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晚,融創中國與佳兆業雙雙發布的公告顯示,融創將收購佳兆業在上海的4家項目公司股權及股東貸款,總價近23.75億元。由於融創未全面接盤,佳兆業美元債券出現下挫。
佳兆業價值5億美元、票息10.25%、2020年到期的債券價格重挫9.2%至64.8美分,收益率則飆升至22.7%。
佳兆業去年12月初先後傳出其於深圳的多個發展項目遭鎖定或限制,而自郭英成家族減持股權予主要股東生命人壽後,郭英成辭去公司主席,副主席兼執行董事譚禮寧及首席財務官張鴻光亦於12月底請辭。
郭英成的離去觸發公司第一宗違約事件--由匯豐借出的4億港元定期貸款融資須提前還款。這引發漣漪效應,佳兆業本月初未能如期償還一筆於2020年到期美元債券約2600萬美元的應付利息,並將延期至2月9日償付,倘公司屆時仍未能支付利息,其將成為首家離岸債違約的內房公司。至於4億港元定期貸款則獲得匯豐銀行免於追究的處理。
自從上個月起負面消息纏身後,佳兆業債券的價值一度縮水三分之二。不過在近幾個交易日中,債券價格有所回升。
Asia Investment Advisors Ltd主管Dilip Parameswaran向彭博通訊社表示,
海外債權人目前最大的關註點在於融創的介入是不是僅限於項目收購。如果是那樣的話,海外債權人將沒有太多的受益。
對於本次收購,融創中國表示,公司一直堅持區域深耕戰略,已經在所布局的京、津、滬、渝、杭等區域取得優勢地位,公司相信收購協議及項下擬進行的交易將進一步擴大公司在上海區域的市場份額,並鞏固公司在上海區域房地產市場的領先地位。因此,董事(包括獨立非執行董事)認為,根據收購協議進行收購事項及其項下擬進行的交易乃按正常商業條款進行,有關條款屬公平合理,並符合股東的整體利益。
而佳兆業方面則表示,經計及該等出售事項的總代價、股東貸款金額、項目公司的投資成本及相關交易成本後,估計該等出售事項的所得款項凈額將約為237493.7萬元,而集團將因該等出售事項錄得虧損約4390.4萬元。
佳兆業發言人Frank Chen表示,出售上海項是為了獲得流動性。
此前,市場曾傳聞融創擬接手佳兆業創辦人兼主要股東郭英成家族所持的佳兆業約49%股權。不過融創最終並沒有對佳兆業進行上市公司層面的股權收購,而是選擇了項目收購的方式。
佳兆業股票目前依然處於停牌之中,暗示可能會有更多的消息有待公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