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輪油價暴跌以來,有關於沙特的陰謀論大行其道,但《紐約時報》的報道顯示,其中不乏事實部分。
憑借自己在國際原油市場的主導地位,趁著俄羅斯政府承受著油價大跌的打擊,沙特一直在施壓俄羅斯總統普京,要求俄羅斯放棄支持敘利亞總統巴沙爾(Bashar al-Assad)。
巴沙爾的堅定支持者:
一位沙特外交官表示,“如果原油能為敘利亞帶來和平,我認為沙特不會放棄嘗試。” 幾位來自美國和中東的情報和政府官員對此表示認同。
俄羅斯是巴沙爾的堅定支持者之一,多年來一直向該政府出售武器以幫助對抗包括“伊斯蘭國(ISIS)”在內的反政府武裝。此外,俄羅斯還向敘利亞提供各種武器零部件、特種燃油,為其訓練狙擊手,對其直升機進行維護。
那麽俄羅斯會屈服嗎?
普京常常表現出這樣的態度:寧願承受經濟困境,也不願因外部壓力改變其政策。美國和歐洲實施的制裁並未讓俄羅斯結束對烏克蘭的軍事幹預,並且普京繼續堅定地支持巴沙爾。ISIS把中東弄得更加不穩定,普京將巴沙爾政府視為在該地區的一個堡壘。
威逼利誘:
為了讓俄羅斯在敘利亞這樣的地區性問題上作出讓步,沙特也曾向俄羅斯領導人展示過對俄經濟上的好處,但是從來沒有在油價如此低的情況下這麽做過。現在尚不清楚這些(沙特與俄羅斯的)討論會產生什麽實質性影響。盡管美國也希望俄羅斯不要再支持巴沙爾,但是沙特若削減產出並推高國際油價可能會給美國部分經濟造成傷害。
沙特外長Saud al-Faisal和俄羅斯外長 Sergey V. Lavrov 去年11月在莫斯科會晤,但Lavrov 拒絕了讓國際政治參與油價設定的想法。
他說,“我們相信油價應當基於市場供求的平衡,它應該免受任何政治或地緣政治的影響。”
沙特如何才能成功?
美國官員稱,因為入侵克里米亞和東烏克蘭而遭受國際制裁,俄羅斯正承受著金融經濟上的痛苦和外交上的孤立。 但是普京仍然希望被視為中東地區的關鍵玩家。
沙特的目的能否達成取決於俄羅斯對原油收入下滑的看法。德州農工大學布什政府和公共服務學院(Bush School of Government & Public Service)的中東問題專家F. Gregory Gause III表示,如果俄羅斯受到的打擊很大並需要就原油價格立刻達成協議,那麽沙特就處於一個讓俄羅斯為地緣政治付出代價的有利地位。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