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蠻--------天使投資第一人薛蠻子
1 :
GS(14)@2011-03-20 17:29:48http://www.chuangyejia.com/norm. ... a0aaab2b026049a3139
他是中國最早的天使投資人。
他曾投資UT斯達康、8848、蔡文勝、李想。
他出身顯貴境遇非凡,棄學從商樂此不疲。
他在美國炒房成為富翁。
他老奸巨猾又童真可愛。
他潛伏30年,為打擊拐賣兒童挺身而出。
就是這個白頭髮老頭兒。

來參加生日晚宴的人比薛蠻子預期的要多,包括宴會臨近結束時趕來的周鴻禕、陳志武、熊曉鴿,差不多有80多位。
剛剛結束與騰訊之戰的周鴻禕,奇虎360的董事長,帶著他桀驁不馴的表情最後出場。「薛蠻子是中國天使投資第一人。」他當眾說。這是他帶給薛的生日禮物。
在座者很多大名鼎鼎,吳鷹,李開復,徐小平,陳一舟,謝文,鄭淵潔,等等。即使是那些自稱為「薛系」的被薛蠻子投資的年輕人,李想(汽車之家創始人),方三文(雪球財經創始人),杜子建(華藝百創傳媒公司總裁),名聲也遠比這個白髮滿頭正在度過58歲生日的老頭兒響亮。當然,還有那位被稱作「站長之王」的蔡文勝,「薛系」最早的成員。他當晚沒有出席,原因我在文章最後會寫到。
薛
一定不會因為我叫他「老頭兒」生氣。你可能在網上看到過他僅有的為創業者布道的一段視頻,那不是真實的薛蠻子。至少,不完全真實。如果你會再次觀看,如果
能在他的講話中每隔一分鐘加入一個或多個北京俚語(如你丫、他媽的、王八蛋之類)以及英文單詞,效果會好得多。這一原則同樣適用於本篇文章。突然爆發又戛
然而止的大笑也必不可少。類似的笑聲,我只在相聲演員或戲劇中的奸雄那裡聽到過。有人把他比作任我行。
的確,整個生日宴會很像金庸小說經常寫到的群雄聚會,一群怪傑,對一個更大的但是一直默默無聞的怪傑表達敬意。他竟然點名索取這種敬意。「吳鷹,該你了。」薛拿著話筒大聲說。
吳鷹公佈了薛蠻子的一部分資產:2000年,UT斯達康在納斯達克上市,薛蠻子賺了至少1.2億美元。他當初的投資金額是25萬美元。「看著飛漲的股票,蠻子說了一句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話。」吳鷹繼續揭秘。「他說,從此以後我再也不干壞事兒了。」
這符合薛的說話風格,坦蕩,無所顧忌。那也是薛蠻子迄今為數不多的膨脹時刻之一。「我從來沒想到個人能有這麼大的財富。」他對我們說。
但並非窮人乍富。在UT斯達康之前,即使按照今天的標準,薛也是有錢人。只是這一次回報巨大。於是,薛結束了在美國進行了近20年的房產買賣生意,開始了職業投資生涯。
是的,美國。按照薛的說法,米國。這個外貌仍然堪稱英俊的老頭兒早已經是美國人。我們從頭兒講起吧。

截至2月18日生日宴會,鄭淵潔認識薛蠻子不超過一週。通過微博,薛蠻子第一次知道「童話大王」。「你丫是一農民,」鄭回憶見面時薛說的第一句話,「哪有這歲數還在這兒寫的?我要投資你,對你點石成金。」薛滔滔不絕講了「4個小時」,「你要謙虛啊,」最後,他告誡那個原本口才極佳的聽眾。
鄭淵潔向自己的父親講述了這次奇遇(鄭在微博上稱薛為「奇人」):此人小時候玩兒的泥巴是劉開渠所捏,作文曾經沈從文批改,其父曾為中共高級官員。「薛子正,」鄭的父親說,「他爸爸是薛子正。」
鄭父的正確推斷讓鄭對薛的自述深信不疑。鄭父在華北軍政大學就讀時,薛子正擔任該校辦公室主任。1952年,「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興建委員會」成立,薛子正以北京市人民政府秘書長兼任委員會秘書長,劉開渠為設計處處長和雕塑組組長。
薛子正後來歷任北京市副市長、國家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等職。這個四川人22歲留學蘇聯學習軍事,29歲(1934年)成為中共江西軍區參謀長。「小學同班同學裡,我爸的官兒是最小的。」薛蠻子說。看看他的小學同學吧:劉婷婷,劉少奇的女兒;朱和平,朱德的孫子;李先念的兒子,胡耀邦的女兒。
1966年8月18日凌晨3點,13歲的初一學生薛蠻子趕到天安門廣場,與來自全國的紅衛兵一起等待毛澤東的第一次接見。「文化大革命」開始。薛子正被隔離審查、關入監獄。薛蠻子的貴族生活結束了。兩年後,這個15歲的少年前往內蒙古烏拉特前旗的一個村子,與上千萬「知識青年」一樣接受「上山下鄉」的奇特命運。
在那個偏僻的地方,薛蠻子呆了兩年,欠了公社100多
塊錢,摔斷一回胳膊。他很願意用自己的朋友、收藏家馬未都的故事來描述當年的處境。馬插隊時是一名廚師,在做了很長時間內心掙扎後決定,舀一大勺芝麻醬放
入嘴裡。他差點兒因此窒息。當他自以為清理得毫無破綻回到住處時,剛開口說話,滿屋子的人齊聲大叫:你狗日的偷吃芝麻醬!
