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有色眼鏡

昨天看到止凡兄談到

財力覺醒


其中我對偏見這個題目很想囘應,大到我要另開一篇文。

偏見是投資的敵人,偏見原于個人尊嚴的失去,在投資市場失去尊嚴意味個人成績的失敗,或某只股票的錯誤,或某种想法被證明不對。

想一想如果你買進IBM卻發現股神在高位清掉1/3,或買入超大輸掉9成,或幾年前說買建行優於騰訊,又或個人不相信的科技股升到阿媽也認不到的時候,一個正常人都會被打擊。

不要,尊嚴在投資市場不值一分錢,不要被個人尊嚴這有色眼鏡阻擋理性一面,承認個人的不足,虛心去學習。

有一些事情是個人能力圈的問題,例如黃國英應該以不知道替代下定性A股市場,内銀,。。。等等。當我們鄙視一類型股票,某一個人的想法,後來這個人又賺錢,我們非常容易掉進由妒忌而來的有色眼鏡,而忘記個人能力圈不足的事實,解決答案是筆者常常挂在口的別人賺錢是別人本事。

不知道並不代表我們一定要學,或有能力學,在投資市場我們只需要投資自己知道的就足夠。

投資其實很簡單但不容易,它簡單的地方是很多智者的書已經寫好待我們看,不容易是如何克服個人的有色眼鏡,個人的尊嚴去身體力行。

昨天有人以190的權益下跌,然後結論陷阱,然後指控有人舞高派貨。
這事提醒了自己有色眼鏡是如何能把一個正常人轉變成一個不求甚解的白痴。

股票市場如戰場,勝敗兵家事,筆者可以保證未來更多的失敗扣門而來,如果承受不了,你不屬於這遊戲。但另一方面你也可以勝出某些讓人囘味無窮的戰事,例如11倍的PMI,不可能輸的AVF,前無古人的内銀HAH轉轉轉,或比較股神更早和低價買進的孟山都,又或大發神威的YUMC。

這是一場個人的心理戰,敵人是自己。

有一句説話可以總結股票投資,過去的不代表未來,未來是一個謎,並且有無盡的可能。

這意味我們要不停學習,或者就是它最難之處和最引人入性的地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833

退休後怎樣讓錢為我而工作(完結篇)

YC兄在網絡上分享的物業投資操作,這一篇可算是一個小總結。這不是YC兄系列的最後一篇,往後還有幾篇文章,但止凡看到這篇為止,已能感受到YC兄的物業投資功力,實在很有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YC兄的文章 -(2008年9月8日)

我(指YC兄)廿一歲開始在政府工作,工作了廿五年,並在46歲時提早退休。在退休時我手頭上hold住4層樓(1層香港和1層深圳用作自住),除了海怡還有60萬mortgage之外,其餘己還晒。有blog友問我怎樣在退休前供完4層樓,我的方法其實好簡單:

1. 我每一個月差不多將人工既40%用黎供樓和儲蓄起來再買樓,其餘的才作消費,積聚財富真係無得short cut既。咁係咪好辛苦呢,又唔覺喎。退休前我住海怡866呎4房單位,亦有請印傭打理家務,我只不過唔買車,唔買名牌,自助旅遊instead of參加豪華團等。

2. 我買既樓除左海怡866呎自住之外,其餘全是細價樓,買入價唔太貴,百幾萬好易供完。

3. D樓全部無停過出租,收租其實幾和味,e.g. 我其中一層樓,每個月average收$8000租 x 12 months = $96000/year,十年間唔經唔覺收左差不多100萬租,自己都嚇一跳。

4. 我買樓通常開始都會做15年mortgage,手頭鬆動左之後我一定會轉回供十年,重要係2個星期供一期個隻,可以減少利息支出,而且收bank statement既時候,見到個欠款amount越黎越少,有progress先至有心機快d供完佢。

5. 退休前我其實曾經有一段時間hold過5層樓,其後賣掉一層cover其它樓既mortgage。

好la,回返正題,我怎樣在退休後繼續購入5層樓呢?過程如下:

1. 我在未正式退休之前半年05年3月,趁每月重有salary statement,於是用40萬3成首期問銀行借7成買入中環嘉利大厦作價122萬(08年估價約240萬),裝修完之後立即出租,增加每月現金流。

