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2013年:關於寫一本書的幾點想法 水晶蒼蠅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fe996b0101fpvl.html

雖然也曾接到過朋友寫書的建議和一些媒介的邀書,但一直並沒有很認真的考慮過這個問題,原因有2個:第一是誠惶誠恐。投資越做越覺得其所涉博大精深,其中很多東西直到今天我還沒有完全想透,實不敢輕易去毀人。第二是因為我的生活習慣較為懶散,認真的寫一個東西真的很花精力。對一個職業散戶而言,寫書是一個投入非常大而產出非常小的事情。所以一直都未動筆。

 

但最近有一些新的想法。這首先來自於一些事情的觸動。比如近日看了一些有關2012年回顧的視頻和專題文章,裡面很多人都在這一年留下有有意義的印跡和成果。而我不禁審視自己,在這年復一年中,除了專注於賺錢本身,還幹了什麼正事兒呢?好像一個都沒有。特別是微薄的開通後,人變得愈加懶惰。以前還階段性的寫些文章做些總結,現在卻更習慣直接「腦補」——只在腦子裡轉而懶得整理出來,最後就是一堆碎片化的文字。雖然這也算是一種思想的印跡,但終究非常的不完整和系統。也許沿著這個途徑繼續下去,也許有一天連幾個字都會懶得再寫,但那種狀態其實並非我所想見。人,還是需要給自己一些壓力的。

 

另一方面則是在這幾年的投資學習過程中不斷強化的一個感覺,就是投資路上學習的成本真的太高了。實話實說,從最初接觸投資到現在雖然相比勤奮的同學而言我讀的書算很少很少了,但怎麼也有個一二十本,算是一個起碼的「從薄讀到厚」的過程吧。但這些著作的具體觀點各異,研究也涉及各個方面,雖說開券有益,但我相信如何將所讀到的東西融會貫通是一個艱難的課題。我在投資學習中的大多數時間,就並不是用來「讀」而是在「思考」,在試圖理清投資的一個大的脈絡,在試圖對各種看似不同觀點和做法的背後尋找一種成功所依賴的共性的東西,並進一步試圖將這些書本疊加出來的「複雜繁多」簡單化體系化,也就是我所謂的「從厚再讀到薄」。我相信這種從原始信息中的提煉和總結是每一個投資人都不可或缺的過程。但遺憾的是,就我所看到的情況,我認為很大一部分投資人並未意識到這一過程的重要性,而另一部分認識到了卻並未將這一過程做到位。經常可以看到一些基本的概念被偏執化、基本的投資規律被偏頗化。這種學習無法進步帶來的機會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對其中的一些心得,我覺得可以拿出來供還在就此迷茫的朋友參考借鑑。

 

再一個重要的方面則來自大多數的投資讀物,更多的在談投資的「Why」和「What」,而很少體系化的探討「How」。特別是近年國內的投資書籍越來越文學化和概念化,甚至有宗教化的傾向,越來越注重感性的渲染而失去理性的態度,僅有的一些方法論方面的論述又大多來自於對國外大師們隻言片語的簡單理解和「口號彙總」。我認為這對於所有的投資而言並不是一個好的現象和風氣。在這方面,雖然我的沉澱和經歷還遠遠不夠,但我願意在這方面做一個嘗試。實際上,如果投資書籍僅僅停留在「道」的層面就是無限接近坐而論道,我們並不缺少誇誇其談,我們更缺少的是成體系的、基於理論基礎而又具有實戰意義的「術」。我願意用自己的一點心得體會做磚,而引來更多的玉,從而一起倡導投資研究的氛圍更加理性務實。

 

因此,我決定在2013年寫一本投資方面的書,它既是至今為止我對投資理解上的一個階段性整理和總結,也是給自己保持繼續思考而不得過且過的無形壓力。目前我對於這本書有一個基本的框架性的考慮,將分為三個主要的部分,它們是:

第一部分:正視投資

第二部分:發現價值

第三部分:理解市場

 

在我看來,投資最重要和艱難的問題都包含在上述三個主題中。進入證券投資領域第一需要做到的,就是認識到投資的基本規律,清楚在投資的世界裡什麼是正常的什麼是異常的,哪裡是陷阱什麼可以作為武器等等,它既有必要理念上的梳理,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一種投資世界中正確的思維方式;而發現價值,則是投資中最趨近「科學性」的部分。如果不懂得價值的本質意義是什麼,哪些會增加價值哪些會毀滅價值,哪些是真實的價值哪些是虛假的價值,就會陷入選擇的迷宮。這部分是章節最多的一部分,除了基本概念之外,還將探討一種企業分析的方法論和框架,嘗試用一種不太複雜但具邏輯性的過程,將一個企業庖丁解牛班的歸類分解,以對其生意屬性及價值特性完成雖未必精確但相對準確的定性;而理解市場,則是另一個重頭戲。在這裡我們將探討市場定價的基本規律和現象,從更本質的角度去理解估值,並且探討投資實踐中如何具體的利用市場的這些規律。雖然這部分很「藝術性」,但並不妨礙我們建立起多維的視角以便相對更全面的把握它,進而去利用它。最後我將會對三個大部分的內容予以整合,以總結一個完整的投資思路。這些內容中,估計有一部分會對原來的博文進行充實和修改,但大部分將是全新撰寫的,兩者的比例我想可能是4:6或者3:7。