薛蠻子逃回了北京。他很幸運,母親的工資可以養活他。插隊儘管只有兩年,貧窮和飢餓給這個少年留下的記憶刻骨銘心。「我從來不發火,不慌張。」薛說。「投資賠很多很多錢,幾百萬,最多難受一天就過去了。我經歷過我爹關監獄六七年,經歷過15歲
下鄉把胳膊摔斷了,我的人生都是白撈的。我的很多一塊兒插隊的同學現在都退休了,有的在赤貧線上。我很滿意了,極為幸運,中國外國到處都跑過,有兒有女,
有漂亮媳婦兒,達到了財務相對獨立,不用為錢屈辱自己,只跟自己喜歡的人做自己喜歡的事兒。」當然還有另外一面。薛的很多朋友都說這個老頭兒吝嗇,他們使
用的詞是「摳門兒」。薛投資的Golf Media(高福美地)董事長賈裴軍曾與薛一起去做腳部按摩,賈發現這位「美元級的億萬富翁」穿的襯褲「全是窟窿」。他進一步指出薛蠻子的衣服大都購自動物園批發市場。賈對這種「摳門兒」表示出由衷的敬佩。還有朋友對薛跨洋旅行從不購買飛機頭等艙發出善意的嘲諷。
薛的語言裡保留著一兩個內蒙古當地的方言詞彙(如稱「不稀罕」為「不帶要」),看起來他並不自覺。他留給村裡人的記憶可能是那個小孩兒上廁所一定會看書。「蠻子拉屎的時候都看書。」薛學著當地人的口音說。
接下來的生活大致可以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找到。無聊,晃蕩。一個朋友說自己一個月能背700個英文單詞。「700個算什麼?老子能背1200個。」17歲的薛蠻子發出挑戰。他贏得了賭注,被邀請在莫斯科餐廳飽餐。請客的是另一位,水華(電影《林家鋪子》的導演)的兒子張小華。薛大快朵頤,連吃了三份奶油烤肉雜拌兒,致使長期對此類食物缺乏認知的腸胃大鬧三天。餐費15元,相當於當時一個大學畢業生月工資的三分之一。
薛的聰明此時顯現出來。他沒有讓事情就此告一段落。一鼓作氣,他用6個月時間背下來1萬
多個單詞。家庭背景決定了他可以跟著蕭乾(《尤利西斯》譯者之一)、陳佔祥(與梁思成共同提出關於北京城市建設的「梁陳方案」)等人學習英語。按照薛的話
說,「這時候來往的人就牛了」。通過蕭乾,薛認識了沈從文。薛的法文教師名單也不遜色,李健吾(《包法利夫人》譯者),陳敬容(《巴黎聖母院》譯者),葉
君健(《安徒生童話》譯者),華攬洪(北京兒童醫院的建築設計師,其父華南圭,與詹天佑齊名)。當然,這一名單的意義更多在於氛圍展示,薛真正的法文教師
是華攬洪。儘管後來放棄了法文,薛當時還是令人羨慕地接觸到了《局外人》、《厭惡及其他》等法國現代文學傑作。學習英文1年後,薛蠻子開始嘗試翻譯英語文學作品。他能夠看到《教父》、《愛情故事》等美國最新小說。1978年,薛與人合作翻譯的《白宮衛士》(一部講述水門事件的美國小說)由商務印書館出版,薛拿到了468元稿酬。
顯然,這是薛蠻子一生中集中利用門庭優勢的一段時間。1976年,毛澤東去世,薛的父親出獄。薛子正給王冶秋(國家文物局局長)寫信為兒子找工作。王冶秋把薛蠻子推薦到了文物出版社,該社社長是王的妻子高履芳。文物出版社出版一本雜誌《文物》,每期有一頁英文目錄,薛蠻子被安排負責此項工作,月薪30元。
當時文物出版社在故宮辦公,為出版出土文獻,借調來全國的著名學者,先後成立了銀雀山漢墓竹簡、馬王堆漢墓帛書、吐魯番唐代文書整理小組。奇特的場景出現了。一個20歲出頭的小夥子,在故宮裡遊走,讓唐蘭、張政烺、馬雍、李學勤等中國頂尖的歷史文獻、文字學家瞪大了眼睛。薛給他們講《教父》,黑手黨的傳奇故事,他們聞所未聞。
多年後,薛將在這裡為孫正義和楊致遠講解故宮。
1977年,中斷10年
的高考恢復。薛蠻子只有初中一年級學歷。「我得考研究生,」薛對我們說,「因為研究生不考數理化。我的競爭對手,最可怕的是那些老大學生,夫妻長期兩地分
居,志在必奪。我得找到我的競爭優勢。」薛決定報考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外關係史研究生。薛認為,他的競爭者中,懂外國的不一定懂中國,懂中國的不一定懂外
國,自己則兼而懂之。「我過早地理解了定位和跨界的重要性,」薛說,「一定要出奇制勝。」
他如願以償。
考慮到薛蠻子的年齡,請再給他一點兒耐心。我爭取在這一節裡讓他前往美國。
薛研究生考試成績本專業全國第一。薛父的月薪299元,給了薛蠻子100元。「今天開會鄧(穎超)大姐來找我了,」薛子正對兒子說,「她說祝賀你啊薛大哥,你兒子考了狀元了。」這是愉快的回憶。「周圍那麼多高官兒,我爹長了大臉了。周恩來才掙399塊,哥們兒拿了四分之一國家總理的俸祿。」
這次考試,薛的政治成績最差,儘管他曾經找過邢賁思(中國社科院哲學所副所長)請教。「我死活記不住。」薛說。
這
可能是一個隱喻:薛堅持了自己的內心,就像他曾受到多位大家熏陶、能說流利的英文而又不改滿口北京俚語,寧願自己看起來像王朔筆下的北京頑主;就像他出身
顯赫並受益於此但最終與它分道揚鑣。或者,它們能夠說明薛的某種叛逆,與「文化大革命」的歇斯底里性質相似的某種反動,但無疑,他知道界限在哪裡。
薛
先後師從孫毓棠、馬雍,均為秦漢中西交通史專家。專業相關史料多在國外,薛決定出國。從薛後來很快棄學從商推測,其動機可能並非如此簡單。無論如何,薛認
識了簡慕善,一個對他來說異常重要的美國人,美國大使館美中交流協會的代表,伯克利加州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曾隨尼克松總統訪華。簡慕善的北京話說得
與薛蠻子不相上下。他驚異於薛在兵荒馬亂的時代取得的成績。他為薛向伯克利寫了一封「前所未有」的推薦信,稱被推薦者為「中國的出類拔萃之輩」,如果不給
此輩獎學金,將是「本校永久的遺憾」。薛一般不會過分張大其辭或者無中生有,他的經歷奇特是因為他從來不是一個平民,儘管他可能對此否認。「我願意實話實
