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高雄東大門 南台灣最會造勢服飾街

2015-02-16  TCW
 
 

 

湛藍天空搭配懸掛在半空中五顏六色的雨傘,蔓延超過一公里的裝置藝術,彷彿置身葡萄牙小鎮阿格達(Agueda)中,很難想像這裡其實是搶客、搶錢、搶流行的平價服飾一級戰場──高雄後驛商圈。

位於高雄後火車站旁,供貨濁水溪以南六成以上服飾,聚集超過三百個店面,去年商圈營業額約七十二億元,比台北統一阪急百貨的年度營收還高出十億以上,是全高雄產值最高的商圈。

這群店家對流行趨勢最敏銳,面對平均每兩週店內服飾就要汰換一輪,眼光要夠精準才不會批進一堆賣不出去的貨,被稱為是「南台東大門」(編按:東大門為韓國首爾知名商圈地標)。

這裡的商家臥虎藏龍,有人在這裡一口氣開了七家店,還有二十家店在中國設了成衣生產廠,做起從衣服設計、生產到銷售一條龍式的生意。店家林國卿自創童裝品牌瑪瑪米雅,是中部以南服飾批發商圈中,唯一一家敢推自有品牌的店家。

網購衝擊生意,他從沒人理變救星

要讓這些老闆「聽話」不是容易的事。

後驛商圈發展協進會理事長劉昭智接手時,根本施不上力。他在當地經營二十三年的模特兒衣架獨門生意,因產品與其他店家不重複,且幾乎所有店家都是他的客戶,在二○一二年,他被推選為理事長。

在這之前,協會做事綁手綁腳,就連向政府申請到一千一百萬元,把街區改成徒步街的經費,也因店家抗議,只好退回高雄市政府。協會成了燙手山芋,長達三年沒人想接手。

因為,當時店家批發生意太好,單店月營收超過四百萬的不在少數,「生意都忙不過來,哪還有時間理你(指協會),」劉昭智說。生意興隆,讓店家各掃門前雪,缺乏合作誘因。

但,商場上沒有永遠的順風車。隨著網購市場擴增,南台灣服飾實體店面受到衝擊,九成以上做批發生意的後驛商圈,連帶受到影響,生意一落千丈。

二○○九年後驛商圈營業額超過一百 四十億元,到二○一二年竟只剩五十多億元,不到極盛時的四成。在這最慘的時刻,劉昭智接手懸缺三年的理事長位置。

危機開啟改變之門,他看準店家亟欲轉型,開拓零售客源,於是協調店家,舉辦該商圈有史以來首度的「封街拍賣」。

但,這場拍賣卻僅吸引六百人次來客數,「第一次辦活動就失敗,很失氣(台語,指很丟臉),」劉昭智皺著眉、搖頭難過說,「店家跟我講:『這活動不要搞了!』」此次慘痛經驗,並沒有讓他放棄,「不對的我會認錯,但是,你是店家的頭,火車不動,永遠就放在那生鏽。」

他先跟台鐵爭取,讓買家只要抽號碼牌,便可從前站走到後站的後驛商圈買貨,讓買家省了六元的月台票費用。區區六元,讓人流增加了快兩成。

劉昭智刻意引進年輕腦袋。如今已有三成年輕人擔任重要幹部,讓新鮮點子有機會落實。現在,實踐大學時尚設計系、三民家商、樹德家商服設科學生,都在此發表作品,是南台灣第二個戶外走秀展場,點子就是由當地店家第二代的理事顏嘉霈,向以前就讀的學校提出申請,協會扮演推手讓活動順利進行,她眼眶泛淚的說「我超感謝他們(協會)願意給年輕人機會!」

原本失敗的封街拍賣,因為引進學生戶外走秀、裝置藝術、攝影展等,讓拍賣不只是拍賣,更是視覺饗宴。於是,去年人潮開始增加,零售占店家的營業額從平均一成升高為三成,商圈營業額也升高到超過七十億元。

二月初,年關前的封街活動開跑,第一個週末,店家們反映,約比去年同期營業額多三成,初步成果讓他們更有拚勁。儘管離高峰時期盛況還很遠,但至少這群店家正努力轉型,企圖讓南台東大門這名號,持續在高雄發亮。

【延伸閱讀】怎麼玩

■ 活動便宜買:農曆春節前舉辦封街拍賣,年度最便宜,許多商品打對折超好拍:街區有裝置藝術,選對時間還可看到學生走秀

【延伸閱讀】商圈經營術

■ 掌握時機:網購衝擊批發生意,藉此號召店家轉型拚零售。

■ 引入活水:邀請年輕人加入組織,舉辦人氣活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75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