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萊茵模式 孵不出臉書、微軟

2011-4-25  TCM




德國經濟成功的秘密何在?」這是今年二月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製作一系列德國經濟特別報導時的標題。儘管BBC提供的答案,乃是德國堅實的技術實力,但更關鍵的因素,卻是德國選擇和其他國家不同的經濟模式。

二十年前出版的一本著作,就提供了這方面的解答。

法 蘭西學院院士阿爾貝(Michael Albert),在一九九一年出版著作「兩種資本主義之戰」,當時正值共產主義鐵幕陸續崩潰之際,阿爾貝斷言,在共產主義垮台後,新一輪的意識形態戰爭, 不再是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的衝突,而是「美國模式」資本主義,與「萊茵模式」資本主義的對抗。

只有平等,沒有投機家 「美國模式」資本主義的代表,自然就是美國,而阿爾貝認為,最能代表「萊茵模式」資本主義的國家,就是德國。

德國「萊茵模式」資本主義,和「美國模式」資本主義的不同,主要是在根本哲學上:「美國模式」認為,「純粹有效的市場經濟只能有一種模式」,那就是自由競爭,反對政府干預,但「萊茵模式」卻更強調運用社會保障、政府津貼等手段來促成「平等」社會。

「萊 茵模式」沒有金融神童,也沒有投機家。整體來說,德國企業融資的管道不在股市,而在銀行,德國最大的媒體集團「貝塔斯曼」(Bertelsmann)甚至 沒有上市。德國的銀行,其實取代了證券市場的地位,多家企業都有專屬銀行處理金融業務,銀行往往還是企業的股東,如德意志銀行就握有汽車製造商賓士的股 權。

和重視「效率」的「美國模式」相比,德國「萊茵模式」更強調「平等」。

例如在企業治理方面,一九七六年德國法律規定,人 數在二千人以上的企業,必須實行共同管理,股東會裡的員工代表人數須和股東代表人數相等,雇傭合約須經過協議才有效,德語稱這種模式為 Mitbestimmung,意為「共同責任」,代表公司管理是由股東、幹部和工會共同負責,這種模式被稱為真正的「責任控制」(stakeholder control),有別於只看股東眼色的「股東控制」(shareholder control)。

重視「平等」,還體現在德國政府濟弱扶傾的政策上:社會保險制度就是十九世紀「鐵血宰相」俾斯麥首創於德國,如今德國人享有廣泛的醫療、職業傷害、失業保險,而退休保障制度也比許多工業國家還好。

阿爾貝在「兩種資本主義之戰」中斷言,德國的「萊茵模式」,是比「美國模式」更好的模式,他說:「萊茵模式的經濟、社會優勢已被事實證明。」

德國不走許多國家仿效的「美國模式」,而選擇「萊茵模式」,近年來該國出色的經濟表現,似乎證明德國走對了路。但是,任何選擇都有代價,「萊茵模式」下的德國,在亮眼的經濟成績背後,也是付出了代價才換來的。

富 人逃稅,浪費社會資源 德國強調「平等」,因此當局政策宗旨就是「劫富濟貧」,德國是少數特別針對有錢人課重稅的國家。德國有「富人稅」,凡年收入超過十二萬五千歐元(約合新台 幣五百萬元)者,每年都要繳一筆「富人稅」,這種針對性極強的稅,充分顯示德國追求的價值觀。

然而針對有錢人課稅,等於強迫他們和一般人分享努力的果實,有錢人豈會乖乖束手待「稅」?他們會想辦法把錢搬到國外去。例如就有德國人將錢存在瑞士或奧地利的銀行,要用時才開車去領。

這種逃避重稅的行為,對社會可說是一種「純粹的浪費」,因為不管是開車去別國,甚至用其他方法搬錢,人們為了「逃稅」所付的代價,都不會轉化為其他人的利益,換句話說,人們為逃避重稅所花費的資源,沒有創造任何對其他人有益的產品或服務出來,資源就這樣浪費掉了。

