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九生意回顧絕地反擊

2010-02-18  NM





受 金融海嘯影響,○九年上半年香港經濟陷入困境,人人擔心「究竟金融海嘯第二波幾時來?」本刊去年訪問了五十二盤《壹盤生意》,共五十盤報捷,平均錄得一成 至兩倍增長;只有兩盤由剛畢業的學生開設,位於信和中心的帽店Awsita,以及幫中小企在其網站賣格仔廣告的網站HK168,未有堅持到底而執笠。其中 三盤生意的老闆,無受市場悲觀氣氛影響,在市況兇險的四、五月開張,更來個絕地擴充。珍珠奶茶店「臺北站」,就連開九間,四個「八十後」老闆年賺過百萬; 日式火鍋店「勝手」,在市況低潮開分店,三百多元一個套餐依然其門如市;落選港姐袁彌明賣化妝品賺女人錢,純利半年間增長一倍,月賺四十萬! 珍珠奶茶店連開九間

去年,珍珠奶茶店熱爆香港,貢茶、comebuy、日出茶太等過江龍由台灣殺入香港開分店。四個「八十後」o靚仔,陳秉 笙(Benson)、陳秉中(阿中)、劉鎮宗(Jones)及郭理原(Gino)於四月開設的本地薑台式飲品店臺北站,無懼過江龍威脅,開業首月已賺近廿 萬。至今開了九個月,單單在元朗已經有兩間分店,另有七間加盟店,足跡遍及上水、沙田、屯門、紅磡。

不到一年,臺北站由一間變成九間店鋪,兩間加盟店亦即將開張。以每間店收取十萬元加盟金計,四個老闆已穩袋九十萬。這些加盟店,每個月還要上繳百分之五的營業額,上月全線營業額高達一百七十五萬。計一計數,老闆們九個月以來共賺二百八十萬,是其開業成本的七倍!

早有預謀搞加盟

老 闆之一Benson認為要贏對手,擴張速度最緊要快,因此要借加盟者「借力打力」:「我哋籌備臺北站時,已經開始度加盟計劃書。」開業初期,二百呎的店請 了近二十個員工,就是為了確保日後,可即時調派熟手員工到加盟店開工。由於其鋪門外經常大排長龍,開鋪才一個月,已經有五、六個客人查詢加盟事宜,其本小 利大的吸引力,令畢業生至失業人士都成為加盟者。

他們亦深明分店愈多,邊際成本就愈低。食材就是最好例子,他們當初入貨量少,只能向香港批 發商取貨,現時龐大的入貨量令他們有議價能力之餘,有九成食材亦直接由台灣入口,令整體的食材成本減低兩成。「我哋會先要求台灣廠商寄樣本到香港,試食合 格再到台灣傾,佢哋仲心急過我呀,哈哈。」

不過,搞加盟亦有辛苦之處。除了替加盟者搵鋪、裝修、申請牌照等基本功夫外,最苦惱是加盟者各有要求,Benson指出:「佢哋嫌食材貴、又投訴有些飲品一個月賣唔出一杯,當我們決定刪減某隻飲品,又會有其他加盟店話喺佢嗰間受歡迎喎。」Benson說時滿臉疲累。

他 指,有加盟店不聽話,加減食物及飲品的分量,令食物質素參差,在飲食網站Openrice中,亦愈來愈多有關臺北站的批評,Benson最初為了與加盟者 保持和諧關係,不敢直接向他們反映,每次看到有一個劣評,他就會自行寫三篇好評抗衡,直至有一天他才決定改變這種心態:「就算客人因為睇咗好評而幫襯,嘢 飲難飲都留唔住客人。」Benson最後良心發現決定正視食物質素,靠味道去留客。於是,他們四人,即使工作繁忙,亦會每月抽空到加盟店試飲,發現有問題 即時向加盟者反映。