 

這種框架下,對於初涉投資學習的朋友,可以就投資最關鍵的三個領域建立起基本的思維視野和邏輯關係,以方便閱讀量的進一步提升,並在閱讀量提升過程中又不容易亂,不容易陷入看誰都有道理,但自己不知道該怎樣運用和整合這些道理的迷茫,大幅降低學習成本。而對於已經在投資上有所經歷和思考的朋友,則可以在企業價值分析的方法論層面以及市場定價機理層面產生腦力激盪,對於正在試圖建立自己的實戰分析框架的朋友相信會有一定幫助,因為它就是我現在具體分析時改採用的一套思路和框架。但我需要強調,這套東西並不神秘也沒有什麼誇張的「獨門秘籍」,都是依據於一些公開的、普適的規律或者理論,只不過每個人運用這些東西的熟練程度和理解的程度差異而已。

 

當然,限於個人能力經驗所限,上述的思考未必完全正確甚或有貽笑大方的地方,但我認為這種嘗試值得,即使一些答案可能是錯誤或者偏頗的,但我相信至少其中提出的一些問題是值得繼續思考的,不是有一句話嗎,正確的提問就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它不保證正確,但會保證真誠;也許還不夠深刻,但願意提出疑問一起進步。對於這本書具體創作中我可能會有2個原則:

第一,不獻媚於市場。絕不會因為考慮銷量等因素而譁眾取寵,所謂貨賣識家,寫書對於職業投資人毫無經濟利益(版權費還不如賬戶半天的波動),所有文字必須是我真實的想法,只寫我認為重要的東西。

第二,不變相做股評的事兒。雖然理論必須聯繫實際,文中免不了就具體企業作為案例進行各種剖析,但不會給任何企業下定義或者扣什麼帽子。一切引用都是為了闡述某個分析層面的思維方式。

 

總之,我給這本小書的個人目標既很簡單又非常高,那就是:希望這本書在我女兒長大了以後,她還覺得能看。當然,目前這些都還只是一個個人的設想,其中很多需要寫的內容我自己還沒有完全想清楚,這個過程中恐怕免不了一番艱苦的思索,好像又回到了幾年前,但這種感覺還不錯,至少目前是這樣。另一方面,日常的生活還要繼續,所以估計會斷斷續續,要花多長時間也還說不定。不確定性還較大,但我希望自己可以完成它。

 

最後,如果您對本書有什麼建議,特別是在自己的投資學習過程中有什麼正在困擾您,或者覺得很重要但是迷茫的地方,希望你在本貼之後留下你的問題或者建議。我會選擇合適的問題在文中進行討論。謝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500

寫一點2013年中國風電 paulhwa

來源: http://xueqiu.com/2227161440/26678931

寫一點2013年中國風電根據中國風能協會的統計,2013年上半年國內新增風電裝機量為550萬千瓦,這一切似乎都延續著2012年的低迷。進入第三季度,隨著哈密風電基地開工建設和南方低風速地區風電場的開發,製造商的發貨量和國內風電機組的裝機量呈現快速的增長,預計2013年全年新增風電裝機量將達到1500萬千瓦。比新增裝機量更讓人欣喜的是,2013年國內風電場的招標量呈現了快速回暖的態勢。根據統計,2013年上半年新增風電招標量超過了8GW,這幾乎和2012年全年的招標量相當。第三季度國內風電機組招標量超過了2.8GW,這使得全年新增風電招標量將超過13GW。這一方面為2014年的風電場的建設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開發商對於未來預期的向好。2013年中國的風電「棄風限電」的情況得到改善,上半年也除了一些政策。據瞭解,今年風電因棄風限電造成的損失為100-150億元,和去年的約200億元相比,下降幅度超過25%。同時,哈密到鄭州±800直流特高壓線路也將投運,將大大提高疆電外送能力,保證了2014年新疆風電項目的建設和風電的送出。張北地區500千伏變電站開始建設,預計明年年底建成,將提高該地區的風電送出能力。而多地穩壓裝置的修建,更是保證了電網對於風電的消納,華能新能源內蒙古地區風電發電量的顯著增加就說明了這個問題。不過,2013年風電市場最吸引人的當數風電整機市場格局變化的逐漸清晰。上半年的動盪直接影響了華銳風電,也使其必然會在年末掉出第一梯隊的競爭。而緩過神來的金風科技還是要蟬聯頭名,300萬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兒。聯合動力依舊是背靠大樹好乘涼,但是某些不爭的實事已經給其造成了影響,當然也免不了被長輩批評,不過其今年新增裝機超過200萬千瓦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湘電股份來了新領導,想必也會有一番作為,今年的新增裝機量也將有所突破。張傳衛領導下的明陽風電將保持穩定。上海電氣也在和西門子聯姻後小有成就,不過2.5MW的風機是有點貴。當然,不能忘了新貴遠景能源,上半年風電招標市場收穫頗豐,機組的穩定性越來越得到各家風電開發商的認可,想必張雷今年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今年,風能大會把風電後服務市場提出來。這一市場目前呈現出三家獨大,眾人參與的局面。金風科技旗下的天源科創、龍源電力旗下的風電服務公司和中國風電旗下的協和風電服務公司是這個市場的。在風電場出質保之後,這塊兒市場也將被點燃,對於風電技術服務的需求也將是持續性的。海上風電依舊是乏善可陳,一期特許權沒有啟動,海上風電標竿電價尚未確定。不過欣喜的是上海東海大橋二期已經啟動,龍源電力積極推動其海上風電的建設。國家發改委和能源局也在積極商討海上風電電價,至於最終電價確定的是0.8元還是0.9元,那是價格司的事兒。而從九月底拖到現在的《風電產業健康發展若幹意見》,看目前的形式,要跨年了。不過政策憋到現在,就一直印證一個事兒,那就是預期向好。哈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497