2.  05年8月收到250萬退休金之後,一筆過用138萬買入中環安榮大厦(08年估價約260萬)用作自住,之前用作自住的海怡放租。之後在06年4月我和太太到日本讀書,於是便將安榮都一齊放租,並將雜物移至深圳定居。

3. 07年1月放假回香港過新年期間,用60萬3成首期買入中環康威大厦作價198萬(08年估價約260萬),餘款7成銀行供12年。4月收樓之後立即出租。手頭上已增至6層樓收租(3層still on mortgage)。

4. 07年第4季樓價升約30% ,於是08年1月re-mortgage海怡套現150萬一筆過買入太子翠庭閣除即租出。海怡mortgage增至200萬(之前重有50萬mortgage未還完)延長至15年。手頭上已增至7層樓收租(3層still on mortgage)。

5. 08年3月re-mortgage 05年買入的嘉利和安榮大厦,套現140萬一筆過買入淘大371呎自住。嘉利和安榮大厦的mortgage則延長至20年。

以上買樓的過程中有兩點值得和大家分享:

1. 我買既樓都係200萬樓下既細價樓,用3成首期買入樓宇之後即刻出租,再用增加既現金流support我買下一層樓。我prefer揸幾層細價樓instead of揸一層貴樓,因為可以分散租客方面所引致既風險。而且細價樓租金回報率亦比較高,易買易賣。如果好位置既細價樓升值潛力亦都唔差。

2. 我完全靠租金收入供樓,銀行grant比我既terms和普通街客無分別。可能因為我全靠租金供樓無退休呢回事,所以可以做over 60歲age limit既mortgage,這對於我以後繼續買樓做融資絕對重要。

我有時和舊同事飲茶都有同佢地講我退休後買樓收租的經驗,但通常佢地既回應都係:「嘩!退左休就唔好搞咁多野啦,重借咁多錢點還呀?」、「都就快退休la,銀行都唔肯借錢比你啦」等。

我承認退左休都問銀行借咁多錢買樓,的確不易為人接受。但從我既example你可以看到我3年內投入240萬退休金到樓市去,現時這些物業升值所帶黎回報已達300萬。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唔係因為資本升值而買樓,Retire Young Retire Rich本書亦有提到「我不會僅僅為了資本升值而投資。我從來不需要透過市場升值來為自已賺錢,那究竟是為了什麼,我是為了現金流而投資。」

我3年前退休時每月租金收入只是2萬元左右,但現時我已增至7層樓收租,每個月租金收入已跳升到7萬五千元左右,比我留在政府做的工資還要高好多,而且這些租金收入係唔會因為我退休而減少,更可以隨著我再購入新資產而增加。因此我已真正脫離了為工資而工作階段而進入錢為我而工作這一個階段。

你可以話我問銀行借錢每月都要還mortgage架?對!但最多亦只可以還你租金收入既一半,就等於你現時為工資而工作供樓最多還一半一樣無分別。那麽這樣做有什麽風險?答案係真係無乜風險,你係為左每個月既現金流而購入資產,所以樓市既升跌對你影響唔大,如果租金因為經濟唔好而下跌,咁未駛少d羅,遲d會升返唔駛擔心。

因此我買樓收租系列,由開頭講買什麼樓收租好,到怎樣透過re-mortgage買入第二層第三層....,到我姪仔怎樣在3年間透過買樓收租將40萬asset increase到hold住一千萬asset,最後到我怎樣在財務自由之後,繼續將買樓收租變成自己事業等,已一一和大家分享。

我退休前只不過係一個政府中級公務員,我太太退休前是銀行文員,如果我地都可以買9層樓,各位blog友亦都可以。我記得施永青講過,買樓致富既人佢就見得多,買股票致富既人就真係見得少,我就係一個example,買樓還可以買股票則輸鑊勁。因此,我買樓收租實踐篇已寫完,如果想睇樓市分析請看麒麟王、ET仔、散仔兄既blog,我都有時常睇架 。


後記(止凡):

