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MBA學位唔係來自「大學」只係「公司」Webb質疑蒙牛總裁學歷 左丁山

2010-04-27  AD





 

與其話 David Webb係股壇長毛,倒不如話佢係財金圈履歷核實署署長。繼玩具大王蔡志明、真明麗(1868)首席執行官(CEO)曾金穗嘅學歷同博士學位俾佢質疑做假 後,阿Webb噚日撰文,繼續踢爆上市公司高層嘅問題學歷,今勻主角輪到蒙牛乳業(2319)創辦人之一兼總裁楊文俊。

招股書指03年獲美 碩士

Webb話,根據蒙牛招股書顯示,楊總裁03年喺美國一間叫Barrington嘅大學攞到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即係MBA),之但係, 佢話嗰間學校其實只係一間喺花旗國成立、總部設喺阿拉巴馬州嘅「公司」!更甚係呢間「大學」俾美國教育部列入非學院名單,所提供嘅學位係冇認受性。雖然後 來04年9月公司賣咗畀人後,改名做University of Atlanta,佢嘅學位已獲承認,但係楊總裁個MBA係03年攞嘅,咁即係有問題喎!

學 志雲大師話齋,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學歷係真係假無傷大雅,如果再爆多單假奶毒奶,你就算拎住博士銜頭呀,都救唔到公司啦!

李華華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57

讀書為增值被質疑學歷蒙牛楊總都係受害者? 李華華

2010-04-29  AD






 

貴為半隻國企嘅 蒙牛乳業(2319)噚日公佈業績,盤數不過不失,所以大家嘅焦點,就放咗喺俾股壇長毛David Webb質疑學歷嘅總裁楊文俊身上。估唔到……一向都會喺業績會現身嘅楊總,噚日竟然缺席,冇計啦,惟有由首席行政官盧建軍代答。

牛根生專 注培訓新人

盧生真係夠朋友,竟然幫口為楊總講好說話,仲話其實嚴格嚟講,楊總都係受害者!盧生話,楊總喺行內做咗成20年,喺蒙牛都做咗 10年,佢有份創立蒙牛,喺業界都係老行尊。佢走去讀嗰個MBA課程,目的都係想充實下自己;再講,楊總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真係冇能力去check個課 程係真係假o架喎。盧生係咁講唧,唔知楊總自己係咪一樣咁諗呢?

對於主席兼創辦人之一嘅牛根生,噚日突然宣佈由執行董事轉做非執行董事,盧 生又攞出因為時間關係準備好嘅標準答案。佢話人事調動係考慮到集團持續培訓新一代管理層嘅計劃,係考慮到集團未來可持續發展嘅需要,超似港府高官平時出嚟 講嘅口脗。

聽番分析員講,楊文俊同牛根生喺俾投資者聽嗰場業績發佈會都一樣冇蒲頭。華華見嗰啲超巨型國企高層都唔係咁o架喎,啱同唔啱都會 三口六面講清楚,唔知咁係咪反映咗蒙牛未來嘅做事手法呢?

美參院公審高盛調查主席狂爆粗

中資企業高層唔知係咪被學歷風波困 擾,所以無出嚟見人。不過喺地球嘅另一邊,外資大行高盛雖然周身麻煩,仍然大大方方出嚟俾人公審。華華好關心呢單世紀大審判,點知一開機就聽到雞腸粗口 「Shitty」,仲以為轉錯台睇緊《衰仔樂園》。正當華華以為自己幻聽,電視再傳出「Shitty」,先知原來係參議院調查委員會主席萊文喺度爆粗,仲 爆足11次咁多!咪以為萊文咁老仲咁好火喎,實質上係高盛啲高層喺電郵曾經將CDO形容為「Shitty」,萊文只係玩即興潤番佢哋啫!

網 友反應仲快,即刻以車喻債,將隻Abacus CDO換成福特嘅Pinto(出產有問題,易爆炸嗰款),幫高盛解圍。「你賣Pinto畀ACA嗰陣,有冇話Pinto會爆炸?」「係人都知呢款車有可能 爆炸啦!」「點解你唔同個客講?」「吓,我係賣車o架喎!」真係妙問妙答!

老闆三仔爺加薪林高演要減人工

華爾街回復番股照炒 舞照跳嘅美好日子,不過高盛大摩等大行唔想再俾人話,派花紅都收斂咗。香港上市公司唔知係咪有樣學樣,繼霍建寧俾人cut咗成千萬人工後,再有華資家族嘅 太傅俾人減人工!身兼四叔頭號護法、恒地(012)大內總管、李家傑同李家誠太傅等職能嘅林高演,09年人工(連花紅)竟然無厘頭俾人減咗505萬銀,得 番3650.2萬蚊咋!

好奇怪,林太傅人工被cut嘅同時,四叔三仔爺就全部有人工加,阿爸收1285萬;似乎永遠享受寡佬生活嘅大仔,就 袋1481.4萬;至於要養3G(老婆同埋兩個女)、到o依家仲未必到一粒半粒「慈姑椗」嘅細仔,都收1271.8萬銀落袋,係咁意都加咗138.5萬人 工啦!點解?當然唔可以話四叔對佢唔好,因為四叔父子嘅人工主要係固定薪酬,但林太傅主要嚟自花紅,花紅少咗,可能係同恒地舊年業績倒退有關啩!

李 華華

電郵:[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60

李嘉诚和王永庆的学历观 东方愚


http://www.econzhang.com/?p=3981


“各位同学,你知道吗,我和你们一样也是八十后,所以今天想和大家互动一下:在座有多少同学认为大学岁月可以为你日后的成功奠下基础?有多少同学认为自己具备充沛的精神与力量、矫健的体魄,以及所有必须的重要元素来实现抱负和目标?”

这是2010年6月30日,香港首富、长实集团主席李嘉诚以汕头大学校董会荣誉主席身份,出席汕大毕业典礼时致辞的开篇。这位82岁的老人,幽默地 称自己也是“80后”。他一口气抛给了学生们十几个疑问,句句掷地有声。其中一问为“有多少同学可肯定自己必会一直坚持原则,拒绝自欺欺人,拒绝把走捷径 视为正途?”

李嘉诚将这一问称为“一个较难回答”的问题。没有人知道,唐骏1984年从北京邮电学院(现在的北京邮电大学)毕业时,有没有人问过他类似的问题;26年后,他涉嫌造假,深陷“博士门”事件,搞得声名狼藉。

记得唐骏一次在大学的演讲过程中,有学生问拿他和李嘉诚做比较,唐骏自知资历甚浅,坦言不能和李嘉诚相提并论,不过笑称“他的年纪也比我大多了”(相差34岁)。现在这一段子被人当作了笑柄,因为对于评判一个人来说,信誉优劣比年纪长幼更“适用”。

当然人无完人,李嘉诚也不尽如我们想象中那样豪无瑕疵。乔·史塔威尔(Joe Studwell)在《亚洲教父》(Asian godfathers)对李嘉诚等亚洲大佬都有深入和客观的剖析。不过,他至少见微知著,知道什么时候能走捷径,什么时候不便走捷径——譬如学历。“我们 的社会中没有大学文凭、白手起家而终成大业的人不计其数,”他曾说道,“其中的优秀企业家群体更是引人注目。”

李嘉诚头上顶有香港大学、北京大学、剑桥大学等十多所知名大学授予他的荣誉博士学位,均是实至名归,而非像内地商界晚辈邱继宝一样滑稽,到现在连自己都不清楚给他颁发“美国内申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的那个老外,究竟是“美国内申大学”真校长还是假校长呢。

再来看看已故的“台湾首富”王永庆的学历观。他只有小学文化,但是一生都在学习,去世前几年,年近90岁高龄还常伏案写作。他心里装有一个超级产业 帝国的梦想,但始终是一副谦卑状。他也有一个荣誉博士的学位,是1975年初由美国圣若望大学颁发,在授予仪式上,王永庆说“我幼时无力进学,长大时必须 做工谋生,也没有机会接受正式教育,像我这样一个身无专长的人,永远感觉只有刻苦耐劳才能补其不足。”

到了1990年代,时任台湾交通大学校长的邓启福想给王永庆颁发一个荣誉博士的头衔,被王永庆一口回绝了。“博士学位是要经由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所硕士班等过程,每一个阶段按部就班认真苦读而获得的才有意义”他说,“我没有资格。”

由于环境的不同,内地企业家们不可能都像李嘉诚和王永庆二位港台首富洒脱,对知名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一笑了之。相反,如果花钱买博士学位的同时,汲 取了不少知识和能力,也可谓难能可贵了。问题就在于,不少企业家的初衷是渴望被认同,于是虚荣心作祟,勾兑一顶博士帽供在办公室,是为急功近利、自欺欺人 也。

内地富豪偏爱博士帽,折射出来的仍是他们内心的孤寂和忧郁。在财富累积的边际效用越来越小时,精神层面的诉求开始水涨船高。譬如陈启源和万玉华夫 妇,他们在接受我的采访时流露出来对人才的渴望,但给自己也镶上一圈博士光环,而且是野鸡大学的博士,实在没有必要。想来霸王上市时券商也心知肚明,所以 在招股书里避而不谈这顶博士帽,而只写与博士学位一脉相承,但不会蹈唐骏覆辙的“北京大学公共经济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头衔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55

加州直擊 黃宜弘野雞學歷

2004-11-25  NM




商界立法會議員黃宜弘,一隻中 指,令他一夜成名。原來,他後台更響,其父黃克立與中方關係密切,連任三屆全國政協常委。今年五月中風逝世,更獲中央同意以國旗蓋棺。黃宜弘靠着父蔭,在 政壇上走紅,中指事件後仍獲中華總商會支持出選立法會。人稱「IQ博士」的黃宜弘憑着父親在財金界地位,躋身股壇,位至聯交所第一副主席,當時地位僅次於 利國偉爵士。不過,本刊發現一世牙擦的黃宜弘,一直向立法會申報的兩個博士學位,竟未獲美國認可。本刊赴美直擊其中一間「大學」,發現面積如郵局般大,考 試要求甚低,「IQ博士」黃宜弘又一次低估了香港市民。每次致電黃宜弘辦公室,接線生都說「Dr. Wong's Office」(黃博士辦公室),黃宜弘掛着博士名銜,幾近二十年。不過,最近他的名銜卻受到挑戰。有「股壇長毛」之稱、港交所非執行董事David Webb最近就黃宜弘的學歷問題去信立法會,質疑黃氏向立法會申報未獲美國認可的博士學歷,誤導公眾;甚至質疑作為多間上市公司董事的黃,在上市公司年 報報稱這類未獲認可的學歷可能有問題。黃宜弘在立法會議員履歷申報中,包括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工程學碩士、美國修蘭大學(Southland University)法學博士以及美國加利福尼亞海岸大學(California Coast University)工程學博士。本月初,記者前往位於加州Santa Ana的加利福尼亞海岸大學(下稱CCU),從酒店搭的士前往,司機說未聽過有這學校,更要致電求救。到步後,出現記者眼前的只是一幢兩層高的建築物,遠 看還以為是到了郵局。推門進入,看不見課室,只得一個面積極小的會客廳,接待處空無一人,要向辦公室內寥寥可數的職員示意,才有人前來幫忙。記者說想取工 程系碩士課程資料,對方說暫時停辦。記者轉而說索取教育系碩士課程資料,並要求大學顧問講解課程內容及資格。顧問Maria對假扮成顧客的記者及攝影師似 乎有點戒心,升偷瞄坐在一旁的攝影師的舉動,對課程內容亦只是輕描淡寫介紹幾句。追問下,原來CCU是採用遙距學習模式,學生毋須回校上課,一切習作及測 驗都是郵寄給學員,完成後再寄回大學評分。即使畢業考試亦毋須回校,學生只須自行找尋一位「監考員」,在其面前完成考卷即可。記者向Maria查詢「監考 員」的資格,Maria說:「只要不是學生的親戚及朋友,如部門主管,公司老闆,就合乎 資格成為監考員。」記者戲言︰「那不是可以請槍或找相熟朋友冒充監考員?」誰料Maria不置可否,只笑說:「校方相信學生會認真求學,不會刻意瞞騙以完 成課程。」默認校方難以追查考生及考試的真偽。她又表示,碩士課程可於九個月內完成,並要完成三十六個學分,每個學分要一百八十五美元,完成課程約要六千 六百多美元,折合港元約五萬多元。