在針對有錢人的重稅政策下,德國人也極力想隱瞞自己的財產。今年四月,德國慕尼黑法院收到一份控告,緣由是某雜誌介紹德國最富有人士的名單,被當事人以「妨害隱私」為由告上法庭。

此外,德國有錢人想隱匿財產以逃避重稅,當局也被迫要更努力地查稅。甚至德國政府為了查緝逃稅,不惜用有爭議的手段取得人民的資料。

政府追稅,不惜違法

二○一○年,一位離職的銀行員工,向德國財政部兜售一張CD光碟,要價二百五十萬歐元;這張光碟之所以如此貴,原因是裡面有一千五百位銀行客戶的資料,如果德國財政部按這些資料查緝,可以追回一億歐元的稅款。

這位離職的銀行員工為了取信於財政部,交出了五位客戶的資料給政府試用,德國財政部果然因此成功的對這五人追了一百萬歐元的稅款,眼見這張光碟如此「值錢」,德國財政部最後竟花錢買下光碟。

「只要能懲罰逃稅,政府可以用各種手段取得資料,」德國總理梅克爾,被問到政府是否該向洩密員工買客戶資料時如此回答。

這種手段在德國引起廣泛爭議,除了政府和出賣客戶資料的員工做生意,背後所涉及的道德問題之外,事實上,政府特別針對有錢人課重稅,造成這些人全力想逃避重稅,政府就又要使出各種手段來追查這些逃稅行為,這種「逃稅、追稅」的循環中所花費的資源,全都是浪費。

在這個過程,沒有任何人獲得好處──即使追到稅,但也浪費了資源,這樣值得嗎?

鼓勵務實,反壓抑創新

另外,在「平等」大旗下,德國對各種投機管道多所限制,對金融與房地產市場的管制也較嚴格,其後果是個人一夜致富的可能性很小,幾乎不可能見到某個德國年輕人,提出某個創意產品,創立公司並上市後股價大漲而迅速致富。

在《富比世》(Forbes)全球前一百大富豪裡,德國僅有八位入榜,但當中沒有任何一位是靠著出售自己的創意、短期內累積大量財富起家的,他們大部分都是經營傳統零售業,或是繼承家族持股,再不然就是製作工業機械而成鉅富。

對比美國,榜上富豪高達二十九位,是德國的三.六倍,不少是年輕時憑著販賣腦袋的創意而迅速致富,如微軟、Google、臉書(Facebook)創辦人。

往 好處想,德國模式是鼓勵人們腳踏實地,但這種壓抑一夜致富模式所付的代價,就是降低人們發揮創意的動機。美國耶魯大學金融學家陳志武,在《沒有中國模式這 回事》一書中就說:人們常見到美國許多上市公司新貴,藉著股票上市一夜致富。表面上看這好像是投機,但就是這種模式,激勵了其他也想致富的人努力仿效,因 此美國經濟的創意才能源源不絕的湧出。

在德國,一來強調「平等」,強迫有錢人和其他人分享果實,加上當局又對可能迅速致富的管道多所限制, 多少壓抑人們創新的動機。在美國,能見到一夜致富的臉書創辦人,或Google等藉創意起家的大企業,德國就很少見到這類型的公司。「德國很少在消費品和 服務上成功,因為這些產品更強調形象行銷||快速推出新的功能,以及新的舊機種,」哈佛大學教授、管理趨勢專家波特(Michael Porter)說。

另 外,德國雖然強調「平等」,部分政策上卻與此價值觀背道而馳,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對外來移民的態度。德國外來移民占人口比率不斷上升,如今每五個德國 人就有一人是移民。有些德國人把外來移民當成搶奪本地經濟果實的掠奪者。二○一○年八月德國萊比錫大學做的調查顯示,超過三分之一的德國人認為「外來移民 只是在剝削德國的社會福利制度」,有三二%的德國人認為「如果工作機會太少,就應趕走外來移民」。去年德國央行成員撒拉辛(Thilo Sarrazin)新書中指責移民「拖累德國發展」,就是這種思維的體現。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報告曾稱,因為種族及教育水準的差距,外來移民在德國社會融入的狀況並不理想,尤其土耳其裔移民在德國更屢遭排擠。如果這種排外情緒成為德國社會的主流,很難想像一個拒絕接受外來人才的國家,能夠永續成長。

