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重磅研究報告指出,創紀錄的債務和緩慢增長這對“有毒組合”,意味著全球經濟可能正走向另一次危機。
第16份年度《日內瓦報告》(Geneva Report)預測,全球利率將不得不在“很長很長”時間內保持低位,以求讓家庭、企業和政府得以償債,並避免另一場危機。
該報告受國際銀行及金融研究中心的委託,由資深經濟學家組成的一個專家團隊撰寫,其中包括三名曾擔任央行高級職位的銀行家。
報告作者之一,對沖基金Brevan Howard全球首席策略師Luigi Buttiglione指出:
“我在職業生涯看到了許多所謂經濟奇跡:比如1960年代的意大利、日本,亞洲四小虎、愛爾蘭、西班牙、或者是現在的中國,但到頭來都以債臺高築收場。
這一警告發布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下周華盛頓年度峰會之前。人們目前越來越擔心全球複蘇力度減弱,而美聯儲有可能會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開始加息。
《日內瓦報告》的一個主要發現,是當人們都在討論全球經濟如何“去杠桿”,即減輕債務負擔之際,實際債務水平卻在持續增長。
盡管金融業部門,特別是美國金融業債務正在下滑,同時發達國家家庭債務占收入比率停止上升。但是《日內瓦報告》發現,富裕國家公共部門債務,以及新興國家,特別是中國的私營部門債務繼續快速增長。
報告警告:“居高不下且日益增加的全球債務正與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日趨放緩有害地結合在一起,這是由實際增速放緩以及通脹下滑造成的。”
全球債務總負擔(包括私人部門債務和公共部門債務)占國民收入的比例從2001年的160%,升至金融危機爆發後2009年的近200%,到2013年更是達到215%。
這份報告的作者們還預測,全球利率水平將繼續低於市場預期,因為債務增加意味著借款者無法忍受更快的加息。報告建議如果借款成本處於低位,想要防範債務快速累積的話,全球政府將采用更直接的措施限制借款。
報告對債務高企且增長持續放緩的經濟體的擔憂最為嚴重。這些國家包括位於南歐的歐元區外圍國家,以及中國。中國經濟增速已從兩位數降至7.5%。
盡管報告指出資產的價值傾向隨著債務增長而提高,這可能會讓資產負債表看上去不會顯得特別緊張。但報告作者們擔心,資產價格可能會在“下一個全球杠桿危機階段”遭遇惡性循環,資產價格逆轉會造成信貸緊縮,給資產價格帶來下行壓力。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