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鳳凰醫療轉型 三大模型重塑價值鏈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1103

本帖最後由 晗晨 於 2015-1-13 09:59 編輯

鳳凰醫療轉型 三大模型重塑價值鏈
作者:健康智匯


重點提示:

鳳凰醫療已經顯露出多方面的轉型跡象,包括增強綜合醫院服務,調整業務結構;向京外地區擴展,增加市場份額;從單體醫療機構管理,轉向區域化、體系化運營;以醫療基礎向養老產業拓展,探索醫養結合。而且鳳凰醫療已經不再僅僅是輕資產的托管模式,重資產的醫院改制成為新近合作項目的突出特點。

率先上市的鳳凰醫療在新年伊始拋出的轉型布局,將帶來怎樣的結果?而這是否也是醫療服務市場某種新趨勢的表現?



“你是不是要走?”得到肯定的答複後,保安徒手將橫在通道上的車推開。還顧不上安頓它,保安轉身對著剛剛迫不及待開進院子的司機喊道,“就停這!”很快,剛剛空出來的車位就被填上了。

煤炭總醫院位於北京市朝陽區西壩河南里,四周分布著柳芳、西壩河、光熙門、和平里等幾個社區,在北京五環內不再允許新建大型公立醫院的大背景下,這個三環內的位置是個標準的“黃金地段”。上午10點,在醫院門診樓前的院子里已停滿了來看病的車。

看起來,就診的患者中道遠的還不少,醫院四層高的門診樓就在眼前,開車看病的卻仍然要等。這是新年過後的第一個工作周,醫院則已然在全力運轉。

從外面看,門診樓門口掛著的牌子特別顯眼,應該是近期剛剛更換的。與有著22年歷史的建築相比,顯得特別新。當然,煤炭總醫院的大樓22年前剛剛落成的時候也曾“青春煥發”過,醫院的建設工程獲得了當時煤炭部優秀設計的二等獎。

不過,如今的煤炭總醫院也有值得驕傲的地方。院長王明曉在2015年的新年賀詞中就提到,煤炭總醫院2014年各項醫療工作指標均創建院以來最好水平,而2015年的目標則是成為一所現代化的三級精品醫院。

在頂尖醫療機構雲集的京城,煤炭總醫院的這個目標可能並不顯眼。但直到2015年1月6日鳳凰醫療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鳳凰醫療”)的公告發布,人們才發現,煤炭總醫院實現新目標的路徑可能將有所不同。

鳳凰醫療在公告中稱,公司已經與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稱“安監總局”)及中信信托訂立了合作共建框架協議,設立合營公司“中安康醫療產業投資(北京)有限公司(暫定,以下稱‘中安康’)”。而在合作共建初期,中安康將對安監總局下屬的煤炭總醫院和石龍醫院實施資產改制,並以ROT模式(重組-運營-移交)與兩家醫院合作共建。

改制是當下公立醫院改革領域的焦點話題之一,因觸及深層次的體制、利益問題而顯得錯綜複雜。雖然公立醫院改制正在逐漸成為趨勢,但依然阻力重重。正因如此,包括煤炭總醫院在內的安監總局下屬兩家醫院的改制便迅即成為焦點。

另一方面,於2013年11月份成功在香港上市的鳳凰醫療,在度過了相對安靜的大半年之後,從2014年下半年開始,連續發布了若幹合作項目。除了安監總局的合作外,還包括門頭溝區婦幼保健院的托管、京煤集團總醫院的改制以及與河北省保定市達成的合作共建協議。

鳳凰醫療的成功上市,證明了其“托管+供應鏈”的商業模式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但從近期連續公布的幾項新合作來看,鳳凰醫療突破了輕資產托管的模式,向改制等深度、重資產領域延伸,並在業務結構、服務範圍、養老產業等方面試圖做出調整或新探索。

鳳凰醫療的改變能否成功?在2015新年伊始,鳳凰醫療便給醫療市場留下了一個懸念。

1、“重量級”的煤炭總醫院

有著22年歷史的煤炭總醫院,無論在硬件還是軟件上,都需要改善。



在鳳凰醫療新一輪擴張中,煤炭總醫院無疑是重量級的新成員。

以最受關註的醫療人才為例,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閱資料獲悉,煤炭總醫院現有職工988人,其中高級職稱211人,博士74人,碩士138人。而且煤炭總醫院是國家安監總局的直屬事業單位,是全國礦難事故醫療救援的中堅力量。

2002年,煤炭總醫院正式成為國家礦山醫療中心,主管全國煤礦礦難的醫療救護工作。院長兼任中心主任。中心下設42個省級分中心。2010年山西王家嶺礦透水事故當中,王明曉就作為醫療專家組組長奔赴現場,並組織協調晉城分中心、汾西企業分中心開展醫療救援。

從1993年正式開診至今,煤炭總醫院已有22年的經營歷史。而早在1987年,原國家計委就已經批準興建煤炭總醫院,總投資2.39億,建築面積33萬平方米,占地面積28畝。這樣的規模,在當時已經不小。

