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牛市的兩極——“神創板”與“港A股”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466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5-10 22:31 編輯

牛市的兩極——“神創板”與“港A股”

作者:格隆匯 dyc1500

本周,在官媒一致的希望市場“慢牛”輿論中,上證指數終於迎來了周中近400點的調整。雖然周五大幅反彈,但全周依然下跌近300點,也令市場中相對保守,對瘋牛擔憂不止的投資者們長舒了一口氣。

不過已經被廣大投資人封為“神創板”的創業板指數延續著強勢的表現,並在周五大漲167點,漲幅近6%,再創新高,收盤指數2973.6點,離3000點大關僅一步之遙。

周五收盤,安碩信息(300380)以400.62元漲停價收盤,不但一舉超越全通教育成為A股第一高價股,刷新了A股單價記錄,還成為了兩市第一支單價破400的上市公司。創業板整體出現漲停潮,股價突破百元的公司近期如潮水般湧現。在不少新入市的韭菜們的眼里,50元以下的創業板上市公司就是便宜貨,得搶。

本輪大牛市一極——創業板,已經出現了極度瘋狂的走勢。而很多股價破百的公司,很多都是剛上市的新股,以及一些業績平平的題材公司,參與其中炒作的投資者,基本都不在意估值的高低。而創業板的龍頭樂視網(300104)股價更是叠創新高,達到149元天價,市值突破1200億,則不斷的將“神創”板塊的市值天花板不斷的上移,給了大批跟風炒作者想象空間。

從目前看,“神創板”的傳奇仍在延續,並且短期還無法看到任何終止的跡象。雖然估值已經很離譜了,長期投資風險巨大,但擋人發財如殺人父母,我沒興趣對參與其中的投資者做風險教育,那是監管部門幹的事,和我這種升鬥小民無關。

今天,我想談談本輪牛市估值極低的另一極—港A股。

“港A股”這個邏輯最初是由格隆匯這個有影響力的中國人海外投資平臺率先提出的,核心邏輯其實就是港股市場上估值遠遠低於A股市場同類的二、三、四線公司(基本以業務在國內的中資股為主),未來隨著國內資本的大規模湧入,節操會被熟悉A股市場盈利模式的資本徹底改變,走勢越來越趨向於A股化,故對符合這類特征的港股公司給了一個統一的稱謂,叫“港A股”。

關於“港A股”整體情況的分析,其實以格隆匯網站為主,已經傳播了很多了,經過清明節後相關個股整體的大漲,這塊理念也開始逐步深入人心,在此我也不多做贅述。我現在想說的是,如今深港通已經箭在弦上,而深港通所對應的一極,深圳創業板和中小板指數和個股都在瘋狂的叠創新高,而另一極,則對應的是“港A股”群體,雖然有一定漲幅,卻仍然遠遠落後於A股市場的同類公司近期的漲幅,兩者的估值差距正在越拉越大。如果說AH股的溢價差達到130是個很大的差值的話,但“港A股”整體和A股中小創及題材股的價格差距已經估計已經遠遠超過這個差值很多了。

或許有很多港股投資者還在不斷強調港股市場的原來根深蒂固的重估值,國際化的投資邏輯,但想和他們說的是,你們OUT了。就像現在A股市場很多投資人對瘋漲的“神創板”邏輯無法理解,或者理解卻不敢參與一樣(我屬於理解,但不敢參與)。

未來的“港A股”中,也必將會湧現出很大一批像如今“神創板”一樣瘋狂的牛票。

也許很多投資者笑我癡人說夢,但邏輯上其實也很好理解。瘋狂炒作“神創板”的投機資金,雖然基本不看上市公司的估值,但必須在意上市公司的流通市值及總市值,畢竟這和牛市里需要推動股價的資金相關。很多中小板和創業板的新股炒作更瘋狂是因為沒有全流通,一大堆限售股,流通盤小,所以更瘋狂。

而相比之下,“港A股”很多上市公司,市值則更小,對比A股市場300倍PE,300億人民幣市值的基因概念股達安基因(002030),“港A股”概念里40倍PE,16億港幣市值的BBI生命科技,大家是不是覺得市值提升空間巨大啊?

