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治療中最火熱的領域今年開始走向主流。
2014年,腫瘤學中的“免疫療法”被證明可行。今年,多家公司在這一年銷量有望突破300億美元的市場展開競爭。這種被稱為“免疫療法”(Immune-Oncology)的治療方法分為兩大類——加強免疫系統反應(可治療黑色素瘤和肺癌)和修改免疫細胞(可治療血癌)。
Bristol-Myers Squibb Co腫瘤免疫部門主管Michael Giordano向彭博新聞社表示,
我認為2015年免疫治療將告別開端、邁入新階段。2015年將會是一個轉折點,免疫腫瘤學將會擴展至黑色素瘤之外,成為主流。我們將看到免疫腫瘤學獲得批準,並被運用於大型腫瘤的治療中。
據IMS Institute for Healthcare Informatics去年發布的全球前景報告,目前全球有374個癌癥藥物的臨床實驗項目處在中期實驗階段。這相當於神經系統紊亂類項目數量的兩倍。而在癌癥藥物的項目中,約有25%-30%的項目數據免疫治療。
在藥物實驗中,Merck&Co和Bristol-Myers的藥物對一些患者產生了持久的、被腫瘤學家稱為“戲劇性”的效果。
而患者對此類藥物有著巨大的、未被滿足的需求。對許多患者來說,這類藥物將延長他們的生命數年。而這對於制藥公司來說,回報是驚人的。此類藥物每年的費用約為15萬美元,而個性化的治療方式將意味著更昂貴的費用。
投資者對Kite Pharma Inc、Juno Therapeutics Inc和Bluebird Bio Inc充滿了興趣。這些公司通過修改免疫系統細胞,讓這些細胞攻擊血癌。這種技術被稱為CAR。Kite和Bluebird去年上漲了四倍,而Juno自上月IPO以來,股價已經上漲超過一倍。這三家公司都將在下周在舊金山舉行的摩根大通醫療大會上展示自己的技術。
據Kite的發言人Justin Jackson,該公司計劃在2016年為其治療方法申請許可。而Juno計劃在2016年末-2017年初之間提交申請。而Bristol-Myers和Merck正努力將其藥物擴展至黑色素瘤之外,它們預計將在今年獲得肺癌領域的許可,並正就一系列固態腫瘤(Solid Tumors)的治療方法進行測試。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