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深度研報】“互聯網+”:重新定義信息化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800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3-28 10:26 編輯

【深度研報“互聯網+”:重新定義信息化
作者:資管小兵

在今年的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馬上成為各界熱議的焦點。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不少專家認為,互聯網+是信息化促進工業化的升級版,而阿里巴巴12日發布《“互聯網+”研究報告》研究報告認為,“互聯網+”在內涵上根本區隔於傳統意義上的信息化,而是重新定義了信息化。同日,上汽集團與阿里巴巴集團聯合宣布,將合資設立10億元“互聯網汽車基金”。在未來1-2年打造互聯網汽車,是對應政府工作報告中‘互聯網+’行動計劃的現實詮釋。

阿里研究院的報告認為,“互聯網+”在內涵上根本區隔於傳統意義上的信息化,而是重新定義了信息化。“傳統講的信息化沒有釋放出信息和數據的流動性,而互聯網作為信息處理成本最低的基礎設施,其開放、平等、透明等特性將使信息和數據動起來轉化成巨大生產力,成為社會財富增長的新源泉。

“互聯網+”的過程也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零售消費是最早進行深度互聯網化的行業之一,根據CNNIC的數據,到2014年底,我國網民規模達6.49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7.9%。其中,網絡購物用戶3.61億,我國網民使用網絡購物的比例升至55.7%,在全國居民中的滲透率也達到了26.67%。2014年我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49.7%,達到2.8萬億元,占同期社零總額的10.6%。

以淘寶網為代表的網購平臺不僅滿足了跨地域的巨量消費需求,更重要是促進了商品流通數據在全國、全球範圍內的廣泛對接,不僅促進了中國流通業的效率和水平,還反向帶動了制造業的逐步互聯網化以及商品流通體系的數據化。

淘寶對零售行業的互聯網化還在進行中,並逐漸向批發、外貿、制造業等領域滲透,催生了1688小額批發、跨境電商、柔性定制等一批新興業態。而報告認為,同樣的過程還正在金融、物流、農業、醫療等諸多行業重演。

以及互聯網+農業為例,近年來以電子商務為載體的原產地農產品直銷、進口農產品、生鮮網購、農產品網上預售等新模式快速發展。截止到2013年年底,阿里平臺上經營農產品的賣家數量為39.40萬個,農產品銷售額同比增長112%,超過大盤增長速度。

在互聯網+金融領域,以2011年央行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為標誌,互聯網+金融的基礎設施和行業形態明顯邁上臺階。截至2014年底,中國第三方互聯網支付交易規模達到80,767億元,同比增速達到50.3%;全國範圍內活躍的P2P網上借貸平臺1,575家,貸款余額1,036億元;眾籌融資平臺116家,一年新增平臺78家,眾籌融資金額超過9億元。

“互聯網作為一種通用目的技術(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和100年前的電力技術,200年前的蒸汽機技術一樣,將對人類經濟社會產生巨大、深遠而廣泛的影響,”報告說。

報告建議,“互聯網+”的本質是傳統產業經過互聯網改造後的在線化、數據化,其前提是互聯網作為一種基礎設施的廣泛安裝。“互聯網+”仰賴的新基礎設施,可以概括為雲(雲計算和大數據基礎設施)、網(互聯網和物聯網)、端(直接服務個人的設備)三部分,這三個領域的推進將決定互聯網+計劃改造升級傳統產業的效率和深度。

一、“互聯網+”的背景與本質

1.1“互聯網+”的深刻內涵

普適計算之父馬克·韋澤說:最高深的技術是那些令人無法察覺的技術,這些技術不停地把它們自己編織進日常生活,直到你無從發現為止。而互聯網正是這樣的技術,它正潛移默化地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來。所謂 “互聯網+”就是指,以互聯網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術(包括移動互聯網、 雲計算、大數據技術等)在經濟、社會生活各部門的擴散、應用過程。互聯網作為一種通用目的技術(GeneralPurposeTechnology),和100年前的電力技術,200年前的蒸汽機技術一樣,將對人類經濟社會產生巨大、深遠而廣泛的影響。

