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中的出路 巴黎的價值投資
來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5/09/blog-post_26.html
巴黎
經過一輪大跌市,相信大家都會感受到戰勝市場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筆者並非想打擊Blog友的自信,事實上的確如是。
這個市場遊戲的對手,有超級學歷、數字統計能力高超、勤奮積極、年青有為⋯⋯,如果閣下要打敗大盆,就意味著你有超越這些對手的能力。
若你聽他們所聽的消息、註意他們所註意的宏觀經濟對股價的影響、說他們所説的話、學市場平均的想法,考慮到閣下沒有超級學歷、沒有火箭動力學數字理解力、未有廢寑忘飧的努力,輸給市場是正常的事。
因此很合邏輯和自然地推論,閣下必須要有較市場其它人沒有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又能轉化成為有利於低買高賣,才能打敗大盆。
其中一項是要俱有洞悉力,人們普遍認為洞悉力是天生,但好消息是有些以前看來缺乏的人後來發現了自己其實早己俱備。
如果別人談美國加息會打擊股票市場,你卻更進一步比如問那支股票公司借還是存某種貨幣有多少,又或了解到利息只影嚮內在價值但不會改變投資回報率,那麼閣下就開始發現自己的洞悉力了。
我記得在投資班上有一同學說,假如每年能穩收8%利息的債券,即使市場利息上升至10厘令原8厘的債券因內在價值下跌而價格下跌,她仍是可以持有至到期日,享受實際年回報8%的收益,絲毫沒有損失。
其實這位同學已經俱備某種洞察能力,這種看似直覺的能力和lQ無關。
因為股票回報率是現在以付出價格和未來現金流入的IRR計算,如果買的公司沒有債務,一直持有它的回報率(YTM或IRR)是不會因利息上升而改變。
而內在價值(Net Present Value)只計算未來現金流入並以現在利息折現價而成,每次利息的升和降,股票的內在價值必定是反向的下跌和上升。
因此若找到一支股票現價購入的年回報是20%非常可觀,只要利息上升0.5%,按未來現金流折現法計算,這支股票內在價值也要下跌,而後來買入者雖然會獲得更高的例如23%回報率,但只要前買入者堅持持有到底而不是選擇在低價時賣掉,他仍然能獲得20%回報。
因為在大跌市期間某些股票價格被低估,同樣另一些股票價格也可以被高估,有勇氣買進仍有機會買入被高估的股票,所以懂得計算內在價值,並且慬記買入時現價要大幅低於內在價值非常重要。
很多市場尖子對手都俱備計算內在價值和回報率的能力,只是鮮有同時能在跌市時貪婪或堅持、或能分辦個人是過早買入和買錯間的分別。對於計算數字能力稍弱的朋友,只要多做練習多閲年報也能克服,但如何養成克服市場的心理就是一種藝術,只能看各人和價值投資的緣份了。
筆者有一個貼士可以分享,我的太太說,如果要克服個人某些過去克服不到的困難,不是去嘗試如何分析那個問題,而是簡單地改變自己的習慣成另一個人,那麼養成克服不到問題的習慣模式便會一起消失。
如果閣下不改變自己,徹底鄙視投機行為,你將無法克服投機人克服不到股價變動下跌時的恐懼,在他們出清股票的熊市時以無輸面強勁現金流的股票與其對著幹並貪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