分享YC兄系列時,記得有blog友留言問及有關退休後的融資問題,這一篇YC兄也剛好解釋了,看來沒有特別的人事關係之類,只是銀行拿了租金收入作為YC兄的收入考慮。而且,YC兄多次強調他的物業按揭並沒有用盡,更只是供款10年15年左右,還有很多「水位」,拿一個物業組合的租金收入到銀行作按揭貸款「做大個餅」,應該不會有太大問題吧。

在這世上,成功的物業投資者,我相信會有很多,投資規模與智慧可能比YC兄還要厲害的更大有人在,但我們又有多少機會看見這些投資者會分享他們的故事呢?選擇以什麼態度去看待這些故事,這是個人的決定。然而,不同的態度,影響不了別人,更影響不了YC兄,但絕對會影響自己的進步機會,這是個人的選擇,我絕對珍惜這些文章,這些智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932

不辭而別

不辭而別
2017-06-06 | 鄺俊宇1987

「不過愛一個人,真的是這樣嗎?」女孩決定要走了,走的原因不是不愛他,而是因為太愛他,愛得連走的原因也是為他設想。
很多人選擇以消失來結束一段感情,為什麼要不辭而別?或許想避免太多讓人哭崩的場面,畢竟還深愛著,怎能當面說分開?還愛嗎?愛,但正因為愛,所以知道不能無止境的拖下去,有些愛情裡的問題,好像永遠沒辦法解決的,但若只扭曲自己來成全這愛情,最終誰也不會快樂的,所以選擇消失來告別,或許是在眾多結局裡最好的選擇。
有時候,選擇消失的那個人或許更傷心,只不過她有多傷心,他永遠都不會知道,在消失之前,她留下了她為何要走的原因,若因恨而走,被遺下的人或許會內疚;若因愛而走,被遺下的人卻會更自責,是不是做漏點什麼才令她要不辭而別?若當初他有及時做些什麼,她又會不會不走?這問題會纏繞被遺下的人,這實在不是選擇消失的人之本意,可是,傷害卻確實的出現了。
沒有不痛的分手,沒有不痛的消失,被遺下的人會痛,選擇消失的人也不會好過。沒辦法,因為真的深愛過的人,靈魂會糾結在一起,到分手時把同一份靈魂強行撕開,怎可能不痛?
尤其當他知道她離開的原因,原來都只是因為愛他,他就會更傷心,明明相愛,怎麼還要分開?這實在有太多不同的情況,或許你也曾經歷這樣子的分手,也注定會成為你和那個人日後的遺憾。
因為愛你,所以我選擇告辭了。
你有更好的未來,但可惜你的未來沒有預留給我的位置,不要緊,在遠處我還是會繼續祝福你。
閱讀更多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488

所以說,沒事不要找律師

在世上各類職業中,這世上理直氣壯按時間收費的只有兩種人:律師和技師。(此句特別鳴謝韓老濕)

 

舉個例子,在每單成功的IPO身後,金融狗們看著是風光,但除非企業上市成功,否則所有的工作都是白搭;而律師卻是有巨額保底收益的第三方服務方了,按照港股一單IPO大概500萬港幣的費用(不包成功上市的哦),他們用紮實的專業知識和辛勤的勞動付出,實力演繹了——時間就是金錢


 

為什麽要找律師?

 

因為金融業提供的是各類無形產品,都是以文件形式向投資者呈現,幾個億的生意全靠白紙黑字,這風險區區一只金融狗扛得起麽?


 

所以香港的招股書啊,設立基金需要用的私人配售備忘錄(基金說明書,簡稱PPM)等文件,都要經律師之手。防的就是萬一出事、需要上法院時候,當年文件上的每個字,都是保護你的金鐘罩。


所以比記者更喜歡負面新聞的,應該就是各家律所了。每當跨國企業出事的時候,就是各大律所partner爭前恐後去拿deal的時候:比如上市公司被沽空機構唱空了,趕快成為人家的第三方獨立法律顧問,或者代表廣大投資者來個集體訴訟什麽。

 

律師們需要幫公司重新瀏覽所有的文件、往來電郵、資產項目,瑕疵、風險都要重新考慮,這得調動多少的律師,花費多少時間。每個股市黑天鵝,都是拿到deal的律師的A5000點啊。

 


所謂做好事可以沒有律師,但做了壞事,絕對不能沒有律師still律師是不打包票解決事情的)!


