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股市太貴 全球投資者湧入東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8146
中國經濟穩健增長、美國勞動力市場改善加上全球主要央行維持寬松政策,全球投資者開始改變對東亞市場的態度,該地區一些國家股市的表現幾乎趕上了歐美股市。
東亞地區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只要地緣政治方面不出現較大動蕩,東亞股市相較於已經很貴的歐美股市提供了具有吸引力的估值空間。
中國在廣泛的結構性改革中繼續維持了較為穩定的增長勢頭,家庭消費、投資、服務在綜合需求中的比例都在提高。
同時中國的進出口貿易依然強勁,成為東亞經濟整張的關鍵動力之一。東亞出口商受惠於美國經濟擴張,在今年前5個月向美國出售了1615億美元的商品和服務,較去年同期增長5.4%,同時,美國的貿易赤字中有一半是來自東亞地區。
今年5月日本通脹升至3.4,創32年新高,而去年同期這個數字還是負0.3%,顯示安倍經濟學已經明顯起效,雖然也有人擔心通脹和提高了的消費稅會損傷日本家庭的消費及商業投資,但日經225指數今年以來依然上漲超過40%。
印度尼西亞情況也不錯。雅加達的市長Joko Widodo有望在下周三的大選中成為該國新任總統,市場已經給這位改革派投出了贊成票,印尼雅加達綜指今年以來上漲超過17%。
同時韓國雖然與朝鮮日本等國摩擦不斷,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的到訪給韓國帶來的好消息,習主席受到了韓國格外熱情的接待,兩國經濟交流有望進一步加強。自2004年以來,中國就成為了韓國最主要的貿易夥伴,去年雙邊貿易總額達到2660億美元,兩國目前正著手使用本國貨幣結算以及建立自由貿易區。
在長線上看,投資者們可能寄希望於東亞國家經濟結構轉型,比如內部需求的上漲,這將顯著帶動經濟的發展,也將使這些國家對外部環境的依賴程度減小,尤其是當未來美國和歐洲開始收緊貨幣流動性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