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我的投资之路(三) DAVID自由之路

http://xueqiu.com/5819606767/46007932

我的投资之路(一)参考http://xueqiu.com/5819606767/45138983
我的投资之路(二)参考http://xueqiu.com/5819606767/45209351
续上:

2005 年股市有一个里程碑的事件,就是股权分置改革。以前上市公司的股权被分为可上市交易的流通股和不能上市交易的法人股,流通股是上市公司通过IPO融资发行 的股份。如果单纯从投资价值看,流通股和非流通股没有区别,但是考虑到投机性,则股权分置减少了交易筹码,所以2005年以前大多股票都有庄家入驻,因为 庄家只要控制住流通股的价格就行了。
但法人股无法流通,实际上完全违背了经济学原理,尤其不利于国有股权的兑现,2002年政府试图通过直接国有股直接减持的方式,来补充社保资金,结果造成市场的大恐慌,导致无数庄股覆灭,股市进入漫长熊市,而政府看到国有股直接减持市场无法承受,这件事情就被搁置了。
但一直搁置也不是办法,2005年初的时候,政府又想出一招,搞一个C股市场,也就是法人股交易的市场,A股和C股互不相干,结果C股市场法人股的交易价 格普遍是A股交易价格的30%-50%,这一下又把A股投资者吓坏了,万一这些低成本C股有一天跑到A股流通,那股市怎么受得了,于是股市跌跌跌,终于, 政府把C股交易市场也关掉了。当年有人通过C股交易平台低价买入一批法人股,在后来的股票分置改革后卖出,赚取了暴利,制度性的套利机会最容易产生暴利。
长痛不如短痛,最终政府设计了一个方案,以法人股向流通股东送股的方式,换取上市流通的资格。于是一石激起千重浪,很多股民憧憬着10送10,并找到各种理由,但这怎么可能,最后定出的妥协方案是10送3.5左右。
中国历史上不同阶层的利益冲突,通常都是不可调和的,最终被迫采用暴力的方式解决,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一个隐忧。股权分置改革第一次采用投票的方式,实现了不同利益阶层之间的妥协,这在中国经济的历史上是极大的进步,为后来的大牛市做好了奠基石。
但是最开始,大家是用脚投票的,10送10变成10送3.5,落差太大,人都是贪心的,都想自己能多拿一点,再经过媒体的渲染,本来是多赚少赚的问题,结果变成了流通股东吃大亏,于是有了2005年998点的金底。
当时我和老婆讨论,我们买股票本来就是投资,所以大股东流通不流通和我们无关,10送3.5就是白给的,再加上封闭式基金折价50%,机会千载难逢,这让我们持有封闭式基金的信心更加坚决了。
到了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的利好效应开始出现,股票也开始迈出了熊市阴影,走向牛市的征程,但封闭式基金持有者仍然饱受煎熬。因为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始 终保持在50%,让人有一种惯性的想法,那就是50%折价就是封闭式基金的合理折价。而因为70%仓位限制,封闭式基金开始反而是跑输沪深指数的,当时如 果单纯看历史价格,会发现封闭式基金居然熊市跌的多,牛市反而涨的少,很多人因此而绝望,离开了50%折价的封闭式基金,但我们一直坚持着,我们相信 50%折价的封闭式基金,是前人流的鲜血浇灌出来的鲜花,不到价值兑现的时刻,我们决不能放弃。


移动集团总部工作招聘的事情一直没有着落,直到一天我在上海移动的领导给我打电话,说我已经在集团研究院借调一年多,按理说早就该回来了,但是上海这边部门改革,我们集团层面的上级变成了移动集团数据部,刚好那边也需要借调一个人,于是2005年底我去了集团数据部。
其实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我又可以多争取一年的时间等待内部招聘,而且,那时的移动集团数据部,是大家眼中公认的好部门。现在我们谈论移动互联 网,核心企业必然是BAT,但是在2006年,移动互联网的核心就是中国移动,当时大多数互联网企业,盈利需要通过中国移动代收费通道来实现,新浪,搜 狐,网易就是依靠成为中国移动的SP,在纳斯达克泡沫破灭后实现了股价的逆袭。而移动集团数据部,那个时候甚至可以称为王冠上的明珠。
当时中国移动不甘心称为单纯的数据通道,提出转型为移动信息专家,我所在的部门,正是负责中国移动自有业务的新产品中心,当时我们部门大约10人,负责包 括手机音乐,手机游戏,手机支付,二维码,手机广告等几十个业务。在移动数据部的感觉还是不错的, 我的领导并没有因为我是借调员工而安排杂活给我,而是将139手机邮箱等比较关键的产品让我负责,这是我第一次承担产品经理的角色,而这个角色伴随着我, 一直到我离开职场前的最后一天。
当时我的领导还专门找我谈话,告诉我马上要开始内部招聘了,数据部要招聘好几个人,要我做好准备,看来困扰我两年多的工作问题,要得到解决了,后来果然发 了招聘通知,我看了下招聘岗位,有一个正好就是我目前所做的工作,心想这次应该能成了,然后就是笔试和面试,面试我的人都是部门领导,然后就是等待通知。
记得2006年9月初面试已经结束,但是一直没有发最后的录用通知,9月底集团召集所有省公司数据部核心人员开会,鲁向东会上发言,记得他讲了一句话, “现在数据部是中国移动最热的一个部门,你们要珍惜自己的岗位,你们不知道有多少人打破脑袋想到这里工作”,当时我也没怎么在意这句话。会议结束后,很多 领导和同事都去酒吧一起喝酒,因为我从不喝酒,就先回家了,一个和我有业务关系的省公司员工后来QQ上给我说,“恭喜你呀,你们领导说你这次能进集团数据 部”,听到这个消息,我觉得工作的事情总算有结果了。
但是到了10月份,招聘的事情好像突然没有了消息,这让我突然有些心里不安的感觉,但我也不知道哪里出问题了,直到10月下旬的一天,上海移动的我的大领 导来北京开会,和集团的人一起吃饭,大领导单独把我叫过来,突然问了一句:“你后面有什么打算?”,我突然一懵,不知道怎么回答,因为他是知道我应聘集团 的事情,我已经有了预感,“你如果应聘不成功,那还是回上海”,大领导最后说了一句话。我一下子全明白了,但还是不死心,晚上我又打电话给我数据部的直属 领导,她不是暗示我这个岗位给我的吗?但是她最终给我的答案是,:“我们觉得你不合适在这个部门”,就这样,我失败了。(待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5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