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財政背書“退潮” 地方債清理殃及固收市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208

距離地方債務甄別工作結束(2015年1月5日)還有不到三周時間。地方財政信用背書“退潮”的寒流正向固收市場襲來。

12月8日,中證登公布《關於加強企業債券回購風險管理相關措施的通知》,從回購操作層面上定義了納入地方政府債務與未納入地方政府債務的城投債區別。自那之後,“14天寧債”、“14烏國投債”接連被撤銷政府專項債務資格,引發市場震動。

此外,基金業協會最新下發的資產證券化(下稱ABS)負面清單中,也將地方政府及平臺類收入列入其中,而更早之前企業債與平臺類私募債,亦受到監管層的諸多限制。

有業內人士認為,除場內標準化的固收產品外,當前地方債治理的影響還將向場外的信托、資管類業務擴散。

21世紀經濟報道援引某券商固收人士稱,當前對平臺私募債的監管仍然為名單內平臺“一對一擔保”,即一家平臺公司僅能擔保發行一單私募債,不過名單外的平臺並不受限制。

“現在銀行因為43號文,對平臺類項目已經變得比較謹慎了,所以平臺私募債的發行和對接也比較困難。”上海一家券商債券承銷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透露,“我之前有一單3億元的私募債最後沒有發成。”

“現在比較關註項目收益債和收益票據,以後城投債估計很難搞了。”廣西一家券商承銷人士坦言,“不過未來能否在收益票據中安排帶有隱性政府背書的結構還不清楚。”

43號文指出,企業和政府的責任需要明確,債務切實做到誰借誰還、風險自擔。43號文還要求剝離融資平臺公司政府融資職能,融資平臺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債務。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業內人士認為43號文出臺後,隨著平臺融資模式的終結,其相應的業務機會也將逐漸減少。“比較大的影響是‘融資平臺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債務’。”一位中鐵信托人士坦言,“以往信托做的應收賬款轉讓,財政納入預算的方法估計都不能做了。

不過,明年1月5日的截止日期以前,地方融資平臺正在上演最後的瘋狂。不僅公開的城投債市場十分火爆,不少商業銀行以及信托公司也紛紛突擊為平臺放款,因為市場預期這些債務會被優先納入到政府直接債務的口徑,不存在違約的風險。

安邦咨詢認為,“14天寧債”和“14烏國投債”的遭遇表明,如此樂觀的市場預期很有可能落空,甚至多數城投債都未必會被納入政府債務中,影響地方政府的再融資,從而再次引發市場對於地方債風險的擔憂。

數據顯示,明年上半年將有3160.55億元城投債到期。在再融資環境收緊的背景下,不排除其中有部分平臺將出現違約,並引發債券市場深度調整。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51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