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煤炭總醫院的醫療工作指標處於歷史上最好的時期,但醫院在管理上仍然面臨一些問題。

2014年12月,煤炭總醫院因為存在申報項目與實際發生項目不符等問題,被北京市醫保中心處以黃牌警示。而同是去年3月份,石龍醫院因存在不合理檢查治療等問題,被北京市醫保中心解除了醫療保險服務協議。

在公立醫院改革破解以藥補醫、改變籌資渠道、提高運營效率等趨勢下,醫保必將在費用控制、精細化管理的力度上大大加強。黃牌警告則意味著,煤炭總醫院在醫院管理方面需要做出改善。

改革也不僅僅局限於管理這樣的軟件。煤炭總醫院的硬件設施在過去二十多年中,幾乎沒有發生太大變化。以直接關系醫院服務能力的床位數為例,煤炭總醫院最初的設計規模為500張病床,而目前,醫院擁有的編制床位約515張,開放床位約509張。

雖然煤炭總醫院的硬件沒有改變,但近年的服務量則在快速增長。

《健康智匯》查閱2012版的北京朝陽年鑒統計數據發現,2011年煤炭總醫院門急診(包括體檢)總數約63萬人次,當年的業務收入則將近4.8億。然而在鳳凰醫療的公告中可以看到,2013年,煤炭總醫院的服務總量已有約80萬人次,未經審計的營業收入約為8億元。


在這樣的背景下,王明曉談及建設三級精品醫院時所列舉的十個措施中,第一條便是“抓好醫院改擴建,硬件設施上臺階”。

近年,北京市在重新調整醫療資源布局,構建五環醫療帶。然而,在醫改政策嚴格限制公立醫院規模擴張的背景下,不少外遷、新建的醫療機構中很多都出現了社會資本、民營醫院的身影,混合所有制、特許經營等新模式頻頻出現。

作為煤炭總醫院的主管部門,國家安監總局也積極加入了引進社會資本的這個趨勢當中。在其與鳳凰醫療、中信信托達成的三方協議中,合作共建初步安排中的六項內容有一半與改擴建有關。這其中也包括石龍醫院。

按照三方的協議,中安康承擔對兩家醫院全部資本投入義務,所投入資本用於改造建設和運營管理;中安康對煤炭總醫院現有設施進行改造擴建,兩年內將醫院運營床位增至700張,並在三年內於北京市朝陽區建設煤炭總醫院分院,規模約為800張。

實際上,公私合作的PPP模式所解決的主要問題之一,正是政府舉辦公共事務資金不足的問題。

2、鳳凰醫療的三種合作模型

成立新的公司並通過其來承擔合作共建任務,是鳳凰醫療近期三項合作的通行模式。



承擔對煤炭總醫院、石龍醫院投資責任的中安康,是鳳凰醫療、安監總局、中信信托三家共同成立的合營公司。

成立新的公司(合營或獨資)並通過其來承擔合作共建任務,是鳳凰醫療近期三項合作的通行模式。不同的只是在新的公司中,鳳凰醫療所占的股份有所不同。

鳳凰醫療、安監總局、中信信托三家共同成立的中安康計劃註冊資本人民幣10億元,三方持股比分別為35%、40%及25%。安監總局將透過煤炭總醫院以煤炭總醫院資產值的90%對合營公司註資;而鳳凰醫療及中信信托將對合營公司進行現金註資。

另一個合營公司北京京煤集團總醫院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京煤公司”),則是鳳凰醫療與北京京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稱“京煤集團”)共同設立,雙方的持股比例是70%和30%。

在與河北省保定市達成的框架協議中,鳳凰醫療將於保定市設立全資子公司“鳳凰醫療(保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稱“保定鳳凰”)。保定鳳凰註冊資本1億美元,全部來自鳳凰醫療。而且在2021年以前,鳳凰醫療對保定鳳凰的投入預計不低於3億美元。

鳳凰醫療新成立的三家公司有所不同,也是基於三個合作項目內容上的差異。

中安康的主要職責是對煤炭總醫院和石龍醫院進行資產改制和ROT模式的合作共建,中長期的目標是構建醫療、醫養及救護服務的“醫養護”醫療網絡。

社會資本改制現有公立醫院或企業醫院,最為關註的是人事權分配問題。

中安康的董事會由7名成員組成,其中2名將由鳳凰醫療提名,3名將由安監總局提名,其余2名將由中信提名。值得註意的是,鳳凰醫療和中信信托在董事會當中的票數不足三分之二。中安康董事會主席將由安監總局提名,合營公司董事會副主席將由中信提名,而合營公司總經理則將由鳳凰醫療提名。

京煤公司的任務則是對京煤集團總醫院進行整體改制。京煤公司董事會同樣由7名成員組成,不過其中2名由北京京煤提名,其余5名成員由鳳凰醫療提名。而且董事會主席由鳳凰醫療提名,並將為京煤集團總醫院的法人代表,而董事會的副主席由京煤集團提名。