說,因為撒謊記不住,成本太高。」
好吧,薛蠻子來到了美國。1980年5月21日,薛記得清清楚楚。伯克利給了他每年2萬美元獎學金。1980-1981年度,中國留美學生總數為2770人。
身上只帶著500美元的薛興沖沖地跑到學校去要獎學金,被告知9月份才能夠領取。「哥們兒這不要餓死了嗎?」按照校方的指點,這個用不了多久就要發財的北京小夥子在伯克利校刊上尋找打工的機會:「聘請懂漢語拼音的翻譯」。
薛蠻子「心中狂喜」:「國民黨不懂漢語拼音,咱們完全是跨界的高手啊。」
應聘。敲門。門開了,「吧唧,出來一高個兒一矮子。」
高個兒是台灣人,叫陸弘亮。矮子是日本人,叫孫正義。
1980年,中國職工年平均工資762元,
是否允許農民分田單干還在爭論中。薛蠻子的幸運或許讓人悲憤莫名。薛直到現在仍然鼓勵年輕的中國人學英語,出國,包括剛認識的鄭淵潔的兒子。當然,他建議
他們學習英語的方式自成一派:看毛片兒或者偵探小說。「做事兒一定要有興趣,」他說,「好這口兒,好到倒貼的時候,這事兒就有戲。」
薛蠻子對孫正義提供的每小時7美元工資有興趣。孫正義發明了一種日常用語自動翻譯機,包含32種語言。孫剛從伯克利經濟學院畢業,即將回到日本創辦讓他名震世界的軟銀。薛得知,跟自己一起為孫正義工作的,還有一個正在伯克利讀書的戲劇博士,名叫賴聲川。
薛最終掙到了7000美元。他用其中2000美元買了自己的第一輛汽車。「猖狂啊。」薛自我評價說。孫正義回到日本,把機器賣給了夏普公司,價格是100萬美元。
有機會賺錢,而且數額如此巨大,薛蠻子對自己的專業失去了興趣。他看著那些像牙塔中與世隔絕的教授,自忖不能再與他們為伍。他改修了中美現代經濟關係史。離畢業還有一年,他的一份工作申請被接受,年薪35000美元。薛賣掉汽車就「衝到了紐約」。
聘用薛的是德國蒂森(Thyssen)鋼鐵公司下屬的一家貿易公司。對方驚訝於薛就職的速度。「我心說,早來早拿一個月錢呢,一天100美子(北京俗語,即美元)啊。」
薛的工作是對華貿易。他的商業才華幾乎立刻得到了展現和承認。公司將向中國出口50萬噸尿素,但按中方要求尿素不能像在美國一樣散裝。在美國進行包裝,成本每噸將增加20美元。薛知道中國人工低廉,如果到港後就地包裝,利潤會大增。公司聽從薛的建議,在廣東湛江投資50萬美元建了一個包裝廠,收益巨大。第二年,薛開始涉足對華石油貿易。「買得便宜賣得高,」薛總結自己的經驗說。「Buy low and sell high」,這幾乎是所有生意的訣竅。20多年後,薛依然遵循著這一原則,只是貨物變成了公司。
作為獎勵,公司為薛提供了7000美元20年無息貸款,供他買房。薛買了一所小房子。他馬上發現這裡面有利可圖。他用自己的錢在公園大道西街又買了兩套,然後賣出,1年賺了12萬美元。「薛先生,」公司財務總監風聞薛的輝煌戰績後對他說,「我們合夥兒干吧。」財務總監有50萬美元的銀行信用額度,薛蠻子有敏銳的商業嗅覺。1年後,兩人分別掙得100萬美元。財務總監立即辭職回到德國。薛蠻子隨後也扔掉了工作。「那邊兒4萬,那邊兒100萬,誰還幹這事兒啊?」
獨來獨往的地產投資生活開始了。在美國,薛蠻子基本上不跟中國人來往。「中國人嫉妒,別人混得好,他就不舒服,而且會搶走你的生意。」
薛蠻子把鷹一樣的目光轉向西部。西雅圖,波音、微軟、任天堂所在地。同在西部,西雅圖的房價只有舊金山的四分之一,薛認為升值潛力頗大。薛在西雅圖的投資收益證實了他的判斷,第一年升值30%,第二年40%。80年代末,當紐約房價大跌薛蠻子回來大肆收購時,有媒體寫道:「好消息是Charles Xue出價了,壞消息是他的出價比較低。」
薛在紐約曾與歌星惠特尼·休斯頓比鄰而居。他還買下了普爾(創立標準普爾的那位)的故居,佔地三四十畝的山頂莊園。「一座宮殿,」薛說,「火雞、松鼠、鹿隨處可見,可以看到山下的三個湖。」薛把宮殿「送給了前妻胡安」。是的,就是夏雨主演的電影《西洋鏡》的導演。
1991年初,薛蠻子接到一個電話:「你想不想做一個中國的AT&T(美國電話電報公司)?」事實上,這根本不是電話,是引導薛蠻子趕往領取吳鷹所說1.2億美元的號角。
「怎麼可能?」薛說,「我想都沒想過。」
「有可能。」對方說。「給我買張機票,我們談談。」
這個人叫王祖光,留學生,在中國與浙江電信器材一廠創辦了一家名為宇通的公司,經營欠佳,希望名聲響亮的薛蠻子能夠買下它。
薛可能隱約覺察到了什麼。他同意為王購買機票來西雅圖一晤。薛對王之所說一無所知,但是他懂錢,知道機會就是錢。十幾年後,他仍能從那些80後互聯網創業者身上賺到錢,根源在此。當然,他還懂得利用資源,比如現在,他把電話打給了一個叫陸弘亮的人。
孫正義把伯克利的公司賣給了自己的合夥人陸弘亮。陸最終把它賣給了京瓷,手裡資金充裕,關鍵的是,他懂行。
回國考察後,中國潛力巨大的電話用戶市場(當時大陸固定電話擁有率只有1%)讓陸弘亮和薛蠻子決定一起買下王祖光的公司。它就是Unitech,UT。

幾乎同時,那家名叫Starcom(斯達康)的公司也由吳鷹創建出來。
4年後,他們坐到了一起。吳鷹來到曼哈頓的薛宅。「他是當時我們幾個人裡最有錢的。」吳鷹說。
兩個公司以雙方各佔50%股份合併為UT斯達康。13天后,一干人到日本會見已經聲名遠播的孫正義,由吳鷹向孫做了30分鐘的演講,孫決定投資3000萬美元購買30%股權。這就是「3個30」的故事。5年後,孫正義的這筆投資與薛蠻子一樣,增值到100倍。後來,孫又追加投資至1.6億美元。
薛蠻子不參與公司管理。他對此缺乏興趣。他只喜歡看準機會一擊奏功。這是美國的地產生意在他身上的烙印。在這個意義上,他說自己投資首先「為滿足虛榮」是可信的。「能讓一個高中沒畢業的孩子IPO,能讓他把公司賣給谷歌,證明自己有點石成金的本事。」