美國評為野雞大學其實,美國國會總審計局(General Accounting Office)在本月初發表了一份調查報告,當中提及一些Diploma mills即未獲認可學校的問題,其中提及CCU。據該局定義,Diploma mills為是非傳統、非官方認可的專上學校,這些專上學校通常以較高學費提供學位,以生活經驗換取學分,而非課室教學,該發言人表示:「CCU肯定達到 有關要求。」記者再次到訪CCU,並表露身分向校方詢問該校的認受性。該校副校長Tunsky說學校一直採用遙距教學,且不認同被評為diploma mill,更強調該校也有被其他機構及社會人士認可。還告訴記者:「學校現正向教育部轄下的Distance Education & Training Council(DETC)申請遙距授學資格,以提高認受性。」不過,記者再向DETC查詢,該局發言人表示,已將CCU的申請延至明年一月覆核,好讓 CCU證明完全合乎審查委員會的標準。不過,即使確認本科學位,亦不適用於黃宜弘所頒獲的博士學歷。 CCU被質疑外,黃報稱取得法學博士的Southland University(下稱SU),其創辦人Thomas J. Kirk更因非法辦學,被美國聯邦調查局(FBI)追查。SU七九年在加州創校,但當地教育部從未承認SU是合格的教育機構,但該校卻不斷招生及頒授學位 證書,引起有關部門調查。後來,Kirk為了逃避FBI的追查,不斷轉換SU在美的校址,最後於八六年將SU搬往新奧爾良市並改名為La Salle University,繼續對外偽稱持有合格預科及大學授課資格。九六年,Kirk終被FBI拘捕,並被揭發最少在美開設四間冒牌大學,控以詐騙及逃稅 罪,被判入獄五年,及罰款廿五萬美元,而其一千八百五十萬美元的資產被充公,SU亦被勒令停辦。不單止博士學位,黃宜弘的中學學歷也很懸疑。過往不少報章 都指黃宜弘在皇仁完成中學,但本刊翻查皇仁歷年校刊,卻找不到黃宜弘的名字。皇仁舊生會負責人周先生證實,黃宜弘是皇仁舊生,但為何校刊上沒他的名字,周 稱可能是他中途離校;與黃宜弘同屆的中大亞太研究所所長楊汝萬表示,對黃宜弘沒有印象:「我唔識黃宜弘,當時中五有二百幾人,但我係畢業生代表我都唔識 佢……但我肯定佢無同我一齊讀中六!」

父蔭下仕途順利黃宜弘出生於福建廈門,十歲來港,就讀軒尼詩官立小學,中學後,黃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攻讀工程學系,六七年取得碩士後在當地寶萊電腦公司任 職,並入籍美國。七一年,他應父親要求,回港打理家族生意永固紙業,其後創辦大正證券。八六年可說是黃宜弘的人生轉捩點,這年四會合併為聯交所,黃宜弘得 到聯交所前主席李福兆賞識,幫聯交所設計電腦輔助交易系統,令他一舉成名,獲得「世界名人獎」及「拿破崙商業奇才獎」,之後更獲選為第一副主席,地位僅次 於主席利國偉。九一年,當股壇都以為利國偉退休,他會坐上第一把交椅時,港府突然翻他舊賬,證監會主席區偉賢更去信黃宜弘要他辭職,信中指他在八七年間, 作為聯交所理事獲取不均等數量股份,違反聯交所會員的受託人責任。此事轟動整個股壇,更驚人是黃宜弘辭職當日,透過報章公開一封由財政司翟克誠給他的密 函,揭露了在證監會去信之前,港府早已「建議」他辭去聯交所副主席,及不要問鼎下屆主席。以當年商業習慣,「分餅仔」配股,並非不能見光的秘密,港英政府 明顯要迫黃下台,但原因則有不同版本。有說當時黃宜弘在聯交所得到不少華資經紀支持,常因交易所轉為非牟利機構等事宜與政府爭拗;另一版本則謂黃宜弘太親 中,在整過基本法草擬過程中,與中方關係太密,港府不想一個親中人物掌管聯交所,因而拖他下馬。但此一跌,卻令黃宜弘被中央看重,當時中方相信港府強迫黃 宜弘辭職,與其親中背景及維護華資經紀有關。當時的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周南便與黃宜弘私下會晤,並在中總打通經脈,安排黃宜弘循中總出選立法局。事實上, 黃宜弘在政壇平步青雲,與其父黃克立的紅色背景不無關係。黃克立畢業於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四八年,黃克立舉家來港,出任集友銀行董事,又獲委為海外信託及工商銀行副董事長,後來他擔任以投資內地為主的重信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藉公司業務,黃克立因而與中方建立了極佳關係。

黃 懶理學歷問題不過,隨着其父仙遊,黃宜弘的大靠山亦漸離他而去,近年中總不少人都有不滿,中指事件後更甚:「中總裡面都分幾個幫,有福建幫、廣東幫,本身 已有幾幫,肯定唔係人人滿意佢。但佢一直有曾憲梓撐腰,不過好多人都認為曾憲梓太守舊,有人更質疑佢連英文都唔識講,點做會長。隨住曾憲梓退下,霍震寰上 位,黃宜弘睇嚟下屆都要靠自己!」本週一,立法會秘書處已表示將黃宜弘學歷問題交予議員個人利益監察委員會,並由該會考慮是否跟進。委員會副主席單仲偕坦 言,黃宜弘所報學歷並無失實,所以委員會難以跟進:「你可以笑佢,但佢可以話:『係呀,我讀一間野雞大學。』但佢喺呢間大學攞呢個博士,係一個 fact(事實)!」另一委員鄭經翰亦指出:「呢個係個人道德問題,個人對自己嘅要求,功能組別小圈子選出嚟嘅議員,係欽點出嚟,唔係因為佢個學歷,就算 欽點佢做特首,我哋都無辦法!」本週二,本刊致電黃宜弘,記者道明機構及名稱後,黃宜弘回應:「我好似同《壹週刊》無乜關係。」後即掛線;記者再致電黃宜 弘,直問其學歷問題,黃聽完亦即掛線。儘管黃宜弘公眾形象甚差,又以中指示眾,但其實他私下做了不少公關工作,以鞏固其政治地位。「佢做好多公關工作,都 係私人性質,佢東莞間屋又大又靚,專門用嚟招待國內高官、中聯辦;佢年年都有請議員去嗰度,連民主黨可以去大陸嘅都去過。啲suite(套房)大到好緊 要,仲有桑拿房、按摩池、麻雀房,就連賭場都有,每次食好住好,佢老婆又好識公關,黃宜弘可以話面面俱圓。」一名親中人士透露。

黃宜弘簡歷出生:1938年籍貫:福建省學歷: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工程學碩士(1967)美國修蘭大學法學博士(1980)美國加利福尼亞海岸大學工程學博士(1987)榮譽:金紫荊星章(2003)職業:永固紙業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公共服務:現任立法會議員港區人大中華總商會司庫貿易發展局理事曾任聯交所董事會第一副主席香港中華總商會副會長家庭狀況:已婚,與前妻育有三子,現任太太為政協梁鳳儀。

Diploma mills「野雞大學」Diploma Mills沒有正式的中文譯名,泛指「野雞大學」,在一些內地網站,更譯作「文憑作坊」,顧名思義,是質素較差的「學府」。現時美國沒有統一部門監管全國 大專院校,Diploma Mills合法與否,在不同州有不同的定義。例如俄勒岡州、北達科他州、伊利諾州和新澤西州等,便有法案禁止Diploma Mills的經營和使用有關院校頒發的證書;其他州份則沒有特別法例提及這問題。以俄勒岡州的為例,持有未經認可的學歷證明,即屬違法,最高罰款一千美 元。該州教育部網頁亦列出Diploma Mills的定義,包括:1缺乏政府或專業機構監管,且沒有常規課堂的高等院校;2對學術水平要求極低的高等院校。

黃宜弘物業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322

學歷高,有何用?

2011-3-17  NM




一些人,從小到大,每件事拼了命去做,測驗100分,考試考第一,鋼琴考八級。學士讀完,碩士博士繼續上,連獎學金也拿了。嘔心瀝血,換來一張無懈可擊的學歷。

努力付出了,按道理選擇應該比人多的。

但原來路走下去,學歷愈高,路會愈來愈窄。

把心一橫,丟掉所有學歷,不理世人目光,做自己想做的事。面前的路,反而寬廣起來。馬穎芝

96年︰沙田循道衞理中學預科畢業,會考28分、高考3A

99年︰中文大學食品及營養科學系學士畢業

02年︰中文大學生物系碩士畢業

08年︰中大生物系哲學博士畢業

PhD化妝師

馬穎芝○八年中文大學生物系哲學博士畢業,卻由實驗室走上舞台,當舞台劇化妝師。

嚴格來說,她是打雜。除了化妝,做衫set頭一腳踢,最近還為同流劇社的《直子小姐》學習沙畫演出。「做多瓣,別人找我的機會也高些!」

她的化妝喼有六十磅重,每天拉着它縱橫四海,中午到調景嶺一間中學教女生化妝後,又匆匆趕去深水埗,為下一齣舞台劇張羅布料做道具,再到石硤尾賽馬會創意 藝術中心的工作室,將不同品牌的睫毛液做油溶測試實驗。整個下午,只以果汁糖和葡萄適充飢,至黃昏速食一個薯蓉後,又跑到尖沙咀教OL化貓眼妝。

同系同學已是生物系副教授,何苦作賤自己?「我辛苦,但快樂。」

馬穎芝以前的世界,只有書本。鋼琴八級,小學至初中考前三名,會考拿廿八分。

「中五前未出過夜街,對外面世界好陌生,只知讀好書。」

九六年高考以三A成績入讀中大。「父母想我做醫生,但我怕血腥,又怕從醫責任太大。」結果她選修食品及營養科學。

媽媽做時裝批發,爸爸是衣車維修技師,學歷不高,家中有個女狀元已經開心死,對她「棄醫從食」也沒異議。

姑姐教書,她視為榜樣。「但有次去中學代課,學生失控,最後我說只要安靜,落堂前五分鐘講鬼古,結果全堂最靜就是那五分鐘。」

中學教師夢碎,化妝夢同時萌芽。自小拿媽媽的化妝品來玩,幫芭比set頭和搽護髮素。大學一年級時,同學介紹化妝師給她認識,大開眼界。「以前我連有化妝 師呢行都唔知。那個化妝師帶我入表演後台,才知道化妝要畫眼線。MAC在香港開店,eye shadow都有百幾隻色,我才知化妝原來可以搞咁多嘢。」

自此,放學後跟化妝師朋友偷師,遇上大show不夠人,更會當助手。「宿舍女同學條眉是我修的,行畢業禮時女同學的妝都是我化的。」

九九年大學畢業,正值金融風暴難搵工,躲在大學繼續讀碩士。「那時化妝只是興趣,我不適合做中學教師,做大學教授都可以!」

完了碩士,又再讀博士,還因成績優異,連續拿了兩屆尤德獎學金,天天過着天昏地暗的實驗室生涯。「同學在實驗室瞓成個星期,我都經常通頂。香港在科研投放資源少,完了博士還要出國浸,有份出色的journal,將來做教授才夠實力同人爭。」

