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O2O寒冬將至:剩者為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810/151472.shtml

“人連接服務”的新大陸機會

過去兩年來,在幾乎所有中國創業者、投資人中,當被問到要做什麽、投什麽時,都會說我“要做O2O”。就連傲嬌的互聯網人嘴里的“土老板”,也能正確地用英語發音O2O----它好像成了一個新的點石成金咒語。

所謂O2O,意思是線上到線下(onlinetooffline)。在概念滿天飛的互聯網行業,O2O其實是一個務實、偉大的提法。互聯網經濟發展到今天,已經必須和實體經濟進行深度的融合。讓我們從“連接”的高度,來觀照這一波O2O的超級行情。

我曾在《BAT雜談》中提出,互聯網的本質正是連接。百度(Baidu)連接了人和信息,阿里巴巴(Alibaba)連接了人和商品,騰訊(Tencent)連接了人和人----這正是三巨頭成為中國互聯網“三座大山”、市值和產業控制力遙遙領先群雄的核心原因。無獨有偶的是,美國前三大互聯網公司Google、Amazon、Facebook的核心業務,恰恰對應著BAT。

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以超文本鏈接為核心的Link模式已經完全失效,導致了流量碎片化、場景化。所以,在第四次浪潮“連接人和(本地生活)服務”的O2O中,產生了千億美金級別的機會。於是,群雄並起,瘋狂圈地。

百度豪賭200億人民幣要猛砸糯米,分拆百度外賣,引發股價史上最大暴跌。阿里巴巴投資60億重啟新口碑網,蔡崇信親自領銜。騰訊憑借去年成為京東、58同城二股東,背靠微信坐山觀虎鬥。而京東、58正是在猛吃到家服務。

再看垂直O2O市場。滴滴快的連續巨額融資,估值已經超過150億美元;團購老對手美團和大眾點評,長期糾纏;異軍突起的外賣市場如餓了麽等,盤外招不斷。各類到家服務,動輒宣布拿到過億美元巨額融資。

萬達連續巨資投入堅持做O2O,試圖通過線上與線下打通,激活和重塑龐大的資產,甚至“果樹嫁接”與百度、騰訊成立合資公司。蘇寧則堅持O2O戰略一直不動搖。分眾傳媒也提出成為O2O互動廣告平臺。

我粗略算了一下,如果按各巨頭宣稱的投資額和創業公司融資額,過去兩年有超過100億美元的投資瘋狂湧入了O2O市場。放在整個中國互聯網發展歷史上,這個投資狂潮都是罕見的。

資本和補貼扭曲市場規律

然而,O2O的市場現狀卻是“賠錢賺吆喝”。該產業堆積了如此巨量資金,大家紛紛祭出補貼大殺器。公正地說,打車、外賣的超級火爆,與“補貼模式”快速撬動市場有很大關系。一個請全國人民打車,一個請全國人民吃飯。一時間,”北上廣深“人民的幸福感驟然上升。

吊詭的是,到了用餐高峰期,各大外賣O2O和食客們一樣在餐館排隊。還有一些O2O創業者拿到融資就趕緊洗錢,商業模式不是tob,也不是toc,而是toVC。一些O2O創業者津津樂道的每日幾百單交易量,放在淘寶店上根本不是個事兒。但一披上O2O的光環似乎就高大上了。

更嚴重的是,因為補貼太狠傷害了服務品質。比如,某幹洗O2O不想自己貼錢太狠,就把衣服送到成本極低的偽劣郊區店去幹洗,既然你把用戶的貴衣服洗壞了,那麽用戶以後就幹脆不用O2O服務了,還是去小區的線下實體店。這些亂象,對O2O產業是一種極大的傷害。

補貼真能補出忠實用戶、高黏性和未來利潤麽?O2O創業者、到家美食會創始人孫浩就認為:資本扭曲了中國O2O的市場規律,大量的補貼模式只吸引了低支付能力的屌絲,而擠出了真正有價值的用戶。

顯然,當前中國O2O市場現狀是不正常的,這種燒錢換量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資本也不可能永遠扭曲市場。先免費圈用戶、然後通過增值服務收費是互聯網經濟的基本規律。天下生意,自古買的沒有賣的精。