當然,賺錢非常重要。薛甚至以此作為評價人的一條標準。「孫正義是我見到的第一個有10億美金的人。」「蔡文勝是世界上擁有2000萬美元速度最快的人。」「李想是我回到中國見過的品質最好的人,一下子有了幾個億作風毫無變化。」
2001年,薛蠻子拋售了UT斯達康的股票,結束了美國的地產生意,專注於國內的投資機會。此前,他曾投資中國最早的電子商務網站8848,他也據此認為自己是中國最早的天使投資人。這同時也是他的遺憾,沒有及時上市(當時納斯達克剛開始滑向深淵)以致未能熬過「互聯網的冬天」。2004年後,薛的投資頻率明顯加快,蔡文勝和李想是其中兩個突出案例。2008年,薛蠻子帶著夫人和年幼的一兒一女回北京定居,雖然有種種考慮,中國的投資機會肯定是重要因素之一。
生日晚宴上,我正與他聊到「欠公社100多塊錢」,有人過來找他,客氣地表示「等你們談完」。薛站起來就走:「先談賺錢的,這事兒不賺錢。」
「蠻子非常聰明,」吳鷹說,「眼光很準。」1997年,UT斯達康董事會討論在中國數千萬美元的一個投資。「薛蠻子是唯一投棄權票的,」吳鷹說,「我們6個人都同意,包括陸弘亮,孫正義,北尾吉孝(現SBI CEO),結果證明我們的決定是錯的。」另外一個故事是,1995年,薛曾帶著吳鷹拜訪一位華爾街投資銀行家(這也是吳第一次接觸投行)。後者請他們預測2000年UT斯達康的營業收入。幾個人中,吳的結論是將達到目前的200倍,20億美元。「薛蠻子說的是5億美元,是最接近的一個。」
即使如此精明,薛錯失良機的時候也並不少見。「馬云是我最大的失誤。」薛說。當年孫正義準備投資馬云,薛不屑一顧:「這廝長成這樣兒,有什麼前途?」
「錯誤,」薛大叫,「我錯啦,慚愧啊。哈哈哈。」
2000年左右,王功權(鼎暉投資合夥人)曾經帶薛蠻子去看過周鴻禕,當時周的「3721」中文網址輸入創建不久。薛的態度是:「什麼叫不管三七二十一啊?」2003年,雅虎以1.2億美元收購了3721。「我瞎了狗眼。」薛復大叫。
2004年,薛蠻子與IDG共同投資了蔡文勝的265上網導航網站(2007年被谷歌收購)。身在廈門的薛已經知道蔡文勝的模仿對象hao123的創始人李興平就在廣東梅縣,派人去談了兩次投資,李沒有同意。「要是有飛機我就親自去了,那地方太偏了。」就在薛對自己說「不急」的時候,百度以薛認為極為便宜的價格收購了hao123。薛為自己的「懶」後悔不迭。
薛投資失敗的案例也所在多有。1年前,周鴻禕邀薛蠻子一起投資一個羊奶生產商。「我以為他懂,他以為我懂,糊裡糊塗就投了。我們完全不懂羊奶這個事兒,大多數人是不喝羊奶的。」
薛蠻子會「糊裡糊塗」嗎?「成功是偶然的,失敗是必然的。」他說。
薛自稱,過去18個月裡,賣掉了總價值15億美元的公司(他的神氣與講述他又賣掉多少個房子無異)。同時,他還有20個左右在投項目,包括那些參加生日宴會的「薛系」成員。他的投資額估計在2億元左右。他投的一家電子外貿網站(帝科思Deal extreme)上市未久。他投的一家船廠即將上市。
薛的人脈廣泛從其生日宴會可見一斑。這是一個投資人必備的資源。薛的閱歷讓這一切看起來水到渠成。
說服薛投資似乎也很容易,只要你能讓他聽懂。千萬別試圖欺騙這個自稱「老奸巨猾」的老頭兒。他通過IDG知道了蔡文勝。蔡對他說,中國互聯網用戶的特點是低學歷低年齡低收入,他們在鍵盤上敲不出來Yahoo和Google。
薛聽懂了,為什麼這個看似白痴的網站流量巨大,他投資了。汽車之家創始人李想找到薛蠻子,對他說,上汽車網站的多數是外行,自己就是外行,所以知道他們的
需求。薛聽懂了,投資了。「我們的報表很實在,但薛蠻子來公司時我們沒想到會拿到投資,」李想說,「當時我也不懂什麼叫天使,也不知道他曾經投資UT斯達康,還是8848的創始人。」
薛最不能容忍的是糊塗人。「寧可跟聰明人吵架,不跟糊塗人說話。我最怕搭理理不清的人,糊塗蛋,你給送他東西他還以為你害他。」他可以容忍不誠實,「不誠實是普遍的」。薛自己呢?「我一定是一個老奸巨猾的傢伙才能在中國生存。中國的騙子比我不知高多少。」
薛的投資原則簡單,「人靠譜兒事兒靠譜兒」。這需要精準的眼力。
薛的投資譜系雜亂無章,如果一定要找到「規律」,那麼「能賺錢」最為近似。「沒有固定領域,極度實用,」薛說,「挖到手裡都是菜。」
薛蠻子沒有辦公室,沒有僱員,沒有秘書,投資項目記在一個16開的大筆記本上:方三文,羊奶,杜子建,黑黛……
讓薛全部記住所投的項目有困難。當他拿著老花鏡打開那個筆記本為我們尋找某個名字的時候,我沒有絲毫惡意地想到了葛朗台。
事實也非如此。「薛系」很多人談到了薛決定投資的速度以及不討價還價。「5分鐘,」杜子建說,「只用了5分鐘,他就決定投我。」杜的說法可能誇張。李想的回憶是:「我們找過他後,他到公司來了一次,跟一個在IDG做財務的,看了報表。回去就打電話說,我準備投100萬美元,你看能佔多少(股份)?」李算了算,告訴薛「百分之十幾」,薛接受了。「沒有討價還價,」高福美地總裁賈裴軍說,「投資我們1200萬元,佔股不多。他說我一定不能做大股東,否則你們就不好好玩兒了。」
薛也並非像他看上去那樣閒適。他要幫助被投者尋找人才,給他們提供新的信息和思路。「天使」並非慈善家,投出去的錢要加倍掙回來,焉能不朝夕惕厲?對於薛提供的幫助,「薛系」成員讚不絕口。
「我跟他說我想見什麼人,他就能給我找來。」賈裴軍說。「他說,蔡文勝過來,你給賈裴軍說說。」
李想認為,薛蠻子對他最大的幫助,除了投資,就是為他引進了兩個人才,來自普華永道的CFO,來自麥肯錫的CEO。
他們目前仍然在任。李想把薛蠻子帶來的改變稱為「讓我們從井底爬了上來」。「薛總是一個思維跳躍的人,」李說,「看到新的機會就過來講一通。我的做法是:
認真聽他講,決不和他爭,該怎麼做還怎麼做。有的人會跟他爭,一定要爭出個所以然。沒必要。他不會駕馭我們的經營,他一般連財務報表都不看。他提供資源,
