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達環保於上週五掛牌上市,IPO價格定於上限2.8HKD,首日漲幅14.64%,顯示出了市場對他的興趣。簡單介紹一下公司:
康達環保是民營企業當中市政污水處理規模第一,公司運營模式包括BOT、TOT和BT,其中BT項目由於競爭激烈毛利率逐年下滑而決定不再接新項目,TOT相當於BOT中的運營部分。截止今年5月底公司運營規模146萬噸,在建和籌備項目46萬噸於今明兩年實現投運,管理層透露還有很多再談項目。公司歷史項目IRR高於行業平均,且歷來令人擔心的來自政府的應收款項還款情況良好,IPO價格相當於13年19倍,初看很有吸引力,但仔細看看招股書會發現幾點疑慮請大家拍磚:
1. 資金和背景是市政污水處理行業默認的行業門檻,是項目獲取能力的核心競爭力,公司雖然近兩年鎖定新增項目,但之後是否會持續有新增項目是維持高估值的根本,出了山東,公司的人脈資源貌似就沒有了?IPO募集的資金對緩解公司高負債率和未來項目是有點杯水車薪?公司現有項目中大約1/3是一級B標準,面臨提標改造帶來的成本又會一定程度加大資金壓力?
2. 公司管理層路演時透露公司項目IRR高於行業平均(10-12%)3-4個百分點,具體哪些地方有著甚至高於北控水務等國企公司的盈利水平?
3. 公司目前在建和籌建的46萬噸項目一共所需投資額6.3億人民幣,去年公司建設收入高達5.3億人民幣,招股書中不難找出2012-2013年貢獻建設收入的項目僅5個,而大部分建設收入都是來自擬新增的46萬噸項目中,如果按招股書擬投運時間粗略測算,剩餘今年確認的建設收入約2億左右,同比會大幅下滑?
4. 標的沒有稀缺性,民營做市政污水的企業按投運規模前四家分別是康達環保、國禎環保、桑德國際、鵬鷂集團,目前康達和桑德已上市,國禎和鵬鷂都擬今年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