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今天成交量7000億人民幣,已經超越美股歷史上的成交量峰值(2007年7月26日,995億美元,約合6100億人民幣),成為人類歷史上一國單日成交量的最大值。(目前美股平均日均成交量僅250億美元左右。連A股的一半都不到。) 最近A股和港股可謂是一個天一個地,券商,銀行,保險,地產都漲了遍,港股的各路小夥伴都眼巴巴的看著深圳河北一片紅火,自己只有唉聲嘆氣:爹不要,媽不管,自己還不爭氣。 我有兩個做私募的朋友,一個做A股的罵他老板把錢都投到了港股,害得他年終獎縮水大半,一個做港股的擔心有朝一日自己飯碗不保,因為老板把錢都弄去了A股。 前日往上流傳著小摩大舉減持港股的照片,其實小摩都是代客持股,拋也是客戶拋,而且都是在降息之前出的,不能代表小摩看空港股的觀點。 再看看港股今天中小盤醫藥環保這些都拼命往下殺,港股外資因為資金大,只看大藍籌,而香港中小盤則是大陸資金為主,A股紅紅火火,大陸資金回撤做A股也是情理之中,其實這個時候是最好檢驗中小盤股成色的時候,什麽股是大家首先想到要拋的,什麽股是大家舍不得拋的。 港股和A股,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上圖是恒指走勢,下圖是滬指走勢,其實在今年9月之前,這兩個走法還是蠻像的,問題就出在9月之後,市場擔心國內經濟下臺階,外圍市場也不理想,加上9月末占中開始爆發,再後來滬港通不如預期,解放軍根本就沒南下,港股就一直萎靡到現在。而A股則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而如今的走勢更是令人擔心港股的未來。 那港股是否會否極泰來? 這邊首先從滬港通來說,雖然上周的滬港通遇冷跌破大家眼睛,但長期來說絕對是個利好,因為從長期來說滬港通其實加強了A股和港股的聯系。 首先就是滬港通後有個潛在套利的機會。炒股賺錢有且只有兩種方法,一個就是低買高賣,叫資本利得,另一個就是分紅。相比A股,港股大盤股向來以高分紅,穩定分紅著稱。以滬港通標的為例,滬股通一般需要150元才能分1元,而港股只要50元就能分一元。當然A股的散戶從來沒指望靠分紅賺錢,但很多大基金尤其是保險和社保資金,還是很指望這些年終分紅的,那就很容易得出結論是買港股還是買A股。再拿個光大銀行做例子,最近A股的瘋狂加上光大重組的消息把光大拉的高高的,目前A股光大3.8元,每股分紅0.17元,港股光大3.96元,折合RMB3.17元,溢價達到了20%,而到時候要分紅了,3.8元分0.17元塊和3.17元分0.17元哪個劃算就顯而易見了。 另外,市場永遠是10個瓶子6個蓋子,現在A股火,錢去了A股,這個是必然的,等A股到了一個階段調整的時候,大家回頭一看港股被拉下了那麽多,估值拉下了那麽多,錢又會迅速去港股追落後。而到時候回來,A股的估值被拉的高高在上,而港股指數權重的地產,保險,銀行,券商估值就會變的很便宜,然後資金又會迅速流入指數成分股把指數拉上來,指數上去了,那最後就會輪到小盤股。所以牛市就是不管先來後到,不管排資論輩,最後總會輪到你,一個都不會拉下。 最後,讓香港投資者擔心的占中現在也清場的差不多了,占中已經被證明是遭多數香港居民討厭的,未來不會形成氣候從而影響香港經濟的運行。 再來說下降息,降息是這次牛市的起點,雖然背後的邏輯是經濟數據一定很難看,企業融資成本高,降息是不得已而為之。有人認為降息通道已經打開,也有人不那麽認為,但起碼對於股市來說是個好消息。股市牛市的基礎是EPS的增厚和PE估值的提升。降息,對於EPS的增厚是可以理解的,但從目前的經濟形勢看,PE的增厚則不那麽容易理解,一種認為經濟未來預期不好大家都知道,只要不好的預期可以改善那就是好的,看看習大大和李大大這麽忙碌,大家堅信未來不好的經濟形勢預期一定會改觀,這不,PE估值就上來了。另一種則仍為,降息,有錢,任性,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股市有多少錢,PE就敢給多高,你央行要敢再降息,PE給你翻一倍都敢。 扯了半天,其實最後就想說,牛市如果真來了,不管邏輯是什麽,港股A股大盤小盤,一個都不會放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