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牛文文:創業公司想估值十億美金,就要做"重度垂直"!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125/147965.html

  i黑馬:11月25日 ,中國青年天使會在北京舉辦“2014年千人投資峰會論壇”。中國青年天使會秘書長、《創業家》傳媒創始人牛文文做了主旨發言。他認為,創業者分為“天派”和“地派”;而移動互聯網時代不再是贏家通吃,而是百花齊放。“重度垂直”、“構建體系”、“和用戶在一起”成為他發言的關鍵詞。完全幹貨,精彩奉上。

  \  創業者的兩種模式:天派和地派

  其實在很早以前所有創業者就是兩種模式,一種是天派,天派都像馬雲,地派是指百年企業,非常不一樣。你看創業者對待企業的態度,和他的心智模式,你就知道你投的是什麽樣的人。萬一你投了俏江南的張蘭,她是地派的,你非讓她做天派的事情,是不可能的。

  天派是希望5年有回報,轟轟烈烈的生,轟轟烈烈的死,我有大夢想,我就創造一個新需求、不怕虧損,我6年上不了市,死就死,無所謂,有的人就是這樣的人。但是大部分都是地派,從來不想到:賺錢是重要的,盈利是重要的,把股東的錢變成收入進而變成利潤這件事很偉大,所以很多人幹這個事,公司里都是沒有合夥人。一般十幾年才上市,一般都想做百年老店。

  這兩種人在中國代表了華爾街資本主義的模式,和日本、德國工商國家的模式。德國有很多習慣都是這樣子,世世代代想把這個東西做好,也沒有想著上市。歐洲有的家族企業上市,意味著對家族的背叛。

  所以這兩種方式本質上是人長的不一樣,感謝互聯網和天使投資人,讓中國從地派變成天派國家。現在人人都是玩天派的,但還是看看你面對的創業者是什麽樣的人?馬雲做的是互聯網,但是他要做102年的阿里巴巴,這就很麻煩。他很早就失去了大股東的地位,怎麽辦?一個人長什麽心就幹什麽事,你要把這兩個矛盾解決掉,要麽就是天才,一般人做不了。

  羅胖學不來,蘇寧行不通

  移動互聯網不一樣了。移動互聯網最重要的是二分法打破了,從天派、地派,中間加了移動派,所有傳統企業都很焦慮,如何在移動互聯網贏呢?現在普遍兩種方式。一種學蘇寧,你是一個地派的心,但是你要迎接互聯網中贏的機會怎麽辦?京東做一個東西,我再做一個線上的東西顛覆反超,這一般都是“左右互搏”,非常困難,你照著顛覆者的樣子做,最終你是不行的。蘇寧的路子很難走。

  還有一種路子是學老羅,就是魅力人格體。你做魅力人格體,但這很難做。大部分人學不了羅胖,而蘇寧是行不通的。

  移動互聯網:重度垂直

  所以怎麽辦呢?我給大家看我現在發明一個詞(重度垂直),就是移動互聯網贏的方式,你看房多多,那一定是一百億美金的公司。所有這些公司做的事基本上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重度垂直。什麽叫重度垂直呢?其實就是O2O的做法。O2O的核心就是說,不管天派、地派,你要對一個細分人群有體驗。

  本質來講就是這麽個事,重度垂直就是要建立一個體系,要在細分領域跟有限用戶拼,要重度運營。

  在PC互聯網時代里邊,大家生存邏輯是這樣的:首先你要有一個免費的殺手級應用,這個是獲取海量用戶的,你的用戶是小白,就是小白鼠,他是流量不是用戶。所以整個互聯網時代是三合一的,因為要免費殺手級應用,因為要海量,因為要小白鼠,所以是贏家通吃——一家贏了,寸草不生。

  移動互聯網不是這樣,從一開始基本是一個有限用戶的互聯網,因為移動互聯網是C2B的,人人都知道是誰,所以你不需要海量。現在動不動就說我的專項過了一億了,你要有10萬個種子用戶,或者到100萬個,你一定可以做到10億美金。

  第二個最重要的是,移動互聯網從一開始就是收費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人是有付費習慣的,PC互聯網的用戶是沒有付費習慣的,這是很大的變化。

  有些用戶可以付費,就導致你跟用戶之間產生了粉絲和寵物的關系,而不是小白的關系。小白不是重度用戶,但是當你把用戶變成粉絲,你自己就變成寵物了。所有移動互聯網的贏家本質上來講,變成了粉絲養的寵物。

