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式去IOE

2014-06-16  NCW
 
 

 

由技術轉換、商業變遷和信息安全擔憂共同驅動的大裂變正在發生,分寸是關鍵 一場全球範圍內以分佈式架構取代集中式架構的技術變遷,在中國獲得了新的使命感。

雲計算興起, 傳統的 Unix服務器 (以小型機為代表)市場正在全球市場上遭到Linux (以 X86服務器為代表)的逆襲,在中國,這一趨勢在混雜了政治因素後,正被簡單化和誤讀為一場「去IOE」中國運動。

所謂「去 IOE」 ,這個提法最早源於阿里巴巴集團。

IOE 分別指 IBM、Oracle(甲骨文) 、EMC。2010年阿里巴巴實施技術架構調整,要以開放式的內部數據管理系統來取代 IBM 小型機、Oracle 數據庫與 EMC 存儲設備的封閉式數據管理的傳統組合。

今年以來,浪潮軟件(600756.SH)打出國產品牌強勢崛起的口號造勢。加之5月下旬彭博社等報導稱中國政府為了保證網絡安全,推動國內銀行放棄 IBM 公司服務器,轉用本土品牌。 「去 IOE」概念被重新翻起熱炒,進而被一一對應為以國產品牌替代 IBM 等國外IT品牌,惠普的服務器、思科(Cisco)的網絡,HDS 的存儲以及微軟的操作系統及辦公軟件等也受到威脅。

正在發生的故事,混雜了政治憂慮、技術進步與商業變遷。雲計算的出現、互聯網公司的崛起,過往封閉式集中處理數據的方法,遇到了以開源軟件和「雲」為基礎的開放式處理方式的挑戰。新技術的出現正在改變市場格局,但在中國,技術與商業之外的因素,加速了市場天平的偏移。這正是最大的不確定性之所在。

在多位接受財新記者採訪的技術權威人士看來,現在的去IOE 炒得太過了, 「不是非此即彼,也不是所有行業所有系統都得拋棄原有系統,用國產設備、用雲,不同的項目用不同的解決方案,不能變成一場運動。 」財新記者調查顯示,在「棱鏡門」之後,儘管中國政府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重視網絡安全,但這並沒有變成必須採用國產設備的紅頭文件或者行政命令,各個領域的變化也不盡相同。

電力系統的公司已在用國產品牌取代國際品牌。在傳統IT 巨頭們佔據絕對優勢的金融和電信領域,一些機構和運營商嘗試在一些非核心領域引入 X86低端服務器取代小型機,但並不一定選擇國產品牌。在其核心的賬戶系統它們仍堅持使用以主機支撐的集中式處理的IT 系統,因為賬戶系統對數據的一致性、客戶信息的安全性和系統運行的穩定性都有很高要求。直到現在,全球70%以上的金融系統仍在使用這套系統來處理各種數據。如果要變,銀行將承擔不菲的重置成本和安全風險。當然,也有激進者認為,現在對銀行而言,並不是用國產設備和服務取代進口技術和設備的問題,而是能不能響應互聯網時代用戶對互動的基本需求,利用雲技術重塑內部競爭力的一次道路抉擇。

何去何從,中國式去 IOE 的大潮已經捲動。這場 由技術轉換、商業變遷和信息安全擔憂共同驅動的大裂變正在發生,分寸是關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0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