同理,像純H股中,和2000億人民幣總市值的A股上海電氣(601727)一樣,同屬於上海電氣集團門下,總股本僅14.38億股,其中能在港股市場流通的H股只有不到7.59億股(純H股內資法人股不能在港股市場流通),港股總流通市值僅15億港幣的具有國企改革、軍工、核電等多重概念上海集優,是否更有理由被瘋炒呢?我之前文章多次重點分析介紹的北大青鳥環宇(08095),也屬於純H股,11.84億股的總股本,香港市場流通股僅4.84億股,流通市值僅9億港幣。

本周末港股市場最大話題當屬奇葩股恩達集團控股(01480),也更是一個值得國內很多在港股市場運作的資金需要重點參考的案例。恩達集團控股2014年12月上市,主營印刷電路板生產,新股當時發行6000萬股,上市招股價僅1.23港元,上市後總股本2.4億股,上市首日收盤價1.36港元。上市後股價在2港元附近徘徊了近3個月,在春節後股價開始啟動,到本周二(5月5日),股價收盤在9.65港元,年內漲幅不菲。

但更精彩也更狗血的故事在最近三天。5月6日,恩達集團控股大漲60%,收盤在15.5港元。5月7日,恩達集團控股繼續大漲94%,收盤在30.1港元。5月8日周五,恩達集團控股早盤開盤後叠創新高,到午盤11點20分左右,股價大漲235%,達到令人咂舌的102港元,總市值240億港幣。之後股價快速跳水,下午開盤後跌勢更是連綿不絕。到尾市收盤時股價收盤報17.44港元,倒跌42%,全天成交3億港元,創該股歷史天量。

心跳吧?三天漲十倍,周五一天先漲235%,下午倒跌42%。秒殺一眾神創板股票。市場對它的神評是:“該股一天走完了A股創業板過去2年及未來一年共三年的走勢”。

該股當日大部分交易量,主要是在下午股價暴跌時放出的,全天成交1000多萬股,占總股本4%,其中的玩法和A股市場很多兇狠莊股的玩法如出一轍,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A股的玩法正在慢慢的在港股市場蔓延。對於該股如此劇烈的波動,香港證監會發言在接受查詢時明確表示,不會評論個別事件。而港交所發言人則表示,由於法例限制,故不會評論任何監管行動。相比國內監管部門管頭管腳式的全方位管理作風,香港監管部門真的是完全遵循自我的一套市場化做法,真不知這種放任式的監管風格與少量粗暴兇猛的內地資金碰撞後,會發生什麽化學反應?

我絲毫不鼓勵恩達集團這種沒有技術含量的玩法,既遊離價值挖掘邏輯,又觸碰法規邊緣底線。香港的監管表面放任,但實質嚴厲。這種出來混的方法,總是會遇到鬼的。

最後需要提醒一下的是,雖然“港A股”整體上機會很大,但國內投資者投資香港市場時,經常會把很多香港本地劣跡斑斑的老千股當“港A股”買,這點需要特別當心。

香港這30多年來,由於地產霸權導致產業徹底空心化,香港本地企業基本除了地產和部分貿易外,基本很難有別的收入來源。故相當比例的香港本地公司,基本都沒有像樣的主營業務收入,基本靠縮股、低價供股組合,使用等各種手段騙中、小股東錢作為他們的主要生存方式,這類股票統稱老千股。股價通常很低,幾毛甚至幾分,面值多為1分、5分、個別1毛。

此類個股中有一些還會股價炒到1元以上,然後編個好聽的名字,混跡在中資股群里騙錢。實際上,他們的實際估值,比國內百倍PE的創業板還要貴很多,投資者投入其中,經常血本無歸。

識別老千股的基本方式比較容易,主要以下幾個基本特征:
(1)香港本地上市公司,管理人員基本都是香港人;
(2)面值偏低,1分到1毛,且股價大多低於1港元;
(3)常年虧損,從不盈利,更不會派息;
(4)公司名字每幾年更換一次,基本每年都有縮股和低價供股的行為,相當頻繁。

以上幾條的都符合的,老千股無疑,國內的韭菜們要小心了,千萬別碰,那是港股市場的地雷群。國內南下的資金需要統一思想,堅定抱團“港A股”,規避老千股,讓港股A股化的浪潮將香港本地的騙子股們徹底邊緣化。

今天就寫到這里,我會繼續跟蹤“港A股”群的整體發展,並且堅信,未來港股市場最大的投資機會將會出現在其中。等下半年深港通風口到來之時,相信“港A股”中一定會出現屬於港股市場的安碩信息和全通教育!

利益聲明:本文內容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的信息來源於公開渠道,並經過合理推斷。作者未持有該公司股票。作者提供的信息和分析僅供投資者參考,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格隆匯聲明:本文為格隆匯會員個人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關聯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4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