市場進入殘酷的“721淘汰賽”

這一切,是因為這是O2O的跑馬圈地階段,成本再高、競爭再血腥,也得殺進去。否則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

因此除了燒錢圈地,各大O2O公司的地面推廣部隊四處出擊,爭先恐後地給用戶、商戶手機裝上自家APP,就別無他法了。網絡熱傳一個段子:人們現在去北京中關村、望京SOHO往往被一大群人迅速包圍,嚇得以為打劫,結果是要發傳單和裝APP。

而如今,市場已經進入了殘酷的淘汰賽。以移動出行O2O為例,滴滴快的合並、易到與Uber整合,打車補貼亦隨之逐漸取消,把重點放在了利潤更高的專車上,用車O2O的市場曙光已經初現。而外賣O2O等品類還在燒錢淘汰賽的苦戰中,群雄紛紛融資準備打下去,直至血洗出兩到三家壟斷者。

在互聯網行業,有一個顯著的“721”法則,即老大吃肉,占據70%左右份額。老二喝湯,占據20%左右份額,其他人加起來吃殘渣,占10%左右份額。最後的領先者,將成為大贏家攫取大部分的超額利潤。

此情此景,誰敢怠慢?難怪美團創始人王興說“誰先上市就是投降”,這是一場殘酷的淘汰賽,必須決出一個剩者,因為剩者為王。人人都知道“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只是,沒有幾個人能看到春天,因為90%以上已經被凍死了。

黑格爾那句名言:歷史往往重複兩次,第一次是喜劇,第二次是悲劇。盡管O2O寒冬將至,我依然看好O2O,市場自發調整是正常且必要的。

因為移動互聯網對服務業的改造程度,將會超過互聯網對零售行業的改造(電商)。因為隨著經濟發展,第三產業(服務業)的比重都會超過第二產業(工業),而新一代消費者互聯網原住民的特點,將使得網上消費成為主流。

2012電商寒冬過去後兩年,2014年阿里巴巴、京東、聚美三大電商輪番上市。O2O以後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前提都是商業模式得以穩固、開始賺錢。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王冠雄,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獲取授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307

直播行業像當年的百團大戰,最終剩者為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6/0913/158721.shtml

直播行業像當年的百團大戰,最終剩者為王
於斌 於斌

直播行業像當年的百團大戰,最終剩者為王

洗牌期來臨,節省成本做好產品是最明智的戰術。

要說2016移動互聯網行業有哪兩個詞最多,除了VR之外,莫過於直播了。

直播火到什麽程度呢?從行業的發展速度和圈錢能力就可以以小窺大了。從上市公司到互聯網巨頭,還有一些獨角獸APP,都紛紛爭先恐後的進入移動直播領域,就在今年上半年,境內的直播平臺數量就已經達到200多個,短時間內誕生了數百家直播平臺。

投資者對於這類項目在寒冬中也表現得十分大手筆,就在上個月,鬥魚宣布完成C輪15億人民幣融資,不到半年時間累計融資20億。而這在券商們對於直播行業2016年150億元,到2020年將達到600億元甚至千億元的市場預估來說,這樣的前期投入顯得理所當然。

用戶也像預期的那樣,一直呈現快速增長。按照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的數據,網絡直播行業APP的月活躍用戶從去年10月的5271萬持續爆發增長到今年5月的8585萬,幾乎翻了一倍。

直播行業已經毫無疑問的成為移動互聯網的風口。從下面這張密集的圖片中,就能夠大致窺見直播行業的“火熱”,不管是純粹的直播APP還是將直播作為功能補充,只要能和直播沾上邊的,都在不斷加入這個隊伍。放眼望去,似乎看到了當初團購興起,進入爆發期,“千團大戰”、“百團大戰”前夕的影子。

當年的團購網站自2008年Groupon的成功後,從2010年在國內進入了狂熱的跨越式發展,最誇張的時候幾乎是每天平均新增4個團購網站。到2011年最高峰時甚至達到了5058家,除了美團這類的創業公司團購網外,互聯網大佬們也紛紛建立自己的團購頻道。很快,團購網站進入了洗牌期,經歷了千團大戰和百團大戰之後,到2014年6月,團購網站數量僅剩下176家。