Billable hour——世上最貴的時間


衡量金融狗靠P&L;go big or go home是種常態,不開張時候關燈吃面,行情來了一單就夠吃三年;衡量律師就靠billable hour,這里奉獻五分鐘,那里付出半小時,用billable hour演繹出中國的古話: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根據Wiki的數據,總部位於倫敦和芝加哥的律所DLA Piper2014/15年度的topline達到16.26億英鎊,而Freshfields Bruckhaus Deringer則是Magic circle(英國頂級律所)利潤最高的,平均每個equity partner帶來了137萬英鎊的收入,每個律師幫公司賺了24.7萬英鎊,律所的凈利潤率是46%

 

律師中呢,partner負責維護客戶關系,把活兒拉回來,再分配給下面的各級律師,這還沒算他們自己要幹的活兒;由於律師每個月的工資是固定的,所以簡單算術就能算出來律所每年breakeven需要多少小時,賺到錢又需要多小時。

 

根據Yale法學院數據,美國所associate每年的保底billable hour區間約為1700-2300小時,按照每小時500美金的收費(partner每小時約1000美金的收費),一個associate每年為公司貢獻8.5萬至11.5萬美元。

 

Billable hour和盈利三張表一樣,都是能推出來的。Associate要想每年達到2200小時,假設他們從早八點工作到晚八點,12個小時;減去午飯和晚飯的2小時,再減去1小時的廁所、喝咖啡、抽煙、休息時間,減去半小時的內部會議;那麽一天可bill的時間是8.5小時,一周五個工作日便是42.5小時

 

假設一年律師放三周假期、兩周公共假日,不請病假,那一年47周,便可得出1997billable hour;意味著律師還要每個月加兩個周六的班144小時),bill2141小時;最後差的那60小時,就靠一到十月再多加六個周末的班60小時),終於得出了2201小時(算的我有種被掏空的感覺)。


 

所以律所的賺錢程度,和旗下律師的苦逼程度,一般是成正比的(突然有點不敢想象在DLA Piper做律師是種什麽樣的體驗)!如果再算上律師的通勤時間,給媽媽、老婆什麽打電話的私人時間,每年工作時間約有3058個小時!所以,不像金融狗,律師通常都會給人一種工作勤懇的感覺,那是因為工作時間真的得長,苦逼的時候真的很!苦!逼!


 

小律師們就是這麽活在矛盾中的:一方面身體告訴他們,最近實在忙的有點吃不消,不想這麽忙;但理智和職業精神又告訴他們,不忙的時候就會受到billable hour的考核壓力和律所生意不好的壓力;好在律所的job security比投行高,生意不好律師也不怎麽會裁員,最多鼓勵律師多休無薪假。


 

Under billing VS Over Billing


不是所有的Billable hour都能變成利潤,律師的利潤等於billable hour*hourly rate*recovery rate,因為客戶有時候不一定會付所有的billable hour。這里就存在under billingover billing兩個實際操作問題。

 

比如律所業務時忙時閑,客戶暑假、聖誕多放假,律師們可能天天坐在office,也沒有活可以bill,那就意味著他們需要在其他時間把兩千多個小時給補回來。

 

並且律師們還有很多其他的地方需要花時間,比如:整理自己的資料庫,這know how的時間不能省;要去找客戶做BD,做presentation,這也省不了;有些還要保持一定的媒體知名度,給媒體做采訪、寫文章;一些美國所還要求律師每年都有幾十個小時的pro bono(不收錢、不記時間的案子)。
 

最懵逼的一種情況就是:盡管律所都有系統給律師記工分,但律師必須自己寫下來每天不同時間分別做了項目的,否則口說無憑、賬單發出去,客戶不會買單的;假設說那天律師一下子做到了晚上三四點,累的七葷八素,忘記寫那段時間幹了啥,過了兩三天才想起來忘寫narrative,又不能瞎寫給客戶,那一晚就算是白幹了呢


各大律所對律師under billing是非常深惡痛絕的:有大清早組織律師開會(這樣不會妨礙他們的billable hour),由大領導分組給大家傳達填寫billable hour的重要性的;有超過若幹billable hour沒記下來,律師就要自己飛去美國總部,找財務討要工資和獎金的!

