序,並相應地將新消息在固定時刻推送。

/ 綁架方式 3 /對於錯過重要事情的恐懼(FOMSI)

應用程序和網頁綁架人們思維的另一種方式是幫助用戶減少他們 “錯過重要事情 1% 的可能性”。

如果我想讓你確信,這是一個重要信息、短信;增進友誼或者發現潛在約會機會的渠道,那麽關閉、退訂、或者註銷登錄,對你來說將會很難,因為你有可能錯過很重要的事情:

這讓我們一直保持訂閱時事通訊,即便它最近沒有提供有益的內容(“如果我錯過了未來的通知怎麽辦?“)

這讓我們與那些很久沒說過話的朋友也維持著(社交網絡)好友關系(“如果我從他們身上錯過了重要的信息怎麽辦?”)

這讓我們一直使用約會軟件,即使我們已經很久都沒與其中的任何人見面了(“如果我錯過了一個也喜歡我的性感女生怎麽辦?”)

這讓我們一直沈迷於社交新聞(“如果我錯過了哪個重要的新聞故事而無法參與朋友們的討論怎麽辦?”)

但如果我們放大去看這份恐懼,我們會發現這個世界是無窮大的:當我們不再使用某樣東西時,我們一定會錯過重要的東西。

6 個小時不看,我們會錯過 Facebook 上精彩的時刻(例如:一個老朋友來到了我的城市)

少劃 700 次,我們會在約會軟件 Tinder 上錯過理想中的愛情伴侶。

如果手機斷開連接一個星期,我們會錯過緊急的電話。

但是,一直活在會錯過重要時刻的恐懼中,並不是我們應有的生活方式。

而且,一旦驅趕了這份恐懼,我們會非常迅速地從假象中蘇醒過來。當我們斷開電源超過一天,退訂那些信息,或者去野外紮營,我們以為會擔心的事,其實並沒有發生。

我們不會錯過那些我們看不到的事。

對於 “錯過重要事情” 的擔憂,只會產生在斷開電源、退訂或關機之前,而不是之後。想象一下,如果科技公司意識到這一點,然後以 “有效利用時間” 為由,而不是 “會錯過什麽” 的方式幫助我們主動調和與朋友或生意之間的關系,這會有多美好呢?

/ 綁架方式 4 /社會認同

9

▲ 社會認同是說服一個人最有力的方式之一。

在社會認同面前,我們都是脆弱的。找到歸屬感的需求、被同輩認可贊賞是人類的最高驅動力。但目前,我們的社會認同卻掌控在科技公司手中。

當我被我的朋友 Marc 在照片中圈出來時,我以為他是有意識地圈出我來,一開始我並沒有意識到這是 Facebook 等社交網絡公司的精心安排。

Facebook,Instagram 或者 SnapChat,自動建議功能讓用戶圈出照片中出現的人臉,控制了人們在照片中被圈出來的頻次(如:彈出 “圈出這張照片里的 Tristan” 的一鍵確認窗口)。

所以當 Marc 圈出我時,他其實是在回應 Facebook 的建議,並不是出於自主選擇。但是通過設計如上的選擇,Facebook 操控了百萬用戶在網上體驗中得到社會認同的頻率。

10

▲ Facebook 用這樣的自動建議,使得人們圈出更多的人,來創造更多的社會外部效應和幹擾。

這個道理也體現在我們換頭像的時候—— Facebook 知道這是一個用戶對社會認同十分脆弱的時刻:“我的朋友們會怎樣看待我的新頭像?” Facebook 可以讓換頭像狀態在其他人的動態消息中排列更靠前,也會停留更長時間,讓更多的朋友點贊並評價你的新頭像。每一次他們的點贊或評論,我們便會馬上被拽回 Facebook 查看。

每個人都會對社會認同做出反應,但是根據人口統計學,青少年相比其他年齡段對此更加敏感。

12

/ 綁架方式 5 /社交的相互性(禮尚往來)

你幫了我一個忙——我欠你一個人情。

你說“謝謝你”——我要說 “不客氣”。

你給我發了封郵件——不回複則非常不禮貌。

你關註了我,不關註你則顯得不夠意思(尤其在青少年之間)。

回應對方的舉動,是我們的弱點。但是,通過社交認同,科技公司如今控制了我們回應朋友的頻率。

某些情況是偶然的。電子郵件、信息和社交軟件本就是社交互動的制造者。但在其他情況中,有些公司卻是有目的地利用了人類的這一弱點。

LinkedIn 是個很明顯的例子。LinkedIn 想讓人們盡可能地給對方制造社交壓力,因為每次的互動(接受好友請求,回複消息,或者為他人的技能背書)他們不得不回到 LinkedIn,也因此讓用戶在網站上花了更多的時間。