豈不是一世在實驗室過?想到這樣,心寒了。「每年開conference都是嗰堆人,如果一直在實驗室,我的世界就只係得咁大。」原來讀書愈多,路愈窄。

讀博士期間,她已間中接化妝工作,「場show完立即有掌聲,滿足感好大,但做科研可能要死後才有人識。」

迷惘期間,因一次合作認識了香港現代舞蹈家王廷琳。「他說我有潛質不只當化妝師,我可以將創意注入造型,當個藝術家。」

「他這句話點醒我。我明明鍾意化妝多啲,如果因為捨不得放棄投放在大學的幾年時間,而再投放一生的時間,就對自己唔住。」

○五年她完成了實驗室工作,還未寫論文已去巴黎學了三個月人體彩繪和舞台化妝,回來後在一間化妝學校當全職化妝師。

她自小聰明乖巧,媽媽十萬個放心,從不干涉她的事。但女兒由博士變化妝師,終於忍受不了。「她見到政府請人都叫我去見工;我的舞台劇她從沒看過。」

只好努力證明沒走錯路。化妝學校沒多久執笠,她變自僱化妝師,起初每月只得一兩單新娘化妝,靠補習和教琴維持生計。「好彩父母有工作,沒有家庭負擔。」捱 了一年,生意漸多,因她能說流利英語,外國品牌都找她化妝,中學校長也不怕她教壞細路,讓她當課餘活動化妝班導師。今天她獨自租住紅磡五百呎單位,身邊有 三、四個兼職學徒幫手,自給自足外,也能給父母一點零用錢。

多年努力,她不單是舞台劇的化妝師,還是造型設計師。去年舞台劇《美麗誘罪》,她當化妝師之餘更粉墨登場做女主角。「媽媽call埋姨媽姑姐來睇表演。」父母終於接受,她感動得在後台流淚。

是否有PhD對化妝工作毫無關係,但她堅持完成論文,○八年拿博士證書。

「給學業劃上完美句號。」

仲雪林

95年︰科大化學系學士畢業

97年︰倫敦帝國大學土木工程系碩士畢業

02年︰理工大學電子及信息工程系碩士畢業

碩士收買佬

馬穎芝有博士唔做,仲雪林也有兩個工程碩士學位,一樣放下身份,開廢物回收店。

他那位於牛頭角一條小巷的衡睿廢物回收店,由早到晚川流不息,每朝未夠九時已有拾荒者來朝聖。

仲雪林每天大汗疊細汗,壓紙皮廢物分類拖地洗廁所收銀等低技能工作重複又重複,全店除了收銀位沒有地方坐,連做訪問也要站在門口。

他除了是化學學士,還是土木工程碩士,之後再讀電子及信息工程系碩士課程。「我一直未找到理想,唯有樣樣都讀吓。」

父母阿爺阿叔阿姨都是教師,「我只知一定唔揀教書。」本來想讀醫,但只得科大化學系收他,九五年大學畢業。

「父親說我們是書香世家,要我讀完碩士才工作。」朋友說做土木工程師搵到食,於是報讀倫敦帝國大學土木工程系,研究渠道喉管設計。九七年畢業後,在新加坡污水廠做了兩年工程師,九九年回港,在建築公司當環境工程師,負責監察建築地盤的污水及廢料處理。

「工程師搵到食,卻不是興趣。我諗住一邊做一邊找出路。」

他一直沒拿工程師牌。「考官要我寫篇論文證明我有經驗,但我工作多年已是最好證明,考官不接受。」

那時正值科網熱,他又花兩年在理工夜間兼讀電子及信息工程系碩士,希望有助轉工。「別人問我主修什麼,我都唔知點答。愈多學歷,我愈迷惘。」

○五年政府大力提倡污者自付政策,他在地盤工作,看得很清楚。「一個建築地盤每月收十幾張告票,政府應該『嚟真』搞好環保,做回收有得諗。

「我在建築公司做了六年,都無法愛上這工作。即使轉公司,也不過是由地獄A室跳去B室,也許創業是出路。」

他申請香港青年創業計劃,○六年成功拿到八萬元免息貸款開鋪。一介書生搬動三百多公斤廢紙,「第一次出貨我已經暈。」又有阿婆帶來一堆藏了老鼠的紙皮,好一段日子他天天跟老鼠廝殺。

有個阿婆九十歲仍執紙皮,還要被其他行家用八折磅呃,他只收乾淨紙皮,卻給高些價錢回收。經常接觸獨居長者,○九年他跟聖雅各福群會合作,在葵芳多開一間社企回收店,長期有社工駐場。

以前叫工程師,名銜多動聽,但他只當一份工;今日人人叫他收買佬,卻樂此不疲。「乜師物師只是虛銜。做回收幫到阿婆生活費,又可以為地球節省資源。」

但媽媽不支持。「來鋪頭探班五分鐘便走。」他的哥哥只有中學畢業,但做政府工生活穩定,所以媽媽也想他考AO。「我只敷衍了事。」

四年來只賺到微利,剛夠養活三個同事和他自己:「但我現在生活有意思。」

去年底他奪得全球環保青年創業家大獎,現在忙於寫計劃書給創新科技發展局,希望能建廠房將廢棄金屬循環再用。

「我希望不單只做collection,將來可以真正做到recycling。」

梁瀚文

99年︰培正中學預科畢業,高考1B2C

02年︰浸會大學地理系學士畢業

06年︰浸會大學中文碩士畢業

練犬Master

仲雪林還摸索未來,中文碩士梁瀚文卻已出書教養狗。

○六年浸會大學中文碩士畢業,其他同學教書,他當了自僱練犬師,上門教導狗主訓練犬隻技巧。「好多人養狗犯兩大忌,第一是食物兜長期放食物,第二是容許小狗上梳化和主人床,這樣會令牠以為自己才是主人 ……」

梁瀚文當練犬師,只為求生。「做人可以無計劃,但不能沒方向。」

他本來的志願是「揸筆搵食」,當作家或編輯。讀培正中學時曾投稿到《明報》參加新聞評論比賽,得了優異獎。但九九年只有浸會大學地理系收他,○三年在出版社找到中文助理編輯一職,月薪七千,負責校對初中通識科課本,他希望有天能當老總,甚至執筆。

公司內其他編輯在學士以外還有教育文憑,他立時比下去。「如果要晉升,一定要讀碩士。」○四年報讀浸會大學中文碩士,同年升為編輯,加薪一千。

有天揭開以前的教科書,發現負責的編輯全都已離職。「即係話呢間公司流失率好高。我起初以為有了碩士就可以橫行,但橫行也要有機會。總編輯做了三十幾年,根本不會走。」

做了一年,剛巧有朋友認識狗場請學徒,負責搞網站和宣傳工作。雖然只有六千月薪,他仍決定辭職到狗場工作。

「我自小喜歡狗,家中有兩隻松鼠狗陪我很多年,對這工種不抗拒。而且媽媽是護士,爸爸是廚師,我無經濟壓力,人又年輕,試下無妨,如果不喜歡返轉頭都可以,無損失。」

狗場只有六個員工,除了文書工作,他還要執狗屎和幫狗沖涼。其他同事只有中三程度,表達能力較差,碰上示範都由他來講解。

「香港好少合資格的狗trainer,狗場後來請的trainer都是從美國過來,我相信這行有發展空間。」

香港沒有相關學科,於是他辭工,到澳洲墨爾本Command Dog Training School,讀了三個月犬隻服從及行為訓練師課程。○六年拿了認可證書,主動打電話給保護遺棄動物協會(SAA),當義務犬隻訓練顧問。

「無經驗又無人識,哪個狗主會俾錢我上堂?做義工可以累積經驗和人脈,對將來發展有幫助。」他更在Yahoo!寫blog,分享訓練犬隻的心得,又透過SAA中介到學校及機構辦講座,漸漸有狗主主動找他上課。

「讀大學時成日要交報告寫論文,這些訓練也幫到我,起碼我識自製筆記俾狗主跟着做。」

一個課程只上兩堂,每堂兩小時,收費二千四,一個月有十數個客人,月入大約三萬多四萬,這幾年儲夠錢,準備今年結婚。

雖然狗事業發展順利,梁瀚文當年仍堅持完成碩士畢業論文:比較張藝謀《大紅燈籠高高掛》和蘇童《妻妾成群》的說故事技巧。

「誰知這張證書將來會否用得着?你不也因為我是碩士才來訪問我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24

開店看學歷 不如比企圖心

2011-4-4 TCM




Q:我居住的桃園八德,一年就新增近十家屬八大品牌的房仲公司,想開仲介公司,創業計畫也早寫好,但自己除是企管系畢業、擁有地政士執照的專業,較其他店長稍佳外,並無任何差異化策略。在此情形下,如果要開店,適合嗎?(康居地政士事務所負責人李先生問)

A:如果你想開的是個體戶房仲公司,以目前國內房仲市場的成熟度,我認為機會不大;企管系學歷和地政士執照專業,也無法替客戶的交易安全,或成交效率帶來太多加分;唯一存在差異化的,是你比許多同樣從事房仲業的人,擁有想創業的企圖心。

可行做法是,選擇形象良好的房仲品牌,成為該體系旗下加盟主,從這裡展開新事業。

房仲業和餐飲業不一樣,因房仲業替客戶處理的,是他一輩子最高單價的資產,消費者或許會找風格獨具的餐廳嘗鮮,但絕不會委託一家個性店,處理買賣房子的大事,這好比人們搭飛機,一定先選聲譽卓著的航空公司一樣。

品牌形象已成為經營房仲業核心價值之一,如今市場的領導品牌,亦建立起人才與資訊化的經營門檻,大者恆大是必然趨勢,貿然開獨立店,形同逆水行舟,開柑仔店(指雜貨店)和7-Eleven較量,雞蛋碰石頭機率非常高。

並不是說消費者一定認同連鎖品牌,要視能否帶給消費者實質利益而定。例如,在台灣經營汽車維修,就不見得要加入連鎖品牌,師傅獨立開店存活率很高,我自己的車就是給老師傅保養,一通電話到府牽車,費用又比原廠便宜,既省時也省錢,當然容易被消費者認同。

回頭看房仲業,消費者在乎的是交易安全,最怕買到海砂屋、凶宅,期待房子越快賣掉越好。加入加盟品牌體系,你解決消費者的信任問題,就可把精力集中在業務面和服務面,發揮創業的企圖心。

因為是加盟店,經營彈性比直營店大,尤其在服務面上創新,不但為總部所樂見,更可逐步建立差異化。例如,與清潔公司異業合作,把賣方的房屋打掃得乾淨,房子賣相自然佳;看屋時安排賣方衣著整齊、最好全家人一起現身,贏得買方好感,提高成交率。

當第一家店經營上軌道,複製成功經驗到第二、第三家店,到那時候,你的企管系學歷就要派上用場囉。

店長學堂歡迎讀者提問:[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04

Donald Trump婉拒公開學歷資料 內線人

http://mymoneyinsider.com/?p=1891
美國地產大亨特朗普(Donald Trump),早前要求現任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提供護照及學歷細節資料。不過,當外界要求他披露同樣資料時,卻遭到其特別顧問婉拒。

特朗普於美國時間本週三宣布,若言奧巴馬願意把就學申請及護照申請的詳盡資料公開,他會隨奧巴馬選擇慈善機構,捐出500萬美元。

英國《衞報》報道,記者Adam Gabbatt致電給特朗普辦公室,查詢特朗普的護照及學歷詳細資料,特朗普的特別顧問Michael Cohen首先要求記者先給予自己的相關資料,然後才公布。當記者真的給Michael Cohen展示自己的護照及學歷資料後,Micheal Cohen即表示,特朗普並非美角總統,亦不是要角逐總統,記者作出此要求沒有理據,並著記者去關讀有關Donald Trump撰寫的書籍或他的傳記,那他便能成為最了解特朗普的人。

特朗普的顧問Michael Cohen遂對《衞報》記者Adam Gabbatt表示,他提出這個要求是在開玩笑,並指出這是一個愚蠢的要求。他更表示,特朗普之所以對奧巴馬有此要求,是因為奧巴馬是他們認為透明度最低的總統,甚至或許是透明度最低的政治人物。

詳細報道請參閱英國《衞報》網站文章:http://www.guardian.co.uk/world/us-news-blog/2012/oct/24/donald-trump-barack-obama-records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164

學歷不高的大佬們:「超人」李嘉誠只是小學學歷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2629.html