寒流襲港唔見廿萬

另一大難題就是激烈的競爭,繼臺北站,珍珠奶茶去年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四個老闆要不斷出 招去吸引顧客,他們把飲品拿到廠商會檢定中心做檢驗,通過檢驗後,便在鋪頭門外放出寫有「此飲品為唯一做過大腸桿菌及三聚氰胺測試的飲品」的易拉架作招 徠。在不同區域亦要採取不同策略,其位於元朗及屯門的分店,就因為附近多中學,他們於去年七月開始推出學生優惠,九月郵寄宣傳品到區內所有中學,提供優惠 給競選中的學生會內閣,借其競選活動宣傳臺北站。

不過,去年十一月寒流襲港,臺北站元朗店的盈利由高峰期三十萬,急跌至只有五萬。經過了 「恐怖的十一月」,四個老闆亦不得不急謀對策,於十二月推出薑母煎茶、水晶柚子蜜等熱飲;在一月度出連一杯飲品都送外賣這條橋,吸納工廈、附近商店的客 人,故此有客人訂珍珠奶茶開派對,此舉令一月的營業額已回升至高峰期的七成。

經過一年的努力,四個本來是推銷員的後生仔搖身一變成大老闆,記者約訪問亦比開業初期困難得多。雖然工作繁忙,但當年四人因為搞年宵而燃起創業的諗頭,故今年堅持年宵擺檔賣年花,四人日前已飛到昆明入貨,賺錢的心癮並沒有停下來。

日式火煱店賺多一倍

去 年五月開業的日式火鍋店「勝手」,八月接受訪問時月賺廿一萬,一百四十萬的投資於四個月極速回本。位於銅鑼灣的勝手只有十八個座位,開了三星期便經常客 滿。老闆劉承輝(Tim)和黃子俊(Kenny)於是乘勢投資一百七十萬,於飲食新蒲點大坑開分店,已於九月開幕。現時,舊鋪月賺廿一萬,新鋪月賺廿五 萬。Tim更指出,來新店的食客比舊店消費更豪:「試過有熟客帶朋友嚟食,中午開VIP房,六個人埋單五千八,每人食咗九百六!有對夫婦仲誇張,帶六歲仔 嚟食午飯食咗二千三百蚊。上次梁家輝想嚟食,點知無晒位,都要請佢走啦。」

愈食愈刁鑽

新店開張後,Tim和Kenny發現舊 店生意被搶去,慘成「自己人打自己人」,二人即度橋平衡兩邊的人流並以日本入口的宮崎雞作噱頭:「我哋將舊店嘅菜單改為主打食宮崎雞火鍋,並轉用日本花膠 湯底,而且設計咗十四款雞肉串燒。」Tim指,當中賣三十元的雞肉丸,用雞扒肉包鵪鶉蛋,是最受歡迎的串燒之一。不過,每晚也會預留兩公斤最貴級數的牛肉 和廿份海鮮予一些不吃雞的客人。Tim 表示,花膠湯底吸引不少食客「回巢」:「女食客貪花膠可養顏,而且宮崎雞夠特別,所以一個月後,生意就好番。」賣三百二十元的宮崎雞扒套餐,雞扒每塊約一 百六十克,成本三十多元,連前菜、兩份雞肉串燒及日本花膠湯底,成本近一百五十元。

新店則專攻牛肉,並有十三款牛肉串燒,廚師設計一些酒店 才有得吃的「一口和牛鵝肝漢堡」和「和牛粒飯團」,分別售九十元兩件和四十八元一件,十分搶手。為增加新鮮感,Tim亦添了一款新湯底:「我發現用豆漿做 湯底配A4牛好好食,加上我個廚師識人做豆漿,於是我哋每朝都由元朗嘅豆品廠拎十支豆漿返鋪,每鍋用一支成本都係十幾蚊之嘛,配埋近排流行的紙火鍋,就成 為每日限定十鍋嘅豆乳湯底。」以往勝手供應的牛肉,包括來自日本宮崎、佐賀及鹿兒島,現在轉為只賣鹿兒島牛肉,Tim說:「其他兩個地方嘅牛肉連超市都有 得賣嘅,難以發圍。」