像 Facebook 一樣,LinkedIn 利用了信息不對稱。當你接受好友邀請時,你以為那個人是有意識地邀請你,但事實上,他們很有可能只是無意識地回應 LinkedIn 給出的建議聯系人列表。換句話說,LinkedIn 把你無意識的舉動(添加聯系人)變成了百萬用戶覺得有義務作出回應的社交壓力。而商家就從人們在網站上花費的時間獲利。

13

想象一下,成百萬人每天被這樣的事打擾,像無頭蒼蠅一樣奔走回應——而這全是那些從中獲利的公司所策劃的。

歡迎來到社交媒體的世界。

14

▲ 接受一份好友背書後,作為回報,LinkedIn 利用你對社交互動的感激,反過來讓你對 4 個好友進行背書。

如何讓科技公司將社交打擾降至最低?我們可以設立一個獨立的組織(一個行業聯盟或科技領域的食品藥物管理局)來代表公眾意識。當科技公司濫用偏見時,對其進行監控。

15

/ 綁架方式 6 /無底的碗,無限的信息,自動播放

16

▲ Youtube 在倒計時之後自動播放下一個視頻。

綁架人們思考的另一個方式是讓他們持續消費,即使在他們並不饑餓的時候。

怎麽做?很容易。將有界、有限的用戶體驗永不停息。

康奈爾大學教授 Brian Wansink 在他的研究中解釋到:人們在喝湯時,你可以用一個自動續湯的碗誘導他一直喝下去。相比於正常的碗,人們可以在使用自動續湯碗時,多攝入 73% 的卡路里。

科技公司利用了同樣的道理。為了讓你持續翻看,動態會被有意識地設計為自動更新,也會有目的地消除所有會讓你暫停、重新考慮或者離開的元素。

這也是為什麽諸如 Netflix, YouTube 或 Facebook 等社交媒體會在倒計時之後自動播放下一段視頻,而不是等著你做出有意識的選擇(以防你不再看下去)。這些網站很大一部分的流量都來自於自動播放功能。

17

18

▲ Facebook 在倒計時之後自動播放下一段視頻。

科技公司,經常標榜自己 “我們只是讓用戶更容易地看到他們想看的視頻”,然而他們卻是服務於商業利益。 也不能怪罪他們,因為增加 “用戶所花費的時間” 是他們用以競爭的籌碼。

相反,想象一下如果科技公司有意識地限制你的用戶體驗並為你提供符合 “有效利用時間” 標準的內容,不僅僅限制你花費的時間,同時提高所花時間的質量,這會有多好呢?

/ 綁架方式 7 /隨時打擾 vs. 有尊重地推送

科技公司深知,能夠即刻打斷人們的信息,比那些滯後傳達的信息(如電子郵件或者其他延期收件箱)更能說服人們即刻回複信息。

考慮到這些,Facebook Messenger(或 WhatsApp、微信和 SnapChat)更願意將他們的消息系統設計成“新消息隨時提醒“(彈出提示窗口),而不是幫助用戶保持專註。

換句話說,打斷用戶有利於商業利益。

提高人們對新消息提示的緊迫感和社交互動也是那些公司的興趣所在。比如說,當信息被收件人看到時,Facebook 會自動告知發信人,而不是讓你掩飾是否已讀。(“既然你知道我看過了,我更覺得不得不回複了。”)

相反,蘋果尊重用戶,讓他們自己選擇是否開啟“已讀回執”功能。

問題在於,以商業利益之名,最大化對用戶的打擾,制造了全球範圍內普遍的垃圾信息的悲劇,也造成了每天上億次不必要的打擾。這正是一個我們需要通過制定 “通用設計標準” 來解決的一個巨大問題。

