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股 吉普賽007
來源: http://xueqiu.com/7580740929/32457766
最近一段時間市值出現縮水,也幾乎在意料之中。
醫藥股在埃博拉和登革熱的刺激下走高,但是當科華公布有關埃博拉的利好時,科華卻是沖高回落,達安基因也是趁勢大跌。三季報逐漸浮出水面,雙鷺藥業的業績接近預測的下限,年度業績依然預測增20〜40%,市場並不買賬。醫藥類的大品種,是不斷突破天花板,信立泰和中恒藥業幾乎只憑一支藥造就了一年近10億的利潤,增速依然很高,曾經有分析員預測血栓通可以創造20億的凈利。原來銷售額突破10億的品種可是重磅炸藥。
國藥和一致增速都在15%左右,其中玄機,長期觀察者自然心知肚明。高新三季度已經開始恢複,年報增10%以上,市場給出了很好的反應。華東雖然增速不高,但是收購中美華東和再融資放開,今年漲勢喜人。血液凈化三劍客,寶萊特血透開始收獲,嘗試可穿戴,市值也是高歌猛進,風險可能正在聚集;華仁業績繼續下滑,在三季報中,公司出人意料公布了腹透增速相比二季度超100%,但是並沒有公布實際銷售額,營收增速還是不錯,姜博出現在十大股東中。
中藥現代化三巨頭,龍頭天士力已經公布三季報,工業下滑至個位數,原有一品獨大的後遺癥依然存在,現在的估值中應已經反映。綠谷的丹參多酚酸,開始三年一直銷售不力,中間曾經想廉價出售,現在回頭也是輕舟已過萬重山。相信在一段時間的磨合後,天士力會重發生機和活力。以嶺藥業一直為人所詬病,有人甚至說貴州百靈市值都超過了以嶺,以嶺只差可見一斑。可能這些都與以嶺和百靈是否註重市值管理有關,而且以嶺多以低於預期的面貌出現。以嶺的產品實際銷售非常喜人,學術推廣在不斷強勢推動,無奈於招標進度低於預期,人員的費用大幅侵蝕業績。招標逐步走上正軌後,好戲就會開演。康緣藥業的定增已經獲批,後續幾乎不太會有大的利空,業績釋放也都是順理成章,市值提升空間還很巨大。
今年一些原料藥和困境反轉的藥企也是大幅超越醫藥指數,最為耀眼莫過於東北制藥。其他的如海南海藥,亞寶,近期的太極藥業。純原料藥的可能很快到達天花板,而轉型的藥業邏輯一步步落實,漲幅則有望繼續提升。
40〜50億市值中有的公司相當不錯。陽普醫療達到40億,三季報也非常不錯,市盈率偏高,可是我卻剛剛收到高官增持的內部交易,還持有的朋友,後期應該還有驚喜。常山三季報貌似不好,其實好的跡象已經凸顯,有幾位雪球朋友已經建倉。北陸的增速也是不錯,大股東持股數量大幅增加,動力十足,機會還會回來嗎?以前沒有關註佐力,最近註意到她收購了百令片,有點遺憾的是只有51%的股份,烏靈膠囊+百令片,雙輪驅動,能像紅日藥業書寫傳奇嗎?
這兩年漲幅驚人的譽衡藥業和紅日藥業憑借收購,如魚得水,譽衡的業績高增速,15年也基本定格,紅日的血必凈有所放緩,配方顆粒增速很快,未來空間還很巨大。
服務類的股票漲幅驚人,超額收益估計難以維續。不過個人對正在停牌的樂普還是非常看好,有巨頭的模樣
![[大笑] [大笑]](http://js.xueqiu.com/images/face/21lol.png)
。
手中持有的麗珠二季度已經提速,估值依然偏低,看點依然很多,後市該如何演繹呢?
純屬吐槽、灌水帖,估計會招來諸多罵聲
![[大笑] [大笑]](http://js.xueqiu.com/images/face/21lol.png)
。
最後說一下自己選擇醫藥股的方法:
1.把產品線的梯隊和重磅性放在首位。斷檔的醫藥股估值殺難以避免,100億左右,必須有兩個有望過10億的品種打底,其他的按比例以此類推,產品線越豐富,梯隊越好,潛力越大。像麗珠紅日譽衡康緣,要避免類似中恒、昆藥、凱寶這樣的品種。比如前面提到的佐力,以及我覺得大家預期過高的萊美藥業,沈寂的眾生藥業,都具備2個大品種,單從市盈率角度並不能體現其潛力,提前潛伏比市盈率降低後收益好的多。
2.藥物屬性。中藥>生物藥>化藥,擯棄原料藥。不解釋,不爭論,不喜歡請略過。
3.高度重視大股東、高管增持,特別是控制權轉變。比較典型有樂普藥業,器械界的恒瑞藥業,重新啟航,如果你從蒲開始增持,中船開始減持開始買入,幾乎就是最低點。還有定增的一致,融資為員工增持公司股份的陽普,持股比例過低的北陸,大股東大幅增持。市場可依靠的東西很多,事後看起來很簡單,簡直是撿錢的節奏,過程中往往迷霧重重,多學習,低位潛伏仍是上策,如果達到自己無法理解的程度,最好選擇離場,大不了,繼續等待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