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為何安倍不該再次上調銷售稅?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841

467d3752-18e8-4ff7-a94c-2950f4ab692f

征稅會影響消費者的行為。因此,日本4月1日將銷售稅由5%上調至8%後,日本GDP連續兩個季度萎縮本不該出人意料。

然而,令日本政府始料未及的是,日本經濟未能如期從上調銷售稅的影響中反彈,這令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希望推遲再次上調銷售稅(8%上調至10%)。

近期的數據顯示,日本三季度實際GDP初值環比年化增速意外萎縮1.6%;扣除租金後的日本真實家庭消費支出同比下降3.5%,創2011年大地震以來的新低:

Japan-real-household-consumption-ex-imp-rent

盡管真實商業投資水平仍然高於去年,但持續下行的趨勢確實令日本政府擔憂:

Japan-real-business-investment

有分析認為,日本應該再次上調銷售稅,財政改革是安倍經濟學的“三支箭”之一。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Adam S.Posen就指出,上調銷售稅對於維護日本財政“信用”,以及在真實利率上升的背景下防止經濟崩潰危機的發生很有必要。

不過,英國《金融時報》的Matthew C Klein並不這麽認為。過去二十年,由於經濟增長停滯和勞動力供應萎縮,日本債務出現了大幅上升,但是日本經濟並未崩潰。

債務決定政策?

如果說是債務對決策者的政策產生了限制,那麽究竟是什麽債務影響了日本政府的決策?

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審議委員、反對進一步擴大量化質化寬松(QQE)刺激規模的佐藤健裕(Takehiro Sato)近期講話中的一張圖也許能讓你更好地看清這一點:

Japan-credit-to-GDP-ratio

值得註意的是,這僅是私營部門債務(信用債)與GDP之比。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日本高效的私營部門成功地將負債率降低了近40%(與GDP比)。鑒於期間名義收入增速基本為零,這一成就是相當顯著的。

向此相反的是,在這私營部門去杠桿的同時,日本政府債務持續上升:

Japan-govt-net-debt-590x295

不過,只盯著日本政府債務上升速度的人可能會忽略這樣一個現實:日本總債務水平的上升速度比絕大部分發達國家的都要慢。

McKinsey-global-leverage

按照"安倍經濟學”的振興思路,日本政府此前再三強調,他們的目標在於重振國內支出。他們將通過營建一個良性的收支周期來實現這一目標:

更高的消費支出——>更多私營部門投資-->更高的工資增速——>更強的消費能力——更高的消費支出,周而複始。

Klein認為,在民眾實際收入下滑的背景下,這一辦法比激進地上調銷售稅、從民眾口袋中拿錢能更好地減少日本債務。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6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