首次融資時,怎樣寫一份讓投資人心動的商業計劃書?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23/145094.html

商業計劃書可以說是融資的敲門磚了,是不是能見到投資人,還是石沈大海,很多時候就看商業計劃書寫得怎樣了,所以創業者應該在這方面多下功夫,另外,我們說的下功夫,不是在講花功夫在PPT上,把PPT做得多麽漂亮,而是花時間在PPT的內容上,保證內容有足夠的吸引力和深度。那麽首次拿融資,應該怎麽寫?看一下本文的分享。
 

商業計劃書建議用PPT的形式,每一頁講明白一個具體事情,用Word文檔的方式相比內容和內容之間分割不開,並且顯得內容多,不能突出重點。

PPT要包含以下幾個部分:

1.團隊介紹(Who)

2.要解決的問題(Why)

3.產品或服務介紹(What&How)

4.發展規劃(When)

5.財務預算

6.融資需求

越前面的內容,我覺得越重要。

一、團隊介紹

團隊介紹中,要講明白每個人具體的分工和過往的背景。例如,老王,是CEO,負責體育場館的線下拓展,負責公司整體運營,以前經營過3年的網球場館。小馬,是CTO,負責產品整體研發,以前在騰訊某某部門擔任過3年的工程師。

因為在具體產品沒有面世以前,團隊是公司最重要的資源,所以也要突出每個成員的一個能力和成績,就像是大家的簡歷一樣,要讓投資人看到你們這幾個人,就想轉身“I want you”,具體可以講一下以前的一個工作成績,歷史的業績,可以體現人能力的部分。

另外,有一點大家沒註意的,要寫明白團隊里每個人,哪個是全職的,哪個是兼職的,哪個是顧問,哪個會於什麽時候正式加入公司。

團隊是當前最重要的資源,如果你在寫計劃書時,就感覺這塊是弱勢,拿不出手,那不僅是怎麽寫計劃書的問題,首先要考慮,如何組建出一支好的團隊,最開始,對很多團隊來講,拿到錢之前,找不到好的人才,找到好的人才,又不愁拿不到錢。這是個雞跟蛋的問題,我建議創業團隊先解決團隊的組建問題,如果是因為拿到了錢,才願意加入的夥伴,那並不足夠信任你的人和團隊,另外,能不能得到團隊成員的信任,一起跟著你做事,也證明了創始人的能力和魅力,創業者想成功,就應該培養自己的這種能力和魅力。

二、要解決的問題

解決了誰在做,誰在創業的問題,接著要給投資人講明白,做什麽,為什麽要做的問題了,我們很多人,都會有很多點子,然後根據這個點子,就會去想產品什麽做,服務怎麽做,這個是由內而外的一個過程,但大家忘了對這個點子去深究,如果你接觸過一些投資人,你會發現,他們經常問你,你這個東西解決了用戶什麽“痛點”,滿足了用戶什麽“需求”,你這個需求是真需求還是偽需求,當然,你有了一個點子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是看到了具體的現象而萌發的,你覺得點子本身就是滿足了需求,但我建議發現點子以後,你還要多想幾個信息:

1.這個點子滿足的是什麽的需求,能不能很具體的描述需求出來。例如老王的公司,滿足的需求是“把預訂場館這件事做得更方便”,具體的痛點有“用戶目前去運動場館前不知道是否有空場,不知道有什麽場館可以選擇”,“顧客口頭預定了場館,實際沒來,導致場館資源浪費”,“場館新開張,用戶到達還不高,導致場地出租率太低”等等。