【編者按】緊張的高考結束了,912萬的學子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通過高考上大學,可以實現夢想改變命運。不過,高考並不是奮鬥的終點,不管成績如何、讀什麼大學,都不是決定個人成敗的關鍵。正如題目所言,列舉那些只有小學程度甚至沒有教育背景的人最後成為大企業家的例子,古今中外,太多了。

那些低學歷者在步入社會時,所謂光腳不怕穿鞋的,不容易得到一份穩定的收益和工作,窮則思變,也不會像那些因為接受更多的教育帶來的理性框框束縛,思考問題更有突破餘地,且容易通過實幹獲得回報。如果說,李嘉誠、霍英東、陳麗華的創業故事離我們太遠了,又錯過了魯冠球、曹德旺、楊國強、宗慶後、何享健、牛根生當年野蠻式增長的時機,那麼魅族黃彰的故事可能就是現實版勵志故事了。

 

霍英东
 

霍英東

霍英東:幹成一番事業,放開眼界、抓緊時機、百折不撓佔95%

靠賣雜貨起家,從窮困潦倒到億萬富豪,霍英東是一位叱咤風雲的傳奇人物。他的出身,也許要算億萬富翁中最苦的一個!曾經有人問霍英東:「假如人生滿分是100分,那你給自己打多少分?」霍英東連想都沒想就衝口而出:「不止100分,起碼100多分!」

霍英東解釋說:「為什麼給自己打100多分,是因為幾十年來,我不單只是自己賺錢,還幫別人賺錢。從朝鮮戰爭時的那一批人開始,所有幫過我,或者與我合作過的人,個個都賺錢、發達……」接著,他又提起一些人的名字;末了,他又補充說:「我敢說,我從來沒有負過任何人!但不少與我合作過的人,都有負於我!」

霍英東出生於香港一戶水上人家的小木船上,在家裡排行第四。霍英東的祖籍是廣東番禺,但從祖父一代起就已經全家遷往香港,霍英東出生時,霍家的處境已是相當困難。直到6歲的時候,他還沒有穿過鞋。港灣、風浪、小船、漁火、濤聲……這些幾乎就是他全部的幼年記憶。

7歲那年,霍家遇上浩劫:一場颱風驟然間奪走了兩個哥哥的生命,幾個月後父親又染病身亡。為了不讓剩下的3個孩子重蹈覆轍,霍母帶著他們棄舟登岸,住進了當時的「貧民窟」——整間房子只有20平方米,但住著50多人,破舊不堪。在這裡,霍英東一家人住了五六年。

霍英東的母親是一位頑強、刻苦、勤奮的人,在那多災多難的日子裡,她沒有被生活的重壓折服,而是挺直腰桿,辛苦操勞,把丈夫遺留下來的駁運生意繼續經營下去,日子倒也還能勉強維持下去。

母親雖然自己目不識丁,但希望自己的兒女知書識墨。大約在霍英東6歲那年,便由別人背著去拜師啟蒙。接著在帆船同業義學就讀,那是免費的,他家住在船上,隨處漂泊,上課很不正常,有時放學後連船也不易尋找。到第三班時,轉入敦梅小學。這間小學是要收費的,其中有一個免費班,但僅招收30人。學生要作一篇文章應考,霍英東以第一名被錄取。

後來轉讀皇仁書院,霍英東也是第一個被錄取了。他在校讀書很是勤奮,成績總是排在前幾名。他後來回憶說:「那時我讀書十分專心,總是不甘落後,偶有成績落在第三名以下,自己便覺臉紅。」在皇仁書院,霍英東算是接受了比較系統的教育,除了完成學校規定的學業之外,他還廣泛閱讀了不少文學作品,如《金銀島》、《魯濱遜漂流記》等。

那段日子,他的生活是相當艱辛的,因為皇仁書院學費很高。為了省下一點錢,霍英東常常不坐電車,花半個鐘頭急步上學。放學回去後還要幫媽媽記帳和送發票。他後來回憶說:「這種緊張生活,經常弄得我筋疲力盡,頭昏眼花,甚至神經衰弱。不過,這對於我又是一個極好的鍛鍊,使我後來走出社會以後,不管生活多麼艱辛,工作多麼繁忙,自己也不怎樣畏懼,倒是能夠從容對付。」

在皇仁書院高中畢業,進入大學預科時,太平洋戰爭爆發了,日本開始進攻香港,霍英東的學業也被迫結束了。和當時許多人一樣,初時靠擺賣家裡的衣服雜物度日。在這段日子裡,霍英東起早貪黑,奔波勞碌,但「那是經營生意的好訓練。」由於他細心精明的經營,雜貨店的生意日漸興隆。

1945年戰爭結束,百廢待興,運輸業急需發展。霍英東和母親都認為這是值得把握的好時機,故毅然把雜貨店賣給了別人,得到的7000元全部重投父輩的駁運舊業。他認為,看準和抓住時機、找到出路是極其重要的。因為當時的香港只剩下一種生意可營運,這就是處理戰後大量物資和沉船。在1945年至1948年間,霍英東在拍賣剩餘物資的數年內,淨賺了22000元。

30歲那年,霍英東已經積蓄了豐厚的財產。此時,他把目光投向了房地產業,決定把自己的資金全部押在地產上,大干一場。結果,在短短一年間,他就賺了超過600萬。在這幾年裡,聰明的霍英東首創了「分期付款」和「賣樓花」,並制訂出大廈的公共契約,這些招數如今已成為全世界地產行業通行的慣常做法。20世紀60年代初期,霍英東的財產已數以千萬港元計,躋身於香港的超級富豪之列。

「最初做地產生意時,霍生一般是去幫襯橫街窄巷的小店舖,花十來二十元叫師傅做一雙皮鞋。但他不喜歡皮鞋的後沿太硬,所以平時總喜歡用腳踩著後沿,把皮鞋當拖鞋穿。在家這樣,在公司亦是這樣,只是出街時才乖乖把腳套進鞋裡。我還記得他那時喜歡買香港製造的伊人牌襯衫,那是很普通的一種襯衫,不是什麼名牌。」一次,談起霍英東50年代的生活,霍氏集團一位老職員這樣說。「至於飲食,他特別偏愛粟米和芋頭,這種飲食習慣至今仍然沒有改變。」

「我出生時貧窮,但是我不可能一輩子都貧窮!」霍英東曾說,一個人要干成一番事業,其中放開眼界、抓緊時機、百折不撓、艱苦創業佔95%的因素。以做生意來說,有時候三思而行不無好處。

 

李嘉诚
 

李嘉誠

「超人」李嘉誠:今天要以知識取勝

2013年的華人富豪榜發佈,「超人」李嘉誠繼續蟬聯華人首富,自1999年超越李兆基以來,這已是他在榜首的第15個年頭了,他的白手起家勵志故事激勵一代又一代人,是全球華人公認的驕傲。而他實際上只是小學學歷。

「我們的社會中沒有大學文憑、白手起家而終成大業的人不計其數,其中的優秀企業家群體更是引人注目。他們通過自己的活動為社會作貢獻,社會也回報他們以崇高榮譽和巨額財富。」李嘉誠曾說。

1938年日軍轟炸潮州,剛剛讀初中的李嘉誠在1939年6月與家人輾轉到香港。一家人寄居在舅父莊靜庵的家裡。禍不單行,這時候李嘉誠的父親李云經因勞累過度不幸染上肺病。身為長子的李嘉誠一邊照顧父親,一邊拚命地溫習功課。父親沒能熬過那年冬天,還是撒手歸西了。

作為長子,李嘉誠從此不得不眼含熱淚,無奈地結束他的學業出來打工,以維持一家人的生活。父親死後,14歲的李嘉誠被迫離開了心愛的學校用他還很稚嫩的肩膀,毅然挑起贍養慈母、撫育弟妹的重擔。

李嘉誠先在舅父莊靜庵的中南鐘錶公司當泡茶掃地的小學徒。李嘉誠到這裡之後,學到的第一個功夫就是察言觀色,見機行事。他每天總是第一個到達公司、最後一個離開公司。辛苦而困難的3年過去了,當年那個14歲的少年已經長成精瘦但結實、英氣十足的小夥子了。17歲的李嘉誠在一家五金製造廠以及塑膠帶製造公司當推銷員,開始了香港人稱之為「行街仔」的推銷生涯。

「我17歲就開始做批發的推銷員,就更加體會到掙錢的不容易、生活的艱辛。人家做8個小時,我就做16個小時。」除了勤奮,李嘉誠還有著敏銳的經商頭腦,「精明的商人只有嗅覺敏銳才能將商業情報作用發揮到極致,那種感覺遲鈍、閉門自鎖的公司老闆常常會無所作為。」他認為,眼睛僅盯在自己小口袋的是小商人,眼光放在世界大市場的才是大商人。

李嘉誠坦誠自己從不間斷讀新科技、新知識的書籍,不至因為不瞭解新訊息而和時代潮流脫節。對於知識,李嘉誠認為不僅是指課本的內容,還包括社會經驗、文明文化、時代精神等整體要素,才有競爭力,「知識是新時代的資本,五六十年代人靠勤勞可以成事;今天的香港要搶知識,要以知識取勝」。

如今,李嘉誠頭上頂有香港大學、北京大學、劍橋大學等十多所知名大學授予他的榮譽博士學位,均是實至名歸。也許像李嘉誠這樣能力超眾的人,是無法用學歷來衡量的,討論李嘉誠的學歷也就沒意義了。

早年,有媒體質疑李嘉誠兒子李澤楷學歷一事,當事人李澤楷表示,他在斯坦福大學讀書三年,但因為要趕往一家投資銀行工作,沒有畢業就離開了大學。這次也是他發現網頁上的資料錯誤,主動提出更正的。至於公司其它法定文件,則都只是註明他在斯坦福大學讀書,學歷資料並無錯誤。李嘉誠則更是澄清說李澤楷確實沒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取得學位,但他同時也認為兒子並非講大話。李嘉誠說,工作與讀書都好重要,但工作之後再進修,收效更大。

「在20歲前,事業上的成功百分之百靠雙手勤勞換來;20歲至30歲之前,10%靠運氣好,90%仍是由勤勞得來;之後,機會的比例也漸漸提高;60歲之後,運氣已差不多要佔三至四成了。」李嘉誠總結自己的成功,在他看來,在逆境的時候,你要問自己是否有足夠的條件。「當我自己逆境的時候,我認為我夠!因為我勤奮、節儉、有毅力,我肯定自己能建立一個信譽。

宗慶後

宗慶後:要把過去所有耽誤的時光都追回來

從賣冰棒起家,宗慶後用了26年時間成為胡潤和福布斯財富榜首富的「雙料王」。杭州娃哈哈集團掌門人成功背後,是大器晚成的一段艱辛歲月。

宗慶後的家族曾顯赫一時,待到解放之後,家庭變得異常貧困,父親沒有工作,只靠做小學教師的母親一份微薄的工資度日。1963年,初中畢業後,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宗慶後去了舟山一個農場,幾年後輾轉於紹興的一個茶場。再後來,大批知青相繼下鄉,宗慶後可以說是知青中的先遣人員了。

在海灘上挖鹽,曬鹽,挑鹽,在茶場種茶,割稻,燒窯,那時的宗慶後與其他任何一個年輕人一樣,「腦袋裡有過各種各樣的夢想」,「總想出人頭地,總想做點事情」。然而,在被命運之神遺忘的農村,宗慶後一待就是足足15年。逃避灰色生活的唯一途徑,就是四處找些書來看。

1978年,隨著知青的大批返城,33歲的宗慶後回到杭州,在校辦廠做推銷員,10年裡輾轉於幾家校辦企業,依然鬱鬱不得志。待到他開始創業的時候,已經是一個42歲的沉默的中年男子。

對多數人而言,42歲已是到了被生活磨得心疲力竭、轉而把人生願望寄託到下一代的歲數了。在被命運遺棄了大半生之後,這一次宗慶後緊緊抓住了命運給予的一絲可能。像一個工作狂似的,風裡來雨裡去,騎著三輪車到處送貨,要把過去所有耽誤的時光都追回來。

