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沒李光耀沒今天的我們」最後致敬 星民眾排隊獻花

1 : GS(14)@2015-03-24 08:22:47





【李光耀逝世】李光耀的健康雖早在上周初已開始惡化,但不少新加坡人仍對他的離世感到「難以接受」,為他致以最後敬意及祝福,「這是我們能為他做最後的事」。



■《蘋果》記者 新加坡直擊


新加坡各地將陸續開放近二十個社區場所讓公眾悼念李光耀,但不少民眾仍專程來到他離世的中央醫院,送上束束鮮花與自製小禮物。四十六歲羅斯林娜帶着兩個女兒前來悼念,坦言「沒有李光耀就沒有今天的我們」;六十四歲主婦賴思淵更形容李光耀是她的偶像,「他幹了很多偉大事情,根本沒有他的壞話要說……他造福了我、我的家人與每位新加坡人,我的孩子聽着他的故事成長,孫兒也是。他的最大成就是從零開始打造出今時今日的新加坡」。


■香港首富李嘉誠(右)及幼子李澤楷(左)昨親到新加坡送別李光耀。

犧牲民主換繁榮

市民吳先生說,今年八月是新加坡建國五十周年,遺憾李光耀未能親身見證。國會工作人員佈置展版,讓市民寫上心意,大多數留言都讚揚李光耀為新加坡帶來的貢獻,願他安息。直至晚上,仍持續有近五十市民在外排隊等候獻花及寫心意卡。據新加坡傳媒報道,李嘉誠及兒子李澤楷已赴當地出席李光耀私人追思會。李光耀窮畢生精力將新加坡打造成最繁榮的東南亞國家,區內各國的新加坡人團體都認為,全靠李光耀令他們備受尊重。泰國新加坡俱樂部主席羅賓.羅(Robin Loh)坦言,「我們在海外生活的人,清楚感受到人們如何對待新加坡人,都要歸功李光耀先生」;緬甸新加坡協會主席安德魯.陳(Andrew Tan)亦說:「新加坡每事每物都可見李光耀的影響力,基建、法律等。來到緬甸就會欣賞他給予我們的一切。」不過靠犧牲民主自由換來的繁榮安穩,始終是李光耀一生中最大爭議。博客Alex Au直言「他創立了一套絕對不自由、違反民主的系統,他的逝世不代表這一切會煙消雲散,我們仍要努力去將其擊破。」廿九歲青年艾薩則認為李氏「從動盪中為新加坡打造一套體制,他最大特點在於鐵一般的意志,愛他也好、恨他也好,他就是將任務完成了」。「你問大家,他們想要甚麼?擁有自由寫社論的權利嗎?他們要的是房子、醫藥、工作、學校。」──談民主



網民洗版

‧英國網民John Nicholson 「希望李光耀可轉世並在英國工作,令英國重上正軌,並吸引外流的人才回歸。」‧美國網民BigGuy 「李光耀是個成功又仁慈的獨裁者,他並未如多數獨裁者般傷害國家和人民。」‧美國網民Elliot Podwill 「李光耀永遠為新加坡規劃未來,不似美國政客般在離任後對社會撒手不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24/190876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835

疑火山灰越洋來襲天降「牛奶雨」美西北蒙灰

1 : GS(14)@2015-02-09 08:55:55





■舍維留奇火山上月爆發,火山灰噴上高空。



美國西北部三個州部份地區,最近受一股神秘白灰籠罩,令到天空下「牛奶雨」,汽車蒙上一層白灰。是從俄羅斯、墨西哥以至日本千里吹來的火山灰?是本土的山火灰,還是只是強風吹起灰塵變白灰雨?氣象學家對這異象成因有眾多猜測,但承認白灰來源現時仍是個謎。


華盛頓州、俄勒岡州的喀斯喀特山脈(Cascade Range)以東地區,以至愛達荷州,上周五起都發現空氣中多了一股白灰,汽車車身窗戶積了一層灰塵,氣象局雨量計收集的雨水不再清澈,而是呈奶白色或淺灰色。