你覺得有用,取出來用就可以了。」
2008年,澳大利亞電信公司(Telstra)併購了李想的泡泡網和汽車之家,李瞬間擁有了數億元現金。他也開始嘗試做天使投資。薛蠻子告誡他說,拿到錢的一年半內可以買房買車但不要做投資,因為薛自己經歷過那樣的時刻,退出UT斯達康後有些忘乎所以,很多投資有去無回。「那一年半裡我一直謹記。」李說。
「每一件事,」薛對我們說,「你要有辦法舉一反三,想想怎麼能避免吃一塹只長一智。」
當晚,吳鷹帶給薛蠻子的生日禮物是10萬元人民幣。是的,又提到了生日晚宴,這篇文章快結束了。
吳的錢是捐給薛蠻子、於建嶸、徐小平等人發起的「救救孩子」基金會的。「我本來有點兒不信任他,」吳說,「他說以基金會的形式,我堅決支持。」2011年除夕,在馬爾代夫休假的薛蠻子發佈了一條微博,提議全民動員關注被拐賣的兒童。這是對中國社科院學者於建嶸「隨手拍解救乞討兒童」倡議的回應:
「我
自登博以來每日都見父母親友為被拐賣兒童寫的求救信,近日更甚,經常每日數起。眾博友反應強烈,轉發如云,但成效甚微,求救之聲,隨時日延替而石沉大海。
受害的父母,唯有終日以淚洗面,徒呼奈何。此類令人髮指的滔天罪行在我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日發生,在十三億人民的眼皮底下愈演愈烈。實是我中
華民族的奇恥大辱。」
薛自謂「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何以驟然義憤填膺操刀以向?「我不認為我有使命感,」薛說,「但我認為這件事兒我非做不可。一年上10萬的孩子丟了,連續丟這麼多年,政府不作為到了醜惡的地步。一家子,什麼都沒有,買一輛130貨車,拉的全是醋,一瓶醋賺一塊錢,賣醋救子,全國各地去找孩子。天底下有這種事情,不能想像。像我這種鐵石心腸的王八蛋聽了都淚汪汪。這種傻逼的事情,不能允許。且不說新聞、結社自由,這是最基本的生存權。」
薛的憤怒使其微博的被關注度空前提高。薛半年前受譯言網創始人陳昊芝指點開通新浪微博,除夕之前,「粉絲」數量10萬左右,之後急劇攀升,目前已經超過40萬。薛的老朋友艾未未對他說:「你丫一老奸巨猾的商人,能做這個事兒。」被稱為「商人公民」的王功權也表示驚訝:「我從來認為你丫是明哲保身的油子,不知道你會挺身出來幹這個事兒。」徐小平、李開復、陳志武等都是因此才與薛熟悉起來。
薛蠻子打破了自己不見媒體保持低調的原則。當年UT斯達康聲勢煊赫,沒人聽說過薛蠻子。「西方媒體我可以見,」薛說,「因為我要在美國買賣股票,要在美國銀行借錢。當時在中國沒有融錢的機會,錢都是洋人給的。在中國出名兒都是Liability(負債),一旦出名兒,中國人的嫉妒心,中國人的是非,中國人的囉嗦,我他媽的深惡痛絕。」
不過,就像我們曾經說到過的,作為商人,薛與艾未未不同,「知道界限在哪裡」。「解救兒童,中國人沒有不支持這事兒,沒有人敢不支持這事兒。沒有一種生物,對自己的後代漠不關心。我找到了最大公約數。」
「我不會為空泛的理想死磕,如果被折磨得不行了就不玩兒了。」
同時,薛對公益也有商人的辦法,他幾乎馬上想到了基金會。2月19日,生日晚宴的第二天,壹基金兒童救助項目(即薛所言「救救孩子基金會」)在北京正式啟動,首期資金由壹基金出資20萬元,李承鵬、薛蠻子、於建嶸、徐小平等人出資52萬元。項目創始理事包括沈南鵬、熊曉鴿、張亞勤、鄭淵潔等40餘人。薛是基金會負責日常事務的管理委員會成員之一。
對了,我們還要說說為什麼蔡文勝會缺席薛的生日晚宴。春節期間,蔡在微博上發起「送祝福,贏寶馬」活動,獎品「寶馬MINI汽車」被一位名為「請叫我阿町」的微博網友贏得。2月18日下午,「請叫我阿町」委託蔡文勝在微博上拍賣這輛汽車,所得金額的一半將捐獻給薛蠻子的「救救孩子基金會」。那天晚上9點,蔡主持的拍賣有了結果:收藏家蔡銘超以26.6萬元拍得汽車。
薛蠻子為此在微博中寫道:「阿町,您是我們基金會全國第一位捐獻者,我替所有找尋孩子的爸爸媽媽謝謝您。今天是我生日,您的善舉是我從小到大收到的最美最好最大的生日禮物!願天下家庭圓滿和諧永不骨肉分離,永遠不。」
薛準備用手機報實時播報被拐兒童信息,準備說服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蒙牛、伊利在產品包裝上印製被拐兒童照片,準備出資請學者寫出「中國乞丐調查報告」。
讓薛自己為這篇文章結尾吧:
「我
自己知道,自己中人之資,有點兒小聰明,也有很好的機遇。很早離開父母在農村混,逮著機會有個縫兒就讓我鑽出來,能考大學我就考,能出國我就出國。出了國
又不做學問做生意,貿易不做做地產。看到機會,能很快抓到機會。我現在不愁吃喝,一直想做一件又有意思又有益於人的事,碰到了這個機會。」
「我
一個退休老頭,從不露面,無容貌,無歌迷,無緋聞,不娛樂,從春節前的十萬粉絲到今天的四十萬,為什麼?因為孩子!我慢慢地悟到我無意中觸動了十三億中國
人民最敏感最纖細最脆弱的神經。我們一個缺乏宗教信仰的民族,從來不缺少宗教情懷。孝,父父子子。代代相傳。孩子是我們中國人的宗教。三十多年就把中國變
成世界老二。以他們的聰明才智怎能看不透這個道理。建設和諧自救救孩子始。用不了一個奧運的錢就溫暖了十三億人心,給全社會以安全穩定感,給每個公民尊嚴
和幸福。天下還有比這更好的投資嗎?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就踏實了!我也該洗洗睡了。晚安!」
5個撇步 自己訂做通訊社
1 :
GS(14)@2010-08-16 23:08:192010-8-16 TCW
不上網會錯過重要資訊?即使天天上網,許多人也是陷入資訊泥淖。該怎麼使用網路,才不會錯過重大訊息,只吸收最重要的資訊?
