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經濟制裁解禁 是為中東全面撤軍鋪路 伊朗核談 終結「美國老大」時代?

2015-07-27  TWM


伊朗與六強敲定的核子協議,真如歐巴馬所說,會為我們帶來更安全的世界?伊朗從此乖乖受監督?或許歐巴馬沒說的其實是,這個協議代表了美國不再是萬能的事實,承認美國對中東區域的無能為力。

七月十四日一覺醒來之後,發現伊朗與六強(美、英、法、德、俄與中國)敲定了核子協議。在如此超現實的時刻中,最令人感到怪異的,就是美國總統歐巴馬在白宮發表的談話了。他的結論除了推銷這協議帶來的更大範圍的監管與透明度,還有對伊朗提煉鈾設施的限制;歐巴馬也重申,美國在全球領導地位的重要性。

「歷史已經表明,美國必須要出來領導,但不是用我們的武力,而是用我們的道理。」歐巴馬說。「歷史表明了我們的強大,不是在我們孤立自己的時候,而是在我們與世界團結的時候。今天的協議開啟了歷史的新頁,將帶我們走向一個安全、更有希望的世界。」

協議背離對反恐的堅持

這些言詞聽來平凡、悅耳,卻也隱含了欺騙。在維也納所達成的協議,不是美國傳統上所追求的一個安全、更有希望的世界;相反地,這背離了美國在中東區域對於恐怖主義與禁核擴散的堅持。

首先,這協議將解凍伊朗所擁有的一千五百億美元的資產,而這政權曾無視自身國內經濟,以數十億美元資助敘利亞獨裁者對人民開戰。美國在中東的這些傳統盟友,聽到協議的第一反應都是充滿著震驚與恐懼。當他們看著伊朗不斷地得寸進尺時,歐巴馬卻正與盟友的敵人大談建立新關係的可能性。

很多支持協議的人認為,雖然明知這些錢將助長中東的區域動亂,然而就長遠的角度來看,禁核擴散的利益仍然比較大。確實,這個協議限制了伊朗的濃縮鈾與核子燃料的再加工。按照條約內容,國際原子能總署的檢查員,將有權進入任何可疑的軍事基地。這協議也將允許總署監控伊朗的鈾礦和濃縮鈾設施。

伊朗曾毀約 這次能信任?

但是不能忽略的是,協議裡並未談到伊朗現有的核子基礎建設。十年以後,伊朗可以愛濃縮多少鈾就濃縮多少;十五年以後,伊朗能夠在隨便一座臨近庫姆(按:什葉派的聖地)的山中,躲避世界的目光,再偷偷建濃縮鈾的設備。一個已建造工業級核計畫的國家(過程中還不斷妨礙國際原子能總署的介入),被容許保留這些核子基礎建設,以交換進一步的監管和檢查;但不為人知的是,十二年前這國家就簽過這樣的協議了,還毀約過。如今,這個協議將對這世界釋出什麼樣的訊息?

這看來不像歐巴馬向來所夢想的非核世界。

最後還有恐怖主義的問題。美國自九一一恐怖攻擊以來,一直試圖孤立並制裁那些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在這串歷史悠久的名單上也包括了一向支持恐怖主義的北韓,但北韓的支持其實是歷史因素大過實際上的威脅。然而,伊朗始終是美國國務院所認為世界上頭號贊助恐怖主義的國家。歐巴馬的這項協議,在提供伊朗政權政治合法性的同時,竟未要求其結束對恐怖分子的支持。

美伊將化敵為友?

儘管核談充滿了這些漏洞,歐巴馬與伊朗的協議仍可能是值得的。如果伊朗能信守諾言,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伊朗政權更迭變得更為溫和,那麼歐巴馬將可讓這世界上最危險的武器,遠離這世界上最危險的政權。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的榮譽主席蓋爾伯(Leslie Gelb),七月十四日時曾表示,「這是個將伊朗化敵為『友』的良機」,或許歐巴馬能夠善用這個時機。然而考量到伊朗在談判攻防過程中,所展現咄咄逼人的態度,情況似乎沒有這麼樂觀。

或許從歐巴馬的觀點來看,這項核談真正的好處,至少是替美國自中東全面撤軍鋪路。經過十多年的戰爭和重建,這個區域不僅沒有穩定下來的跡象,甚至還比九一一前更危險。《大西洋報》(The Atlantic)的特約編輯彼得.貝納特,對此協議表達支持的立場,說這些批評歐巴馬的評論,其實只是無法接受「美國不是萬能的事實,因而指責歐巴馬。」所謂美國的領導,或許在這個區域已經達到所能負荷的極限。如果這樣的假設為真,歐巴馬實在應該要有風度地讓我們理解這樣的事實,這個協議其實不是對美國領導的肯定,而是承認美國的無力。

伊利.萊克(Eli Lake)是彭博觀點的專欄作家,精於政治及外交事務的評論。他曾於美國前新聞網站the Daily Beast擔任資深軍事記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6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