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曲歌王.林俊傑因為執著而跌倒 更激起我鬥志口述整理●黃亞琪 十年前,他拿到金曲獎最佳新人獎;十年後的現在,奪下最佳男歌手寶座。三十三歲的林俊傑音樂之路看似順遂,卻說在人生二十五歲時,才真正認識自己。 我是一個想很多的人,是會跟自己對話的人。不斷問自己:我這樣做對不對,可以做得更好嗎?今天下來我學到了什麼?只要覺得沒有成就什麼事情,就是浪費時間。 記得當初決定踏上音樂路,我給自己的目標是每月創作一首歌。有夢想,只是一個念頭,大家都可以想,想自己是超人都可以,只是如何將衝動轉換成實際行動,比較難。十七、八歲時的目標是每月寫出一首歌,做到了,也等到發片機會。 二十五歲前,我一直跟自己Fight(奮戰),二十五歲後,發到第四張專輯《曹操》,挑戰從未嘗試過的搖滾風,結果換來的是疑問,公司認為我的聲線不適合唱搖滾。老實說,當下聽了有點難過,但我還是做了。 會議上一播,大家一聽就接受了。我用林俊傑式搖滾去唱,打破搖滾一定要重吉他、嘶吼方式,讓大家接受。這源於小時候聽了很多西洋音樂,例如美國硬搖滾樂團「槍與玫瑰」,而我是東方人,一直希望融合在一起。二十五歲,我選擇突破慣性,結局可能是大成功或大失敗,至少我勇於嘗試。 之後,我又嘗試拍了偶像劇《原來我不帥》。過程中,我學到一件事情:丟掉包袱。 國中的我可以在廁所待一個小時弄頭髮,是很在乎造型、形象的人。這完全是出於內心一種狀態,缺乏自信,也太在意別人看法。可是,拍戲,必須把包袱丟掉,因為一弄(頭髮),導演就罵:「不要再弄了!弄回去!」 我是可以不要做(拍偶像劇),但就是沒嘗試過,所以想去做,學習多過表現。從小念的是全英文學校,中文對白是有障礙的,但挑戰卻讓我領悟到更多。 我領悟到,透過演戲可以放鬆做自己,甚至誇大把最醜一面露出來。卸下包袱,讓自己放鬆,比較能放開心胸認識新朋友、經營友情。 反映在製作音樂心態上也開始不一樣,第九張專輯《學不會》,比較坦然面對自己的音樂,希望把自己很透明那面呈現出來,不同於過去專輯多是修飾過,或者用委婉方式去詮釋。 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跨越。相對以前的我,完全不敢打開那道窗,就算掀開,也是偷偷的、隱晦的。我有表達障礙,怕講不清楚大家會誤解,總希望別人幫我檢查專輯或作品,一再問人:「看得懂嗎?」突破了,這也是一種認識自我的過程。 認識自我,遇到失敗,創傷復原也快。那張專輯是我首次擔任製作總監,銷售打破以往, 但金曲獎卻一項也沒入圍。聽到那刻,內心OS是:「我有做錯嗎?我哪裡做錯了!」得失心大,很沮喪卻也很快問自己:「我要這樣調整自己嗎?」 後來我的答案是:NO。金曲獎我很尊重,但不能為了獎項而活。我做了九年,還要寫怎麼樣的歌,才對得起自己?我總是自己給自己壓力,所以選擇跟哥哥到英國沉澱三週。 那是一趟找到初衷的旅程,不然很容易一直沉浸在工作中,忘記家人、重要的人,迷失了。現在很多人就是一直做、錢一直賺,「人生就是這樣嗎?」我這樣問自己。回來後做出了《因你而在》專輯,很簡單,就是回到初衷。 當初,該堅持我有堅持到,才能突破,甚至有一些執著而跌倒、失落,才又激起我的鬥志。概念很簡單,就是回饋,就是做自己!得了金曲獎,是十年過程一個漂亮的分號,不是句點。對於年輕朋友來說,過程很重要,同時要修煉到無可取代地位,就可能成功。 --------------------------------------------------------- 林懷民接班人.鄭宗龍一輩子做深一件事 就會喜歡它口述整理●單小懿 今年三月剛從林懷民手中接下雲門二編舞總監、被外界稱為接班人的鄭宗龍;認為二十五歲非做不可的事情是:找到一個地方,嘗試興趣。 二十五歲,我想得很堅決,我要找一個地方,然後這輩子就做這一件事,從一個你熟悉、有興趣,你早上起來想要做的那一件事情開始。可是這件事未必會帶你到最後。 第一次出國演出在香港,有一段舞要從角落走出來到中間,三分鐘而已,我走了大概一個小時,老師(林懷民)在劇場拿著麥克風罵了一個小時,走到我兩行眼淚掉下來。