轉貼文滿天飛 使用者難辨識資訊正確度 當資訊可以任意剪接、轉貼時,我們判斷與確認消息來源的能力可能遞減;我們相信網路上權威媒體引述,以至於以訛傳訛,三人成虎。近兩年來,部落格蔚為風潮,由使用者自行產生的內容滿天飛,辨識資訊正確度難度更高。
採訪中,我們以Mac mini事件為例,觀察受訪者對訊息的敏感程度,發現有一半的人,不等媒體報導,當天下午就掌握了這個消息。以Ptt名人吳達偉(Z9)為例,Mac mini事件發生當天凌晨,朋友就已經告訴他,找到半價買蘋果電腦的方法。
最有趣的是曾獻群(最先po文發布Mac mini標錯價)的例子,事件結束後,他的朋友跟他抱怨,「怎麼不告訴我?」曾獻群無奈的說,「你又不上臉書(Facebook)、不上推特(Twitter),我怎麼告訴你?」打電話?寫Email?這些方法早就過時了。
我們觀察接受採訪的人,這些最熟悉網路的人,不管是吳達偉,還是輔大新聞傳播系副教授陳順孝,他們都用一種類似的觀念,打造出自己的通訊社,可以不依賴媒體,第一時間吸收資訊。要做到這件事,關鍵在於如何從成堆泥沙裡,挑出有用的黃金。
撇步一》選定主題,找出意見領袖
網路是個分眾環境,要下海尋找資料之前,你先要確定自己最需要的是哪一種資訊,哪些重要,哪些可再等等。陳順孝分析,瞭解自己的資訊需求後,你就該找出誰是這個領域消息最靈通的人。
「網站、部落客排名是一個起點,」陳順孝分析。從排名可以看出大眾現在對哪些話題感興趣,要找中文資料,像網路書籤funP網站、Ptt的熱門討論版,都可以參考,要找國外資料,可以參考Delicious網站的分類。用同樣的道理,在BBS站裡,你也可以選擇從當天熱門討論和熱門討論版開始看起,觀察現在最熱的話題是什麼,誰又是消息最靈通的人。
如果要瞭解部落格,EmailCash台灣區經理于文強建議,可從部落格觀察網站下手,「這是台灣唯一觀察部落格生態的網站,這裡的部落客觀點是網路影響力來源。」
找到意見領袖後,如果他有部落格,你就可以從部落格裡,觀察他的意見品質、發表文章的數量和速度三項指標。
「如果他的文章,十篇有五篇我看了有收穫,質就算不錯,」陳順孝說,但光質好不夠,如果半年、一年只有一篇文章,那也不行。最好是產量豐富,文章有觀點,訊息速度又快,這種部落格就是值得長期追蹤的部落格。
撇步二》用Google Reader打造個人報紙
找到值得追蹤的網路意見領袖之後,你可以用Google Reader(Google閱讀器,功能類似軟體版電子書),把好幾百個部落格整理在同一個地方,你可以把部落格上的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一種消息來源格式規範,功能類似網址)連結,貼上Google Reader裡。
這麼做的好處是,你不用再分別造訪兩、三百個網站,只要作者一貼出最新資訊,文章就會直接收入Google Reader裡,開一次閱讀器,就能讀完所有你有興趣的網路作者提供的消息,就像一份量身訂做的報紙。由這些人來替你過濾重要新聞。
撇步三》用意見領袖的人脈找資訊
陳順孝還建議,可以訂閱意見領袖的噗浪或推特等微網誌。這種工具,因為每次只有一百四十字,不像部落格長篇大論,一有突發事件,經常是最有效溝通管道。
更棒的是,訂閱微網誌,你可以看到作者參考的消息來源和思考過程,他看了哪些網站,看了誰的部落格,你因此可以用他當跳板,找到其他更厲害的消息來源。
撇步四》不貪多,只留有用的來源
像部落客XDite選擇的標準就很清楚,「只要他比我弱,看他的部落格沒有收穫,我就把它踢掉,」她觀察。
她的方法是,每次看完內容後,她就會根據網路上學到的東西整理出心得,再把這些方法放進實際生活中測試,如果每次這個網站內容都很正確,她就持續跟進學習,如果內容開始出現問題,她馬上停止停閱,讓自己只接收最有用的資訊來源。
撇步五》請朋友推薦,勿盲目跟隨主流
如果已經有相當網路經驗,陳順孝建議,請朋友推薦適合的部落格,會比盲目跟隨主流口味,更快找到你要的東西。
不過,網路也不是萬能,陳順孝分析,雖然網路提供極大量的資訊,但是像有質感的小說,好的歷史書籍,一些不上網的重要作者,用這種方法是找不到的。這個方法可以擴大你的視野,但有些好的老東西,價值仍值得你保留。
延伸閱讀:用錯方法,小心造成資訊焦慮 常犯錯誤:無止境的蒐集資訊 解決方法:找有公信力的部落格,替你過濾新聞
常犯錯誤:錯過關鍵資訊 解決方法:訂閱相關社群的微網誌,掌握即時新聞
常犯錯誤:無法產生有意義觀點 解決方法:先讀有公信力的網路意見領袖轉述,從別人分析過的資料開始
常犯錯誤:資訊超載 解決方法:盤點資訊需求,定期淘汰資訊來源
常犯錯誤:無法辨識資訊正確性 解決方法:訂閱2、3個不同的權威部落格,交叉比對或實際驗證
【创酷】兴长信达:互联网“慢牛”
1 :
GS(14)@2010-11-20 17:28:37http://www.iceo.com.cn/compy/2010/1118/204050.shtml
十年来,兴长信达失去了太多后来变得“非常著名”的机会,但它现在是中国电子商务外包领域里的冠军。失焉得焉?
兴长信达
2010年9月11日,刘磊在北京兴长信达公司十周年庆典上兴奋得跳起了舞,他终于等到了属于他的互联网春天。
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多普达……只要你在官方网站上购买以上品牌手机,为你提供电子商务服务的都是兴长信达。虽然名字还不被人熟知,但刘磊创立的这家公司已经是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全程服务商,年收入五亿元。
对于传统产业里那些试图涉水电子商务却不知如何下手的公司来说,服务外包是个不错的选择。兴长信达为厂商提供了两种合作方式:帮助手机品牌厂商建设网络销售平台,并在销售额中提取佣金;或是以经销商的待遇购进手机商品,由兴长信达进行网上零售。
现在,淘宝的年销售额是2000亿元,其中至少应该有80%是以B2C的模式在做。对于后者,风险投资刚刚开始跑马圈地。2010年4月IDG投资易积科技,8月IDG再投资四海商舟,投资额度都超过千万美元,另一家公司一达通也正在被多家风投追捧。
不过,刘磊并没觉得形势剑拔弩张,甚至近几年他都没怎么与投资人见面。他对电子商务外包早就得心应手,赢利也早就不是兴长信达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用不着“用大手笔投资赌一个未来了”。
提前在爆发的市场抢了个好位置,并不是因为刘磊是苹果树下的牛顿;相反,刘磊失去了太多变得“非常著名”的机会。十年前他成立兴长信达时,中国最火的电子商务网站还是8848。杭州有个叫马云的年轻人刚成立了一个叫阿里巴巴的网站,刘强东在北京中关村代理光磁产品。
在冒险者才能生存的电子商务领域,刘磊十分“另类”。兴长信达虽没像阿里巴巴那样成为电子商务的巨星,但也赚了个盆满钵盈;没太出名,但也没像 8848与e国网那样夭折;他有中国最早的手机门户站18900和曾经最火爆的手机资讯站手机之家,和当当卓越先后进入垂直B2C领域,却没建起综合 B2C商城。最神奇的是,兴长信达成立十年间没接受过任何VC、PE的投资。
刘磊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纯属偶然。2000年一个朋友建议他在网上卖手机,刘磊就和公司另一位创始人张伟借了17万组建了兴长信达,成为新浪商城商户。网页还是静态的,记账还靠人工,兴长信达依然赚了钱。
当时还没有搜索引擎,用户入口只有门户网站。“电子商务是赚钱的,但被门户网站压榨得太厉害,肯定没有未来。”刘磊决定另寻出路,做自己的门户网站。2001年2月,兴长信达的手机垂直网上商城18900手机网就上线了。果然不出所料,网站上线后迅速实现盈利,而那正是第一轮互联网泡沫破裂,8848轰然倒下的年份。
2002年,摩托罗拉(中国)要开设网上专卖店,兴长信达中标,成为中国第一家提供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的公司。2004年全资并购了当时中国最大的手机社区网站手机之家后,兴长信达形成了当时互联网最完整的覆盖面:B2C手机垂直网上商城+手机品牌电子商务服务外包+手机社区网站。
2004年兴长信达年销售收入达到1000万元,这在当年可是个了不起的数字。在淘宝、易趣、当当、卓越等各路豪杰忙于为生存而厮杀的时候,兴长信达日子过得相当滋润,不管是B2C手机垂直商城,还是摩托罗拉的电子商务服务都做得风生水起。刘磊没打算介入厮杀,他忙着考虑如何把流量转化为收入,他打算做一个全新的电子商务SNS社区。按他的预估,有7万家商户希望进入电子商务领域,他想把他们都捆绑在一个像Discuz那样的社区内。社区免费提供电子商务软件,靠流量获得收入,于是他成立了ECshop。
一件趣事可以佐证他的心无旁骛,在收购手机之家完成当晚,他和手机之家创始人、中国第一个个人站长高春辉“交心”,刘说,“真巧,金山卓越的创始人也叫高春辉。”高惊讶地说:“你不会不知道那个就是我吧?”