“互聯網+”的本質是傳統產業的在線化、數據化。無論網絡零售、在線批發、跨境電商、快的打車、淘點點所做的工作分享都是努力實現交易的在線化。只有商品、人和交易行為遷移到互聯網上,才能實現“在線 化”;只有“在線”才能形成“活的”數據,隨時被調用和挖掘。在線化的數據流動性最強,不會像以往一樣僅僅封閉在某個部門或企業內部。在線數據隨時可以在產業上下遊、協作主體之間以最低的成本流動和交換。數據只有流動起來,其價值才得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互聯網+”的前提是互聯網作為一種基礎設施的廣泛安裝。英國演化經濟學家卡蘿塔·佩蕾絲認為,每一次大的技術革命都形成了與其相適應的技術—經濟範式。這個過程會經歷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新興產業的興起和新基礎設施的廣泛安裝;第二個階段是各行各業應用的蓬勃發展和收獲(每個階段各20-30年)。今年是互聯網進入中國21周年,中國迄今已經有6.5 億網民,5億的智能手機用戶,通信網絡的進步、互聯網、智能手機、智能芯片在企業、人群和物體中的廣泛安裝,為下一階段的“互聯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互聯網+”的內涵根本上區隔與傳統意義上的“信息化”,或者說互聯網重新定義了信息化。我們之前把信息化定義為:ICT技術不斷應用深化的過程。但假如ICT技術的普及、應用沒有釋放出信息和數據的流動性,促進信息/數據在跨組織、跨地域的廣泛分享使用,就會出現“IT黑 洞”陷阱,信息化效益難以體現。在互聯網時代,信息化正在回歸“信息為核心”這個本質。互聯網是迄今為止人類所看到的信息處理成本最低的 基礎設施。互聯網天然具備全球開放、平等、透明等特性使得信息/數據在工業社會中被壓抑的巨大潛力爆發出來,轉化成巨大生產力,成為社會財富增長的新源泉。例如,淘寶網作為架構在互聯網上的商務交易平臺, 促進了商品供給-消費需求數據/信息在全國、全球範圍內的廣泛流通、分享和對接:10億件商品、900萬商家、3億多消費者實時對接,形成一個超級在線大市場,極大地促進了中國流通業的效率和水平,釋放了內需消費潛力。

1.2“互聯網+”推動各產業的互聯網化

“互聯網+”的過程也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過去十年,這一過程呈現“逆向”互聯網化的過程。在企業價值鏈層面上,表現為一個個環節的互聯網化:從消費者在線開始,到廣告營銷、零售、到批發和分銷、再到生產制造、一直追溯到上遊的原材料和生產裝備。從產業層面看,表現為一個個產業的互聯網化:從廣告傳媒業、零售業、到批發市場,再到生產制造和原材料。從另一個角度觀察,“互聯網+”是從C端到B端,從小B再到大B的過程,產業越來越重。在這個過程中,作為生產性服務業的物流、金融業也跟著出現互聯網化的趨勢。在“互聯網+”逆向倒逼的過程中,各個環節互聯網化的比重也是依次遞減。

最先被互聯網帶動的是消費者。根據CNNIC的數據,到2014年底, 我國網民規模達6.49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7.9%(這可看做是中國人口的互聯網化程度)。其中,網絡購物用戶3.61億,我國網民使用網絡購物 的比例升至55.7%,在全國居民中的滲透率也達到了26.67%。

廣告營銷環節是最早互聯網化的商業環節。易觀國際數據顯示,2014 年我國互聯網廣告產業規模達到1,535億元,市場份額占整體廣告產業的28%,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廣告行業互聯網化的程度。

其次是零售環節的互聯網化。2014年我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49.7%,達到2.8萬億元,占同期社零總額的10.6%。這也基本代表零售業互聯網化的比重。

再往上是批發和分銷環節的互聯網化。這里包括傳統的B2B網站紛紛由信息平臺向交易平臺轉型,推動在線批發,以及傳統企業的大量開展的網絡分銷業務。例如,2014年7月在港交所掛牌的電子元器件B2B網站“科通芯城”走的是純線上交易模式,2014年交易規模約80億元。阿里巴巴的內貿批發平臺-1688在截止2014年6月之前的12個月內在線批發規模227億美元(約1400億人民幣)。整個國內批發、分銷市場的互聯網化比例估計為1-2%的比例。

再往上倒逼就是生產制造環節,主要表現兩個方面:一是個性化需求倒逼生產制造柔性化加速,比如大規模個性化定制;二是需求端、零售端與制造業的在線緊密連接。這導致制造業也出現在線化、數據化的趨勢。

二、“互聯網+”的動力:雲計算、大數據與新分工網絡

“互聯網+”的實踐風起雲湧、極大地改變著經濟、社會的面貌,其不竭動力來自於三方面:一是新信息基礎設施的形成;二是對數據資源的 松綁;三是基於前兩方面而引發的分工形態變革。

2.1“互聯網+”的基礎設施:雲網端

經濟、社會活動的正常運作有賴於基礎設施發揮其支撐功能。隨著經濟形態從“工業經濟”向“信息經濟”加速轉變,基礎設施的巨變也日益彰顯。

短短幾十年間,“互聯網”能夠從誕生、普及,升級為“互聯網+”這一新變革力量,技術邊界不斷擴張,從而引發基礎設施層次上的巨變,則是至為重要的原因。大力提升新信息基礎設施水平,“互聯網+”才能獲得不竭的動力源泉,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彰顯威力。