/ 綁架方式 8 /將用戶的需求和商業的需求綁在一起

應用程序操縱你的另一種方式是將你訪問軟件的原因(完成某種任務)與他們的商業原因變得無法分離(一旦使用,便最大化用戶對軟件的消費)。

舉個例子,線下雜貨店吸引人們前去消費的頭兩名產品分別是藥品和牛奶。但是雜貨店為了使人們的消費達到最大化,會把藥品和牛奶放在商店靠里的位置。

換句話說,他們讓消費者需要的東西(牛奶、藥品)與商業利益無可分割。如果商店真的為了方便人們而布置,他們應該將最受歡迎的商品放在前列。

科技公司以同樣的方式設計他們的網站。例如,當你想去 Facebook 看看今晚都發生了什麽時(這是你登錄 Facebook 的原因),Facebook 在你看完動態消息前(Facebook的原因)是不會讓你接觸到自己想看的信息,而且那是有意而為之的。Facebook 想將你使用 Facebook 的每一個原因,轉化成他們的原因——最大化你在 Facebook 上消費的時間。

然而,設想一下,如果…

Twitter 為你提供單獨發布推文的入口,而不是必須看他們的動態消息。

Facebook 給你提供一個專有的渠道查看今晚的 Facebook 事件,而不是強制用戶先看完動態消息。

Facebook 給你一個獨立賬戶,用於創建的第三方應用程序和網站,而無需被迫安裝整個 Facebook 程序、動態消息和消息提醒。

在時間得到有效利用的世界中,總有一種更直接的方式幫助你將商業目的與自己的需求獨立開來。

設想一下,如果有一份數字版的 “權利法案” 制定出一種設計標準,使用戶眾多的產品能夠更有效地幫助用戶實現他們的目標,這會有多美好?

/ 綁架方式 9 /不便捷的選擇

我們一直被告知,商業的最終目標是實現 “自由選擇” 。

“如果你不喜歡,你隨時可以換一個不同的產品。”

“如果你不喜歡,你隨時可以取消訂閱。”

“如果你沈迷於我們的應用程序,你隨時可以卸載。”

商業總是將利於它們的用戶選擇設計得更為便捷,相反,把不利於它們的選擇變得更為困難。

舉個例子,紐約時報讓你 “自由選擇” 是否取消訂閱。然而卻不會在你按取消鍵後直接取消,在選擇 “取消訂閱” 後他們會發來郵件,告訴你如何在一定的時間內撥打電話來取消賬戶。

19

▲ 紐約時報聲稱取消訂閱是你的自由選擇。

相較於使用選項的實用性,我們應該依據制定選擇時的阻力來觀察世界。想象一下,如果這個世界的選項都以滿足難度(類似於摩擦因數)來標記,並且我們可以設立一個獨立機構(一個聯盟或非營利組織)來衡量這種難度並設定通用難度標準。

/ 綁架方式 10 /預測無力,得寸進尺

20

▲ Facebook 做出了點擊便可 “看照片” 的承諾。但在得知點擊後的代價,我們還會點擊嗎?

最近,應用程序在利用人們無法預測點擊結果的弱點。

當點擊按鈕出現時,人們無法通過直覺來預測這次點擊的實際代價。銷售員們從一個毫無惡意的微小請求(如:點一下看哪條推文被轉發了)開始,之後得寸進尺(你為什麽不多呆一會兒?),這就是他們 “先進門” 的技巧。幾乎所有社交網站都使用這種技巧。

想象一下,如果這些選擇的按鈕、瀏覽器和智能手機,能夠真正為用戶著想,並且幫助人們預測點擊結果(基於點擊收益和代價的真實數據)?

把選擇的實際代價呈現給用戶,這才是對他們真正的尊重。在一個善用時間的網絡中,選擇會被預計的代價和收益約束,因此人們可以在默認情況下做出有意識的選擇,同時不用付出額外的精力。

21

▲ TripAdvisor 利用 “先進門” 技巧,征求用戶評價(“你給打幾星”),然而卻在按鈕背後隱藏了 3 頁的調查問卷。

/ To Sum Up /我們如何面對

你是否在為科技綁架了你接觸世界的媒介而沮喪?我也一樣。我列舉了一些手段,但事實上這樣的手段有不下千種。想象一下,還有更多把這些技巧教給科技創造者的書籍、討論研習會和訓練;想象一下,如果成百上千工程師每天的工作就是發明讓你沈迷的方法,是多麽可怕。

終極自由是思想的自由,我們需要科技幫助我們自由地生活、感受、思考以及行動。

首先,我們需要智能手機、通知和瀏覽器成為能夠展現完美價值而不是沖動的思想和人際關系的外骨骼。並且,人們的時間是寶貴的,我們應該像保護隱私和其他數字版權一樣保護它。

谷歌產品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4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