神秘白灰來源未有科學證實

華盛頓州瓦拉瓦拉縣(Walla Walla)緊急事務部,前天率先為收到汽車出現「白色東西」的報告,提出解釋,稱白灰「很有可能」來自超過六千公里外的舍維留奇(Shiveluch)火山,指這座位於俄羅斯遠東堪察加半島的火山,上月爆發,火山灰噴上六千米高空,「灑落包括華盛頓、俄勒岡兩州廣泛地區」。不過緊急事務部之後隨即修正,指白灰來源未得到科學證實,又指現時有多個火山活躍。有線新聞網絡(CNN)氣象專家范達姆,則指墨西哥的科利馬(Colima)火山上周三爆發,火山灰有可能隨着一股由南向北吹的噴射氣流,吹到美國西北部。另一些專家則猜測白灰可能來自日本櫻島火山,指櫻島火山過去一個月異常活躍,一日噴發六至八次,上周更噴出五公里大的火山灰雲上天。美國國家氣象局俄勒岡州彭德爾頓(Pendleton)分局的氣象學家克蘭普,卻質疑火山灰論,指如果是火山灰雲吹來,受影響地區會大得多,但現在出現白灰和「牛奶雨」報告的地區,集中在哥倫比亞河盆地區域,西雅圖和波特蘭等較近海大城市,近日下大雨未見有「牛奶雨」。



■華盛頓州居民發現汽車蒙上一層白灰,一抹即沾滿手。

■氣象局雨量計收集的雨水,顏色灰灰白白。




有網民歸咎亞洲工廠污染


亦有人指這是鄰近地區的山火灰屑隨雨而下,一個可能是上周加州和內華達州的一場燒毀四十間房屋的山火,另一可能是去年俄勒岡州東南部和愛達荷州西南部山火留下的灰塵。華盛頓州斯波坎(Spokane)分局的氣象學家特納,有更簡單的理論,指「牛奶雨」可能只是下大雨前剛巧颳大風,把附近地區的灰塵吹起,混入雨中。網民的猜測則天馬行空得多,有人歸咎於亞洲工廠的空氣污染,有人則一貫用政府陰謀論分析。專家和民眾對白灰來源猜測多多,特納表示現在還未有答案,「我們真的不知道。現階段這仍是個謎。」斯波坎氣象分局表示正分析「牛奶雨」的化學成份,並聯絡其他可能收集了樣本的機構,要求分享測試結果,又會將分析污染源在大氣擴散情況的電腦模型倒轉行,希望得出白灰源頭位置。美國有線電視網絡/美國《俄勒崗人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209/190349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688

內地新iPhone預訂逾200萬部

1 : GS(14)@2014-10-02 10:54:17



【本報訊】內地前日才向蘋果公司就iPhone6和iPhone6 Plus批出進網許可,內地電訊商已急不及待即時讓用戶預約,內地傳媒報道,在公佈接受預訂後不到6個小時內,電訊商接獲的預訂總量已超過200萬部。其中聯通(762)在全國網上營業廳及各地實體店開啟iPhone6及iPhone6 Plus預約,據報自開啟預約2小時內,預約量已突破60萬台;中電信(728)更推出優惠,預約用戶存100元(人民幣.下同)可得400元話費;中移動(941)方面,不單有「齋機」出售,更會向客戶贈送2個月每月2GB的數據流量。內地將於10月10日起將開啟預購iPhone6和iPhone6 Plus,並將於10月17日正式銷售。除了三大電訊商,流動虛擬網絡商(MVNO)蝸牛移動亦開放官網iPhone6預約,消費者要支付100元的預約金,預約自己喜好的iPhone機型和顏色,購機成功後,預約金將自動轉換為100兔兔幣並額外贈送100兔兔幣(100兔兔幣等值於100元人民幣,可用於蝸牛免卡話費充值等),即總計可獲得200兔兔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1002/1888614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793

安倍藉機搞「弔唁外交」

1 : GS(14)@2015-03-30 08:20:44





23國領導人或代表昨天親身出席李光耀的國葬儀式,除了向李光耀致以最後敬意外,還有可能借這個場合進行「弔唁外交」,尤其是當前中日、中緬和日韓關係仍處於緊張狀態,暫時已知日韓領袖成功會面。日本首相親赴海外出席外國元首葬禮是很罕見做法,而李光耀生前曾經嚴厲指出日本對二戰的責任,日本首相安倍沒必要出席李光耀的葬禮,但安倍打破慣例,除了要向外界顯示日本重視與新加坡的關係之外,相信是要趁機搞「弔唁外交」。日本對上一次首相出席國際喪禮,是1999年小淵惠三到約旦出席約旦國王的葬禮。安倍回鍋做首相致力修憲和將自衞隊升格為軍隊,當他昨晨6時搭專機啟程前往新加坡,臨行前被記者問到「李光耀生前曾嚴厲指出日本對二戰的責任」時,安倍說:「戰後,日本深切反省那場大戰,走上和平國家的道路,打造遵守民主、自由、人權、崇尚法治的國家。這樣的走向,今後不變。」