 

如果一個律師最終的billable hour不達標,輕則收不到獎金;重則被裁員,難以在圈內混下去,這種情況中最慘的是想幹活,但偏偏老板拉不回來項目、或者沒工作給你幹。


 

所以也有律所瞎寫自己billable hour,搞得跟做假賬一樣,結果被客戶告上法庭的,請參見法律圈八卦網站Above the law的報道(好巧哦,又是收入最多的DLA)。


沒事不要總找律師


雖然律師很苦逼,對客戶要求必須有求必應,但金融狗也好,公司狗也罷,千萬不要覺得自己高高在上,有事沒事懶起來就丟給律師去做,因為:

 

律師回郵件是需要花時間和senior討論、和打字的,bill0.1小時妥妥的;


接你電話是需要花時間的,所以別廢話,律師的通話時間是要bill的;


沒事不要找上一堆律師開會,人家是按照會議時長乘以出席會議的律師人數來杠桿bill的;


自己能填的文書工作、複印什麽也別丟給律師,這依然屬於服務時間,是要bill進去的;


在香港請個tier 1的律所,如果可以自己帶領第三方團隊的,就千萬別讓律師去lead,因為他們指揮這個指揮那個也要bill的;


特別不要覺得自己作為老板什麽,做事對接一定要講究身份匹配,partner級別的律師不是不聯系你,是人家的rate真的很高(跟你講半小時就要收你500美元),怕你們收到賬單太驚悚。

 

香港曾經出現過,內地國字號企業不了解情況,讓律所做了很多服務,結果收到幾百萬的律師費,然後不願意付律師費,然後被律所告了,最後還是要付律師費的曲折故事。

 

所以為了減少以上情況,香港一些大律所現在也開始給律師們培訓了,要求他們學好二不政策

 

不主動給客戶打電話——以防bill了客戶,客戶說這是你打給我、不算時間;


不拒絕客戶找你——客戶打來問完問題,趕緊補一句:哎,我們剛好有個問題也想問你們。

 

Bug就是,這樣多少降低處理事情的效率和速度嘍!

 

如何優(mian)雅(fei)的請律師幹活


非要錦囊妙計的話,只能告訴你們,律師的billable hour是從簽訂服務協議開始,到deal結束的,所以簽協議之前、完成deal之後問問題,他們都是不收費的;至於律師會不會好好回答你,或者少bill一點你的時間,那真的只能看你和律師的關系了。

 

只能說,沒事不要找律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209

誰是天下第一莊?(二)


「有一天,有個朋友找到我,說幾位剛剛美國留學歸來的國學生想見我,並想請我給他們一部分時間聽聽他們關於創業的想法,我尊重所有有鬥志的年輕人,更尊重他們的智慧,我去了,30分鐘,我只是聆聽了30分鐘,便做出了令所有人震驚的決定,我先後投資了3.6億美元給了這幾位年輕人創辦的還沒有一分錢利潤的互聯網公司,所有人都說我係咪癲左了,其實我知道,這僅僅是我微笑的開始。」
      
在日本,最出名的韓國人是誰?金正恩?朴槿惠Nop是一個身高只有1.5米,比鄧小平高少少的矮仔

他一直被稱為日本先生.com。據報導,孫正義掌握了日本70%的互聯網經濟。他投資了馬雲的阿里巴巴,狂賺近千倍。2000年,他的股票曾經有一天狂升,資產超過了標基,當了一天(也只有一天)的世界首富。

孫正義所說的幾位有鬥志的年輕人,就是Jerry楊致遠,那家互聯網公司就是現在快倒閉的雅虎。事實證明,孫正義與他剛剛結識的這班年輕人一樣具有智慧和無限的前瞻意識。1996年,雅虎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其股價一路追高,2000年年初每股一度達到250美元,而孫正義的平均成本大約為每股2.5美元,他賣掉手中的僅僅一小部分就換回了4.5億美元。從此,孫正義100倍的收益成為華爾街的一個經典案例。