2.這個需求點,是否是痛點,還是說可有可無的(偽需求),有沒有其他方式可以滿足的。例如還是老王的體育場館O2O,剛才那些問題,用戶是否介意,還是說沒關系,經常會收到一些想法,創始人覺得非常好的,但實際上是個有挺好,沒有也沒關系的事情,我們就會說這樣的需求不夠硬。因為每個產品,要用戶去用的話,都會有一個機會成本的問題,如果是可有可無的需求,用戶積極性不足,對產品的用戶量和往後的活躍度,都是不小的挑戰。另外,有沒有其他解決方案也是,如果有其他折中的解決方案,或者更優的方案,用戶就不一定采用你的方案了,例如,我只打網球,而且只在樓下的網球場打,我有他們的電話,每次去打網球之前,都會電話確定好定好場,網球場跟我也很熟了,不會擔心我放鴿子。所以對於我來講,是有可替代方案的,老王的App是否能吸引我,就是個問題,需要想明白能不能帶給我價值的。

在這一部分,很多人會提很多市場數據,市場規模預測,如果投資方是熟悉這個領域的,在市場這塊著筆不用多,會班門弄斧,重點是要講明白解決了什麽具體的需求。

三、產品或者服務介紹

前兩個部分,投資人已經知道你們是誰,想解決什麽問題了,接下來,就要讓投資人看到,你們怎麽去解決,以什麽方式解決。

這里有很經典的一個觀點,是否能用一句話概括你要做的事情,例如“一個預定體育場館的App”,“連接體育愛好者和體育場館的服務”,還是“體育場館消費平臺”等等,能不能把想做的事情,提煉成這樣一句話是很考驗人的,因為這個提煉的過程,也是不斷取舍產品定位,思考產品方向的過程,這句話建議直接體現在PPT首頁。

這個內容的分量會比較多,需要講明白,你要做得是什麽,然後怎麽去做,大家都知道要把這部分寫在商業計劃書里,但也存在幾個誤區。

1.不能太細節,有些創業者會把產品的交互圖,流程圖直接貼上來,會具體到有什麽功能,這個功能怎麽操作,如果用戶體驗或者視覺設計是你產品很重要的賣點,可以單獨拿出來體現,但投資人想了解的更多是產品是怎麽解決用戶的用戶的,例如老王的體育場館O2O項目,要講的是,產品能提供“查看附近某類型的體育場館”,並且“進行場地預定”,這個預定會直接對接場館內部的預定管理系統,直接生效,不用去描述用戶會看到這樣一個列表,通過篩選條件網球,足球,還是羽毛球找出不用類型的場館,然後可以看到具體的位置,等等,不用這麽具體,繁瑣,關鍵是說明白做什麽,用什麽方式去做,不是產品使用教程。投資人不是用戶,不需要教會他怎麽用的,而是要打動了,讓他知道用這個可以做什麽。

2.不是要講想法和點子,沒有經驗的創業者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把點子看得太重,首先產品和服務不是講你的點子是什麽,或者你的想法是什麽,要切實能落地的事情,你說你想做一個預定體育場館的服務,是用網頁+場館預定管理系統來做,還是App+電話人工預定來做。投資人要的不是點子,因為一個點子,一個人想到的時候,證明這個世界上還有其他很多人都想到了,所以一定不能是只有點子,而是怎麽做。

題外話,大家會擔心我的點子是不是會被投資人拿走了,有幾個點我覺得創業者在找投資人前需要想明白的。

1.這個投資人跟我要做的項目有沖突嗎,他是不是投了類似的公司,會把我的想法給到他投資的其他公司嗎。

2.他是個靠譜可信任的投資公司嗎,你們之間適合度怎樣,以後會不會跟他們產生問題,畢竟投資人就是以後長久的創業合夥人,而且還是炒不掉的合夥人。要抱著找創業夥伴的心態來找投資人。

3.我這個想法如果其他人知道了,抄襲了,我就會失敗嗎,還是我有我的競爭壁壘,不擔心這種抄襲。

所以關於這塊,創業者需要對自己的業務和投資人的背景做充分的功課。

四、發展規劃

好了,現在投資人對你們,和你們當前要做的事情很清楚了,接下來,要講明白的是,這個產品做出來以後,怎麽推廣,打算用多少時間做到多少的用戶量,公司會怎麽去擴展,希望占有多少的市場份額,這一步做好以後,下一步會怎麽做,一步一步的,一個公司長遠的一個發展,畢竟投資人投資的不只是產品,而是這家公司,需要了解這家公司長遠的一個發展。

你的商業模式,你的市場推廣都可以在這里體現。

你會發現我沒有把商業模式和市場競爭單獨列出來,其實這兩個都是很重要的,具體到不同的項目方向,重要性不一樣,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所以沒單獨列出來,不是每個項目都必備的。如果你有很好的商業模式,要單獨拿出來講,對於早期互聯網創業公司,能看到未來潛在的巨大市場即可,商業模式未必很清晰。

