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傳統媒體「脫紙化」思考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8221.html

昨天凌晨,牛文文又開始「搞事」了。

他發了一條微博,只要其他微博用戶轉發微博並填寫快遞信息,就能獲贈1本《創業家》雜誌和酒仙網提供的1瓶酒。這個活動的名額上限是10萬份,並14個小時裡全部送完,平均每分鐘送出了138本/瓶。

這不是老牛第一次做這樣的營銷,在2012年8月,他曾以同樣的方式送出過8萬本雜誌。

做媒體的都知道,這個玩法其實很簡單,無非是找一家有錢的企業來買單而已。反正《創業家》單期零售價只要20塊,10萬本也就是200萬,算不上少,但還是在大公司的可承受範圍之內。

但這樣一次活動換來的,是一次大的品牌宣傳效應,以及10萬個微博活躍賬號的詳細信息(賬號+對應的真實姓名、地址與聯繫方式),這10萬用戶會有大部分成為《創業家》的親近用戶,產生二次的品牌口碑傳播,還會有部分轉化為後續的潛在購買者。同時,只要在內容裡做好嵌入,企業也能夠得到足夠的傳播回報。

有意思的是,從不久前與《創業家》朋友吃飯時聊天得到的信息來看,這兩次活動試水只是開始,老牛以後的雜誌發行,會越來越多地採用這樣的模式來發行,同時在內容源獲取、編採流程、商業模式等方面都會做新的變革。

具體的方式,既然他們還沒有公佈,我這裡也不方便說太多。總體的感覺是,老牛真敢玩兒,大步向新媒體的方式在轉,這在目前的傳統媒體裡還是比較前衛的。

先撇開這些不談,老牛的贈送雜誌這一招,其他媒體是不是可以借鑑呢?我覺得可以思考,雖然不是適合每一家媒體,但這種打破藩蘺的思路,絕對是值得借鑑的。

過去,做免費贈閱或是定點翻閱的雜誌並不少,比如大商場的DM雜誌、航空雜誌、很多財經雜誌的「特刊」等等,只不過,它們的特性不適合利用新媒體這樣的開放平台來擴展;也有很多雜誌通過活動送雜誌,但往往規模有限,大都是在參加活動的人裡,每月抽個幾人幾十人,意義不大。

不過,過去這個方式為何沒有普及?

一是願意這樣玩的人少,對於大多數媒體來說,200萬也算一塊不小的肉了,沒有必要的情況下,既然有人願意買雜誌,我為何還要送呢?我幹嘛白扔200萬的利潤出去?

二是有企業願意陪著一起玩的更少。畢竟企業為需要認同這樣的傳播方式,而且能為這樣一次單期活動掏出至少200萬(還要加上《創業家》的利潤)的企業,它的廣告目標受眾也不能過於狹窄限定,否則這種開放式活動的效果有限。

但在未來,類似的變革必將越來越多出現。

最核心的原因在於,傳統媒體的「脫紙化」趨勢正越來越明顯。

與新媒體相比,傳統媒體的既有傳播方式流程長、成本高、擴展傳播和邊際傳播能力受限,劣勢越來越明顯,所以新媒體正越來越大地侵佔傳統媒體的空間,傳統媒體自身也越來越多地向新媒體轉型。比如《新聞週刊》不再發行紙質雜誌,《華盛頓郵報》被出售等事件,都正在說明這個趨勢正在加速。

毫無疑問,傳統媒體尤其是紙質媒體走下坡路已不可避免,改變過去的傳播方式也在所難免。

但這並不意味著傳統媒體絕對不中用了。

如同當年大學新聞課上的討論,報紙與電視的區別,報紙可以做電視做不到的特點包括:可以在沒有電的時候看,可以剪報收藏,可以隨身攜帶,可視範圍大(相對小盡寸電視而言),可以用來書寫批註,可以贈送,可以用來包東西,摺紙飛機,墊桌子,甚至可以在木有衛生紙的時候擦屁股……

又如同曾經被認為已經沒落的廣播,因為汽車工業的興盛,重新找回了自己的春天。

每一種媒體,都有它自身的特性,在新的趨勢面前,傳統媒體很可能沒落,資源被分流,但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衰亡。

所以,在這樣的時代,傳統媒體如何「脫紙」,也值得思考。我們要擺脫的,並不是紙張的形式,而是紙質傳播方式的弱點,只要與新的技術應用、新的傳播方式或商業模式結合好,一樣有可能找到突圍路徑。

一個例子是《華西都市報》。大家還記得《哈里波特》裡面的魔法師報紙麼,裡面的照片都是活動的,而《華西都市報》通過二維碼+虛擬現實技術,用戶只要用裝有特定客戶端的手機對準報紙,就可以看到一張這樣的「魔法報紙」。

如果上升到理論上來講,人需要的其實是兩種流:物流和信息流。而電視、廣播和新媒體,除了最開始的用戶接收終端環節,後續的配送都只需要信息流,而紙質媒體的配送既需要信息流,也需要物流。這既是劣勢,但如果戰略戰術得當,未始不能轉化為優勢。

在這個「虛與實」之間,我們如何「脫紙化」,值得深入思考討論,本文權作拋磚,盼能引得美玉。

公眾賬號:科技雜談(keji_zatan)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6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