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700Bike張向東:這一次,不搞互聯網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06/148761.html

i黑馬:趨勢很明顯了,許多傳統行業太滯後,已跟不上消費者的需求,一批精英人群把精英行業做膩了,現在要去改變普羅大眾。

比如農業,柳傳誌這種巨無霸企業家去賣柳桃。比如服務業,各種的O2O。再比如制造業,久邦數碼創始人、上市公司老板張向東去搞自行車。

幾乎可以預測,未來兩年,還有更多的精英人群回流,去改變那些做桌子、凳子、椅子的行業。“張向東們”只是開了個好頭,先點個贊。


\張向東 700BIKE聯合創始人
 
時代周報記者| 李瀛寰
 
從陳升的“不敢在午夜問路,怕走到了百花深處”,到陳凱歌的《十分鐘年華老去》中的一個片斷,百花深處這個名字,一直是北京城浪漫無比的代名詞。
 
已經離開互聯網行業選擇在自行車領域再次創業的張向東把公司的新址選在了位於北京新街口北大街的百花深處胡同。
 
一路推動與3G門戶、久邦數碼發展的張向東,一直是個性情中人,因為他一直把自己真正的愛好公告天下。在張向東的微博上,經常可以看到他騎自行車遠走的消息。
 
2014年10月底,張向東在微博上公布,離開久邦數碼、加盟700Bike,開始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
 
喜歡孤獨騎行,把公司安置在百花深處,在人們通常的定義中,張向東似乎是一個典型的文藝青年。
 
但其實,在當下,文藝青年已經成了“做作和裝逼”的同義詞,張向東不是,他的喜歡是發自內心的。但這種發自內心的根源在哪里?聽從內心的召喚?同時又僅僅是因為喜歡而要挑戰自行車產業?
 
喜歡自行車,這是內心
 
張向東喜歡自行車,喜歡騎車,尤其喜歡一個人長途騎行,這在行業里已經眾所周知,甚至成了他身上的標簽之一。
 
僅舉一個例子,在百花深處那天的采訪結束後,張向東帶著時代周報記者參觀公司,最里面有他喜歡的一款車,車座是老式而複古的牛皮。因為這不是他日常騎的那一款,所以這一天,他突然發現車座的牛皮上不知被誰不小心滴了一滴水。
 
水滴的痕跡清晰可見,張向東立刻低頭去查看。能感覺到他發現這個水滴那一刻的慌亂,就好像寶貝遇難。
 
就如同張向東這十年來為3G門戶或者是後來的久邦數碼而忙碌,但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喜歡永遠無法被忽視。
 
作為一個企業領導人,內心的喜歡與自己的職責,的確會有不同。張向東一邊業余玩著自行車,甚至還玩票兒出了本關於騎行的書《短暫飛行》,但久邦數碼也上了市。這是一個“只是文藝範兒”的青年做不到的。
 
采訪中,張向東一直強調,在久邦上市的過程中,“鄧裕強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也讓他能夠有時間和心情一直保持著騎行的愛好”。鄧裕強是張向東的大學同學,他們一起創辦當時的3G門戶。
 
強調鄧裕強的作用,既有張向東的謙遜,更多的是對久邦數碼未來的放心。但事實上,張向東的意義其實不用多說,他此刻的說辭中當然有“希望久邦未來更好發展”的責任使然。因為用他自己的話:“我離開久邦,就好像背叛了一樣。”
 
一邊完成率領團隊上市的責任,一邊聽從內心的驅動去做自己更喜歡的事;一邊為將來的事業打算,一邊為自己過去的團隊留下更大的發展空間,把握好這個度,這本身就需要智慧和平衡。
 
城市自行車,這是個空白
 
在《短暫飛行》這本書里,張向東曾經許過三個願望:一、創立一家公司並上市;二、完成五大洲最美路線的騎行;三就是完成《短暫飛行》。
 
很多人做自己內心喜歡的事,其實往往就意味著玩票或者燒錢,這樣的轉型互聯網人士不是沒有過。
 
但張向東不同,他很清楚地表示:“我要做一款城市自行車,我想填補空白。”
 
何謂城市自行車,在張向東的描述里,他強調了六個要素:第一它是美觀漂亮的,騎出去特別爽;第二性能要很好,不能是除了鈴不響什麽都響;第三是安全,整個車不要晃、不容易壞,還要防盜;第四要很幹凈,騎這個自行車出去不能把褲腳弄臟;第五是價格,如果高高在上的價格則很難讓用戶真的去接受它;第六點是簡單不要太複雜。
 
“我聽到一些智能自行車的概念,我聽著也嚇一跳,這跟你說火箭沒什麽區別,跟我們大眾沒關系。”張向東說。
 
說到第六點的簡單,也讓人生出不少疑問。當下如果想要做新產品,無不是和智能聯系起來。當張向東要做自行車的消息傳出來之後,不少人判斷他會做智能自行車,但他為何沒這麽走?
 
張向東笑了一笑,“我認為,目前市場缺少城市自行車,我要做自行車首先要做一個好的城市自行車,不是做智能自行車。智能,只是我這個自行車的功能,我有這個功能,但不會以智能為主”。
 
當眾多硬件創業公司都以智能為主打概念之時,張向東的700Bike偏偏不玩這個噱頭。張向東更強調的是哲學:“從自行車哲學來講,自行車是一個生活化的東西,不要做這麽多花里胡哨的功能。”
 
挑戰一種生活方式,這是大道
 
在城市里穿行,這不僅要有空氣的保證,更要有生活方式的相符相承。當今天的中國人以擺脫“屌絲”身份以擁有汽車作為身份象征的時刻,自行車騎行,是不是離中國人太過遙遠?
 
“There are nine million bicycles in Beijing(北京城里有900萬輛自行車),這是個事實。”張向東非常喜歡這首歌,北京是個自行車城市,還不止900萬輛,但大多數人騎的車都是“大路貨”,張向東要做的城市自行車、有著複古風的、小資風格的自行車能賣出多少?他所倡導的自行車文化、自行車帶動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在這個“奔富裕”國度里引發同感的人,或許只是少數。
 
換言之,“張向東,你的自行車夢想,是要挑戰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張向東楞了一下,馬上回應說:“是的,你說的沒錯。但是,基於我對未來的把握,我認為,自行車騎行,這在中國會成為一個趨勢。”
 
倉廩實而知禮節,富裕之後才能回歸健康。在張向東看來,這只是時間問題。但問題在於,這個城市自行車的市場,目前還是空白,只有他此前就已經投資、現在又徹底加盟的700Bike在做這件事。
 
在張向東看來,他們團隊不大,自己設計、深圳生產,看好大勢,填補空白,但當下,仍是玩的心態。“大家開心最重要,包括團隊管理,以前我是KPI管理,現在沒有了,大家一起開心來玩這個事。”
 
如同當年的3G門戶,太超前了,但改頭換面之後,張向東仍率領團隊上了市。現在,張向東第三次創業,再次挑戰自己的人生哲學,也是挑戰世事大道:以一個以汽車為榮的發展中國家,試圖建立起後現代的健康的、自行車哲學,帶來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
 
十多年的互聯網行業生涯給張向東帶來了思想深刻的改變,簡單、有效、率性而為,以互聯網的精神去改造傳統產業,這正是張向東未來更大的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2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