  這個變遷剛好迎合了什麽?大家仔細看看做這個PC互聯網只有極少數人能做,但是做移動互聯網很多人能做,為什麽呢?它很大程度上跟中國的地派傳統,和中國的傳統行業吻合、暗合了。

  絕大部分傳統產業的人都沒有海量用戶,都是服務自己的產品,都是有限半徑。你不管做什麽產品,你都要收費,傳統領域里面沒有免費的習慣,傳統領域極其重視自己的客戶,所以有限、收費、重視客戶關系,這三個東西在精神上和移動互聯網更契合的。

  所以我經常告訴我們黑馬的人你會在線上賣酒,就會在線下賣酒,本質上是一樣的。所以移動互聯網是更多中國創業者特別容易掌握的工具,這個工具一旦掌握了後面商業的展開就非常好。

  互聯網思維不持久,建體系才長久

  互聯網思維本質上是不持久的,思想派是不持久的,你學到幾個東西,但是所有投了思維派的人,最後是很難的。但是你去做體系的人,是很持久的。一個創業者,一旦從思維邁到體系,就真正具備10億美金(的估值),否則的話你永遠跟影響力、跟思維打轉是不行的。大家記住我的話,凡是經常講思維的人肯進不到B輪、C輪的,反之建體系的人一定能夠走到10億美金,所以天天講思維肯定是不行。

  建體系,一個就是用移動互聯網的工具來構建移動互聯網的虛擬消費場景。構建場景的能力,就是做上帝的能力。有一種什麽樣的場景,里面有什麽樣的難題需要去解決,構建場景的能力我認為是最難的。現在創業者經常說:我要解決一個需求。構建場景的能力、想象力我認為是第一的,當想象力出來以後就是構建體系。(58、去哪兒、神州租車)這些公司想象完了,都在花很長時間建體系,58、去哪兒、神州租車,他們都在建和用戶、員工溝通的體系,這個體系非常難。

  比如說房多多,他和騰訊在移動端做了一個二手房交易的系統,而不是發布的系統,這個系統就超越了搜房,也超越了鏈家,所以能夠看到他們的成長。所以你能構建一種消費場景,並去實現它(才有價值)。我們今年花很大力氣來找建體系的企業,本質上是CRM加微信,而且想象一下你的用戶和利益相關方在上面跑的情景。你看“餓了麽”這間公司,很小的公司,幾個87後的年輕人,管理2000地推人員,他是如何管理的?如果沒有這套體系很難想象,幾個87後的人能做這種事,只要建立起這套體系,後面的可持續發展就大大的擺脫對人的依賴。我們好多創業者,都特別需要高精尖的人才,其實一個公司到十幾億美金的時候對人才質量的要求不能過高,你過度依賴人就有問題。

  一個公司要到一定量級的時候,輕公司不在了,一定是重公司。在PC時代我們講了很多輕公司,指望所有東西都外包,自己只做價值鏈中最有價值的一端。,一旦一個APP公司開始地推打架,就意味著這個行業一年以內要有人上市,就意味著一個公司已經進入重度運營階段,你不可能那麽輕。

  比如說陌陌。我們當年思考在移動社交里面誰能贏?當時有20多家做移動社交,陌陌是靠地推,靠很強的運營做到現在的。重度運營是你逃不開的,我們說是重度運營的時代,大家不要有“速勝”、剛剛架起機器就想撤的打算。你要想做30億美金就準備好,上市才開始。58同城上市後,現在才從分類信息轉到O2O,現在做很多的運營,你看都是苦逼的人,沒有哪個牛人都是到處演講的,演講的都不牛。

  有一顆和用戶在一起的心更重要

  重度運營的特點,移動互聯網公司的特點:小,是指它是有限用戶,千萬記住是有限用戶。第二是窄。第三,產品和服務對用戶的理解很深、運營很重。你可以輕,但是你很快就輕不了了,因為移動互聯網是跟傳統相接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是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不是贏家通吃的時代。在BAT關註的領域,你往重做一點,它就不會打敗你,只能收購你。所以未來,有大量的10億左右的移動互聯網公司出現,而且誰也不會吃掉誰,這是一個美好的時代。對投資人來講,投資公司總是有一個退路的。另外地派,比天派更容易成功,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有一顆和用戶在一起的心更重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7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