不過就是一個走路! 我有很多東西是在雲門建立起來的。有一回我們到德國威斯巴登演出,每天只走旅館到表演場地那條路,竟被老師罵缺乏好奇心。我們很氣,當晚就去探險,結果誤闖一個歐洲老賭場,歌劇家華格納、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都去過。賭場裡的老人,留著大鬍子、西裝筆挺,講話很小聲,有種陌生的氛圍。這個賭場打開我探索其他地方的可能性,也因為這個賭場,我才知道:喔!原來華格納跟杜斯妥也夫斯基賭過。然後從這裡,開始去讀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罪與罰》,從這個縫,開始去探索其他的事情。 進雲門四年後,因為我當兵脊椎受傷,一直沒復原,最後選擇離開雲門。我一面練習編舞,一面當商演舞者。 有一天晚上到夜店綵排,結束後公司的負責人決定不要舞蹈、取消合作,然後塞了一千元給我;原本那個秀的收入可以讓我再生活一個月,可是我就是剩下那一千元,跟原本身上的一百元。對我來說,原本已經是在歐洲劇院裡面跳舞的人,大家為你起立鼓掌,現在為了支持喜歡的事情,多買幾本書、CD或金馬獎的電影票,突然掉到夜店跳舞,變成一個商品,還被拒絕,傷害很大。但當時我必須這麼做!那是我的過程。 我覺得二十五歲後,做了自己喜歡的事,接著要找到做這件事情的意義;過程是反覆思考、來來去去。我從不覺得自己生活精彩有趣,我只是在面對前面的景色,然後處理它、經過它;然後才能說自己「真的喜歡這樣的事情」。 我必須花更多時間來諒解人生、理解人,才能減少生活週遭的負面陰影;這也正是蘇東坡說的:「人生無正味,美好出艱難。」 --------------------------------------------------------- 極地冒險運動家.林義傑我不當人生勝利組 才能征服世界文●賴寧寧 曾橫越撒哈拉沙漠、南極的林義傑,二十五歲那年決定出國比賽,看看不一樣的世界,跑出人生不一樣的風景。 二○○二年,他參加撒哈拉沙漠七天六夜的橫越賽,那次得到第十二名,也是亞洲選手最高名次,參賽前,他是國中體育老師。「體育老師,也算人生勝利組啦。可是,我覺得這樣子沒辦法滿足我自己的成就感,還有,我覺得教育這件事不是一個年輕人,沒有經驗、沒有社會歷練、沒有看過世界,應該要做的事情。所以我決定要到社會裡闖,去看世界。」 他是台灣馬拉松比賽的常勝軍,決心「出國比賽」,參加撒哈拉沙漠橫越賽,這是一大挑戰;沒想到,這次比賽,讓他的人生又不一樣了。 「那時,麥特.戴蒙(美國著名男演員)是我們的投資者,他投了九百萬美元,做這件事(撒哈拉沙漠橫越賽)。我做這件事,他非常佩服,他問我願望是什麼,我說我想要繼續唸書,他說,那你就到我學校(哈佛)唸書吧。我以為那是隨便亂講,沒想到他是玩真的。」 「那時候麥特.戴蒙(幫我)寫推薦函,也安排好去跟一個教授面談,可是,畢業前(當時念中正大學碩士班),我的指導教授希望我留在台灣,為台灣、為年輕人做更多事情,唸書以後再說。我覺得滿悶的,但是我們是尊師重道的乖小孩,就真的笨笨的留下來,不然我那邊又是人生勝利組了。」 沒唸哈佛,他開始走進社會,辦活動,越辦越大。「我跟幾個人一起做廣告活動,然後那時候我做很多啊,很多汽車的廣告活動,後來做九天陣頭(擔任九天民俗技藝團「征服撒哈拉計畫」顧問),那是我做的。後來還是喜歡跑步,就組織一個絲路萬里長征活動,也是從那時候做的事情,三年完成……。」 他認為:「二十五歲的年輕人,朝向自己的夢想,就去追啦!」因為,「追是做更大的動力,因為你在十八歲的時候,已經看完世界了,已經知道你要什麼了;二十五歲真的是你最年輕的時候,而且不能懶惰……。可能是運動的關係,我連週六、週日都可以不用休息,還可以工作,我是這種人,就去追了啦!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你要趕快把它變成三十六小時,就是犧牲掉你睡眠的時間、偷懶的時間、遊戲的時間,就有三十六個小時了,神奇的魔術。」 --------------------------------------------------------- 頂尖購併律師.