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股)的煩惱 笨笨的投資者1
來源: http://xueqiu.com/3307323899/35310296
成長(股)的長老們紛紛表達對主板股票的不滿,用他們提出的各種理論來論證主板股票只是一個反彈。1.市值理論,市值理論大行其道是在2010-2013年,這期間每一次主板股票的啟動都是以失敗告終。市場信奉超過100億市值的品種都是垃圾,都是不可持續的。
不可否認市值理論非常有用,我也從市值理論里學到不少東西。【
大體思路是這樣的,20-30億市值的成長股是最好的投資標的,這個市值建倉,配合上市公司業績增長到100億市值以後甩賣給基金接盤。他們的遊戲屢試不爽。】2010-2014上半年玩的不亦樂乎。玩到最後就是那幫玩重組股的玩家,專門挑選市值倒數十個,然後平均買入,傻子一樣持有到重組 ,居然比買銀行證保等大藍籌的搞價值投資的人賺的多的多。——【
註意以前市值理論存在的基礎是貨幣緊縮時期(2010-2013年底高無風險利率造成整個國家資金囤積在理財產品和債券里。小市值為王主要是中國審批制的尋租成本起碼就是10億左右,現在註冊制漸行漸近,如果打破殼資源底線,如果未來一個殼資源向下突破,如果跌倒1億的話,很多小市值股票風險立馬大幅暴露。】
2唯新產業是成長論。新產業就算1萬倍PE也是正常的,
傳統產業就是1倍PE也是正常的,新產業永遠是走主升浪的,傳統產業永遠是反彈的。套在市場里,網絡遊戲就算是沒有一毛錢業績也要給估個幾百倍的PE,隨便一個狗屎公司借殼套一個遊戲公司的畫皮立馬飛天。飛天以後再來個十送二十,在忽悠一把貪便宜的散戶,出貨大吉就完事了。話說這種遊戲玩玩就算了,可惜偏偏有很多人玩著上癮,最後自己都信以為真,自己創造了一整套理論來論證那些PE幾百倍的新產業公司的合理性,什麽PEG,什麽戴維斯雙擊【他們決然不提戴維斯雙殺】自己相信也就算了,還見不得別人不相信。
3.
他們的理論里,本輪狂炒的大藍籌,券商,保險,銀行,一路一帶,等都是傳統產業,傳統產業就應該就應該長期沒反彈,就應該低PE,就應該大幅低於重置成本。就應該永遠是反彈。真的麽?我們從成長股的老宗師費雪和歐奈爾說起。
本輪領漲的很多傳統產業股票已經脫胎於反彈的範疇,已經具備成長股的很多要素了。券商股——CA業績大增 N新業務融資融券,個股期權,交易量大增,突破歷史新高,,,,,未來T+0預期。今年的業績無論規模和增速都是所向披靡,有一個創業板的所謂成長股敢跟券商比麽?如果按照你們給成長股的估值標準,現在大概是被極度低估了。
高鐵——N大幅開通國際市場,簽訂無數大單,未來業績大增。突破歷史新高
鐵路基建——N大幅開通國際市場,簽訂無數大單,未來業績大增。突破歷史新高
銀行——大家最看不起的銀粉,但是中行現在已經拓展了國內業務範圍,變成滬港通結算銀行(新業務N),中行國際網點眾多,變成中國基建走向世界的結算銀行了。中行再漲一點,就突破歷史新高了。以前按照傳統行業估值,現在麽要按照成長股估值了,要知道歐奈爾根本就不看PE。
其他不想一列舉,,,成長股的粉絲可以自己看看你們宗師的書籍,,,
反觀很多成長股,業績增速已經出現疲態,或者已經翻了5-10倍早已經透支了利好。
4關於未來,我的觀點依然是,
立盤子拉起來的股票以後,需要橫盤震蕩洗盤半年-一年時間,這個時間正好是業績證偽過程,就是說,如果你業績真牛,那麽未來股價是一字縮量橫盤或者是逐級向上。如果你是個大半蒜假貨一枚,吹了半天也沒業績,那麽可能你未來就是陰跌。等到橫盤時間足夠,大盤會繼續發動向上攻擊,突破6124,。向上進軍。5
主板是牛市休整,創業板是陰跌反彈,不要搞混了。【有一些創業板公司可能會與牛市高度相關,跟隨大盤向上。但是大部分則只是反彈而已】
個人觀點,僅供娛樂,據此操作後果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