雅虎只是開始。

1981年,孫正義有了自己的公司Softbank,那一年,他只有24歲。這是一個讓孫正義親近且親切的名字,英文Bank有「庫」的意思,也有「銀行」的意思,Softbank可以理解為「軟件庫」,也可以理解為「軟件銀行」,說它是軟銀行,恰如其分,它的確沒有存貸業務,以投資為自己的主要業務,整個公司是一家控股公司。我每次去到表參道,明治神宮前的Softbank旗艦店,都中意入去貢下,上次就向機械人Pepper問路。


1995年投資雅虎後,Softbank也開始轉型,孫正義的命運也轉變了,逐漸成為一個專門投資互聯網的「天下第一莊」。然而,就是近幾年,他的生意急劇走了下波路,背上了高達1000多億美元的負債,Why?另有博文剖析。

孫正義從不認為自己是朝鮮後裔,他說自己是中國春秋時期兵法大師孫武的後代,他的血管裡流著孫子的血液,所以,他經常是《孫子兵法》不離手。考據起來,孫正義祖籍的確是福建莆田,經多次才遷徙遷到的韓國,他義是一個富二代,他老爸開了好多Pachinko。不過,人家可不是那種土豪富二代,骨子裡就流淌著一流商人的血液,老早就胸懷鴻鵠之志。

在日本讀書到高中時期,孫正義越過越沒癮,於是下定決心去見識下邪惡的美國資本主義。16歲的時候,他隻身去美國讀高中。從日本到美國求學,孫正義僅用了3周時間就從高二連跳數級,考入美國高校,成為一名大學生。大學期間,孫正義化身為學習狂刨書,平均每天只睡3小時,最多也不超過5小時。

1978年在校期間,孫正義已經構思了世界第一台電子詞典,但是當時他一沒本金二沒技術跟本沒辦法獨立完成開發。於是乎他親自去拜訪當時還是Sharp中央研究所所長、被譽為日本電子產業之父的佐佐木正。當時佐佐木正說這個想法很瘋狂,但是欣然接受並且一起開發出了電子詞典。1979年把這個產品賣給了Sharp並且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一億日元。當時,他才21歲。 

20-30歲是一個承前啟後的年齡,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點。如果你30歲之前幾乎沒有任何積累,那麼,30歲以後的職業生涯要想獲得突破是十分困難的,有很多現實的問題無法解決。這是仆街的開始。

所以,要想讓你30歲以後的職業生涯不後悔,順利渡過30歲這個關,你就需要在30歲之前對自己負責,未雨綢繆。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准一個可以為之奮鬥5年、 10年甚至更久的目標。

這是一種最理想的狀態。因為一個清晰的目標,可以讓你的職業成長圍繞著一個點去積累經驗,而這種日積月累的經驗積累,也是你日後升職加薪的籌碼。雖然經驗並不一定與能力相關,但如果沒有經驗的積累,你的能力也基本沒有提升的可能。

人這一輩子沒法做太多的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得精彩絕倫。你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為別人而活。不要被教條所限,不要活在別人的觀念裡。不要讓別人的意見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直覺,只有自己的心靈和直覺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實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無論你有沒畢業,也無論你有沒過30歲,每個人踏入職場時都會犯錯,我犯得比你還要多。但誰在這條路上糾正越早,直接代表誰將來爬得越高。

不過有D柒頭,例如那個蝗蟲品牌Lan什麼come,犯一個錯就永不超生。(未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938

新上市公告20161205

新上市股份之取表/收表地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217

估值的藝術

網誌分類:股票經
網誌日期:2017-04-09

昨晚「鍾記價值投資學會」學員在WhatsApp群組內,討論何解各大證券商(共12間)分析員對於中國人壽(2628)的目標價都不同,差異很大,由摩根大通最高的43港元,到中銀最低的22.2港元。

當有位學員問「為何中資行對於中國人壽的估值普遍低於外資行?」,另一位學員這樣回答:「估值都是藝術的一種,可能中資行在評估中國人壽未來新保單業務的價值時,給予公司NBV倍數(Multiple)較低,所以得出來的估價較保守!」這個學員答得一語中的,估值本來就是結合了「科學」與「藝術」!