團購網站進入2.0時代,經過激烈的廝殺之後存活下來的團購網站,從原本的小打小鬧各自為政進階到了“剩者為王”的階段,少數的幾個領頭羊幾乎將市場壟斷。當時美團、大眾點評和百度糯米三家已經占到了84.2%的市場份額,排名前5的團購網站甚至占據了99%以上的市場份額。而到了現在,活下來並且還活得還可以的團購網站也就是這幾個。

而從團購行業的發展軌跡來看,現在的直播行業正在走上一樣的軌道——行業成為熱點,成為資本追捧的對象,在資本推動下,以難以置信的速度快速的催熟發展,雖然還沒到團購網站的“千團大戰”,但是“百團大戰”的影子已經浮現,直播行業正要進入第一輪洗牌期。

這其實並不是直播行業單獨的問題。行業內的同質化競爭過於集中必定會導致兼並收購等等一系列擠壓洗牌行為。直播行業說白了,仍然在粉絲經濟的範疇,到最後就是其實就是比拼內容。我們來看現在的直播行業,主要以這幾種形式為主:秀場直播、社交直播、體育直播、遊戲直播等,這些中,又以秀場直播、社交直播最為基礎,幾乎所有平臺都會有這些UGC內容,在前段時間的全民直播趨勢中,就可以看到一些用戶對於直播行業的誤解,以為只要在里面說說話陪網友聊聊天,就可以輕松賺大錢。這是門檻最低的內容,也是最沒有質量保障的一部分內容,普通人如何吸引流量呢?之前曾經屢屢發生的某些直播平臺女主播直播不雅行為等踩紅線的內容就是秀場直播、社交直播模式下,為了爭奪眼球而發生的。

平臺要保證自身擁有充足的流量,就需要產出一些質量穩定,而且具有吸引力又沒有法律風險的內容,這也就需要平臺投入更多的資源來進行PGC的內容產出。而需要專業度比較高的體育直播和遊戲直播的內容就成為了選擇。這需要平臺具備一定的資金和資源實力,直播平臺為了自身的流量保證,積累各界資源,搶奪內容給中賽事的轉播權,搶奪明星主播高薪挖角,是必行的。這些直播內容的制作和明星主播都是流量的保障。資源就那麽一些,一旦開始搶占稀缺性,就會造成直播行業的一些泡沫。像是miss等明星主播的天價薪資,就是平臺對打的產物。

背靠大樹的平臺在這樣的競爭中就占據了優勢地位,不差錢,有人才,可以在初期就用資金拉開差距,創造壁壘,小平臺受限於自身實力,是沒有辦法在段時間內跨越這樣的壁壘的,大平臺和小平臺之間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要知道,像是歡聚時代這樣的大平臺,僅去年第四季度就需要支出1.611億元的帶寬成本,可能是小平臺一年的支出了。優質的PGC內容加上明星直播,再加上穩定的帶寬,從技術到內容,大平臺很快就會將大部分小平臺打垮,形成贏者通吃的局面。

而小平臺還有一個最大的難關,就是政府關系。在經歷了瘋狂的野蠻生長期之後,本月9號,廣電總局下發了《關於加強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直播平臺再次迎來了嚴厲的“監管令”。通知中規定直播平臺必須必須“持證上崗”,在目前主流直播平臺里面,只有一小部分直播平臺已經具備了廣電出臺的《視聽證》,而像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花椒,鬥魚,熊貓TV竟然還沒有《視聽證》。

並且,通知還規定在開展直播活動前,要將相關信息報屬地省級以上新聞出版廣電行政部門備案,還不能在互諒網上使用“電視臺”、“廣播電臺”、“電臺”、“TV”等廣播電視專有名稱來開展業務。這一把,連鬥魚TV、虎牙TV、戰旗TV,以及王思聰旗下的熊貓TV,都受到了波及。大平臺在這樣的監管令下尚能有能力有空間可以調整,很多小平臺可能受此政策影響,很快就銷聲匿跡了。