值得註意的,在鳳凰醫療與京煤集團達成的框架協議中有一條特別的內容,即在合營公司取得營業執照的首個周年日起計一年內,京煤集團可選擇隨時向鳳凰醫療出售其所持有的30%股權。這也將意味著,京煤公司未來有可能成為鳳凰醫療全資控股機構。

保定鳳凰則主要是通過公私合作的PPP模式,與保定政府舉辦的公立醫療機構及醫療教育機構合作,參與未來規劃的重點醫療項目。根據協議,合作共建初期,將以保定市具有代表性的公立醫院試點改革為核心,隨後逐步將合作範圍擴大至保定市的其他醫療機構。

不過,鳳凰醫療最新達成的三個協議均尚不具有約束力,仍需要相關政府部門、公司董事會或醫院職代會的審批,因此仍然存在變數。

3、轉型重資產改制模式?

通過三項合作,鳳凰醫療的業務結構、服務範圍、商業模式都在發生調整。



無論結果成敗,近期連續三個合作項目表明,此時的鳳凰醫療,明顯處於向外擴張階段。這也是鳳凰醫療在專註經營北京地區醫療市場十年後,重新開始向外擴張的步伐。


到2005年的時候,鳳凰醫療在北京地區之外,還在吉林、遼寧、江蘇、廣東等地擁有醫療機構。但在相繼完成健宮醫院、燕化醫院改制、托管以後,鳳凰醫療於2005年決定退出全部京外醫療機構,專註於北京地區。

梁洪澤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到,正是這次在困難時期的收縮,為後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後來”的故事已經為人們所熟知,鳳凰醫療獲得了參與門頭溝區醫院公立醫院改革的機會,並以此為基礎最終實現了在香港上市。

到2014年中期,鳳凰醫療旗下擁有健宮醫院以及按照IOT模式(投資-營運-移交)運營管理的10家綜合醫院、1家中醫院以及28家社區診所。2014年9月,鳳凰醫療與門頭溝區政府達成IOT協議,又托管了該區的婦幼保健院。

到此時,鳳凰醫療的業務和收益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健宮醫院及北京益生的綜合醫院服務、IOT醫院及診所的醫院管理服務以及供應鏈業務。尤其是藥品、器械、耗材等供應鏈業務,在鳳凰醫療的收益結構中占到47%左右。

供應鏈業務收益豐厚、模式簡明,很多社會資本、醫藥企業都看中了這塊業務。但供應鏈收益主要基於當下醫藥采購當中所存在的水分,而隨著醫改的深入、水分的減少,來自供應鏈業務的收益也將隨之減少。這也是業界一直認為鳳凰醫療存在風險的地方。

從2014年末和2015年初達成的三項合作可以看到,鳳凰醫療正在對其現有的業務結構和模式進行調整。

首先,鳳凰醫療醫院網絡進一步擴大,預計於2015年,管理床位將約達1,000張,2017年之前通過新建及擴建另增加管理床位1,000張。而京煤集團總醫院若實現改制,其將從鳳凰醫療現有的IOT醫院業務部分轉變成為綜合醫院服務業務部分,這將進一步擴展鳳凰醫療在綜合醫院服務業務的規模。

與保定市政府的合作,則使鳳凰醫療業務範圍重新跨出了北京地區。實際上,鳳凰醫療對於向京外擴張的計劃思慮已久。2014年年終,梁洪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在累積相當的經驗後,計劃向其他省市拓展,繼續擴展醫院及診所網絡規模,以增加市場份額。

值得註意的是,與保定市的合作並不局限於單獨一家醫療機構。鳳凰醫療方面認為,這將幫助其實現其業務策略,從專註於服務單體醫院向建立整體醫療服務系統轉型。

在鳳凰醫療的規劃,與安監總局的合作還將幫助其實現業務領域的跨越。除醫療機構外,安監總局下屬還有一些工人療養院。按照框架協議,在完成初期的改制和托管後,中安康將與安監總局下屬其他醫療機構和療養設施進一步探討合作共建機會。

因此,鳳凰醫療認為,這次合作將奠定了其向療養及養老產業拓展的良好基礎。此外,鳳凰醫療、煤炭總醫院及中信之間的合作聚集了療養及養老產業最核心的資源(平臺、醫療、金融和客戶),有助於探索“醫養結合”產業發展的新模式。

通過三個合作,鳳凰醫療已經顯露出多方面的轉型跡象,包括增強綜合醫院服務,調整業務結構;向京外地區擴展,增加市場份額;從單體醫療機構管理,轉向區域化、體系化運營;以醫療基礎向養老產業拓展,探索醫養結合。而且鳳凰醫療已經不再僅僅是輕資產的托管模式,重資產的醫院改制成為新近合作項目的突出特點。

率先上市的鳳凰醫療在新年伊始拋出的轉型布局,將帶來怎樣的結果?而這是否也是醫療服務市場某種新趨勢的表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1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