“互聯網+”仰賴的新基礎設施,可以概括為“雲、網、端”三部分。

“雲”是指雲計算、大數據基礎設施。生產率的進一步提升、商業模式的創新,都有賴於對數據的利用能力,而雲計算、大數據基礎設施像水電一樣為用戶便捷、低成本地使用計算資源打開方便之門。

“網”不僅包括原有的“互聯網”,還拓展到“物聯網”領域,網絡承載能力不斷得到提高、新增價值持續得到挖掘。

“端”則是用戶直接接觸的個人電腦、移動設備、可穿戴設備、傳感器,乃至軟件形式存在的應用。“端”是數據的來源、也是服務提供的界面。

新信息基礎設施正疊加於原有農業基礎設施(土地、水利設施等)、工業基礎設施(交通、能源等)之上,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

1、雲計算、大數據基礎設施強勢突破在“雲”(雲計算、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上,以“阿里雲”為代表,我國的互聯網企業已實現了基於自主研發的核心技術,來提供通用雲計算服務。無論是在技術先進性、安全性和經濟性上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與亞馬遜、谷歌共執牛耳。

我國雲計算、大數據基礎設施的建設正發揮出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價值:

  • 強化了計算資源的專業化提供水平、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
  • 將國際IT巨頭主導的起源於“工業經濟”的“計算機+軟件”模 式向適應“信息經濟”特點的“雲計算+數據”模式轉變;
  • 帶動了“網”(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技術和產業)的發展,撬動 了我國在“端”(移動設備等和軟件應用)上的市場潛力和無限創意;
  • 在數據的存儲、處理和分析上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而成為社會的神經中樞,與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一起聯手打造系統級智能;
  • 打破了大企業在計算能力上的壟斷,從而成為這個時代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的溫床;
  • 推動傳統企業加速擁抱互聯網,加快了傳統產業轉型的步伐;
  • 加強了政務處理效率、提高了社會治理能力;
  • 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雲計算”技術,維護了國家經濟安全;
  • 有助於降低能耗、助力可持續發展。

2、互聯網、物聯網基礎設施快速滲透。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第3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32億,其中,手機網民規模5.27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46.9%。物聯網就是把傳感器裝備到各種真實物體上,通過互聯網聯接起來,進而運行特定的程序,達到遠程控制或者實現物與物的直接通信。射頻識別標簽(RFID)、傳感器、二維碼等,經過接口與無線網絡相連,從而給物體賦予“智能”,可實現人與物體的溝通和對話,也可實現物與物的溝通和對話。有新興的“雲計算、大數據”服務作為支撐,物聯網的發展將提升過去在數據存儲、處理和分析上能力欠缺的問題,煥發出新活力。IDC 研究報告顯示,全球物聯網解決方案市場規模將從2013年的19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71億美元。全球物聯網裝機量從2013年到2020年的複合年增長率將達到17.5%,增長到2,120億臺。

3、智能終端、APP軟件應用異軍突起。在雲計算、大數據設施和應用軟件服務的助力下,以智能終端為代表的用戶設備,正成為大數據采集的重要源頭和服務提供的重要界面。

中國已成為全球智能終端增長的絕對主導力量,並引領全球移動市場 智能化演進。2012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2.58億部,份額超過全球 1/3,並以167%的增幅遠超全球水平,一舉超越2012 年之前歷年之和。

2013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更達到 4.23億部,全球份額貢獻逼近 50%。

2012年二季度中國手機出貨中,智能手機占有率已超越功能手機達52%,

領先全球整一年時間完成歷史更替(全球在2013年二季度首次超越50%達到52%),而至2013 年四季度,中國新出貨手機的智能化比例已高達75%。

以智能終端為接入界面,互聯網內容逐漸從門戶網站主導的網頁向異 彩紛呈的APP應用程序轉變。APP應用程序更多以雲計算服務為支撐,通過後臺豐富的數據驅動,開發和發布的門檻降低、創意受到極大激發。2013 年年底,蘋果App Store與谷歌Google Play應用下載規模均達到500億次,應用規模均超過100萬個。騰訊、阿里、百度等企業試圖通過深度挖掘移動即時消息、手機支付、地圖等能力,在自身核心應用領域搭建超級APP平臺。

