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做雞不做鷹 蔡東豪

2008-09-04  NExtMagazine


在 內地報章讀到一篇關於TCL的文章,內容是總結四年前TCL決定「走出去」的經驗︰「TCL為跨國併購付出了高昂的成本,然而更為重要的,是它為中國企業 的國際化提供了經典的範本。儘管教訓是慘痛的,但整個中國企業群體卻因此而成熟了許多。有些時候鷹飛得比雞低,但是雞永遠不可能有鷹飛得高。」 內地和香港之間有否存在文化差異,以上一段文字便是例證,我們還是看數據。TCL於○四年與法國電視機製造商湯姆遜()合併,香港上市的 TCL在○二至○四年的盈利總和是15億港元,○五至○七年虧損總和是34億港元;「一來一回」差不多是50億港元。

我在工作上認識TCL前線的內地和香港員工,他們盡心盡力,一毫幾分據理力爭,但高層一個錯誤決定,令公司陷入困境。我想員工都希望跟管理層說出這番心底話︰「走出去」這經驗對國家、對民族無疑是寶貴,但可否由其他公司去做,讓別人做鷹吧。

剛 結束的北京奧運會,被譽為最成功的奧運會,加上中國運動員成績彪炳,全國上下仍然情緒高漲,滿腦子是「中國人抬起頭」、「人家能我們也能」的民族情緒,內 地企業也受感染,我預計新一浪「走出去」即將揭幕。下一個「走出去」代表可能是白色家電製造商海爾。通用電氣(GE)有意出售家電業務,據傳媒報導,準買 家之一是海爾。

不用分析收購細節,我已可以下結論 ─ 海爾不應該買GE的家電業務,原因是賣家的身分。有些人我們永遠不要跟他們對立,永遠要跟他們坐在桌上同一方,因為這些人太叻;這些人例如李嘉誠和畢菲 特。李嘉誠旗下公司分拆上市,畢菲特出售資產,你千萬不要去接貨,一定要做他們直接持有股份的公司股東。這些叻人對市場走勢、資產定價、交易時機的掌握無 可匹敵,我們不信數據也要信命運;我認為通用電氣屬於李嘉誠和畢菲特的級數。

過去幾個月,通用電氣出售資產表現出來的功架令人驚嘆。通用電 氣近期業績欠佳,股價節節下挫,管理層承受很大壓力,他們提出的應變方案之一,是出售非核心業務,而家電業務連年錄得虧損,是重點待售的資產。通用電氣一 方面向投資者解釋,很快便可卸掉家電業務這包袱,一方面要為家電業務塗脂抹粉,向準買家擠眉弄眼,這是一件不可能平衡的工作。據傳媒報導,多位準買家正在 角逐通用電氣的包袱,不到你不服。

跨國併購死亡率高,跟內地企業管理不濟無關,即使是美國和歐洲頂級企業也落得一敗塗地。 好像法美電訊集團Alcatel-Lucent 合併後兩年業績無起色,最近宣布辭退主席和行政總裁;去年德美汽車集團Daimler-Chrysler宣布拆檔,出售Chrysler予私募基金。當兩 間大型企業併在一起,即使雙方的背景和業務相同,經營和管理上仍是難關重重,何況根本不可能有兩間相同的企業。跨國即代表跨文化,企管人面對的,除了是執 行併購細節,也要整合員工文化和經營風格的差異,是難上加難。這種難度跟民族國籍無關係,是一個客觀、根本性的問題。

再看海爾「走出去」的 原因,據報導,是海爾看中GE家電在美國的銷售網絡。GE家電沒有自設生產線,全部產品由外判廠商生產,內地稱「貼牌」,理論上協同效應欠奉。海爾多年來 努力打進美國市場,除了在低端市場略佔份額,至今無甚成績。海爾管理層的如意算盤,是買下GE家電的網絡,一舉打進美國主流市場。

GE家電本身是沒落的品牌,再轉由內地企業去擁有,競爭對手必定落井下石,GE家電在美國的市場將面對愈來愈嚴峻困境。銷售網絡是隨時消失的無形資產,欠缺具競爭力的產品,單靠銷售渠道是不能創佳績。海爾必須弄清楚,究竟是在買什麼東西。

一間盈利能力不高(甚至欠奉),不擁有實質資產,只靠「GE」兩個英文字母的公司,可叫價幾十億美元(據聞售價不會低於50億美元),通用電氣是高手中的高手。

順帶一提,累至TCL陷入深淵的湯姆遜電視機業務,是湯姆遜於1980年收購回來,賣家是誰?通用電氣。

蔡東豪Tony Tsoi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副主席。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