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天國藥控股首日招股,市場的反應非常不錯,還沒有到下午,證券行已經在嚷著要提高融資利息了。現在打新股的融資利息真的是低得很恐怖,在證券行借 2000萬港元或以上去打新股,年息率才1.9%,即使是借最少金額的,年息率也不過2.3%。由此可以看出香港銀行資金的充裕。 在香 港股市中,醫藥股一向為投資者所忽略,為何國藥控股會特別受到關注?除了因為近日市場氣氛再次好轉之外,我認為主要的原因是國藥控股的業務跟香港股市中的 很多醫藥股不同。大部分在港上市的醫藥股都是制藥股,如中國制藥(1093),主要生產維生素C,再如聯邦制藥(3933),主要生產原料藥。雖然這兩家 公司都有自己品牌的成藥,但是以營業額計,制藥仍然是它們最主要的業務。與之相反,國藥控股是分銷藥物及醫療用品的,是內地最大的醫藥與醫療器材銷售公 司,去年市場佔有率高達10.8%。 分銷藥物跟制藥行業,我認為兩者之間的競爭很激烈。分銷藥物要看你跟你的供貨商及客戶的關係,你的 供貨商便是藥廠,你的客戶則是診所、連鎖藥房及醫院。制藥公司則是看你有沒有能力解決制藥的汙染問題。我認為前者的門檻是比較低的,很容易入行,不過很難 做大。與之相反,制藥的門檻比較高,但是一旦入了行,便很容易做大,導致後者的盈利十分波動,例如當某種原料藥的價格上漲得十分厲害時,便會引來同行大量 投資新生產線。但基本上原料藥的需求是無彈性的,因此,供應一旦超出需求一點點,其價格便很容易大幅下跌。 昨天公佈了業績的聯邦制藥便 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集團有兩大業務:一是生產原料藥,生產青黴素及頭孢菌素;二是生產製劑產品。跟去年同期比較,製劑產品銷售獲得不錯的增長,但青黴素及 頭孢菌素在營業額不變的情況下,盈利卻大幅下跌,主要原因是青黴素及頭孢菌素產能過剩,產品售價大幅下滑,而更重要的似乎是在可見的未來,兩者的售價都會 繼續受壓。這次聯邦制藥的盈利大跌,我形容為“自己打死自己”。2007年時,許多制藥企業因達不到國家標準而被迫減產或停產,導致青黴素及頭孢菌素的價 格大漲。那時候集團便決定在內蒙投資建造一座能夠年產5000噸原料藥的廠房。對於市場來說,5000噸根本不是一時三刻可以消化的,新廠房一開始投產, 便導致青黴素及頭孢菌素今天的低價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