還有市場競爭也是一個重點,如果你研究過競爭環境,可以把潛在競爭對手列出來,大家不同的側重點,不同的業務方向,描述清楚,讓投資人了解在這樣一個競爭環境里,為什麽你的公司還能有立足點,這也有助於分析產品的差異性。

五、財務預測和融資需求

最後還有你的財務預測和融資需求,種子期的項目,做一個簡單財務預測,大概會花多少錢在人力成本上,多少錢在服務器運營上,多少錢在市場推廣上,每個月固定成本是多少,運營成本是多少,半年花多少錢,一年預計花多少錢,至少你對公司未來怎麽花錢心里要有計劃。如果是後面的融資,財務這塊可能還需要專門用Excel表格來做,這塊要找財務跟你一起做,具體到每個月每些項目的開支。

最後當然也要把你想拿多少錢,出讓多少股份給出來,可以是一個範圍,但不能沒有這塊,如果一個創業者找到投資人,說融多少錢都可以,那是很不靠譜的,融多少錢,要根據公司的財務預測來計算這個需求,這塊對於第一次接觸商業的創業者來講,也是很容易不註意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344

 【黑馬讀書】90後創業必看:怎樣寫一篇靠譜的商業計劃書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1016/146818.html

i黑馬:昨天一篇《五大案例告訴你:90後怎樣玩轉“路邊攤”》引發瘋轉。激起90後們熱血沸騰:明天創業去!今天黑馬哥帶來一篇實用的幹貨文章,說一說怎樣寫商業計劃書才會被VC認可。

\商業計劃書是得到投資人垂青的敲門磚,怎麽寫才靠譜?

很多成功的創業者和投資人都分享過商業計劃書該怎麽寫,有周鴻祎版的“商業計劃書10條”,有查立版的“21條軍規”,等等。有些人說寫個10多頁就夠了,要精簡;有些人說要在計劃書里體現未來5年甚至10年的公司發展規劃。
設想,你按照網上的那些模板,花了幾個晚上挑燈夜戰,寫完商業計劃書,加上精美的封面,約好一個項目投資經理喝咖啡。實際上,可能那家夥連目錄都沒看,直接跳過你前面花了很多心血寫的項目介紹、市場分析等,找到財務規劃、風險分析這塊看起來。

VC的訴求點

創業者苦於融資無門,那邊VC著急銀行里的錢花不出去。創業者和VC互相找啊找也沒交集,也擦不出什麽火花來,關鍵在於各自的訴求點不一樣。
VC從來不在乎你的企業估值是怎麽樣的。投資人關心的和創業者討論的其實不是一個層面的東西。資本的本性就是錢,你給錢就好了,整天整那麽多玄乎的一點兒意思都沒有。因為風險投資的制度就是如此,制度決定思考方向,跟法律一樣,沒有哪個人的主觀臆想能淩駕於制度和法律之上,所以投資人關心的就是風險分析,看你會不會把錢打水漂了;看財務規劃,看今天投你一塊錢,明天能不能賺兩塊錢,年底能不能賺一車金磚回來。

突出重點,內容為王

剛開始我和大多數創業朋友一樣,對商業計劃書沒有詳略得當的概念,即使有的話也是頭重腳輕,在項目介紹、公司戰略這些虛無的地方花費了太多的精力。然而往往自認為重要的東西反而是別人最不看重的,投資人重視的是數據這些比較實在的地方。 其實,投資人每天要看很多份商業計劃書,不可能每一份都去仔仔細細審查,對其中的每個條目都去認真研究,他們只對自己感興趣的、認為對項目比較關鍵的幾個問題認真看一下,通常看一份計劃書的時間也就兩三分鐘。
有些創業者為了能更加吸引投資人關註,把商業計劃書打扮得像新娘一樣,雖然這樣做可以在第一眼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但是內容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的項目不夠有前景,內容表述不夠清晰,光有一個華麗的外表很容易讓人把你理解為一個浮誇的創業者

切忌談平臺

現在“平臺”這個詞成了創業者口中一個高頻率詞匯。
很多投資人都非常討厭創業者在商業計劃書里談平臺這件事,原因很簡單,平臺不是煉出來的,不是搭出來,平臺得有上下遊各個行業的兄弟給你當柱子,他們憑什麽願意給你當柱子,讓你在臺上風光啊?給個理由先。平臺要穩,臺下的每個柱子都得有好處,不然今天你要唱戲了,某個柱子不爽了請個病假你的戲就沒法唱了。
很多投資人也是從創業者一步一步走過來的,他們有的也犯過建平臺的毛病,當你跟他們提建平臺的時候,他們腦袋就大了,你就等著受到他們的思想鞭撻吧。
平臺剛開始其實就是費力不討好的活兒,等於邀請人來家里開Party,結束了碗筷得自己洗,水電費得自己出。當你公司大了,你不說自己是平臺別人都會說你虛偽,都爭著喊著說要給創業者開放你們家的平臺。

