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亞洲最大防毒軟體公司,到中國搜尋引擎龍頭百度、挪威瀏覽器廠商Opera,與東南亞最大行動交友軟體Beetalk等行動軟體業者,這群業者,想把軟體賣到新興市場,都要倚靠它! 四月二十日,趨勢科技執行長陳怡樺,宣布趨勢與台灣兩家新創公司結盟,成立共同辦公室,其中一位盟友,就是幫趨勢把行動防毒軟體,賣進新興市場的通用移動(GMobi)。 從白牌商機,嗅出創業點 這家新創公司有什麼能耐,讓趨勢科技(持股近三成,為最大股東)、聯發科、新加坡電信都投資它?關鍵原因就是,它擁有新興市場一億支手機的「鑰匙」。 透過它,這群App軟體業者可以很簡單的在這群消費者手機中曝光,脫離原本要與三百萬個軟體商競爭,才能搶視線的魔咒。 「我們合作四個月,已經達到趨勢過去三年所有的App用戶數,」趨勢科技全球行動事業部資深產品總監黃國豪說。今年初以來,通用移動藉由簡訊、訊息中心等推薦方式,幫趨勢的防毒行動軟體,帶進一千萬個使用者。 這是個從虧損連連中,找出創意商機的故事。 原本,前聯發科員工吳柏儀、通用移動創辦人只是單純看到,一個因為白牌市場崛起而出現的機會。 我們常常打開手機,出現的螢幕訊息會提醒你更新系統,以確保使用流暢度。過去,蘋果、三星和華碩等國際級手機大廠,都把更新主導權掌握在自家手裡。但吳柏儀卻發現,新興市場的白牌手機商,因規模與成本考量,多傾向將此業務外包給第三方。 負責聯發科行動網路平台業務的吳柏儀,向董事長蔡明介毛遂自薦,他想創業,替新興市場手機商做系統更新服務。 「那時候他們(聯發科)就有推Eco-system(生態圈)大戰,」通用移動行銷長王英明,當時還在聯發科投資部門負責購併業務。聯發科一直不想只賣晶片,吳柏儀提出的軟體服務,正好可為客戶加值,與公司的晶片本業相輔相成,也因此公司成立第一年,就獲得前東家的投資。 只是,吳柏儀看到了市場,其他人自然也看到。 晶片大廠高通、展訊也有投資提供相對應服務的公司。身為後進者的通用移動,為了搶占市占率,將售價調降至對手的六成,但隨之而來的,是連續三年虧損的窘境。 在一年營收連新台幣一千萬元都不到時,通用移動單是跑遍新興市場的白牌手機與電信商,替其量身打造產品,「每年大概(燒)兩、三百萬美元。」 吳柏儀是用阿里巴巴和臉書虧損多年故事當例子,鼓勵內部,「只要有用戶,你就不用怕。」 從印度的白牌手機品牌Micromax、菲律賓的Cherry、泰國的i-mobile,再到馬來西亞的Ninetology……,通用移動以平均每月跑一個國家,逐步敲開新興市場內,超過六十家手機、電信商的大門,旗下高達一億的用戶,也讓通用移動搶下市占率第一。 用白牌服務,賺進一億用戶 但得到市占率第一後的考驗才開始,通用移動的賺錢模式在哪裡? 吳柏儀觀察當地人的使用習慣。他發現,大家雖然拿著安卓(Android)手機,但卻只有不到兩成的用戶有Google帳號,也就是說,很少人會拿手機下載軟體。 如果,通用移動扮演的角色,不是一個軟體更新商,而是一個通路的概念呢? 簡單的說,通用移動原本只是幫手機業者提供軟體更新業務,但它提供的軟體,等於一開始就「住」在一億個消費者的手機裡。所以,只要大家跟它合作,它可以打開大門,透過自建手機商城、預載或簡訊推薦等方式,幫這些App軟體廠商曝光,賺取廣告財。 這個吳柏儀開始也沒想過的創意,在窘境中誕生,但,連當地的手機與電信業者都贊成這種做法。 因為,在Google Play商店裡,每一筆交易,七成給開發商,三成給Google平台,「基本上手機商是一毛都沒有,」王英明說,通用移動透過手機推廣的模式,也讓手機和電信業者能在每一筆下載,賺到廣告分潤,創造多贏。 現在,通用移動建立起的一億個用戶量,已經形成其進入門檻。 開發來電辨識軟體聞名的Gogolook執行長郭建甫,近年來為了擴展業務,不定期到巴西以及印度等新興國家,尋找合作夥伴。 他以「預載」合作方式為例,每談一家就得經過長期溝通,還得不定期飛到當地做產品測試,時間以及金錢都是成本,「白牌太多,你不可能一家一家談。」 經過三年虧損,根據通用移動所述,去年第四季單季已經損益兩平。根據調查機構顧能(Garner)預估,三年後,全球近八成的智慧型手機銷售將來自新興市場,後續還有想像空間。唯一要注意的是,其主要依靠白牌市場維生,此市場變化大,一旦洗牌,就會影響業務。為此,通用移動今年也開始與成熟市場的手機廠合作,以降低風險。 但它的故事,確實證明:換個角度定位自己,新價值就有機會產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