與朴槿惠會面

暫時不清楚安倍有否在李光耀葬禮期間跟中國國家副主席李源潮會晤,但他成功跟南韓總統朴槿惠會面,朴槿惠要求安倍採取必要措施,切實執行中日韓外長會商定的內容。此外,李源潮亦趁出席李光耀葬禮,向新加坡轉達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口信。習近平形容李光耀是他十分敬重的智者,希望在今年兩國建交25周年,鞏固睦鄰友好,深化互利合作。緬甸北部果敢地區的華人被殺,觸發中緬邊境關係緊張以來,李源潮跟緬甸總統登盛首次在新加坡碰頭,外交界都密切關注兩人會否接觸交談,就果敢問題進行磋商。中央社/共同社/中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30/190952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134

獨裁者了解獨裁者李屢預言 京不容港有民主

1 : GS(14)@2015-03-24 08:26:00





■李光耀2000年獲中大頒授榮譽博士時表示,除非港人可令北京相信他們願按《基本法》辦事,政制才有機會向前邁進。


【李光耀逝世】【本報訊】李光耀與香港來往密切,二十多年來對香港的前途亦作出多個預測,曾指香港將須倚靠中國的經濟生存,從不跟隨西方民主價值的他又斷言北京將不容香港有真正民主,只能有具篩選的選舉。預言陸續應驗,有學者指李光耀本身就是威權統治者,了解中共極權思維,因此對香港局勢有充份掌握。記者:林偉聰 朱雋穎



早於一九九二年,前港督彭定康提出政改之際,一直提倡「亞洲價值」的李光耀已稱「香港無必要在政治上挑戰中國」,又指雖然香港值得有民主,「但在現實中,我們不是經常都得到應得的東西」。李光耀在訪問中又指出中共擔心香港一旦民主化會對中國造成衝擊,「如果民主和自由市場合而為一,打造出繁榮的香港,這樣就是在挑戰他們(中共)的制度」。李光耀對香港的政治從不樂觀,李每次來港都會與其見面的前兩局議員李鵬飛就指,李光耀多年前已指即使有機會都不願任香港特首,因特首真正老闆在北京。今天政改的爭議圍繞《基本法》,二○○○年李光耀到中大接受榮譽博士學位時亦已明言,除非港人可令北京相信他們願意按中國憲法及《基本法》辦事,政制才有機會向前邁進;否則特首和港人只會不斷與中央磨擦消耗。


■1997年9月,香港首任特首董建華上任兩個月即到訪新加坡,與李光耀會面。

指回歸失英語優勢

至二○一三年,辭任內閣資政的李光耀推出《李光耀觀天下》,當中有分析回歸後的香港局勢。書中指香港曾因英語水平而在經濟上受益,但是回歸後漸失這優勢,每日有成千上萬人在中港間來往,更有不少人在內地置業,所以香港人已完全被重新吸納為中國人,更因距離和身份認同使香港別無選擇下靠中國經濟生存。書中無直接提及香港的政制問題,但李認為中國部份低層次立法機構已實現直接選舉,不排除逐步擴大直選範圍的可能,但共產黨奉行黨內民主,即使允許選舉亦必須是在他們同意的候選人中選擇,絕不容許有自由選舉。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指出,新加坡重視中國研究,相信掌握了包括反高鐵、反國教在內的近年香港社會運動,再加上李光耀奉行威權統治,了解中共極權管治思維,或令他早在香港九七回歸不久就提出,香港不會有民主。


■前特首曾蔭權2006年出訪星洲,觀摩新加坡如何吸納人才。

不能照抄新加坡模式

李光耀洞悉香港形勢,不過不等於照抄新加坡模式就是香港的出路。前高官王永平認為兩地最大分別在於施政出發點,新加坡作為獨立的主權國家,政策以人民為依歸,每幾年一次的大選,亦可確保政府順應民意,「人哋願意每五年接受一次投票考驗,冇先篩後選、冇提委會,你要參考一個地方嘅成功模式,唔可以瞎子摸象,成套嘢嚟㗎喎」。曾在新加坡生活三十多年的法律學者何耀明指李的中央集權令新加坡失去真正的多黨民主政治、缺乏新聞和媒體自由等,他認為香港可向新加坡學習,但不建議香港跟隨任何一個模式,「我希望香港可得到李光耀政府為新加坡帶來的好處,但毋須像新加坡般在人權和尊嚴上付出不菲代價」。