這是一段異常艱辛的歲月。宗慶後剛剛承包校辦工廠的時候,企業又窮又小,什麼都沒有,中午十來個人蒸飯吃,還受人家的氣。即便如此,有了人生寄託的宗慶後在工作中再沒有感到過失落。大半世的消磨,餘下的只能以夸父追日般的付出,以彌補往日所有的遺憾。

當年宗慶後創業時手上握有借來的14萬元巨資,但他只是簡單地粉刷了一下牆壁,買了幾張辦公桌椅,就開張了。因為捨得吃苦,只要有人需要冰棍,不論颳風下雨還是烈日酷暑宗慶後都會準時送貨,賺取幾釐錢的利潤。

後來,憑藉自己摸爬滾打建立的銷售網絡,宗慶後籌建了杭州保靈兒童營養食品廠,生產兒童保健品。1991年,娃哈哈集團公司得以組建,主營業務也開始轉向飲料市場。1996年,娃哈哈純淨水誕生,這意味著這家公司開始從兒童產品領域向成人產品領域拓展。如今,娃哈哈已成多元化的商業帝國,保持行業霸主地位已保持超過14年。

坐擁數百億資產,宗慶後表示「真的不太會享受」。他說,自己的生活很簡單,消費比身邊的工作人員都低,一日三餐還基本都在公司食堂吃,每天就是抽點煙、喝杯茶,基本沒有其他花費。此外,宗慶後一直恪守著嚴格的生活作息表,朝六晚十一,堅持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他能一眼看出生產線機器壞在哪裡,能講出娃哈哈水瓶蓋上有18個齒。

苦行僧式生活的宗慶後信仰勤奮,幾乎沒有什麼除工作之外的慾望。早在創業前,宗慶後就曾自學企業管理,並取得浙江工人業餘大學企業管理專業大專文憑。但熟悉宗的人都知道,伴隨其整個青年時期的《毛澤東選集》,這是他管理和企業戰略上所奉行的「聖經」。

宗慶後認為:「你去看看中國現在成功的大企業,都是一個強勢的領導,都是大權獨攬,而且是專制的。我認為在中國現階段要搞好企業,你必須專制而且開明。」娃哈哈集團直到現在也不設副總經理,生產、銷售等各個領域的管理則是通過各個部長擔任。業內還盛傳「買一把掃把都要宗慶後簽字」的段子。

對於企業管理,宗慶後曾強調,員工的積極性和責任心很重要,中國的企業要以人為本,要讓員工心裡服你,自覺自願地認真工作。宗慶後給員工制定了持股制度,讓員工們成為企業的真正主人。在娃哈哈的3萬名正式員工中,大約有1.7萬人持有公司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20%左右。

「我還早呢,還不會退休。」談及接班問題,這位已經年近古稀的「飲料大王」會說未有計劃退休,依然精力充沛。宗慶後坦言:「我感覺自己身體很好,我還沒感覺老,心態比較好吧。」

 

曹德旺
 

曹德旺

曹德旺:做事如同做人,小事情靠技巧,大事靠眼光和人格魅力

「我很像《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那個主人公。」福耀玻璃集團董事長曹德旺曾這樣形容自己。他是國內的「玻璃大王」和「慈善大王」,9歲才上學,到14歲就被迫輟學。

回顧曹德旺的創業歷程,為了謀生,在街頭賣過煙絲、販過水果、拉過板車、修過自行車,經年累月一日兩餐食不果腹,在歧視者的白眼下艱難謀生,嘗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

早年的這些苦難,讓曹德旺過早地體會到了人世間的冷暖,也磨礪了他堅韌的性格。他堅信,靠勤勞的雙手能改變命運,他要讓全家人「把日子過得好一點」。

「我的父親曾經是上海著名的永安百貨的股東之一。因時局動盪,父母親決定舉家遷回老家——福建福清。離開上海時,父親帶全家坐油輪,財產全部放在另一條運輸船上。等人到家之後,全部家當卻沒有回來,只得到一句答覆,說是那條船沉了!兵荒馬亂的年月中,一家人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眼睜睜地看著家中頓時變得一貧如洗。」

在他的記憶中,有很長一段時間,家裡一天只能吃兩餐,兩餐裡也只是些湯湯水水,難以頂飢耐寒。那時他們就常常覺得餓,做母親的變不出吃的,但卻總是柔聲鼓勵著孩子們:「要抬起頭來微笑,不要說肚子餓,要有骨氣、有志氣!」

「飯可少吃,衣可簡穿,書還是要讀。」受過教育的父母想盡辦法要讓他們讀點書。9歲時他走進了學堂,唸到14歲,因為家境太艱難不得不輟學回家放牛。但是當時,一有空他就愛撿起哥哥的舊課本,邊放牛邊津津有味地讀上幾頁。

1976年,曹德旺開始在福清市高山鎮異形玻璃廠當採購員,他的工作是為這家鄉鎮企業推銷人稱「大陸貨」的水表玻璃。1983年,曹德旺承包了這家年年虧損的鄉鎮小廠,賺到人生第一桶金。1985年,將主業迅速轉向汽車玻璃,徹底改變了中國汽車玻璃市場100%依賴進口的歷史。1987年,成立福耀玻璃有限公司。1993年,福耀玻璃登陸國內A股。是中國第一家引入獨立董事的公司。是中國股市唯一一家現金分紅是募集資金高達7倍的上市公司。

2001年——2005年,曹德旺帶領福耀團隊艱苦奮戰,歷時數年,花費一億多元,相繼打贏了加拿大、美國兩個反傾銷案,震驚世界。福耀玻璃也成為中國第一家狀告美國商務部並贏得勝利的中國企業。2009年5月30日,曹德旺獲得了有著企業界奧斯卡之稱的「安永全球企業家大獎」,這也是該獎項設立以來,首位華人企業家獲此殊榮,授予歷年來全球最成功及最富創新精神的傑出企業家。

「作為企業家,在準備創大業時一定要記住,做小事情靠技巧,大事靠眼光和人格魅力。」在這二十多年的企業家生涯中,他認為自己的成功,最大的經驗就是做事如同做人,不論做人做事,還是做產品,都要始終「以誠為本」。

作為一名商界領袖的同時,曹德旺也用自己的方式回報社會。他以不行賄自居,自稱沒「送過一盒月餅」,以人格做事;他亦是行善的佛教徒,從1983年第一次捐款至今,曹德旺累計個人捐款已達50億元,認為財施不過是「小善」。

魯冠球

魯冠球:活到老,學到老,做到老

15歲輟學,做過鍛工,作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營企業家的傑出代表人物,魯冠球創造了一個在細分領域裡的民族品牌——萬向集團。

魯冠球出生在農家,16歲時的理想是當工人。「很簡單的道理,要擺脫貧困。農民真的是面朝黃土背朝天,早上三四點鐘,天濛濛亮就出來種菜,好的賣給城裡人吃,壞的、差的自己吃。晚上,蚊子很多還在外面勞作,就這樣,都富不起來。」

「正好有個機會『大躍進』,城市裡需要工人,我們就去了。一開始14塊錢,還有兩塊衣服費。我幹了3年,工資最高漲到35.5塊,拿了兩個月。」後來就是三年自然災害,「吃樹皮草根,吃的人都浮腫了,虛胖啊!」魯冠球拍打著自己的手臂,「城裡養不活我們了,現在叫下崗,那時候叫精簡。1961年,全國精簡2000萬工人,我是其中一個。不想回農村,怎麼辦?當工人三年有了點手藝,開始在農村修自行車、鋼絲車,一個人開始,就是要擺脫貧困。」

這種尋求脫貧的個人努力,從新中國成立後就沒有間斷過。「即使在『文化大革命』那個年代,我們蕭山、紹興照樣也有民營企業存在。」魯冠球說,「那時候都計劃經濟,私人搞機械要用計劃的電就不行。我搞了6年,搬了7個地方。」這段時間最大的苦悶是「不被承認,沒有被評上先進,拚命干也沒有什麼榮譽。」

辦企業40年,魯冠球從未虧損。萬向也成了第一家上市的鄉鎮企業,第一家進入國務院試點企業集團的鄉鎮企業,第一家擁有國家級技術中心的鄉鎮企業,第一家產品進入美國通用汽車公司配套生產成的中國汽車零部件生產商。

「我們幹啊,真的干!鍛工,切割,調度,把關都是我。後來生病了,筋疲力盡,去醫院看病,自行車都騎不動,廠裡一個員工用自行車載我去。驗血結果出來,醫生以為我在黃疸指數的指標後加了個零。」

如今,68歲的魯冠球在某種程度上是中國經濟奇蹟的一個縮影:擺脫貧窮的強烈衝動、隨處可見的機會、吃苦耐勞的民族秉性,這些共同成就了中國經濟的快速崛起,也讓這個出生於浙江杭州一個邊緣農村的農民之子一躍而成為隨著改革開放而出現的新中國第一代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家的代表,成為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的常客。

「人的一生,從生下來一直到生命停止,整個過程都是學習的過程,人生精彩不精彩,關鍵看你怎麼學。人剛生下來的時候都是無知的,人如果不學習就會永遠無知,無知就會做出無恥的事情。我們要活到老,學到老,做到老。我現在天天講,我有兩個不夠用,一是感覺時間不夠用,二是感覺知識不夠用。」對於知識,魯冠球曾說,不管什麼樣的創新,把過去好的用好就是最大、最好的創新,「創新不是憑空創新,離開實際的創新是不行的,一定是在原來的基礎上創新。」

 

陈丽华
 

陳麗華

陳麗華:誠實、信用第一,真心實意交朋友

坐擁財富340億人民幣,她曾多年蟬聯中國大陸女首富;她投資數億打造了一個中國規模最大的紫檀博物館,填補了國內博物館界的一項空白;她旗下赫赫有名的長安俱樂部吸引了大批富商巨賈,成為私人會所的領跑者;她就是富華國際董事局主席——陳麗華。

被媒體追捧為「內地第一富婆」的陳麗華,幼年生活並不如意。因家境貧寒,讀到高中便輟學,做起了家具修理生意。由於她頗具生意頭腦、待人熱誠,生意越做越大,很快她成立了自己的家具廠。後來,陳麗華在親戚的幫助下,從北京來到香港,通過社會關係的幫助,從事地產投資。

在香港陳麗華掘到了起家的第一桶金。那是上個世紀80年代初,她用從事家具生意賺得的錢在比利華購置了12棟別墅,低價買進高價出手,這麼幾回合下來,陳麗華積累了相當可觀的創業資本。在1988年,在香港成立富華國際集團。

1989年,她選擇回到北京尋覓商機,第一個地產項目就是長安俱樂部。作為中國大陸第一家頂級會所,吸引了大批知名人士和富商巨賈,包括李嘉誠、霍英東、鄭裕彤等著名企業家都是其會員。當然,入會門檻不低,在創始之初的入會費就達9000美金。現如今,在京城,長安俱樂部仍是財富與地位的象徵。

繼長安俱樂部之後,陳麗華又陸續拿到了一系列令人豔羨的黃金地段,開展了包括房地產投資在內的多領域的實業投資。經過二十年的經營運作,富華集團在北京已建成使用和在建的地產投資項目達到150萬平方米。

「我不願意做人上人,我也更不願意做人看不起的人,我覺得自立,就是不管幹什麼,只要是正派的,按國法來說可以的,我們就去做,沒有不成功的。酸甜苦辣什麼都吃過,那時候什麼叫苦,什麼叫甜自己去選擇。」

說起往事,陳麗華並不認為是自己的什麼先知先覺,她說做生意要有眼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而自己的經商訣竅,其實很簡單,就是「誠實、信用第一,真心實意地交朋友」。

在投資地產大獲成功後,花甲之年的陳麗華將公司交給兒子趙勇打理,轉身開始「不計成本、無視回報」的投資紫檀。沿著長安街向東,在京通快速路中段的北側,有一大片明清建築群,這就是陳麗華投資兩億興建的中國紫檀博物館,裡面收藏著數千件紫檀藝術品。