以下的文章「估值的藝術」,節錄自我的新書《選股與估值----價值投資的得勝之道》,大家不妨參考一下:

「運用估值模型(尤其是DCF和DDM)去評估公司的內在價值,看似科學,但應用起來,卻有不少藝術成分。原因是在估值計算過程中,涉及很多分析員的假設(Assumptions)、估計(Estimates)和預測(Forecasts),包括預測公司未來的自由現金流或股息、折現率和永續增長率等數據。雖然分析員採用這些數據的時候都會力求客觀,但無可否認,當中存在許多主觀的判斷和不確定性。

以DCF估值模型為例,分析員需要預測公司未來五年的自由現金流和終值,再折現到現值。預測一年的自由現金流已經不容易,更何況是五年?另外,在變幻莫測的經濟環境下,尤其是近年的經濟周期趨向短暫,要準確預測五年後的永續增長率會顯得非常困難。再者,根據CAPM模型計算出來的折現率或必要報酬率,也經常受到質疑,因為該模型只用Beta值來評估大市波動對於投資個別股票的系統風險,而並沒有考慮投資個別股票自身風險的因素。究竟多少的折現率,才能真確地反映投資某隻股票所承擔的風險?

這些假設、估算和預測是否合理?計算出來的估值有否高估?還是低估?有時候真的見仁見智,莫衷一是,未到最後揭盅一刻,也未必能夠證實它們的準確性。

此外,估值並不是一成不變,內在價值會隨著時間或環境變化而有所不同,分析員可能需要不時更新模型的「假設」而計算最新的估值。

總的來說,估值方法結合科學與藝術,易學難精,分析員和投資者需要不斷從錯誤中學習,反覆思考,才能把握當中的精髓,應用起來方可得心應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657

高薪族的理財能力

在《摩根寫給兒子的三十二封信》一書中,有一個故事令我頗深刻,是講述摩根兒子對於個人理財問題的提醒,可能不少人可拿來作個借鏡。




先看看書中節錄出來的一段話,是摩根對兒子信中的話:

「很遺憾,你不是一個合格的預算師,特別是在今天早上,當你向公司要求借支500美元週轉時,這讓我非常吃驚。特別讓我難以理解的是,你在私人資金的運用上不光是有點困難,甚至連一點存款都沒有。但是,你每天在資本好幾百萬的公司裡做預算、財務報表及資金的安排,卻是分毫都不差,真使我難以想像。」

續後還有這一段:

「前些日子,我去拜訪一個專門做稅務業務的朋友,他告訴我,在他的辦公室裡,每天都有像你這樣的高薪白領階層光臨,他們前往的目的,就是為了避免沒有繳稅,而引起稅務機關的起訴來請求幫忙。為什麼像你們這樣具有大企管理能力的人,卻沒有管理自己錢包的能力?大概是因為公司裡有強制的財務計劃,而個人生活計劃卻沒有。」

針對兒子的個人理財問題,摩根在信內有提到一些簡單的方法,包括減少運用信用卡而改用現金、積極記錄個人支出、先儲蓄及扣起所需要的支出才花費之類。其實這些方法,在今天的社會都不是新鮮事,很多人都了解明白,可能只是欠缺執行力而已。

摩根在書中提出了兒子的個人理財問題,帶出了一個現象,就是高學歷及高職權者,高薪厚職與專業人士,甚至每天替公司處理著幾千萬、幾個億重要決定的管理層,其個人理財表現可以是一團糟。原來職位、學歷與個人財務並無必然關係,收入高不代表富有。

大家記得前政務師許仕仁嗎?當時他的案件還在審訊,每次呈堂的資料顯示其個人財務是多麼大問題,年薪幾百、幾千萬,但平日可以完全沒有積蓄,甚至經常欠債。很有趣,在政府或私人機構內,他的工作可謂十分成功,這實在令不少人摸不著頭腦,而這些「惡習」,更令他很容易被富商利用,作了令他後悔一生的事情。

