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是概率的遊戲 西點老A
來源: http://xueqiu.com/1512170192/32854725
閑來沒事做一做思維體操:投資的本質是什麽?市場風險是什麽?股市可以預知嗎?諸如此類,幾百年來,圍繞“投資於投機”、“價值與趨勢”的爭論從來都沒有間斷過,到今天也沒有能夠說服對方,足見投資領域的博大精深,那麽我們一般人來到股市,該怎麽思考“機會與風險”呢?
對股市有點經驗的投資者都知道股價走勢是具有較大隨機性的,即便是純粹的技術派分析人士也承認股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隨機性,技術派分析鼻祖查爾斯·H·道也認為日間雜波受人為影響最大、最無意義。並且假如存在可預測的方法,由於所有人作出一致的預測,那麽預測本身也會影響股價的波動而導致預測失敗。從古今中外公開的資料看也沒有人或方法能完全地預測股市走勢。以上推理得出股價波動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測的。
其實,
股市是一場概率的遊戲,不論是基本面分析、技術面分析還是資金管理、心態控制,都是在評估某一次出手的獲勝概率,就像戰場上將軍對一場戰爭、一次戰役的謀劃和部署,沒有百分百的事情,都是綜合評估各方面對我對比,得出一套最有利於自己取勝的作戰方案。有些人認為股票的運動是可以預知的,有些說是不可以預知的。這兩點都不對,股票遊戲是概率的遊戲,沒有百分之百這回事。
股票的盈利預測能做到幾成把握?企業基本面的分析能做到幾成靠譜?行業基本面的把握能看到多遠?財務報表你能相信幾成?技術面能看出上漲和下跌到幾成把握?不要說資本市場的二手、三手信息,就是企業自己管理層對業務發展和行業動態也做不到精準把握,影響企業發展、行業變化的要素十分複雜,更不要說受此影響的股票定價了。 以A股十幾年來的發展為例,2005年開啟的大牛市,房地產、金融、有色金屬、煤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行業代表了中國過去十幾年的發展成果,企業盈利大幅度增加,股價上漲是理所當然,可是有誰能夠想到股指可以瘋狂到6124?在2005年998點的行情中,很多人還在忙著割肉,可是有誰會想到兩年後他們割肉的股票可是迅速上漲十倍二十倍?6000點之上,國人開始“趕日超印”,打呼上證指數要上8000點,一萬點,可是誰又想到一年之後股指就到了1664點?這期間許多股票腰斬再腰斬,高達48元多的中石油,一年後就剩下一個零頭,高達68.4元的中國遠洋一年後也是剩下一個零頭,有誰能夠想到預測到?2010年之後“吃藥喝酒”的行情,又有多少人認為“醫藥黃金十年”“白酒穿越周期”?這些人在2013年至今聲音何在?

股市是一個“複雜多變量”影響下的人類行為綜合體,在股市沒有什麽是百分百的,一切都是在“概率”和“可能性”上進行優化,提高自己的勝率。具體到投資,一個可行的投資計劃,不能憑空想像,它必須有理有據。“理”就是數學的概率,如果你每次出手的贏面不超過50%,那麽長期下去你必然虧損的局面居多。 “據”在於你知道怎樣找臨界點,在長期的觀察和實踐過程中,你知道這些點是出入場的關鍵點,在這些點操作,你的贏面超出0%,再加上應用“大賺小陪”的思想,你的獲勝概率其實遠遠超出了50%。在企業和行業的基本面分析中也要“有理有據”,這個“理”則是你對企業和行業基本情況的掌握和了解程度,要站在產業的角度內行地看待問題,才能提高認識準確的概率,“據”則是企業和行業發生變化和拐點的時候,有什麽蜘絲馬跡,是否能夠管中窺豹,只有如此才能夠提高“據”的可靠性。
在股市概率論的基礎上,還要認識人性對風險的偏好特征,人類本性是厭惡風險的,下面的實驗說明了這個問題,紐約有位叫夏皮諾的心理醫生,他請了一批人來做兩個實驗。
實驗一
選擇:第一,75%的機會得到1000美元,但有25%的機會什麽都得不到;第二,確定得到700美元。雖然一再向參加實驗者解釋,從概率上來說,第一選擇能得到750美元,可結果還是有80%的人選擇了第二選擇。大多數人寧願少些,也要確定的利潤。
實驗二
選擇:第一,75%的機會付出1000美元,但有25%的機會什麽都不付;第二,確定付出700美元。結果是75%的選擇了第一選擇。他們為了搏25%什麽都不付的機會,從數字上講多失去了50美元。
問問自己,如果你是參加實驗的一員,你會做什麽樣的選擇?股票是概率的遊戲,無論什麽樣的買賣決定,都沒有100%正確或不正確的劃分。人性中討厭風險的天性便在其中扮演角色。
一般股民愛貪小便宜,買入股票有了獲利就趕緊出手,特別是來了一個漲停板,還不拋更待何時?趕緊享受一下自己勝利的果實,這只股票或許有75%繼續上升的機會,但為了避免25%什麽都得不到的可能性,這樣的股民寧可少賺些。結果是可能有1000元利潤的機會,你只得到100元。當然,有人說我可以在高價認錯,買回來就可以了,其實在股市玩的久的人都明白,要用比你賣價更高的價格買回來拋出的股票,其難度是何其大!看著股價一天比一天高,只能做旁觀者了,只有後悔的份,“要是我不拋的話,我掙了……”。而一旦買進的股票跌了,想法就不一樣了,便死皮賴臉不肯認錯出局,想像出各種各樣的理由說服自己下跌只是暫的,開始找各種各樣的“利好”以便讓自己堅持下來,其真正的原因只不過為了搏那25%可能全身而退的機會!結果是小虧慢慢積累成大虧,套了很長時間後,心里的承受力到達極限,便有可能一刀下去,一了百了,可是通常,此時恰恰是帶血的籌碼割在了地板上。
借用一句流行的話說,“截斷虧損,讓利潤奔跑”,借用概率的思維方式,在你正確的時候,放大你的收益,在存在賺大錢的可能性的情況下,不放“讓子彈飛一會”,在看錯的情況下,要果斷及時認錯,要防止一次錯誤導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悲劇發生,這就是概率思維和資金管理的要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