「是的,香港值得有民主,但最終在現實中,我們不是經常都得到應得的東西。」──李光耀一九九二年訪港,被問到香港是否值得有民主時的回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24/190877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841

更新伊波拉呈報準則發燒37.5℃要監察

1 : GS(14)@2014-10-21 08:25:55



【本報訊】伊波拉危機全球蔓延,港府昨日召開跨部門傳染病會議,衞生署、醫院管理局、漁農自然護理署及食物環境衞生署討論應對伊波拉病毒的最新防控措施,包括在機場向來自疫區的人士派發健康監察問卷,更因應伊波拉初期低燒病徵,把懷疑個案的發燒度數由38℃降至37.5℃;如有死亡個案,遺體需於24小時內火葬或土葬。記者:黃靜薇


衞生署總港口衞生主任徐樂堅表示,機場的入境大堂會設置兩個櫃枱,如入境旅客曾於過去21日內到過爆發伊波拉病毒的西非國家,或持有該國家簽發的旅遊證件,需填寫健康監察問卷,包括個人資料、旅遊紀錄、健康狀況和與伊波拉病毒病患者的接觸紀錄等。若旅客有症狀,會轉介他們到瑪嘉烈醫院的傳染病中心接受檢查。但該問卷屬自願性質,不會強制來自疫區的旅客填寫,徐指出,估計每日40萬名入境旅客中,有15位為目標旅客;至於歐美國家的旅客,因疫情在當地只局限醫院個案,未在當地社區爆發,故暫毋須填寫。


加強醫護人員防護裝備

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梁挺雄指疫症越遲發現,伊波拉病毒的傳染性會越高。經商討後決定更新目前伊波拉呈報準則,將懷疑個案病人的發燒度數,由38℃調低至37.5℃,加強監察可能在感染伊波拉病毒初期出現低燒的病人。而美國接連出現醫護人員使用保護裝備也感染伊波拉,令人關注前線醫護人員的防疫訓練是否足夠。醫管局質素及安全總監區結成指,瑪嘉烈醫院的傳染病中心、內科及深切治療部的醫護人員已接受防控感染培訓。醫管局已加強防護裝備,包括以頭罩代替頭帽,確保能全面覆蓋頭及頸部、安排前線醫護人員進行穿戴及卸下防護裝備的訓練,並購入足夠數量的防護裝備。醫管局中央感染控制委員會今日舉行專家會議,討論加強防控伊波拉,與大學教授、防護中心等部門討論環境消毒及疫情爆發時各醫院如何配合等。



【直播學聯政府對話】時間:周二下午6時雨傘革命: http://umbrella.appledaily.com
YouTube: http://bit.ly/umbrellalive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1021/1890684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185

「以己力助星打入第一世界」

1 : GS(14)@2015-03-24 08:22:53





李光耀去世,中外各大傳媒都以顯著篇幅報道及評論其生平,雖有提及他壓制新聞自由等民權,但普遍都讚揚他對新加坡的貢獻和成就。英國《經濟學人》盛讚李光耀以一己之力,將資源匱乏、移民雜處的小小新加坡打入第一世界,比獨裁者卡斯特羅、金日成優勝。他推動經濟年年高增長,國民享受舒適生活環境,但另一方面民主自由諸多限制。文章如此作結:「如果命運安排他生於超級強國,而不是小小城邦,又會如何?」英國《金融時報》就稱李光耀是二戰後亞洲最受尊敬和富有爭議的政治家之一,最偉大成就是在腐敗和效率低劣的東南亞宣揚良治理念,但就以壓制新聞自由等作代價。美國《紐約時報》形容他是帶新加坡走向繁榮路的堅定推手,新加坡就等於李光耀:高效率、不感情用事、廉潔、凡事向前看,務實主義。文章續稱,李光耀有時被批評為壓制自由,但其施政模式成功。中國內地傳媒就藉李光耀「擦鞋」,主力報道他對中共領導人的讚許,亦談引述李光耀的中國論,「中國不會成為一個自由的西方式民主國家,否則就會崩潰」。英國《經濟學人》/美國《紐約時報》/中央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24/190876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836