「我現在是用地產上賺來的錢料理這個博物館。人們都把財富和高科技相提並論,我倒以為我的這些宮廷工藝的紫檀絲毫不比外國的高科技遜色!」作為一個在頤和園長大的滿族後裔,陳麗華從小就對紫檀有很深的情緣。在她看來,生平最大、最在意的「投資」就是對「活的國寶」這一傳統文化技藝的拯救。

楊國強

楊國強:17歲之前未穿過鞋 一個很喜歡讀書的農民

廣東碧桂園房地產創始人楊國強常常被描寫為最土的中國首富:農民出身,曾放牛種田、做泥水匠及建築包工頭,皮膚黝黑身材偏瘦,17歲之前未穿過鞋,不修邊幅、總穿大一號的西裝,一開會就脫鞋、盤腿,一舉一動和言語之間,仍帶有農民的憨厚和不拘小節。

楊國強做企業也土,從來不進市區,專撿別人看不上的荒地,幾百台吊車同時操作,「像賣白菜一樣賣別墅」。另一方面,他又是一個神秘人物。他不接受媒體採訪,也不出席各種熱鬧場合,與內地同行若即若離。直到2007年4月碧桂園香港上市,碧桂園才出現在公眾視線面前。

20來歲左右,楊國強加入鎮政府屬下的北滘建築工程公司,從底層做起,至上世紀90年代初,他已經晉陞為總經理。楊國強首度創業,是在企業改制中與多名同鄉合資將北滘建築工程公司買下,並成為大股東。後來北滘建築更名為廣東騰越建築工程公司,成為碧桂園的附屬公司。

短短十餘年時間,楊國強完成了從「泥水匠」到億萬富翁的完美轉身,並且為女兒打造了一個」中國最年輕的首富」的頭銜。隱身於女兒楊惠妍「最年輕的中國首富」光環之後的楊國強,為人低調,在業內所創造的驚人業績一直為人津津樂道,是中國第一個實踐復合地產開發的地產商。

從碧桂園最初的「學校+地產」模式,到後來的「學校+會所+地產+酒店+度假」。可以說,復合地產成就了楊國強和他「五星級的家」。在這一理念下,他通過開發超大樓盤,以低買低賣的策略快速回籠資金,並實施設計、建設、裝修、物業管理一條龍開發,以降低成本,從而快速積累了巨額財富。

「我雖然沒機會讀大學,但我看書很多的,天文、哲學、歷史、地理……什麼書都看。小時候,我就算身上只有2塊錢,也會和同學到廢品收購站買舊書看。」雖然未上過大學但他是一個很喜歡讀書的農民,常常說自己不聰明但很努力。

在順德碧桂園旁邊,他建了一所免費的「國華紀念中學」。在校內的一塊石碑上,他寫道:「我不忍看天地之間仍有可塑之才因貧窮而隱失於草莽,為胸有珠璣者不因貧窮而失學,不因貧窮而失志,方有辦學事教之念。」石碑落款「創辦者」,依然保持著他一貫的低調作風。

 

牛根生
 

牛根生

牛根生:小勝憑智,大勝靠德;財聚人散,財散人聚

牛根生,蒙牛集團創始人,老牛基金會創始人、名譽會長,曾是國內食品產業裡最具代表性的民營企業家。他的創業史充滿了傳奇和爭議色彩,他的成功是草根階層衝刺成功的至高典範。

「沒錢,沒背景,沒學歷,照樣能成功!他,從小就被賣掉,少年曆盡辛酸,做新郎也不曾著新裝。寄人籬下,多年小兵熬成副總,卻無端被排擠放逐。他中年失業,嚥下傷楚,東山再起。白手起家,一路坎坷,卻奇蹟般地創造出了中國乳業巨頭。」這是業界對他的一段評論。

1958年出生不久,為生活所迫,被生父母賣入養父母家。據牛根生親自描述「因為吃不起飯,親生父親開價50塊錢把我賣了。」由養母撫養14年。1978年參加工作,成為一名養牛工人。1983年進入乳業工廠,從基層幹起,直至擔任伊利集團生產經營副總裁(同時也是伊利創始團隊成員),成為「中國冰淇淋大王」 。1998年,伊利副總裁牛根生突然被總裁鄭俊懷掃地出門。

據《中國商界》雜誌的報導,與伊利風雨同舟了16載的牛根生後來來到北京大學,整天騎著一輛破自行車穿梭於各個教室之間。當老牛坐在教室裡聽課的時候,坐在他旁邊的都是18歲左右的學生,老牛當時已經40歲。

「我當時也不知道是光榮呢還是可恥?到了北大,人家問你是干啥的?整天跟一些小姑娘和小夥子坐在一起,看起來不和諧啊。好在我在社科院有一個文憑,當時辦的是教師進修,我就自封了一個『訪問學者』。」 這個『訪問學者』並不好當,牛根生必須首先化解掉內心的委屈和痛楚,方才可能靜下心來融入到陌生的校園環境當中去。

「好在我能想得開,我的歷史上比這麼難過的事情多得多。當我也是十八九歲的時候,因為義氣啊仗義啊什麼的在社會上打架,被公安局抓了去,關在看守所裡,收審啊,行政拘留啊,3個月,2個月,好在沒有判刑。後來,呼市政法委的領導到蒙牛參觀,其中三分之一我都認識,他們當年都培訓和教育過我啊。」牛根生笑著說。

「我在20歲之前都經歷過這樣的事情,後來自然變好了,所以從面子上我還是過得去的。正好,我沒有上過名牌大學,所以我當時就好好地享受名牌大學的學習生活。利用這段時間,我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聽了很多經濟學家的課,尋找揣摩自己所不知道的東西,只要自己不知道的我就去學。大學老師怎麼講課?學習的方式和方法有哪些?思考的方式和角度有哪些?」

從伊利開始就跟隨牛根生的一個部下說:「老牛從北大回來之後,無論是看問題的角度或者做事情的方法又比過去成熟了許多。老牛利用這一段時間重新審視了自己在伊利16年的各種經驗和教訓,讓原本在企業中形成的應激反應模式轉換成理性的思維模式。俗話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你想想,老牛潛心思考總結了半年,本來就比一般人看得高、想得遠,這一沉澱、昇華,思想上得有多大的進步?」牛根生在北大學習了一個學期,這個學期對老牛來說,不僅僅是學習,更應該是他反思的過程。當他結束學習的時候,蒙牛的草稿或許已經在他的腦中形成了。

當時,從伊利辭職的牛根生還曾想通過人才招聘市場找工作,結果被對方以「你這樣的年齡在我們企業屬於安排下崗的一列」拒絕了。也有一家乳品企業得知牛根生辭職之後,願意出很高的薪酬邀請牛根生加盟,結果老牛的「讓我成為股東」這個條件把對方嚇跑了。後來,老牛打算自己做點事情解決生計,開一家海鮮大排檔,房子選好了,模式考慮好了,結果是一種「無形」的力量讓這個計劃難產。牛根生意識到,自己雖然離開了伊利,但伊利那種罩在他頭上的陰影並沒有散去。

1999年,牛根生在「無奶源、無工廠、無市場」的窘境下、在「老東家」伊利的臥榻之側創立了蒙牛。用短短8年時間,使蒙牛成為全球液態奶冠軍、中國乳業總冠軍。在蒙牛的刺激下,原本平靜的中國奶業開始走向一個精彩紛呈、話題不斷的產業時代。

牛根生曾對《中國企業家》說,「有一個人對我影響很大,就是我的養母。她曾是國民黨一個幹部的太太,素質很高,我的啟蒙老師就是她。那時候,白天老師教育我們地主有多麼壞,資本家有多麼不好,晚上回到家媽媽告訴我不是那樣的,資本家怎麼樣對待每一分錢、怎麼樣關心工人,工人幹的好能把生意做好。她和老師講的是兩回事兒。那時候,我就想除了馬克思主義,我們還應該多學習凱恩斯主義。 」

在牛根生看來,自己經營企業影響最大的是文化理念,是價值觀。這個價值觀就是「樂於分享,追求共贏」,在企業文化建設中,這個價值觀又體現在兩句話中,一是「小勝憑智,大勝靠德」,二是「財聚人散,財散人聚」。

 

何享健
 

何享健

何享健:小學畢業 埋頭干企業

何享健,美的創始人,從一開始就演繹著中國老一代企業家的摸打滾爬。1968年,只有小學學歷的他和23位居民集資5000元創辦「塑料生產組」,生產藥用玻璃瓶和塑料蓋,後來又轉產發電機小配件,就在背著這些小玩意走南闖北找市場的過程中,何老闆培養了異常靈敏的市場嗅覺。

1980年開始製造風扇,何享健初涉家電行業。奪目的是,他於1992年毅然推動美的股份制改造,一年後在深交所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由鄉鎮企業改組而成的上市公司。1997年推動事業部制改造,為集團「二次創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999年在全集團範圍內推行員工持股制,促使產權和分配機制改革,使員工和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2001年完成了公司高層經理人股權收購,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

有專家評論美的的成功:美的是一家戰略走向比較清晰;經營比較穩健;公司治理比較規範;管理層比較穩定的民營企業;而且這家企業時刻保持著對家電行業發展走向的把握;並由此對企業進行動態的調整和漸進式變革。所有這一切的核心卻在於美的擁有一位為人低調但不失戰略眼光和睿智思維的當家人———何享健。用何享健的話講,叫做「寧可走慢一兩步、也不能走錯半步;寧可少賺一兩個億,也不能亂來;國際化時不冒進、不跟風」。

據悉有一次,中央領導來美的視察,順口問何享健什麼文化程度?何享健老實回答說,小學畢業。中央領導大笑,「老何現在起碼是博士後水平了。」在競爭最激烈的中國家電行業奮戰整整40年的何享健,卻是愈戰愈勇,以其獨到的國際視野和戰略智慧,再度帶領四十不惑的美的向世界500強、向全球白電五強發出強有力的衝刺。

何享健曾說:「我的人生目標很明確,就是把美的做大做強,就是干企業,而干企業就是要贏利、要賺錢。」因此,他能夠始終保持企業家本色,始終務實地追求企業利益,從而能夠抵禦各種誘惑,埋頭干企業。至於他為什麼刻意保持低調,何享健的回答也很實在:「我的普通話說不好,文化水平也不高,既不像柳傳志那樣能侃,也不像任正非那樣會寫,跟媒體接觸容易說錯話,容易被人誤解,給企業帶來危害。所以,我不如不講,少講多干,把企業做大了,讓企業賺錢了,比什麼都強。」

「我最煩的是給我開車門、提包擦鞋的人,最喜歡能創造業績並給我提意見的人。」每天早晨,何享健都先到廠子轉一圈,見到員工或客戶時聊一聊,以便把握一線動態,同時,他每天都要看自己選定的十一種雜誌,獲取知識與信息,敏銳感知外部環境的變化。

去年夏天,正值何享健70高齡時,他一紙昭告天下,將江山交到職業經理人方洪波和外姓管理團隊手中,自己則參與分權管理和授權經營,成為名符其實的「太上皇」。把江山交託給「外姓人」,甘願退居二線的何享健被解讀為心胸開闊的現代企業制度先河人物。何享健兌現了十年前年的承諾:不做家族企業。

魅族黃彰

黃彰:痴迷電子電器的「瘋子」

如果說,李嘉誠、霍英東的創業故事離我們太遠了,又錯過了宗慶後、牛根生當年野蠻式增長的時機,那麼魅族黃彰的故事可能就是現實版勵志故事了。

在珠海的大街上,你如果碰到黃章,你一定不會把這位身材瘦弱、容貌平凡的他,從人群中分辨出來。的確,黃章太平凡了。有人說今年37歲的黃章,還像一位大學剛剛畢業的學生。其實,黃章哪裡讀過大學,出生於梅州市豐順縣湯西鎮農村的黃章,連高中都沒有讀完。但他卻敢挑戰世界一流的高科技公司,他的魅族M8,曾一度受到國內手機迷的追捧,狂熱程度絲毫不亞於對iPhone的痴迷。魅族M9首發當天,更是在北上廣深地區引發了上千的排隊購買的場景。