刘磊心无旁骛之时,电子商务行业经历了第一次洗牌,卓越卖给了亚马逊,冯军创办的搜易得被收购,八佰伴收购姗拉娜后倒闭,刘磊同期的创业者纷纷在厮杀中折戟。当然,其中也跃出阿里巴巴等互联网明星。
刘磊同样经历了他最痛苦的事情:ECshop因无法支持,只能卖给康盛创想。刘磊说,“难过是难过,但不后悔,因为我尽力了。”
谁都知道,刘磊对资本有点“固执”,兴长信达从没接受过来自VC、PE的投资。有一次他见到著名的风险投资人沈南鹏,他直接说,“今天上午又见了5 个VC,已经很累了。”沈南鹏并没有介意,而是直接回答,“我也见了5个创业者了,让我们开门见山地谈吧。”刘磊和沈南鹏的会面只进行了5分钟,进行了简单的问答,双方就匆匆告辞。
“创业者融资先考虑3F(家人、朋友、傻子),再考虑银行,最后再考虑风险投资。”刘磊如此融资排序就是ECshop卖给康盛创想时形成的。他两度寻找融资,见过100多家投资机构,没有一家愿意投钱给他。
成立18900时刘磊见了几十家VC,那时VC刚进入中国,互联网投资非常疯狂,这是海归一纸商业计划书就能拿到钱的年代,被笑称清华北大门口总有人拿着钱见人就问,“你要做互联网吗?”可惜,他是“土鳖”,也没毕业于“清北”,没人待见他。
后来他希望有人能投钱给ECshop,让他运营下去。可SNS那时还只是个互联网概念,Facebook都是在两年后才上线,没有投资人相信他。连同高春辉都受了刺激,一个朋友把ECshop介绍给一家投资公司,对方一见面就问,“你来这儿是为了骗人的吧。”5分钟就把他轰出来了。高春辉跟朋友说自己再也不想见投资人了,“跟这些人老死不相往来,”至今他还为这事儿愤愤不平。
“可能是我运气太差。”刘磊有点惋惜,他的经营风格更适合PE,但需要融资时公司规模又太小,不够PE的投资标准。“我想借助外力,但投资商不喜欢我们也没有办法,只能自己做。”
刘磊说,VC都希望公司能迅速做大,那样无论上市还是卖掉都容易退出,然而公司每年要以几倍以上的速度扩大业绩,非常危险。“成功的理由千奇百怪,而失败几乎只有一个理由:资金链断裂。”
他算了这么一笔账,中国有300家VC,就算每年只投三个项目,十年间也有一万个,“成功上市的有100家吗?还不到1%。有的人拼命想成为1%的成功者,我是拼命不想成为被投资后失败的99%。”
很多人觉得刘磊过于保守。门户、SP、游戏、SNS、电子商务,中国互联网的每一轮爆发兴长信达都赶上了,刘磊都尝试了,似乎又都错过了。兴长信达曾经十分接近这些机会,京东商城晚兴长信达4年进入B2C领域,借助融资飞速发展,2010年预计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兴长信达虽然是中国电子商务外包领域的冠军,收入也只是京东的零头。
何况中国最大的手机商城拓展至3C产品顺理成章。刘磊承认考虑过做3C,可是那时笔记本和数码相机等主要进货渠道是中关村没有发票,因为没想明白发票的事情怎么办,他就放弃了。
“我不后悔。”刘磊很淡定。“每一轮爆发我都看见了,那不是我想要的。我一直在做电子商务,并且在每一轮都做了自己的尝试。”
在电子商务服务外包这个新兴领域里,兴长信达已经积累丰富的行业经验。未来两三年增长率可轻松超过100%。但刘磊希望五年后,兴长信达的销售收入能达到40亿、50亿元,因为那才是一个安全的数字。
必须得承认刘磊是个好商人,在电子商务外包和垂直B2C网站这两个主业,兴长信达十年间都持续盈利。刘磊有些“固执”的坚持了十年,为丧失机会懊恼过,也在机会面前踌躇过。不过,即便在互联网行业,“慢牛”同样能通向成功。
拉夏贝尔:本土化ZARA尝试
1 :
GS(14)@2011-01-15 17:03:39http://www.cb.com.cn/1634427/20110114/180490.html
在法国,有一条风情小街叫La Chapelle,如果将法国浪漫和时尚的文化内涵与中国人的服装设计相结合,市场前景会相当广阔。
不完全照搬ZARA的快时尚模式,重点在大型百货商场内开店,而非综合街边直营店
在法国,有一条风情小街叫La Chapelle(中译名为:拉夏贝尔)。12年前,邢加兴就居住在这条充满法国文化风情的小街上。当他构思一个服装品牌时,这段经历让他灵感涌现,如果将法国浪漫和时尚的文化内涵与中国人的服装设计相结合,市场前景会相当广阔。于是一个带着些许法国风情的女装品牌“拉夏贝尔”就这样诞生了。
这个有意模仿ZARA定位的本土快时尚品牌,到2010年的门店数量已达到900多家,并计划在2011年拓展到1400家。近日,联想投资宣布向拉夏贝尔注资千万美元,“在我们看来,拉夏贝尔应当是具备在大海中当鲨鱼的潜质,而不仅仅是在池塘中做大鱼。”联想投资董事总经理李家庆道出了对拉夏贝尔投资前景的期待。
少女装试水ZARA模式
1998年以前,邢加兴做的是服装品牌代理生意。然而,他越来越发现:代理品牌的货品供应已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于是,邢加兴开始萌发了创建一个自己的服装品牌的想法。
凭借多年在女装行业打拼的经历,邢加兴发现:中国市场上尽管已经有众多淑女装品牌,但这些品牌主要是来自于欧美或中国香港地区,对内地女性消费习惯和审美心理的认知都并不完全到位。而当时,本土也并没有专门针对少女的服装品牌,因此,邢加兴决定将拉夏贝尔定位于少淑女装(即年轻女性中比较成熟的年龄段,大概在25岁到30岁之间,服装类型偏优雅,不张扬)。