摩根在書中也點出了精結所在,正正是政府或私人公司內部有制度,所有事情都有規有矩,執行者的才能自然能夠有效發揮。相反,個人的財務,自己的錢包,並沒有人規管限制,財務知識不足者,很容易揮霍無度,陷入財困。常言道「怕老婆會發達」,就是如果身邊有位賢內助,她對你又最為了解,能好好對自己的消費行為加以限制,積累財富可能更容易。

經常聽到不少人崇拜專業,認為誰家子女是做銀行的,誰家子女是讀會計的,誰家子女是某公司高層的,他們定必很富有,而所提出的投資建議就定必很有參考價值。但按我觀察身邊朋友的不少經驗,的確不少叔叔太太,就是懷著這樣信念,吃過不少苦頭,交了不少「學費」。我認為他們應該精明一 點,分清楚人家的賺錢能力在何處,與個人理財能力及投資意見價值未必有關。

尤其「黃、賭、毒」之中,隨意染上任何一瓣都可能會雞犬不寧,當中又以「賭」最為大問題。而像許仕仁一樣的事業強人,亦未必能有效避開這些惡習,服務香港一輩子,事業名利創下不少輝煌,臨老仍要「坐籠」,連法官都表示要對這樣的一位老人家判刑不是味兒,實在令人惋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627

魔術師資產配置(2016年6月)

魔術師的資產配置比例已找到了某個平衡點,起碼這已經是連續第二個月能夠將誤差維持在0.1—0.2%的範圍之內(現在的股票:商品:REIT:債券及現金比例為37:2.9:24.9:35.2),基本上不需要做任何微調亦可接受,不過既然組合內部資金有調配需要,便順手搞一搞吧:
閱讀更多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029

Allan Lin弔唁冊

今天收到一個fb message,內容如下:

「止凡兄您好,我是台灣的網友,我的一位同學也是,我們兩位都是您的粉絲,也從香港買您的書寄到台灣,我也是C行的股東。忘了是不是我同學介紹我您的網站,還是從Allan lin的網站連到您的網站的,不知道您是否也有瀏覽他的部落格,我要跟您說一個不好的消息,Allan過世了,突然過世的,心肌梗塞。

不過還好他身前有規劃用國內券商複委託,他家人現在不用煩惱海外帳戶匯回的問題了。(這是台灣方面的稅務細節,您可能比較不知道)」

貼了以下的網址:
http://allanlin998.blogspot.hk/
https://forum.doctorvoice.org/viewtopic.php?f=172&t=115392




聽到這個消息,心情十分沉重。雖然我沒有經常到Allan這位台灣blogger處看文章,但不時也會交流,我亦知道他曾推介巴黎兄接受台灣經濟發行量最大的商業週刊集團旗下的「Smart 智富」月刋的訪問,見《股市教戰》,這都令我感受到Allan兄很接近我們。

我沒法證實這個消息的真偽,但網友絕不會拿這個開玩笑吧。收到這個消息,我感受到人生無常,真實生活中的身邊朋友突然離開,我也試過三兩次,雖然不太算要好的朋友,但回想往日一起吃飯寒暄的日子,總會難過萬分。

如今不只真實生活中的身邊朋友會突然離開,延伸到網上blog友都可能突然有一天離開。以前都有不少blogger中途停止了,沒有再寫下去,又沒有在任何其他地方留言,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去了哪裡呢?誰能告知呢?

如像東尼或曹仁超一樣,辭世時全香港都會知道,但blogger始終不是名人,無聲無色地離去,大家只見某blog一直沒有更新,就是這樣而已。

今天大家每日都會走走看看的一些blogger,透過網上交流,已經變成了朋友,想得遠一點,每一位blogger都有離開的一天,我們會更珍惜今天的關係嗎?今次Allan兄離開了,有人告知了我們這事情,若沒有人告知的話,又會如何呢?這感覺很可怕。

大家今生今世有幸利用網上平台交流分享,把理念留於這個世間,也是一種緣份吧。作為blog友,沒什麼可以做,就拿這個平台作為懷念Allan兄的一個弔唁冊吧,希望認識Allan兄的網友,有祝福可在這裡留言,不認識Allan兄的,借此機會瀏覽一下他的blog,相信他寫blog也為分享,我能做的就是盡我能力,把他留在世上的東西好好分享一下。

願Allan兄早日安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4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