黃日燦想買房子 願景要訂在買豪宅文●賴寧寧 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全球大中華業務主持人、台北所主持律師黃日燦認為,願景要放遠一點,有了承諾,就要把它做好。他雖然身為名律師,其實早年差點不考律師,而且決定就業??。 為什麼?沒錢啊,我從初中就自己養自己,不跟家裡拿錢,身上沒錢,就是要賺錢;考試那麼難,準備了,考不上,不是白搭嗎?浪費時間,這就是「承諾」夠不夠嘛。假如真的要走這條路,如果承諾夠,就不要怕考不上,考,不一定會考上;但不考,一定考不上。(我)不信邪嘛,我想一次就考上。 我大學四年,有三年在搞保釣、社團,第四年決定要考律師,一整年把進度訂好,要念的書有四十幾本,怎麼念,老實話,完全按部就班,從大一的課本唸到大四,照我的進度走,何時休息都訂好,到考前一天,剛好都讀過三遍。這期間,有朋友說,出來(玩)半天不會怎樣;半天就是半天,什麼不會怎樣,三個半天,就是一天半了,這就是我的承諾。 律師考上後,第二個願景,要做卓越的律師,要出類拔萃啊,打官司,法院我不熟,狀子不知道怎麼寫,剛開始執業時,只要能看到人家寫的狀子,我都會拿來看。後來,我每天都拿一個客戶的檔案來看,有空就拿一個卷宗來看,每個卷宗就是一個故事,看多了,就知道事情的起承轉合,對推理、剖析很有幫助,每天看,看不懂也沒關係,久了就觸類旁通。 有考上律師、沒考上律師,我(人生)的兩條路絕對不一樣的,沒考上,就不能當律師,就會去律師事務所當法務助理,法務助理當一輩子,成就一定比人家低,那你能怎麼樣?如果從政,路子一定不一樣。 年輕人應該把願景放遠一點,因為你最多只能做到和願景差不多而已。假如年輕人說,我希望有一棟豪宅,那你可能是買到豪宅隔壁,因為你的目標只是買豪宅,你會做比它多嗎?不會,人的一生,願景都在調整,願景會跟著年紀不同,一直在調整,但是,不管什麼時候,都要有願景。 對年輕人來講,每個時代都是機會,因為你年輕,唯一的本錢就是年輕,其他都才剛開始。你想做什麼樣的人,你的境界放在那裡,你一定比它差,所以要放高一點;你想做小確幸,就要承諾做好,不要想住豪宅,如果沒有的話,什麼小確幸,假的!要做隱士,就真的要四大皆空啊,千萬不要覺得我是隱士,怎麼沒人來理我,那叫什麼隱士。這就是,你願景擺在那裡,就要有承諾,把它做好! --------------------------------------------------------- 中國三麗鷗前總經理.鍾子偉創業吧!幫人生清單再打一個勾口述整理●賴寧寧 出身哈佛商學院MBA的鍾子偉,二十八歲當上中國三麗鷗總經理,三十歲離開三麗鷗,在台北創業。他不希望這輩子後悔當初沒有勇氣出去創業,不想留下遺憾。 我覺得三十歲創業,是我最後一個機會了,這選擇其實非常簡單,你覺得人生這個moment(時點),出現這個option(選擇),你放掉,你就沒機會了。 我不相信我三十歲不敢創業,然後我四十歲敢去創業,因為那時你有房貸有車貸,等到結婚有小孩之後,包袱會一年比一年重,那時機會成本更高了;你的薪水更好,你要放掉的東西更多,(如果)全部歸零,或許那時第一個賞我一巴掌是我未來的老婆吧,到時候創業就變成不是屬於自己一個人決定。 我之前上班是八點半的時候還在賴床,不想起床;但記得我辭掉工作、搬回台灣的第一個早上,當太陽一照進來,我就起來了,一看手錶,才六點半,但是你有一種感覺:哇!今天完全不一樣,不用為別人工作,不用為別人奮鬥,完全不用為一個明知道沒有那麼有意義的會議去開會了。 即使(創業)失敗的話又怎麼樣呢?就回去大公司工作,但是至少我這輩子不會在週一早上起床的時候,後悔我一直沒有這個勇氣;我至少做了,幫我的人生清單多打了一個勾。 我或許會有一個疙瘩,就是原來我沒有那種創業能耐,原來我的聰明才智比較不夠,(但)至少不會怨天尤人。這就是機會成本,那時候,我覺得我也會是一個比較好的員工,也會是一個好的主管,因為你人生至少這部分沒有遺憾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