新加坡之父李光耀病逝

1 : GS(14)@2015-03-24 08:21:45





■李光耀 資料圖片



【李光耀逝世】憑着一手創造威權資本主義,將彈丸之地新加坡打造成金融強國而被發展中國家奉為治國圭臬的李光耀,昨晨病逝,享年九十一歲。新加坡全國哀悼七日,數百人湧到總統府獻花。李光耀長子、總理李顯龍發表講話,讚揚父親為國家貢獻一生,發言期間一度激動哽咽。今年適逢新加坡建國五十周年,可惜「國父」無緣與民眾同慶,留下遺憾。


新加坡總理公署昨清晨發公告,稱建國總理李光耀在凌晨三時十八分逝世。李光耀是在上月五日因嚴重肺炎,入住新加坡中央醫院,當局延至上月二十八日才公佈消息,指他病情有好轉,但要用機器幫助呼吸。到上周二,總理公署連續六日發公告指他病情持續惡化,外界都有心理準備迎接壞消息。李顯龍在昨晨八時透過電視廣播,先後用馬來語、華語和英語講話,宣佈李光耀死訊,其間他一直神情肅穆,只有在用華語講話時顯得激動,一度哽咽。



全國哀悼七日

李顯龍感謝各界在李光耀留院期間表示的慰問,指這反映李光耀「地位無可替代」。他盛讚李光耀為新加坡獨立而奮鬥,「領導新加坡從第三世界晉升第一世界」、打造出民眾自豪的國家。他援引李光耀說過的話──「最終我得到了甚麼?一個成功的新加坡;我放棄了甚麼?我的生活」──指李光耀為國家奉獻一生,致力團結人民,激發大家自力更生;「悼念他最好的方式就是繼續發揚他的愛國精神,讓新加坡繼續繁榮穩定」。國父離世,新加坡宣佈昨天起至周日,連續七天定為為全國哀悼日,所有政府建築下半旗。李光耀家人在昨日和今日兩天,於總理官邸為李光耀守靈。到明天,靈柩明天會由炮架車移送國會大樓停放,一連四天(至周六)供公眾瞻仰。當局並宣佈周日下午二時將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大學文化中心,為李光耀舉行國葬,接着在萬禮火化場舉行私人火葬儀式。骨灰安置暫未見透露,但預料會按照李光耀亡妻柯玉芝遺願,夫婦倆骨灰合葬。




周日舉行國葬

在李光耀的威權資本主義治下,新加坡由匱乏的蕞爾小島打造成政治穩定、經濟蓬勃的金融中心,但在其家長式管治下,犧牲了人權和言論自由,備受西方社會批評。不過,隨着這個亞洲最後一位強人逝世,新加坡人都傷心哀悼他離世,預計多國領袖均會出席周日舉行的國葬,南韓總統朴槿惠率先表明參加;央視報道亦指中國領導人會出席,但未提確實名字。另外,新加坡總統府和國會大樓昨天起均在大門前放置弔唁冊和弔唁板,供民眾簽名和留言悼念。不少新加坡人昨天一早就去到總統府獻花;當李光耀遺體下午一時前移送到達總理府時,不少人顯得悲痛,掩面啜泣,有人高呼:「李先生,李先生!」新加坡全國亦設立十八個悼念點,包括設有「演說者角落」的芳林公園。該處是新加坡唯一供民眾合法集會示威的地方,當局昨午突宣佈撤回准許公眾在公園自由集會的條例,未有說明結束有關安排日期。總統陳慶炎給李顯龍發唁電慰問,讚揚李光耀打造了唯才是用和多元文化的新加坡,貢獻深遠。前總理吳作棟亦在社交網facebook貼文表示哀悼,讚李光耀是「無私的領袖」,「一生致力建設新加坡,給我們留下不朽的遺產」。法新社/中新社/新加坡《聯合早報》「最終我得到了甚麼?一個成功的新加坡;我放棄了甚麼?我的生活。」──談自己和新加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24/190878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829