在珠海人眼裡,黃章是個怪人。要說明黃章的怪狀,業界流傳的一個例子:2009年5月,珠海市政府搞了一個活動,請來全國各路高科技英雄。一時間,活動會場名流匯聚,冠蓋云集。市領導突然發現,會場中沒有魅族的掌門人黃章,於是叫人趕緊去請黃章。沒想到的是,黃章居然不給市領導面子,他不但沒有應邀馬上趕來,反而叫人帶話說:會場的名人已經夠多了,我不算名人,我去也起不了什麼作用,還說自己不太適應這種場面。

他從不按商場的遊戲規則出牌,卻屢戰屢勝,於是他被稱為「瘋子黃章」。黃章,堅持認為產品主要應該靠卓越的技術、超群的功能去贏得消費者的口碑,根本不是靠廣告狂轟爛炸去打開市場。所以,他堅決不同意大做廣告,只願意在魅族網站的BBS上與用戶溝通,聽取反饋,做好產品。

事實上,黃彰從小就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技術狂人。在很小的時候,黃彰就喜歡拆東西,尤其喜歡拆電子設備這類特殊機器。一次,他居然拆了村裡的第一台電視機。當時,電視機是村裡的寶貝,黃彰一下成為村裡的「名人」。

由於對電子電器過於痴迷 ,黃章的父親狠下心把他「趕出」家門,讓他自己創業。於是黃章從自家地裡挖了一些「農產品」換來路費,前往大城市打工。在進入電子行業之前, 黃章承認自己幹過收入很低的工作,像碼頭搬運工。最終,黃章沒有在搬運工領域嶄露頭角,而是進入電子行業,從此,他如魚得水。

魅族從一文不名,到成為國內MP3隨身聽領域的第一品牌,黃章只用了3年時間。他經營產品從不做廣告,不注重在媒體上的宣傳,也被看成是違背現代市場經營經典的瘋狂行為。但是,黃章天天都泡在互聯網上,他自己就掌握了互聯網這個當今最厲害的媒體。他把互聯網當成溝通魅族和用戶最重要的橋樑,有了這個橋樑,在他看來,其他媒體的橋樑作用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在魅族公司的網絡論壇上,黃章是最活躍的用戶。用戶名為J.Wong的黃章,喜歡和他的粉絲們交流,也喜歡和網友們打嘴仗。作為一位超級發燒友,他經常為技術問題和網友們徹夜討論,也常常爭論不休。粉絲和網友提出的疑難問題,總能得到他的親自解答:有些經銷商不守規矩,黃章還會忘掉自己已是大公司老闆,像憤青那樣在論壇上勃然大怒。每天,黃章都會在論壇上泡上幾小時,常常在深夜一、兩點鐘還在發貼。他曾下了死命令:在互聯網上,不說話可以,但不去看互聯網絕對不行。

據說,黃章由於不愛交際,在珠海只有兩位朋友。其中的一位朋友這樣向別人預言:如果有朝一日黃章成了中國首富,你們一點也不要大驚小怪。被稱為瘋子的黃章,他的輝煌事業才剛剛開始。

(本文部分內容據百度百科等公開資料整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658

十七歲當藥商老闆 三十七歲振興太陽能產業 一個高中學歷小夥子的好點子 掀起全球能源革命


2014-02-03  TWM  
 

 

一位高中差點畢不了業的年輕人,一位早年以兜售治便祕藥丸起家的小生意人,他如何因緣際會投入高科技的太陽能產業,他又如何以創新的手法改變這個產業的樣貌?

撰文‧ 謝富旭

今年三十七歲的林登.瑞夫(Lyndon R. Rive),既不是發明家,也不是什麼天才工程師,但他卻誇下海口要建立全美國最大電力公司,更要讓全世界享有更多乾淨的能源!

這位當年連高中都差點畢不了業的年輕人,早年是以兜售治便祕藥丸起家的小生意人,可不是隨便說說而已,他創立的太陽城公司(SolarCity)已經成為新能源產業的明日之星;未來甚至可能改變全世界的能源版圖,把傳統電力公司逼到破產,讓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從富裕天堂掉入貧窮煉獄!

出生南非 不善讀書卻極有生意頭腦對台灣人而言,也許林登.瑞夫還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但他卻有一位鼎鼎大名的表哥──特斯拉(Tesla)電動車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他們倆的母親是雙胞胎姊妹,林登要叫大他六歲的馬斯克一聲表哥。然而,儘管馬斯克是太陽城公司的最大股東(占股份三○%),但太陽城公司能有今天的地位,主要還是林登一步一腳印地打拚。

其實,林登與馬斯克除了表兄弟的親戚關係,及均生於南非的成長背景外,並沒有太多的共同之處。馬斯克從小就顯露理工上的天賦,十二歲就會設計程式,大學讀的是常春藤名校賓州大學,再到華頓商學院攻讀MBA,最後在史丹福大學拿到物理學及材料科學博士。

相較之下,林登求學的道路就顯得坎坷許多。他的坎坷不在於家境窮困,而是他有先天性的閱讀障礙,導致從小書就念得不好。不過,天生我材必有用,不善念書的林登,在舞蹈與運動上從小就展露過人天賦,除此之外,他對賺錢這檔事,自小就有極強烈的企圖心。

十二歲時,林登的國標舞技已經好到可以開班授徒了;十七歲,他更以家傳的治便祕、關節炎等祕方,開了一家藥品公司,幾年後還成了員工近千人的藥品通路與經銷商。

十七歲就開店當老闆,曠課太多,加上念書原本就不是林登的強項,在高中最後一年面臨被退學,無法畢業的窘境。最後他向校長苦苦哀求並承諾,他一定盡全力準備考試,最後終於勉強畢業。

馬斯克的父親是工程師,母親則是作家、營養師兼模特兒,基本上稱得上是知識分子精英家庭;相對之下,林登的父、母親顯得平凡許多。林登的父親是脊椎按摩師,有點像台灣專治跌打損傷的國術館「喬骨頭」的師傅,母親從事的工作則是開班授課教人腳底按摩。

林登非但不以父母親的職業感到羞赧,甚至還把父親的病人與母親的學生,加上自己所認識的朋友,組織成為一支銷售團隊,上述的祖傳祕方,就是在這支銷售團隊的努力下成為暢銷商品。

移民美國 進軍電腦維修被戴爾相中購併台灣俗諺說:「生意囝仔歹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家庭要栽培出一位成功的商人,遠比要栽培出醫師、律師、會計師或工程師要困難許多,林登就是屬於這種天生的「生意囝仔」。他自己也說:「我打從很小時,即使功課不好,但我心中深深相信,未來我將開一家非常成功的公司!」成功的「生意囝仔」總有著一顆不滿足於現狀的心、一個總是有新點子的腦袋,以及劍及履及的執行力。身為南非國家水中曲棍球代表隊一員,林登一九九七年赴美國加州比賽時,就被這個高科技國度所彌漫的創業氣氛深深吸引。於是,林登毅然決定賣掉已有穩定利潤的藥品經銷公司,學著當起矽谷高科技創業新貴。

一九九八年,他把賣掉藥品經銷公司所得到的現金,一古腦兒地投入他創辦的電腦公司──Everdream。不懂電腦科技的林登找來學資訊工程的弟弟羅素(Rusell Rive)幫忙。Everdream草創時,林登經常與羅素蹬著滑板挨家挨戶推銷自家產品,說是產品不如說他們推銷的是一種「服務」還比較精確。

當時,個人電腦發展方興未艾,大企業電腦化、資訊化的風潮正吹向中小企業。不懂電腦科技的林登,卻看準了這股風潮,認定這將成為一筆大商機。因此,Everdream就從中小企業的電腦化這股趨勢切入,不僅幫中小企業建置電腦系統,林登還打出每月只要付一五○美元,就有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的服務,幫助客戶解決電腦系統上所有疑難雜症,讓客戶盡可能把資訊管理維護成本降到最低,得以更專注於本業經營。

Everdream剛成立時招致不少冷嘲熱諷,高科技同業認為,Everdream名為科技公司,本身卻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技術,頂多只是電腦產業中搞維修服務的苦力。其次,IBM、惠普與戴爾等電腦業的大咖級企業,老早就有針對企業電腦系統建置的資訊諮詢與維修服務,Everdream所推出的服務,最後將難以與大咖級電腦公司競爭,服務內容也稱不上是創新;而且,受限於有限的通路以及資金,Everdream終將難成氣候。

外界的批評,林登都聽進去了。為了能在極短時間內擴張維修服務能力,林登援用他在南非開藥品經銷公司的模式,積極串聯具有電腦建置與維修能力的眾多個體戶加盟,成為Everdream的經銷加盟夥伴。經銷夥伴每拉到一名客戶、每賣出一套電腦系統,不僅有豐厚的佣金,經過Everdream的統一式訓練,還可為客戶提供後續的維修服務。

為了避免與IBM或惠普等大咖級企業硬碰硬,林登更專注於小型企業及店家客戶經營,強調小公司付出小錢(每月一五○美元),也可享受到IBM或惠普等對大企業資訊系統維護服務般待遇。這種集結螞蟻雄兵力量的策略奏效,使Everdream在創立八個月內,從原本僅二十人的小公司,擴張成一百多名員工的企業。

帶有直銷色彩的Everdream,從電腦系統建置維修,最後發展成具有遠端管理電腦系統能力的資訊服務商,最後被個人電腦業界直銷天王戴爾相中,於二○○七年宣布購併。

創新商業模式 用戶每年蛙跳式倍增Everdream在被戴爾購併前二年,已經是相當成功的資訊服務公司,年營收達四.三億新台幣,員工人數計一七五名。然而,馬斯克曾建議他投入太陽能產業的一席話,一直令林登念念不忘,公餘之際,他積極地參加再生能源科技的各種研討會與展覽,為下一階段的創業大計預作準備。

花三年時間深入研究太陽能產業後,林登發現,太陽能之所以在美國發展緩慢,並不是這個產品不好,而是有一個最基本的問題一直沒有被解決:大家雖然會乖乖地繳電費,但沒有人願意為發電設備繳費。尤其,建置一套太陽能系統動輒二萬至三萬美元起跳,只為了每個月節省數十美元的電費,除了少數環保人士,多數人都不會裝設。

於是,林登換個角度思考:那麼何不把千千萬萬戶家庭與公司行號,當成是太陽能的「直銷商」,以免費替他們安裝、維修太陽能設備的方式,租用他們的屋頂或空地,再把太陽能所發的電賣給用戶。由於美國政府對裝設太陽能發電系統有補貼,高達三○%,某些中西部陽光充足的州,太陽能發電比火力發電便宜,使得林登推出的免費安裝模式,有利可圖。

問題是,替用戶免費安裝、維修太陽能設備,必須要有龐大的資金。於是,林登想出了與用戶簽訂租賃太陽能設備及購買太陽能電力長期契約的點子,這紙長期契約通常為期十至二十年,用戶須同意每月支付太陽城使用太陽能電力的電費;而太陽城則向用戶保證,簽下這紙契約後,每月繳交的電費一定會比沒有裝太陽能前低,至少一五%。

○六年太陽城正式成立,林登前往各個投資機構法人遊說募資,均得到冷淡的回應。理由很簡單,即使與用戶簽訂長期契約,讓太陽城擁有固定的現金流入,但這筆現金流仍不足以抵銷昂貴的太陽能設備安裝支出與公司營運費用。這讓剛成立的太陽城一度面臨入不敷出的財務窘境,瀕臨夭折。林登一生所累積的財富,與表哥馬斯克所投入的二千萬美元資金,差點在短短一年內付諸流水。

不過,不必花很長的時間,市場的熱烈反應證明,林登的眼光是對的。免費安裝維修,又可以節省電費的訴求,很快地打動美國消費者。太陽城安裝用戶於一○年開始迅猛成長,從第一年的數百名客戶,一○年暴增至一萬多名,一一年更再倍增至二萬三千名,一二年則再次倍增,達到四萬三千多名。