德國製造,多數人買不起

另外,一般人對德國產品的品質「有口皆碑」,但「品質」也是有代價的。消費者買一件東西,絕對不只看品質,因為更好的品質意味要消費者付出更高代價: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花高價買品質更好的雙B名車,因為有的消費者寧可忍受較差品質,但少付一點代價。

德 國的東西重視品質,因此其價位自然也居高不下,德國為此付出的代價,就是較少消費者買得起「德國製造」的東西;市面上席捲市場、讓絕大多數消費者使用的產 品,很少是德國製造的,就說明了這點。當然,這個結果沒有絕對的好壞,這只是德國選擇了「重視品質」這條路,必然要付的代價而已。

二○○八 年,著名手機製造商諾基亞宣布,關閉在德國波鴻的手機製造廠,此事發生在台灣明?皏H及美國摩托羅拉宣布撤出德國的手機工廠之後,意味著德國徹底退出手機 製造的舞台。諾基亞當時退出德國的聲明就指出,在波鴻製造手機「太貴」,除工資成本高,波鴻的工廠也無法以相應的靈活度,來因應瞬息萬變的市場。

重 視「品質」的代價,還展現在德國的生活層面。德國環境清淨優美,再生能源發電舉世知名,但代價就是電費高昂。在德國,每度電價約新台幣九.五元,這個價格 包括用戶必須負擔的「再生能源附加費」,換算下來是台灣電價的三.六倍,近年電價又不斷調漲,德國四家供電商宣布,從今年起對用戶收取的「再生能源附加 費」一口氣調高七二%。

利用再生能源發電的廠商,據德國政府規定,可把電高價賣給供電商,這些供電商花大錢買再生能源發電,再轉嫁給消費者。目前再生能源發電的成本,仍比傳統發電方式高,因此再生能源發電占比越高,德國人付的電價也越高。

德國的「萊茵模式」追求平等、重視品質等特色,創造了亮眼的經濟表現,但這些也都是付出代價換來的。在羨慕德國的成就之際,不妨先問問自己:我們願意付這些代價嗎?這或許是觀察德國時,帶給人們最大的省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75

庫克孵不出手表 先吐槽對手眼鏡

2013-06-17  TCW
 
 

 

兩場國際級開發者大會,宣告科技業即將進入軟硬新時代的對決!

六月十一日凌晨,蘋果(Apple)在舊金山舉辦的開發者大會(WWDC)中,沒有推新版iPhone,也沒有新版iPad,更沒有傳說中的智慧手表iWatch,最大的亮點,全部集中在新的手機作業系統iOS 7上。

除了外觀大幅更新,一改過去的寫實擬真化,用當前最流行的扁平化設計,讓介面看起來更為簡潔清爽,同時加入多工預覽等功能之外,iOS 7最大的突破,就是讓用戶可以把手機內的資料,快速且自由的傳輸到其他的蘋果產品上。

兩年前引起震撼的語音助理Siri也有了新的樣貌,不僅更新介面系統、加入男聲,蘋果更把該功能與汽車電子連結,用語音就能聲控撥打電話、放音樂、找地圖方向等。

蘋果低調練功要開發沒存在過的產品

將近八個月沒有發表任何硬體新品,一年一度全球矚目的大會上,重點竟然還是軟體。相較於以軟體起家的最大競爭對手Google,五月中在其開發者大會上推出讓科技界驚豔的Google眼鏡,曾以iPhone、iPad等創新產品引領科技潮流的蘋果,究竟在打什麼算盤?