切忌談只缺錢

錢!錢!錢!創業者的不可承受之輕。
VC,你若需要什麽要錢的理由,一萬個夠不夠?
這是你的角度,創業者忘同理心。融資也一樣,賣的是公司的股份,但這個不是定價來賣,而是溢價賣出去。你跟VC是一手交錢,一手拿股份,然後順帶來點兒贈品,期許一下未來,憧憬一下美好的明天。
同理,你在商業計劃書里談的都是錢,商業規則里雖然談錢不傷感情,但是錢也不是萬能的。如果你的項目就差錢,差多少,百度市值500億,給你500億能再造一個百度嗎?蘋果是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你要多少錢能再造一個蘋果?
VC都是很精明的人,他們中有很多都是成功的創業者轉身成為VC的,他們的操盤能力一點也不亞於很多成功的企業家。如果項目有錢就可以幹,憑什麽溢價買你的股份?!
幹銷售之前得賣理念,理念賣好了,東西自然就賣出去了,對方也就把錢打到賬戶上來了。要錢自然不能這麽赤裸裸,得先講點有內涵的東西,比如說,你自身的能力多麽強,你的團隊里有技術多麽牛的人,你的客戶多麽忠誠。手里的“大學生創業標兵”之類的偽榮譽就別拿出來曬了,兩個字—丟人!言而總之,總而言之,要讓對方覺得這件事非你幹不可,給多少錢讓別人幹都夠懸,自己幹更是死路一條。

切忌談市場大

有幸看到某些商業計劃書的開頭都是這麽寫的: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行業必然成為發展的重中之重。更牛的還會加上國務院×號文件表明,要加大力度發展此行業(這是國家的意思,你們VC看著辦吧),國家的支持加上中國龐大的市場,中國有13億人,每個人都會接觸這個行業,每個人都會使用這個服務和產品,我們公司只要取得其中哪怕萬分之一,也是躺著可以收錢的,你們VC估摸著看吧,機會就一次,然後再從網上找一堆艾瑞的、易觀的調查數據作為自己描述沒問題的證明。
其實當你明白每一個創業者都對自己的項目信心滿滿,都認為可以改變世界,改變人類社會,每個都會在商業計劃書里大書特書。但是你的目的是要告誡他們熱愛祖國呢,還是讓他們來投你項目的。
不管從哪方面看,說這些假大空的話都對創業者不利,創業是細節的較量,宏觀方面的留給那些經濟學家去預測。古往今來,在最不受人認可的行業走出一片康莊大道的不大有人在嗎?有些人身處時代浪潮尖端,形勢一片大好,摔的跟頭也不輕啊。馬雲說:“企業家聽經濟學家的話會死掉一半,創業的
人不要拿著望遠鏡看山的那頭,要低頭看自己腳下的路,沒有一條創業路是平坦的,別還沒走到山腳下還在憧憬山那頭的時候就死掉了。”

切忌談沒有對手

有些創業者認為自己做的東西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自己是全世界上獨一無二做這個生意的,那麽也當然是行業第一、規模最大了。要知道,當你想到一個Idea的時候可能全世界已經有1000個人同時想到了,有100個人會去實施,有那麽三五個做成的。沒看到不一定代表沒有。商業計劃書里要求的就是嚴謹 ,滿嘴跑火車的人要好好收斂一下了。
我曾經做的基於社區的網上超市項目也自認為是全國乃至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項目可能不是,但是模式我認為是。當我滿心歡喜做著的時候,發現竟然10年前已經有人開始做了,雖然做得不成功。頓時失落感巨大!自己做的項目本以為是10年後的產品,結果沒想到是10年前的老古董,作為當代大學生思想竟然陳腐到如此程度,簡直是晴天霹靂般的感覺。
所以大學生創業者朋友們,千萬別認為你的Idea牛得要死,沒人想到,更沒人做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這句話放在人口第一的中國絕對正確。
在你沒有弄清這個市場是否還有其他人在做的時候,要麽直接說沒看到,要麽不寫,投資人都見過各行各業各種奇葩的人,眼界比你廣得多,說的不對或者不夠準確,對你的商業計劃書來說是減分的。