可以預見的是,在廣電這一波規定執行之後,直播平臺將進入再一次的大清洗活動,洗牌戰結束後,現在的兩百多個直播平臺能夠剩下的,可能十不存一,幾次“百團大戰”之後,和團購網站的命運一樣,直播界估計也就只能剩下幾個巨頭,壟斷90%以上的市場了。

如何能夠在這樣的百團大戰中存活下來呢?首先最起碼的是,要動用一切資源,讓自己跨過政策線,讓平臺最起碼能夠正常運行。在此基礎上,直播平臺們需要從土豪模式轉切入“節約模式”,在進入洗牌期後,資本對於投資直播平臺已經開始越來越謹慎,如果想要在洗牌期能夠好好的活得久一些,就要確保目前自己手上拿著的錢都是花在刀刃上的,不要盲目的跟風砸錢。當時團購網站的百團大戰中,美團能夠存活下來,和王興在對花錢這方面的謹慎是分不開關系的。

洗牌期來臨,節省成本做好產品是最明智的戰術。參考團購網站的幾輪清洗戰延續的時間,現在的直播行業才剛剛開局,最重要的還是要面向用戶打好基礎,只要產品夠好,在用戶群中創下口碑,形成影響力,用內容來黏住用戶,就能在這場持久戰中占據優勢地位。

 

直播 資本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881

狂者以不狂者為狂

中秋假期冇市,馬又星期日才跑,閒來無事,“搞史”自娛。

明代馮夢龍的《古今笑》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張率年十六,作賦頌二十餘首,虞訥見而詆之。率一旦焚毀,更為詩示之,托云沈約,訥便句句嗟稱,無字不善。率曰:“此吾作也。”訥慚而退。

故事的背景是,南朝時期,有個人名叫張率,擅長詩文。有一次,他把自己寫的二十餘首詩,請一個叫虞訥的名家品評,結果被虞納彈得一文不值。張率聽了,氣上心頭,一怒之下把這些詩全燒了。夜裡張率做了一個夢,第二天心生一計,又寫了幾首詩,再送給虞訥過目,並假稱這是當時大文豪沈約的大作。虞訥一看便說句句都是佳句,字字都用得精妙。張率這才說其實是他的作品。

故事未完,這件事後來傳到沈約那裡,沈約還與張率成為朋友。沈約好奇地問張率,怎麼會想到假托他人之名這招?張率於是告訴沈約他那夜的夢境:

在夢裡張率穿越了時空去到1600年後的21世紀,這個年代人們喜歡在一種叫“博客”的媒介發表文章,張率瀏覽了一些文章之後,感受很深。他發現有些文章明明錯亂百出、狗屁不通,但只要說這就是Benjamin Graham的觀點、是巴菲特的觀點,讀者就無不稱是,無人反駁;而有些文章雖然寫得很好,像他張率的詩一樣,因作者默默無名,就被人彈得一文不值。於是張率就想到假托沈約大名之法。

沈約聽完,對張率的夢境無限嚮往。所謂心誠則靈,這夜沈約果然如願,一路美夢到天明,翌日靈感爆發,寫下了他那寥寥幾句卻意境深遠的千載不朽名篇,《狂泉》:

昔有一國,國中一水,號曰:“狂泉”。國人飲此水,無不狂;唯國君穿井而汲,獨得無恙。國人既並狂,反謂國主之不狂為狂。於是聚謀,共執國主,療其狂疾,火艾針藥,莫不畢具。國主不任其苦,於是到泉所,酌水飲之。飲畢便狂。君臣大小,其狂若一,眾乃歡然。



這次輪到張率好奇了,追問沈約的夢境。原來沈約也是夢到21世紀,在夢裡,看到有人以為學到了投資之法,像第一個發現“狂泉”的人一樣,很高興地“分享”其發現,漸漸地成為其同類的人越來越多了,但同時也有人不但不認同他們,更批評他們有問題,令他們很不安樂。他們辯稱,可以問問接觸過這種方法的人有沒有覺得不妥(相當於問飲過狂泉的人會不會承認自己是狂的),同時利用多數對少數的力量,無所不用其極,令不認同他們的人“不任其苦”,最終變成他們的同類,於是大家都心安理得了。

真是美好的大團圓結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4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