用戶數每年蛙跳式地倍增,讓太陽城受到銀行青睞,紛紛願意借給太陽城巨款解決資金燃眉之急,但太陽城虧損卻日益擴大也是不爭的事實。

追求使命感 「讓全球享有更多乾淨能源」於是林登找來華爾街財務專家,研擬出將用戶長期契約包裝成結構債金融商品,作為解決資金需求的釜底抽薪之道。太陽城第一筆的用戶長期契約債券化商品於一二年推出,總計有五千名用戶組成,利率達四.八%,成功籌到五五○○萬美元,也成為太陽能產業的一大創舉。

由於投資機構認為,一般人不至於會對每月區區數十或數百美元電費違約,因此,太陽城用戶電費契約債券化商品受到市場投資人歡迎。太陽城打鐵趁熱,一四年第一季,將再度發行總額高達二億美元的結構債。

林登說,他最終要將太陽城打造成全美國最大的公用事業公司,進而把太陽能推廣到全世界。「創辦太陽城已不再是單純為了錢,如果為了錢,老早就可以收手不做了;現在最重要的是一股使命感,讓全球享有更多乾淨能源的使命感!」這位當年差點連高中都畢不了業的年輕人,許下要讓世界更美好的誓言。

林登.瑞夫(Lyndon R. Rive)出生:1977年(南非)現職:太陽城(SolarCity)創辦人暨執行長

經歷:藥品通路經銷商、

Everdream資訊科技創辦人

學歷:高中

休閒:滑翔翼、水中曲棍球林登.瑞夫創造SolarCity的三大創新● 他把太陽能設備從昂貴變免費。

● 他把太陽能安裝從麻煩變輕鬆。

● 他把太陽能電費從帳單變債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572

《香港篇》沒明星學歷、勤考證照 六年當上銀行副董事 香港教我的生存學 擦乾眼淚先解決問題

2014-06-02  TWM
 
 

 

私立大學企管系畢業,第一份工作是研究助理,但陳佳慧從未放棄登上國際舞台的夢想,她利用每一個下班夜晚讀書,考取一張張金融證照,加倍的努力換來赴港工作的機會。

現在,三十四歲的她,已是大型外商銀行香港分行的副董事。

撰文‧鄧 寧

聽到陳佳慧(Joyce)三十四歲就在香港的外商銀行負責私人銀行業務,職稱高掛「副董事(Associate Director)」,不少人第一個聯想就是「高學歷嗎?留洋回來的人生勝利組?」事實上,她並非來自台成清交,而是東吳大學企管系畢業。今天,她能走到這一步,其實已跨過了無數「人生勝利組」不曾面對的門檻。

「我就是阿信啊!但回想起來,先前的眼淚都沒白流,我現在三十四歲,就達到了當年我為四十歲設下的目標。」原來,陳佳慧在大四下學期時,就為四十歲的自己描繪出職涯的完美形象:「我想穿著高跟鞋,『喀喀喀』地走在國際專業舞台上。」現在的她,穿著高雅合宜的套裝,頸項間戴著一條珠寶項鍊,蔥指上的鑽戒閃閃發光,每天走進全球精英匯聚的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大樓上班,為高資產人士打理財富,年薪是畢業時的七、八倍,確實是圓了二十二歲時的夢想。

就業前,陳佳慧曾向繫上教授與曾任本土銀行總經理的舅舅請教意見,教授建議她先考取金融證照,有機會就到香港或新加坡發展;舅舅則對她說:「切記!決不能因為討厭老闆或受挫折換工作,必須是自己把工作做到熟了,等人把你帶走(介紹或挖角)。」陳佳慧牢記兩人的建議,畢業後進入富蘭克林投顧當研究助理的頭兩年,一下班就到圖書館報到,將台灣所有能考的金融從業人員證照,如投信投顧業務員、證券高級業務員、理財、信託、期貨、產險等全考到手,「同事都是台、政大畢業或留學國外的,我很羨慕他們有聰明頭腦,我沒有好學歷,只好拚命考證照。」妙的是,當時陳佳慧還沒有到香港工作的打算,卻因證照殺手之名遠播,而有別部門的同事問她要不要考一張香港證照,「所以我在二○○六年到香港過聖誕節時,也考了香港證券及期貨從業員的資格回來。」

從研究助理到香港理專

各類證照先入手 主管超賞識沒想到○八年時,就有前輩介紹陳佳慧到香港荷蘭銀行工作,面試官看到一位從未在香港工作的台灣人履歷上竟已具備如此資格,也大吃一驚,「老實說,我考證照的心態是備而不用,而主管認為我對許多事情都提前努力,而且不管派不派得上用場都願意多做,就會大加分。」即使現在赴港已逾六年,陳佳慧仍利用每天的下班時間和週末,準備考一張瑞士、新加坡政府都認證的國際型財富管理證照;面對蠟燭兩頭燒的生活,她已習以為常:「許多優秀的人都很忙,相較之下我做的事更簡單,有什麼好抱怨的?」雖然順利從台灣換到薪水較高的香港工作,但陳佳慧進入荷銀不久後,就發生澳盛銀行購併荷蘭銀行事件,組織結構不斷變動,讓她萌生去意,「我不想浪費時間原地打轉,乾脆辭職去讀我一直想念的研究所。」終於,工作數年赴港後,她又申請進香港科技大學攻讀財務金融碩士,算是正式補足金融圈內很在意的學歷門面。

在學的兩年間,陳佳慧僅能不定時飛到中國各城市當理專講師,為了省錢,她一度住在慈善機構的宿舍裡,一個月僅需五千港幣,但熱水一次只供應十分鐘,她得先洗頭,等水再次煮熱後洗澡。後來陳佳慧搬到灣仔的風化區與人合住,月租更降到四千港幣,房間小如鴿子籠,單人床旁的走道僅約一個行李箱寬,「地方小到我得蹲在地上化妝,雖然只是一個睡覺的地方,但凌晨的酒客也吵得不得了,我一開始每天都要喝點酒,把自己灌醉才能睡著。」住慣台灣舒適環境的人可能很難想像,花了相當於新台幣一萬六千元的房租,竟只能住又吵又小的破房子,就算環境如此艱困,陳佳慧仍未萌生一絲回台灣的念頭,「我來的時候就沒給自己退路,不過就是房子差又睡不飽,比我慘的人還很多,哪能輕易認輸,這樣就回去?」這個看似柔弱的女孩,用破釜沉舟的決心,一人扛住異鄉生活的沉重。

幸運的是,從香港科大畢業後,陳佳慧即透過獵人頭公司找到一家大型港資銀行的私人銀行業務工作,回應了老師最初對她的期許;陳佳慧也在公司的貸款補助下,以總價三八○萬港幣買下一戶位於西九龍的溫馨小屋,從此更有了在香港安身立命的理由,「老實說,我買房也是讓自己沒有退路,爸媽本來可能還有些期待,但我一買房,他們就知道我回不去了。」事實上,因台港薪資差距大,有愈來愈多像陳佳慧一樣的人離鄉背井到香港謀生,即使順利拿到工作簽證,但留下來,就必須有與全球人才在同一舞台競爭的心理準備,陳佳慧建議,如果在台灣就能考取CFA(國際特許分析師)、FRM(財金風險管理分析師)等國際證照,又有一定工作經驗,台灣人服務態度細心又親切,將會是最大的優勢。

從沒人脈到擁A咖客戶

台灣人不做到生意,是不會放手的由於陳佳慧應徵上的是港資銀行的總行,需要財富管理服務的客戶,基本上都有一百萬港幣以上的流動資產,而且每天都有源源不絕的客戶進來。據陳佳慧形容,理專坐著就會有客人上門,但當時團隊裡只有陳佳慧是台灣人,優質的客戶都先配發給香港同事,留給她的,不是老人,就是不常來港的人。

「全世界的有錢人都會到香港開戶,公司根本不愁客源。香港人做生意的習慣是直接叫客戶買理財產品,不買就讓他走,才能趕快接下一個人;但台灣人不做到生意是不會放手的,我不能也不想用這套香港模式。」陳佳慧堅定地說。

於是,她向香港主管提出想回台灣分行「宣傳」的主意,但因陳佳慧是被香港總行僱用,領的是香港牌照,不能直接在台灣銷售理財產品,否則將違法;但她可以和全台的理專交換名片、建立關係,「我請台灣總行介紹分行窗口,一家一家打電話聯絡並拜訪,我向理專說,香港有一個自己人,只要客人有在港的理財需求,不知道找誰,只要到總行指名Joyce,我就會立刻出來服務。」陳佳慧補充:「客人會覺得理專很行,連香港都能幫他搞定,只要這樣說,很少有理專不領情。」辛苦的是,這種回台灣跑客戶的行為,並非由主管所指示,而是她自動請纓,不能以出差名義進行,所以不得請公假,也不能報公帳,陳佳慧只能犧牲自己的假期,自己買飛機票、高鐵票、訂旅館,前後花掉了數萬港幣,才用本土「搏感情」的方式找出新客戶。

「我的業績是購買理財商品的手續費,但我要做口碑,即使不算在我份上的開個人戶、開中小企業戶、辦信用卡、辦房貸等雜事,我全幫忙聯絡,送業績給香港同事。最大的壞處是,我這種作法業績來得很慢,客人通常要開戶一段時間才會來買東西,所以長達一年多的時間,我都是業績墊底的人,被罵得最慘、哭得也最慘。」

從每天哭到學會生存

香港人教我要面對問題,趕快解決當時的香港主管Randall認為,陳佳慧的作法完全正確,只是需要時間展現成果,而且沒有一個香港人能做到,「我對Joyce說,銀行有一千位理專,不差妳一個,我們只能給妳時間,讓妳把這套模式做出業績來。」事實證明,陳佳慧與主管的眼光正確,後來客戶陸續浮現,陳佳慧在該銀行的三年內,一共開發了八百多位新客戶,「那段日子很苦,但我現在最珍貴的重要客戶,也都是那段時間中找到的寶貝,沒人能拿走我的成績。」不畏懼不公平的挑戰,反而屢屢以自身的優勢突破難關,陳佳慧這些表現都看在主管Randall眼裡,於是,當Randall在今年跳槽到更具規模的外商銀行時,陳佳慧也一併被帶走。

在香港,有八成的台灣人都投入金融業,雖說年薪可享台灣的二至三倍,壓力也是同等倍數成長,加上異人、異鄉、異文化;要生存下來並不容易,陳佳慧說:「在這裡根本沒有時間沮喪,香港人教我要趕快面對問題、趕快想辦法解決,這就是生存訣竅。」如今,大學時期的夢想成真,工作步上軌道的陳佳慧也將在六月步入禮堂,一直稱自己是阿信的她,早已畫好成家、生子的藍圖,手上的鑽戒,或許就是努力爭取幸福的純淨證明。

陳佳慧(Joyce Chen)

出生:1980年

現職:外商銀行私人銀行業務╱副董事

海外工作經歷:逾六年

經歷:富蘭克林投顧、花旗銀行、荷蘭銀行學歷:東吳大學企管系,香港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碩士

陳佳慧給年輕人的建議

切記!絕對不能因為討厭老闆或受挫折換工作,必須是自己把工作做到熟了,等人把你帶走。

從月領28K到年薪400萬—— 陳佳慧在香港生活開銷目前薪資 年薪近100萬港幣(約新台幣400萬元)香港住宿費西九龍購入小坪數房,以月租1.4萬港幣(約新台幣5.5萬元)租人;自己在較遠的東涌租大兩房住,月租也是1.4萬港幣。每月房貸1.8萬港幣(約新台幣7.2萬元)香港交通費 坐地鐵上下班,買月票565港幣(約新台幣2260元)香港餐費 每日約200港幣(約新台幣800元)月存第一、二年開銷大,難存錢;現在已可存到薪水的7成,一個月約可存到5萬港幣(約新台幣20萬元)休閒 爬山、煮飯、邀朋友到家裡聚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6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