別忘了提VC怎麽
退出

終於把商業計劃書給搞定了。等等,想想最後是怎麽華麗地收尾的……難道沒有嗎?這個結尾老掉牙或者很雞肋,但是是必須有的—怎麽處理 VC 退出的問題 。總得給人一個展望,這輪融資完,再有好幾輪融資,這時手里的股票早就溢價好幾十倍了,賺了這麽多錢怎麽拿回去好?VC被人認為是幹傻帽的事就是因為他不管你公司再怎麽好,時間一到都得把錢抽回去,即使下一個投的公司還不如你這家,他們也像火燒屁股一樣拼命催著你,把他們的錢套出來。其實他們也是有苦難言。
簡單說一下,VC就是風險投資基金,買過基金的朋友都知道他們是有回報年限的,有的7年,有的9年,年限一到他們就要按承諾把賺到的錢分給出資人。出資人一看這家VC管理人員有眼光,能把錢變成更多的錢,名聲好了給這家VC錢的人自然多了,下次募資就能募到更多的錢。VC錢多了,體量也大了,就能投更多、更大的項目。錢這個東西都希望往錢堆里跑,錢多好辦事。巴菲特為什麽能百投百中?就是因為他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在巴菲特的多年苦心經營下已經是一家體量巨大的投資公司,沒有什麽項目他拿不出錢投的,你只要跟他說明他能賺到錢就行。你的項目只要在地球上幹他都給得起錢。大錢投大項目更穩妥,比如即將上市的公司,比如一些百年老店—IBM、吉列公司等。刮胡子的首選品牌肯定是吉列,男人晚上都在長胡子,等於巴菲特投資了吉列公司連躺在床上睡覺都在掙錢,這樣的公司當然穩賺不賠了。而且巴菲特巴名聲在外,錢都是自己公司的,不存在短時間內套現的問題,投的公司又穩又長期持有,他賺錢多那是自然的了。
哪家VC都想像巴菲特那樣,做事大手筆,不用被各種資源限制。所以,小VC想變大,大VC想變得更大,更大的還想變得最大,貪婪目標的驅動下,資本就是貪婪的。
商業計劃書的結尾就是要寫明VC最關心的問題—如何退出。

一般有上市、公司並購和管理層回購3種退出方式。

上市

這個不用多說,肯定是大家最滿意的退出方式,是一種最最和平的分手,說明這段“姻緣”是完美的,大家出了證券交易所依依不舍,寒風中擎著淚花拼命揮動雙手,道一聲:“兄弟,保重!”
上市有在國外上市的,有在國內A股上市的,近年來又多了給高新技術企業設立的創業版上市,實在不行,跟上市公司進行資產重組間接上市,俗稱借殼上市,反正只要不“上吊”,去哪“上”都沒問題。

公司並購

就是把公司賣了,賣給差不多大的公司就是並購,大家進行換股,舊股票變成新股票。這個時候VC就可以把自己的舊股票脫手給對方那家公司的投資人。被更大的公司買了就稱為被收購,連換股都省了,大公司直接丟下多少錢,你們幾家VC和創始團隊根據自己的股票比例大小分去吧。而且這其中最不公平的就是最晚進來的VC先分,之後前一輪的VC分,這樣依次下去,最後才輪到創業者。
公司並購或者被收購在VC看來勉強可以,雖然賺的不如上市多,但也不會黑著臉一無所獲。這筆買賣如果不算前期的各種調查以及各種談判消耗的人力和物力,總體來說還是值得的。臨別的時候沒有那麽依依不舍,隨便揮個手表示一下得了。VC上車後又跑下來順帶說一句:“以後有這種買賣,還找我。”

管理層回購

這條只當是負心漢對癡情女說我會對你好一輩子這樣的情話,聽聽舒服罷了,誰當真誰就輸了。
翻閱中國的企業史,受VC投資管理層再“贖身”的事一例也沒有。
其實你寫給VC的商業計劃書里的很多事都不可能發生,今年銷售額不會是你的預期,市場占有率是錯的,公司發展不是按著你的想法一步一步來的,競爭對手比你認為的成長更快……只有介紹團隊成員那一部分是對的。不,那也有可能變化。唯一不變的只有你本人。經歷失去找回再失去再找回後,明白了……哦,原來這就是生活。

寫一份商業計劃書,然後丟掉!

一份完整的商業計劃書代表著你已經準備好上路了。你的每一天都按照里面的規劃在行動著,你覺得十分有意義,相信成功會像計劃書里計劃的如期而至。
但是我勸你還是丟掉它,把它當作沒有出現在你生命中一樣。
周鴻祎在2005年寫的商業計劃書里面都是關於社區和搜索的,但他果斷放棄了商業計劃書里設想的業務,轉向流氓軟件查殺,繼而推出免費殺毒,成就了今天的奇虎360。今天的騰訊早已經不是當初馬化騰苦思冥想規劃的騰訊了。
最好的境界就是當你寫完商業計劃書的時候,你對你公司目前的現狀十分清楚,知道里面潛藏著的危機和機會,然後你就一甩手從你20樓的辦公室丟出去,或者你也可以把它用保險箱里三層外三層地鎖起來,等你哪天功成名就撬出來看看,看著自己的那些幼稚的想法會讓你快樂地度過一下午的時光。
武俠中的高手形容武學先是心中有劍,手中也有劍;之後是手中無劍,心中有劍;最高境界就是心中無劍,手中也無劍。商業計劃書就是你的“劍”,它是你打開VC大門最有效的道具,是前期在市場披荊斬棘的好工具,慢慢公司發展了,不能那麽蠻幹了,需要把你手中的劍化成水,無形的水,跟著市場靈動,沒有容器框架的水幻化無常,千變萬化,你只需在心里記住當初寫商業計劃書的目的是什麽,有這個念想,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 
 