密謀當街捉人斬首悉尼拘兩IS支持者

1 : GS(14)@2015-02-12 23:46:58





澳洲悉尼警方昨日宣佈粉碎「伊斯蘭國」(IS)兩名支持者發動恐怖襲擊的陰謀,拘控兩名廿多歲中東裔男子,指他們密謀在公眾地方捉人斬首。



搜屋撿獲獵刀IS旗幟

警方前天根據情報,於市中心三十公里外的費爾菲爾德(Fairfield)一處民居進行突擊搜查,拘捕庫圖比(Omar Al Kutobi圖右)及基阿德(Mohammad Kiad圖左),並撿獲一把開山刀、一把獵刀及一面IS旗幟,還找到錄影帶片段,片中只見其中一名疑犯跪在自製IS旗幟前,周邊放了武器,以阿拉伯語說了一段與襲擊行動有關的話。當被問到兩名疑犯是否密謀捉人來斬首時,新南威爾斯省副警務處長伯恩(Catherine Burn)說暫時不確定兩人想以甚麼方式施襲,但相信他們準備用刀殺人。警方正在調查他們是否跟IS成員有聯絡,但相信他們與去年九月拘捕的恐怖分子無關。目前兩人不准保釋,若策劃恐怖襲擊罪成可判終身監禁。美聯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212/190385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793

南韓首確認 第四代感染

1 : GS(14)@2015-06-15 08:50:49

■南韓爆發新沙士後,不少民眾外出時戴口罩以防感染。楊柏賢攝



【新沙士殺到】南韓中東呼吸系統綜合症(俗稱新沙士)疫情昨首次確認有第四代感染個案,連同11宗新增確診,患者總數達138人,當地亦疑出現第二個感染源頭。在南韓視察的世界衞生組織指,疫情規模龐大和複雜,但稱沒迹象顯示病毒在社區傳播。


南韓新沙士前天只新增4宗個案,事隔一天卻新增12宗確診個案,加上首次出現第四代感染個案,掃走前天疫情放緩的樂觀情緒。死亡人數昨再多1人,增至14宗,隔離人數4,014人,2,900間學校和幼稚園繼續停課。3名患者昨天治癒出院,總出院人數達10人。第四代感染患者是一名70歲救護車司機,他曾接載過兩名第三代感染者,其中一人是75歲女患者,他在本月5日和6日載她到慶熙大學醫院及建國大學醫院,該名女患者在三星首爾醫院接觸過一名第二代患者,在上周三不治,該第二代患者曾在平澤聖母醫院,與從中東回國的首名確診者有接觸。




疑有第二個發病源頭

當局相信這名司機在接載病人時感染。此外,當局指三星首爾醫院一名負責移送病人的人員測試呈陽性反應,或令病毒在醫院再次擴散。院方隨即宣佈暫停部份運作,停收門診病人。除出現第四代感染患者,當地亦擔心出現首名中東回國感染者以外的第二個發病源頭,京畿道平澤市一名35歲姓李警員上周三確診,他在上月26和28日與從沙地阿拉伯回國的朋友喝酒,至本月1日出現發燒和咳嗽症狀,到曾爆發疫情的平澤博愛醫院求診,翌日對病毒測試為陽性,但事隔一天他的第二次化驗為陰性。他在本月4日,曾乘坐火車和同事的車到住所附近的保健所後回家,因此外界擔心爆發社區感染。至本月5日至9日,警員因肺炎症狀入住牙山忠武醫院,10日入住天安檀國大學醫院,對病毒測試為陽性,及在其後兩次檢查均為陽性。他病情嚴重,當局為他注射康復者血清,是當地首宗接受血清治療個案,希望能夠醫治他。他的沙地回國朋友對病毒測試為陰性,但專家指要再檢查他們的血液是否有抗體,才能確認,當局暫時認為他是在平澤博愛醫院染病。世衞與南韓保健福祉部專家昨指,沒有證據顯示病毒已變種,又指疫情在當地屬大面積和複雜的傳播感染,估計與大部份南韓人不熟悉新沙士,令醫生誤以為是呼吸道感染有關。加上當地人傾向向多間醫院求診,醫院急症室和病房擠迫,及南韓人習慣呼朋喚友探病,亦令病毒加速擴散。世衞指要防疫工作見效料需數周時間,並促請當局加強基本公共衞生措施,並禁止患者、懷疑患者及曾與患者接觸的人離境外遊,以降低傳播風險。南韓《中央日報》/韓聯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614/1918382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9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