雖然增加更多「高貴」食材,但Tim指毛利反而增加了,他說:「兩個月前轉咗牛肉嘅供應商,佢本身係我哋嘅熟客,依家 同佢攞貨比以前平兩成有多囉。」這令勝手火鍋材料的毛利由四成升至近六成,串燒更達七成。Tim表示,有財團想收納勝手轉做加盟店:「遠東酒店(37)叫 我賣俾佢哋做特許經營,我梗係唔肯啦,做咩要幫佢打工喎!」

過氣港姐

過氣港姐袁彌明,於去年八月在銅鑼灣開設樓上鋪「袁彌明生活百貨」售賣護膚品,一開業即賺廿萬。零售市道雖然比去年好,但袁彌明也有其他煩惱,唯有見招拆招,本月生意額急增一倍,達四十萬。

自己做生招牌

首 先,是匯率問題。袁彌明賣的化妝品主要由日本及澳州入貨,但開業至今,日圓和澳幣已升值兩成,令入貨成本上升,故迫不得已在十二月加價兩成。以往甚少做優 惠的她,為怕客人流失,不得不隨波逐流,開設會員制「留客」,「買夠三百蚊有一個貼紙,儲夠十個貼紙在半年內可當三百蚊使;依家儲咗六千幾個會員啦。」袁 彌明說。另一方面,她花了四萬元在雜誌登廣告兼送贈券,讀者可憑券到她的樓上鋪換試用裝。「咁樣咪可以吸引到啲人上嚟俾我sell嘢囉。」袁彌明說。

她 認為自已仍有知名度,隔日就落鋪谷生意,並說:「啲客好多時都想直接問我關於皮膚嘅問題,始終我係 Artist 出身,佢哋會信我多過信一個普通嘅職員,我親眼睇住個客買咗九千蚊嘢,嚇到我呆咗囉。每個月平均都有十個客一次過買四、五千蚊嘢,一般客都會買六、七百 蚊。」

批發商加入戰團

零售市道好,連批發商也加入「搶飯碗」,她說:「有個批發商叫我要照零售價賣貨,點知佢自己都做埋零 售,仲用批發價出售(零售價的七折),搶咗我百幾個柯打。」因此,她決定不再從有零售的批發商入貨。另一方面,員工亦「坐唔定」,她說:「鋪頭最初得兩個 職員,試過其中一個開開吓工走咗去,我咪炒咗佢。之後,另一個又辭工,搞到有半個月要我同Kenneth(分租樓上鋪的拍檔)日日返嚟看鋪。」鋪頭現時請 了兩個全職四個兼職,以免員工隨時「劈炮」。

袁彌明在過去半年不斷入新貨,包括專為面部護理的離子精華機、豐胸膏、和月賣五百支的睫毛增長 纖維等。由於她去年揮低屈臣氏,取得美國健康食品pHion的代理,當中的pHion綠粉平均月賣八百多罐,佔全店生意額的兩成,而且毛利高達四成。為了 再下一城,她索性將pHion的全線產品引入香港,包括橙色的混合益生菌丸和紅色的紅排酸丸等。鋪內亦新添由朋友Ray在九月時自家研製的本地護膚品牌 evie,他那價值三百二十元的有機卸妝油月賣四百樽,最受OL客歡迎。袁彌明雖然轉型為生意人,但仍不時出現幕前,保持人氣。

著數網改版盈利翻兩番

去年二月,金融海嘯陰霾仍然未過,專門搜羅着數資訊的網站著數時代,藉在網站賣廣告賺錢,開站第二個月已有一萬六千元的盈利。事隔一年,以為經濟復甦,這門生意的市場需求漸小,豈料著數時代的盈利翻兩番,平均月賺四萬五千元。