為揭開馬鹿面紗寫一篇

在最近幾篇冒起了「馬鹿」是甚麼傢伙的討論, 其實有點side tracked, 因為我在二百萬點擊一文, 敘述了與司法人員飯聚, 有人問我「馬鹿」這律師究竟是誰, 是這位司法人員的一個看我博文的朋友提出來問的。我把這訊息寫出來, 並不是想指出有司法人員看我的博文, 我只是清楚表達我根本不知「馬鹿」是何許人, 因為我並不知道留言的人的身分, 就算以電郵訂閱, 我也一概不知, 既不知誰訂閱, 又不知訂閱人數, 我一向都叫大家小心謹慎, 不要輕易在討論平台暴露個人資料, 就算那些發電郵給我求助的人, 我也叫他們不要披露太多個人資料。話雖如此, 不少人把真實姓名、身分證號碼、警誡口供供詞、工作機構名稱、甚至照片也傳來。信任歸信任, 這樣做極之危險。我再三強調, 我不是卑鄙下流的人, 不會利用這討論平台去窺伺個人私隱, 因為blogger是google擁有的, 我只是使用人, 所以無從找出讀者的個人身分。只有那些自己寫程式的人, 才可以把你登入的資料看得一清二楚。如屬那種平台, 你用匿名也沒有用, 因為你先要以電郵登記, 板主就可以操控一切, 若果用那種平台來投票, 就任由板主操控投票結果了。我非君子, 也不至於做出這種可恥行徑。

「馬鹿」卻乘機抽水, 一時講法官要通緝他, 又講連DoJ的資深大律師和暴動案的代表大律師他也一併得罪了。這種轉移視綫自抬身價的曲筆, 又可騙到誰呢? 法官要通緝「馬鹿」的話, 大概是要簽發Form 123把他收押入精神科, 或者把他轉介給律師會考慮是否fit to practice law。

上一篇有讀者留下這番話:

Follow 咗個blog 咁耐,有冇人有興趣從已知的facts中,推考馬鹿的身分?

我寫這一篇, 旨在呼籲各位不要考證馬鹿的身分, 因為從這兩三年的留言和他之前以Maro為筆名和我之間的罵戰, 我算是對這人有些了解。雖然他那種對中國人的辱罵會使人極度反感和憎惡, 我對他還是心存體諒的。大家也不要誤會, 我對「馬鹿」的體諒並非基於他對我「阿大」前「阿大」後的尊重, 而是因為大家激烈火併過, 我一直在思量, 在甚麼環境成長才會塑造出這種偏激充滿仇恨的性格來。交鋒多了就使我越了解這人。至於「馬鹿」為何叫我做「阿大」, 就只好由他去講了。

我既然叫人不要去考究「馬鹿」的背景, 我自己卻去揭開他的面紗, 豈不是自打嘴巴? 非也。當一些資料公開了, 就沒有神秘感, 我們對窺伺私隱的好奇心也會消失。而且, 下面的資料都是「馬鹿」自己提供的, 我並沒有去搜尋他。

-「馬鹿」的家人在文革期間受到迫害;

-他的父親(及家人)逃到香港, 在港大做博士後研究, 之後獲得美國收留, 移居美國。(我相信「馬鹿」是在香港出生, 大約生於1970年):

-「馬鹿」在美國長大, 曾加入海軍陸戰隊, 所以他好打得。他在服役期間修讀及完成法律學位。

-1994年他在某某律師事務所實習, 「馬鹿」講過他約了合夥人的女兒去游泳。

-「馬鹿」不煙不酒, 自稱信佛;

-佔中期間「馬鹿」積極參與, 他在銅鑼灣東角道負責掌管及派發物資。他多次參與遊行, 但從沒有被拘捕過, 可能他健步如飛, 警察望塵莫及; 也可能是他懂得扮演不明顯犯法和不起眼的角色。

這都是我憑記憶「馬鹿」在本博留言講過的話。我相信「馬鹿」的家人受過共產黨很慘的政治迫害, 所以「馬鹿」的心烙着深仇大恨。我在香港長大, 沒有受過任何迫害, 只憑文獻及傷痕文學那裏理解文革, 不能感同身受。我又不是得道高僧或法性融通的禪師, 不能大喝一聲, 喚醒他「放下」過去, 我只能盡量體諒理解, 所以對他比較寬容。

在討論的過程中, 我學會了更能接納不同觀點看法發表的權利, 各抒己見, 不一定互相排斥。不認同極端看法, 也無需把這些看法摒諸門外, 若不能理性討論, 稍作回應後, 就不再纏擾下去。既不纏擾, 又無需深究這些人的背景, 也無需深究這些人的真正身分, 畢竟網絡世界是充滿虛妄的, 孰真孰假怎也說不清, 揭開了一層面紗, 又難保沒有另外的三五七層。只要集中看論述而輕視名字, 管他是馬還是鹿!

我期望着, 終有一天, 「馬鹿」放下過去, 心靈恬靜地留言。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