那年,邢加兴只有27岁。邢加兴说,这一定位基本上与自己年龄相仿,因此更容易把握品牌风格。“刚开始的时候,公司只有两三个设计师,款式比较少,一个款式卖得好就会不断翻单。”在公司创立第二年,他开始带领着设计师去欧洲考察市场,十多年下来,基本上把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都跑遍了。“设计师们在看服装,而我除了看服装之外,主要看的是模式,即公司的运营模式。”邢加兴表示,学习国外品牌运营模式,而不仅仅是服装款式,是拉夏贝尔能快速走到今天的关键一步。
在发展模式上,拉夏贝尔也是在一边发展,一边调整。
最初由于资本的限制,拉夏贝尔实行的是经销商代理制。虽然扩张得很快,但经过层层分割后厂家利润很薄。“少女装市场竞争激烈,经销商是比较难生存的,特别是在一二线市场。我们只能将渠道下沉到更偏远的地区。然而,我觉得从长期来看,对品牌的发展并不利。”邢加兴说。
在多次往返欧洲后,邢加兴注意到以ZARA为代表的快时尚运营模式。“当时,ZARA在全球以及在中国服装行业中并没现在的知名度,但它的模式已经很成功了。”邢加兴决定在拉夏贝尔身上复制ZARA“综合街边直营店 快时尚”的发展模式。于是,从2002年开始,拉夏贝尔逐渐弱化经销商加盟,并逐渐转向一二线市场,并以直营的方式慢慢向三线市场渗透。
采取直营只是表面上改变了运营模式,但要想取得成功还需要借助产品快速的跟进。
既然定位于快时尚,就需要快速满足消费者风格求变的消费需求。为适应这种需求,拉夏贝尔的设计师按照每两个星期出一批新款的要求来进行服装更新,由于需要生产、发货、分货等流程,因此一般设计师会提前一年设计,这就要求设计师要对潮流有极为准确的预测。
邢加兴说,为了保证“快”,拉夏贝尔在挑选设计师时,更注重于设计师的团队配合能力。比如在设计师团队中,会细化设计师分工,做裤子只负责做裤子,做棉衣专门负责棉衣;同时,对设计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他们有些就是专业的“买手”,在品牌企划定好后,设计师会根据企划在服装中融入全球时尚元素、风格等。 “如果巴黎有时装秀,第二天相关信息就会出现在我们的邮箱里。”邢加兴说,现在拉夏贝尔服装款式更新很快,一年推出上千款,每个星期会有30个左右的新款上市。
在借鉴ZARA的过程中,邢加兴表示拉夏贝尔也并未完全照搬。在他看来,中国品牌和ZARA是有很大不同的,ZARA主要是在成熟的商业区开直营店,而国内服装品牌在大型商场内开店占了7成的份额;另外,ZARA突出的是快速,但并未注重品质和服务,而拉夏贝尔则更注重衣服本身的品质和购物体验,包括从灯光装潢、沙发、饮用水等方面都提供增值服务,这才是本土快时尚品牌能获取先机的一颗重要棋子。
1 1>2的多品牌策略
早期学习ZARA,对于拉夏贝尔来说,其实就是一个在困难中摸索的过程。2002年,拉夏贝尔进入上海港汇广场开设了一家200多平方米的大店,做购物中心专卖店。“那时这种店很少,虽然门庭若市但平效(每平方米所产生的效益)并不高,一直做到2009年下半年才开始盈利。这种大店的经营很累,很复杂,我们用了很长时间也亏了很多钱,才终于弄明白怎么做才能把它做盈利。”邢加兴说,这就是做品牌区隔化,即每个品牌风格不一样,然后放在一起,这样才能实现1 1>2的效果。
“我们目前有三个牌子,原来的风格都非常相近,结果就跟做一个品牌一样,平效上不去。其实,店开多大并不重要,但产品一定要有区隔,不同的消费者来,都能买到东西,这样消费群才足够宽,营业额才会有一个倍数的提升。”据邢加兴介绍,拉夏贝尔旗下的三个品牌,目前已经有了很清晰的区别定位:比如La Chapelle,主要面向24~30岁的白领阶层,价位中等偏上;而La Chapelle SPORT则定位为休闲运动女装,Candie's定位于16~24岁的时尚可爱女生,适合中、大学生,价格比较低。“产品分隔出来,整个业绩好了一倍,说明我们产品的区隔是非常关键的。”邢加兴说。
然而,邢加兴对于目前的产品区隔化还不是很满意,他的目标似乎远远不止于此。“我们基本一到两年就会新增加一个牌子,同时还会引进一些国外的品牌到中国来合作,因为合作比竞争更有利于占领市场。比如,ANGNES已有30年的经验,我们已经买下了其在中国品牌运营的所有权。”据邢加兴透露,拉夏贝尔现在跟欧洲多个品牌的合作意向已经签好,未来还会跟更多国际品牌合作。
在邢加兴的商业规划中,“拉夏贝尔公司的定位是品牌运营公司,不光是品牌设计,希望将来还作为一个品牌运营的平台,能够经营10~20个牌子。”邢加兴看上去信心满满。
投资物语
联想投资董事总经理李家庆表示,联想投资之选择拉夏贝尔进行合作,主要是看重其品牌经营能力、设计能力以及整个的经营团队。拉夏贝尔将自己定位为面向平价时尚大众消费人群的、多品牌的产品运营商,这支团队先后在4~5个面向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价位、不同风格的平价时尚女装品牌的经营过程中,初步证明了他们的能力。联想投资的不是一个能力超群的设计师或者是某一个独特风格的产品线,而是希望打造一个中国人自己的服装品牌管理和运营的平台性企业。
第三只眼
时尚产业经济研究专家李凯洛认为,拉夏贝尔未来的成长空间和盈利模式是其获取资本青睐的关键点。拉夏贝尔用细分品牌做市场,通过关注一个单店产生的整体效应,从精耕细作向纵向发展,这是其成功的关键。事实上,不断增加品类,不断更新换代,在现有品类中再细分,这是目前国际时装流行的趋势。对于拉夏贝尔来说,供应链的优势能否真正发挥,如何保有自己在细分市场的品牌能力是其面临的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