這與老闆Fanny虛心接受意見不無關係。訪問時本刊找來親子網站BabyKingdom營運總監薛嘉龍,替著數時代把脈,他建議網站棄用立體公司標 誌,亦要多為客戶度身訂做廣告。Fanny立即花了四萬元聘請外援將網站改版,換走實色的外框,並增加主題分類,令網站更User friendly。會員人數馬上增長四倍至一萬名,點擊人數亦由十六萬人次倍增至三十四萬,直接令更多客人落廣告,例如迪士尼樂園,亦在去年七月開始在著 數時代落廣告,十二月更要求在網站中設一個「Life特輯」的專區,為著數時代帶來四萬元的收入。

Fanny亦接了大客仔生意,如在網站 中,以月曆形式介紹各商場,如Times Square、Elements,及K11等的優惠和活動,有五十四個商場在去年共落五十八次廣告,廣告收入達六萬元!Fanny更「跳出」網站,去年十 二月,她和手袋店YMK,合辦名為「升呢血拼購物團」的開倉活動,著數時代會員可以以半價到YMK購物。Fanny滿懷安慰地說:「之前一年辛苦播落的 種,終於可以收割啦。」

有機食品有機增長

由邱奕豪(Rex)所經營的有機食品店綠盈坊,食正豬流感爆發,五月訪問時有八家, 半年間再開兩間。本月初,位於九龍城的第十分店正式開幕,每月盈利已由十五萬增加七成至二十五萬。Rex驚喜地表示,綠盈坊更打入了內地市場:「紅磡、尖 沙咀等分店近火車站,吸引好多『自由行』,佢哋會幾十盒咁買,仲有大陸人做埋VIP,每個月專程由深圳過來掃幾千蚊貨,猛咁叫我喺大陸開鋪呀。」

能夠愈開愈多分店,全靠Rex控制成本有方。創業初期,Rex已鎖定店鋪為連鎖經營模式,在成本控制上早有部署,如鋪頭的招牌、貨架在訂造時已多預了數量。其次,存貨和送貨皆外判予物流公司,免卻多請人手管倉和查貨;還有是訂下完善的內聯網,貨品知識和客人投訴的內容都能看到,開新鋪時,培訓新人的時間都省卻了。

開分店最大的成本是租金,Rex吸收經驗,現時新分店會盡量由租鋪變為買鋪,「鋪租今年普遍加咗四成至六成,尖沙咀加得最厲害,都係自己買鋪最好。」 現時,綠盈坊位於上環及紅磡的分店便是自己鋪位。

甜品革命開源節流

投 資過百萬的甜品革命,開業半年以來,盈利節節上升,聖誕和除夕後,由淨賺六萬八攀升至十萬有多,升幅逾五成,Eric謂:「招牌甜品椰果子每日賣出一百個 左右,元旦除夕當晚只延長兩小時營業時間,結果多賣一倍。」秉承要搞甜品「革命」宗旨,陳皓翔(Eric)和余鴻飛(Chris),以及大廚劉偉雄 (Andy)三個月前更新了菜單。即使甜品都加價一至三元,客人數量亦無減少,Eric說:「來得嘅客人根本唔介意多嗰一兩蚊,三十蚊一個芝麻糊就話無人 食啫,但我哋嘅甜品係賣心思,絕對值回票價。」

過去一年庶糖的價格曾一度颷升,幸好甜品革命的主打心太軟及椰果子的來貨價沒大變動,老闆亦 改變生果的入貨比例,把食物成本降低百分之五,如少入成本較貴的芒果,而入多了哈密瓜作裝飾。不過主打的泰國椰青就堅持用最貴貨色,「用嘅材料有料到,人 哋就想抄都抄唔到。」Eric說。甜品革命已成功招攬投資者加盟,最新傾掂的是來自佛山的加盟者,第一分店將於六月正式開張,六十萬元的加盟金已「袋袋平 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30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