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微信公眾號“掃雷小組”(ID: saoleixiaozu007) 授權華爾街見聞發表
截至1月12日,共14個省(市、自治區)公布了2014年的財政收支數據。具體情況請見下圖:
1、除浙江、上海、山東三省外,其余11省2014年的財政增速低於2013年。
2、廣東依然是全國財政收入最高的省份。目前廣東尚未公布2014年全年的財政收入數據,但其前11月財政收入為7268.04億,已高出江蘇全年財政收入35億。
3、在公布數據的省份中,2014年財政增速高速高於10%的省份數量為10個,低於10%的省份數量為4個。其中,江西省以16.10%的增幅居於榜首,吉林以4%的增幅居於末位。
4、共計10個省份完成年初設定目標,4個省份低於預期。
其中浙江、上海、甘肅三省增速超過預定增速4個百分點以上。而內蒙古和陜西兩省小幅超過年初預定增速,分別超過預定增速0.1、0.63個百分點。
吉林的實際增速與年初設定增速相差最大(4個百分點)。
5、未公布數據的省份情況可能更嚴重。如遼寧前11月的財政收入下降6.8%,黑龍江去年前10月財政收入下降7.8%,兩省份2014年財政收入很可能呈現負增長的態勢。
再看財政收入質量,如下圖所示:
截至1月12日,共有4個省份公布了稅收收入及非稅收入的情況。上述四個省份中,江蘇、浙江、山東三省的稅收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上升,財政收入質量進一步提升。內蒙古則有所下降。
相比於相對可控的稅收收入,非稅收入中的各種費彈性頗大。在財政收入增速下降的過程中,非稅收入占比的變動情況尤其值得關註。
目前只有內蒙古公布了政府性基金收入。內蒙古財政廳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內蒙古的政府性基金收入為502.50億,同比下降22.3%。
政府性基金的收入構成中,80%來自土地出讓金。因房地產行業下行,土地出讓金勢必減少,2014年政府性基金收入負增長的省份應該不在少數。
掃雷小組預計:
政府性基金收入下降、財政增速降低,這一趨勢很可能在今年延續。如已召開地方兩會的河北省將今年的財政增速下調至7.5%,相比2014年的增速降低了1.7個百分點。
在去年年底召開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財政部長樓繼偉表示,財政收入由高速增長轉為中低速增長,由兩位數增長進入個位數增長的時代,要克服速度情結。
廣義財政收入(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加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下降意味地方政府以自身財力通過基建投資提振經濟的空間將變得更窄。民生支出及債務支出相對剛性,中央財政擴大的赤字很可能用於這部分支出,用於基建投資的部分亦有可能減少。因此,為了“穩增長”的需要,今年貨幣政策可能會保持相對寬松,由此可能造成經濟中杠桿率在短期內還會有所上升。
*掃雷小組 | SWEEPING ANALYSIS 是一個開放的中國政府信用研究群組。
小組提供基於城投平臺、PPP、地方債券、財政部門動向、開發性金融等系列數據庫的輕量化分析。
歡迎在微信公眾號中搜索“掃雷小組”,或掃取以下二維碼,關註我們。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