4、基礎設施投資主體轉向移動互聯網快速普及。那麽這類基礎設施的投資是誰帶來的呢?答案是數以億計的普通用戶。我國有6.32億網民,其中83.4%使用移動上網(CNNIC截至2014年6月的數據),按每部手機1000元,兩年更換一部手機計算,人們在移動設備上投資額是巨大的,幾年內即可達萬億級別。同樣雲計算基礎設施也是由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民營企業建設和運營,無論是用戶規模,還是技術水平均位於世界前列。

這樣,新基礎設施的投資就由過去的政府或者國有大企業主導,逐漸向民營企業和個人主導轉向。由於投資主體的變化,服務模式和控制權也發生了顯著改變,從事基礎設施服務的民營企業,必須持續創新以擴大規模、獲取潛在收益;消費者主導權增強,用手中的設備“投票”,直接決定企業的生死存亡。因此,信息經濟的治理模式也將從原有的集中控制向依靠大眾創新、共同治理方向轉變。

2.2“互聯網+”的新生產要素:數據

人類社會的各項活動與信息(數據)的創造、傳輸和使用直接相關。 信息技術的不斷突破,都是在逐漸打破信息(數據)與其他要素的緊耦合關系、增強其流動性,以此提升使用範圍和價值,最終提高經濟、社會的運行效率。

信息(數據)成為獨立的生產要素,歷經了近半個世紀的信息化過程,信息技術的超常規速度發展,促成了信息(數據)量和處理能力的爆炸性增長,人類經濟社會也進入了“大數據時代”。

IDC於2012年12月發布了研究報告《2020年的數字宇宙:大數據、更大的數字陰影以及遠東地區實現最快增長》。數字宇宙是對一年內全世界產生、複制及利用的所有數字化數據的度量。從2013年到2020年,數字宇宙的規模每兩年將翻一番。2012年中國總體數據量占世界的13%,而到2020年將提高到21%。

如前所述,除了作為必要成分驅動業務外(即Data-Driven Application,如金融交易數據、電子商務交易數據),數據產品的開發(即 DataProduct,通過數據用途的擴展創造新的價值,如精準網絡廣告)更是為攫取數據財富開辟了新的源泉。經濟領域海量數據的積累與交換、分析與運用,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洞見和知識,極大的促進了生產效率的提高,為充分挖掘數據要素的價值提供了超乎尋常的力量。

2.3“互聯網+”的分工體系:大規模社會化協同

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能力提升,加速了信息(數據)要素在各產業部門中的滲透,直接促進了產品生產、交易成本的顯著降低,從而深刻影響著經濟的形態。

信息技術革命為分工協同提供了必要、廉價、高效的信息工具,也改變了消費者的信息能力,其角色、行為和力量正在發生根本變化:從孤陋寡聞到見多識廣,從分散孤立到群體互動,從被動接受到積極參與,消費者潛在的多樣性需求被激發,市場環境正在發生這重大變革。

以企業為中心的產消格局,轉變為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全新格局。企業以客戶為導向、以需求為核心的經營策略迫使企業組織形式相應改變。新型的分工協同形式開始湧現。

“小而美”是企業常態:由於節約了信息成本,交易費用降低令 外包等方式更為便捷,企業不必維持龐大臃腫的組織結構,低效、冗余的價值鏈環節將消亡,而新的高效率價值環節興起,組織的邊界收縮,小企業成為主流。

生產與消費更加融合:信息(數據)作為一種柔性資源,縮短了迂回、低效的生產鏈條,促進了C2B方式的興起,生產與消費將更加融合。

實時協同是主流:技術手段的提升、信息(數據)開放和流動的加速,以及相應帶來的生產流程和組織變革,生產樣式已經從“工業經濟”的典型線性控制,轉變為“信息經濟”的實時協同。

就業途徑更多樣:信息技術為靈活的工作方式提供了可能,就業形勢多樣化。“信息經濟”條件下,由於溝通、協作的門檻降低,評價和信 用制度的完善,專業技能的價值進一步凸顯,個人能力可以得到充分發揮,就業的靈活性進一步提高。年輕一代經由網絡、利用外包方式,可以充分安排自己的時間和工作的地點,為多家企業提供服務,比如翻譯、設計、 客戶服務等工作,企業的雇傭方式和組織形式、人們的就業方式和收入結構,都將出現改變。

綜上所述,新信息基礎設施(“雲+網+端”)、新生產要素(大數據)、新分工網絡(大規模、社會化的全新分工形態)為“互聯網+”能量的釋放提供了不竭動力,體現了“信息技術革命和制度創新”推動“生產率躍升”的強勁力道。“互聯網+”行動,將以夯實新信息基礎設施、提升原有工農業基礎設施、創新互聯網經濟、滲透傳統產業為指向,為中國經濟實現轉型與增長開辟新路。(文章來源:阿里研究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3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