「蘋果不會坐以待斃,就我所知,供應鏈已整裝待發,隨時準備推iWatch!」長期關注蘋果的花旗資深分析師格倫楊(Glen Yeung)肯定的說。《財星》(Fortune)也指出,蘋果正在研發「從未存在過的產品」。

格倫楊觀察,不管是手機或平板電腦,都已經過了創新高峰期,除了走向低價路線,很難再有新變化;而智慧電視仍處在混沌不明的狀態中,至今找不到一個清晰的使用情境與商業模式。只有手表,既符合蘋果一貫對3C產品的時尚定位,還兼具創新性與實用面。

兩大科技龍頭的戰爭,從手機、平板、作業系統,一路打到現在,幾乎已經變不出新把戲,只能想辦法往其他的領域邁進。「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是尚未開發的數位處女地,不管是蘋果或Google都不會停止相關的研發,」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師愛普絲(Sarah Rotman Epps)說:「除了功能,更要考慮到使用者情境。」

Google眼鏡賣酷炫卻可能像3D電視沒買氣

以Google眼鏡來說,其應用最新的擴增實境技術,加上拍照、攝影、觸控、通訊等功能,把原有的各項Google服務如導航、搜尋引擎、郵件、視訊等整合在一起,成為一台戴在頭上的智慧型手機,目前看來產品的成熟度與豐富度顯然超越蘋果。

為此,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罕見的趕在自家開發者大會登場之前,對Google眼鏡公開批評。他認為,眼鏡是一種因應身體缺陷延伸出來的需要,「將之變成商品非常不自然,僅能吸引特定市場。如果想要普及化,很難辦到。」

以外型來看,Google眼鏡也不易引領潮流。對許多人來說,iPhone與iPad不僅是功能強大的3C產品,更是流行品味的象徵,但除了科技迷與宅男外,似乎很難說服大家把智慧型眼鏡當成時尚配件。加上眼睛原本就是較敏感脆弱的器官,從3D電視的發展,或許可以推論智慧型眼鏡的未來。

庫克認為,手表本身就是裝飾性高過於實用性的配件,不僅可以加入時尚品味,也非常適合做為既有產品的輔助工具。

以iWatch的概念來說,它可以變成iPhone通訊功能的延伸,電話響起時不用掏出手機,只要舉起手按個鈕就可以通話。若整合入Siri的功能,還可以用聲控傳訊息、收發郵件等。

儘管庫克對眼鏡不屑一顧,但長期觀察科技趨勢的波士頓顧問公司台灣董事經理徐瑞廷認為,Google眼鏡可以同時滿足五官的需求,可以開發出來的應用也比手表更廣,比較容易成為獨立的主流產品。

相較之下,「手表是個可有可無的東西,必須跟手機搭配在一起才能發揮完整的功能,無法自成一格,由此看來,iWatch很難有戲。」

軟硬體擂台賽跨裝置通用才勝出

然而,不管眼鏡或手表,「重點在生態系統的建立,」全球最大矽智財公司安謀(ARM)執行副總裁伊恩祖魯(Ian Drew)說,科技業競爭早已跳脫單一產品決勝負的時期,誰能充分整合軟硬體,做各種裝置間的串聯,創造源源不絕的生態系統,才是勝出關鍵。

因此,庫克不惜拖延新品上市時程,先把作業系統與軟體服務等整合完畢,讓個人資料可以在不同的裝置間自由傳輸串聯,目的就是為了日後發展iWatch等穿戴式裝置。專業科技網站癮科技也指出,iOS 7採用的這項傳輸技術,就是要與Google力推的NFC標準對打。

目前看來,蘋果不管在股價上或硬體創新方面,雖然都略遜Google一籌,但這場新智慧型裝置大戰,才正要開始。

【延伸閱讀】蘋果對決Google,從軟打到硬!

項目 項目:手機作業系統市占率 蘋果:iOS:17.3%Google:Android:75%

項目:應用程式數目 蘋果:App store:超過100萬個Google:Google Play:約90萬個

項目:PC作業系統市占率蘋果:Mac:6.94%Google:Chrome:<1%

項目:軟體服務蘋果:Apple地圖……Google:Google地圖、Gmail、YouTube視訊網站……

項目:平板電腦硬體市占率蘋果:iPad:單一品牌39.6%Google:Android:總市占率57%

項目:智慧電視蘋果:iTV Google:Google TV

項目:穿戴式裝置蘋果:iWatch Google:Google glass

整理:林俊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4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