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三大指標 拆解庫藏股是否值得買 三百家企業購回自家股票 未必是利多

2015-09-28  TWM

今年有近三百家上市櫃公司實施庫藏股,數量相當可觀。專家建議,投資人觀察股價是否來到長期低價區,以及董監事質押與現金水位,是判斷能否跟進的主要指標。

雖然今年指數一度登上萬點,但隨後回檔崩跌,令庫藏股數量遽增。今年以來,有近三百家上市櫃公司宣布實施庫藏股,總數已達三五○件;日前,連登錄興櫃的上海商銀,也公告買回庫藏股五萬張、預備轉讓員工。其實,以大盤最低跌至七二○○點來看,距離歷史低檔區,尚有一段不小距離,企業實施庫藏股案件之多,可說是相當罕見的現象。

宣告庫藏股的公司,能不能跟著買?這往往是投資人心中一大疑問。就投資價值而言,首先要考量的,當然是目前價位是否已經達到相對低價、甚至是絕對低價區的水位。畢竟「跌深就是最大利多」,公司儘管透過庫藏股宣示立場,但若價位不夠便宜,市場買單的機會也不高。

指標一:價位是否真的便宜以手機大廠宏達電(二四九八)為例,二○一一年七月曾經公告在九○○元至一一○○元間實施庫藏股,雖然當時股價是從一三○○元高檔反轉,但與過往長期股價相比,仍舊稱不上便宜,股價也持續回檔;當年底,大跌過後的宏達電,公告在四四五元至六五○元之間,實施另一次庫藏股,這一回,才止住了跌勢、展開反彈。

對照今年,宏達電宣布實施庫藏股後,股價一口氣從四○.三五元衝上六十元,不難發現,市場對於庫藏股執行的價位,也越來越重視。

另一個股價大幅回檔的例子是遠百(二九○三),自從今年首個交易日,股價見高點後,遠百就一路回檔,從二十八.一元,最低跌至十四元,幾乎跌去五成。但遠百每股淨值達二十一元,公司分布全台的據點,也多為自有的不動產,資產價值應遠超過目前股價,加上實施庫藏股,因此股價從低點已經顯著反彈。

指標二:董監事有無質押

擅長籌碼分析的股狗網創辦人賴冠吉分析,公司決定實施庫藏股,除了認為股價實在偏低,可能還有其他原因,投資人必須留意。

賴冠吉指出,部分公司的董監事成員已經質押持股,若股價下跌幅度太重,可能面臨斷頭,因此董事會做出庫藏股的決定,有可能是為了解除此一危機。例如,自萬點以來實施庫藏股的所有公司,超過四成也有董監事質押持股的情形,可見避免董監事被斷頭,似乎與公司實施庫藏股有若干關聯。

指標三:現金流是否充裕

此外,當公司與銀行有短期借款往來,而契約又訂定借款額度與股價有關時,一旦股價暴跌,很可能變相導致公司被銀行抽銀根,因此實施庫藏股,也有可能是為了維護公司的現金流。

賴冠吉建議,投資人除了拉長區間、判斷股價有無超跌,還可以直接觀察財報,從現金是否充足以及現金流量表中的淨現金流,能否負擔公司宣稱要買回庫藏股的金額,判斷公司是由本身財務買回,或者是舉債。如果帳上資金根本不足以負擔宣稱的額度,對於股價的支撐效果,恐怕很有限。

美股若轉空,小心庫藏股幫倒忙!

歷經次貸風暴後,美股正式在2009年初回到多頭循環,各項指數分別創下新高。但投資人多半不知道,除了景氣復甦,由於基準利率長期偏低,企業實施庫藏股、買回自家持股,也對這一輪美股大多頭行情「居功甚偉」。

美國上市公司對買回自家股票,究竟有多熱中?麻州大學經濟學教授威廉.拉佐尼克(William Lazonick)直言:「華爾街歡迎庫藏股,因為市場裡多了一個大買家!」他分析,自03年至12年,全美實施庫藏股以及配息金額最高的10家公司,有7家的金額甚至超過前一年度的淨利;例如惠普在庫藏股花了730億美元,幾乎是這段期間淨利的兩倍。

拉佐尼克進一步指出,光是為了「回饋股東」、支撐帳面獲利,標準普爾五百指數中,九成企業、約449家成分股,就耗用2.4兆美元,相當於上述期間總獲利金額的91%。也就是說,扣掉其他必要成本後,用於研發等資本支出,應該低於獲利的5%,這對確保企業長期競爭力來說,絕非好消息。

前基金經理人、史密瑟斯經濟諮詢(Smithers & Co.)創辦人安德魯(Andrew Smithers)指出,自經濟大恐慌以來,美國上市企業的平均毛利率大約在28%至32%間來回,但是隨著企業流行實施庫藏股,排擠資本支出,讓這個數字逼近四成,遠遠高於過去近90年的水準。對照美股連創新高,也凸顯庫藏股默默發威的影響力。

實施庫藏股的公司,總有現金水位偏低、又想捍衛股價者,這時候,舉債往往是它們的選擇。在總體經濟穩定時,借錢買股還不至於影響正常營運,但是一旦景氣急凍,企業就很可能因為流動性不足而倒下。在金融海嘯中,雷曼兄弟等銀行業者就是因為實施庫藏股太過積極,資金不夠,只能坐視危機擴大。這個教訓的重演,不可不防。

撰文 / 周岐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9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