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全国最大烂尾楼破产清算 碧桂园25亿美元接盘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80904/10355271698.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2

资产清算组进驻太子奶 李途纯疑败于对赌陷阱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81030/03205446972.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6

成立10个清算工作组 铁本或挂牌10亿


From


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090821/20090821023116235.html


每经记者  刘春香  发自常州东安

        从2004年铁本案发至今,已经过去了五年多。这期间,当年的铁本董事长戴国芳已于今年4月恢复了自由,而当初已投资26亿元、总面积6500余亩的铁本新厂如今还荒芜一片。近日,铁本也终于走到了决定命运的关口。

        原本定于昨日由常州市武进区法院发布的关于铁本进入破产清算的公告,未能如期公布,具体发布时间尚未确定。而昨天的关于铁本进入破产清算的会议如期秘密举行。

        今年7月22日,在常州市武进区东安镇成立了“铁本破产清算工作组”,最近的进展情况显示,对于铁本的资产清理已经初步认定,债务清理工作还在进一步核实,“书面文件尚未形成”。

重组无望  铁本进入破产程序

        一开始,铁本并非要走入破产清算程序。

        在“铁本案”事发的2004年4月30日,铁本最大的债权人中国银行常州分行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武进区法院提交破产还债申请。

        2004年5月8日,武进区法院予以受理债权破产还债案。在破产受理后,企业监管组开始铁本资产的清理和保管。据了解,在“铁本案”事发 后,有多家公司前来“联姻”。但由于“铁本案”涉及资金、人员、土地以及铁本原董事长戴国芳尚未审判,所以重组一事被搁置。

        此前,南钢、沙钢、复星等被先后传出有意重组铁本。

        “现在只能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当地一名知情人士透露说,“由于种种原因,重组基本无望。”

        今年7月22日,依法成立铁本公司破产清算组,全面进入破产清算工作。据了解,此次对铁本公司的破产清算工作将对铁本公司的资产进行清理、清点、评估和审计,以及及时制定清算方案和分配比例,给债权人一个明确的答复。

        “铁本资产清理之后,将挂牌拍卖。”资产清理组相关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清算工作组占了一栋楼

        2009年7月22日,铁本破产清算小组成立。清算小组位于离铁本老厂不远的原镇政府办公楼内。由于东安镇和湟里镇合并,东安镇此前的四层办公楼空闲被用作铁本破产清算小组工作楼。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铁本清算小组工作楼看到,铁本资产清算小组设立10个工作组,占用共计20个办公室和会议室,占到了工作楼的95%以上,规模庞大。

        “清算工作十分困难,目前还在摸底阶段。我们对清算工作真的没底,事情相当复杂,很多数据还需要多次复核,确保做到把损失降到最低,确保 大家的利益不受损失。”破产清算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设立的10个破产清算工作组,共计有40人以上从各个部门被抽调至清算组。清算组工作人员来自 于常州市和武进区各个部门,主要包括武进区财政局、武进区法院、武进区审计局等部门。

        据一位清算组的负责人介绍,铁本破产清算组的主要工作一是监督中介机构尽快完成资产清理等工作,二是传达包括法院、常州市委市政府的相关要求,商量工作方法。

        据了解,这10个工作组当中,主要以法院工作组、资产清算组、职工安置组、债权审核组为重点,其他还有合同清理组、信访接待组等小组。其中,新老铁本的资产清理分开,在各自厂区所在地设立清算组。

        记者了解到,为了公平起见,此次清算组共聘请了3个中介机构,对铁本进行审计、评估和资产清理。其中中天评估公司在2004年,中国银行常州分行向武进区法院提交破产还债申请之后,就介入铁本的资产清算和评估当中。

        原本计划在清算工作组成立之后的20个工作日当中,完成铁本老厂的资产清理工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尚未能完成。相关负责人透露,“这一工作需要相当谨慎,并且需要反复核实。”

资产清理有望近期结束

        清算组工作主要分两块:资产清算和债务的清算。

        据破产清算组的负责人透露,资产清算主要分为固定资产清算和流动资产的清算。“固定资产的清算相对简单,对现有的资产由评估公司进行审计评估。”

        “对铁本老厂的固定资产盘点清理已经告一段落,对固定资产的清查环节已经结束。但是这个结束并不代表结果已经出来,还需要和鑫瑞特钢反复核查。”

        “流动资产的清理工作更为复杂,原材料、半成品、备品备件的价格核查就需要时间核对,因为都在变动,所以难度较大。”负责资产清理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资产清理方面,还需要作为铁本老厂的租赁方鑫瑞特钢提供财务报表作为核查依据。

        导致此次清算工作延迟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原本应由鑫瑞特钢7月30日之前提供的财务报表在8月中旬才得以提供。“所以我们还在盘点。”

        对于清算的具体数据,清算组工作人员表示将尽快核查出来,但是目前还没有成文的文件可以公布。目前债务的审核登记工作已经开展。据了解, 新老铁本共计有800多户债权人,近1100人。目前,已经登记中小债权人有500多人。“这只是一个申报债权人的工作,申报以后,我们还要对债务进行核 查,这些申报的人未必是确定的债权人。”

        据工作人员透露,之后将把审核确定的中小债权人转让给江苏维荣管理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将根据债权转让的协议支付比例,支付给债权人。

        而对于新老铁本的债务总量,清理组工作人员称尚不清楚,“债务总量是动态的。”

        据悉,到本月底,对于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清理工作将结束。此项工作结束之后,工作组将和鑫瑞特钢进行核对。随后对铁本的资产清理工作将完全结束。

        “后面的工作量更大。”对于债务的核查问题,清算组工作人员称,“如果有必要,还需要请戴国芳本人来确认,但是目前还没有走到这一步。”

铁本将挂牌

        铁本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之后,铁本到底花落谁家就变得格外引人关注。

        事发当事人戴国芳则是关注的焦点。“显然,他有雄心,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知情人士称,戴国芳再次接盘铁本的希望相当渺茫。

        据透露,在破产清算之后,铁本将进入挂牌拍卖的程序。“这个价格很不好定,挂高了没人要,挂低了显然也不合适。”清算组一位工作人员说。

        但是,记者在与鑫瑞特钢的一位管理层闲聊时却偶然听见该管理层称,“有消息称铁本将挂牌10亿元,甚至更多。”

        记者询问这10亿元的价格从何而来,该管理层人员却显得相当神秘。

        “铁本的破产清算工作完成以后,铁本将挂牌拍卖。但进行起来并非如此简单。”清算组工作人员称,铁本事件时间长,涉及关系复杂,债务纠纷多,员工多,这些都将成为接手铁本的企业所需要慎重考虑的因素。

        据了解,目前铁本工厂共有职工3000多人。职工的安置工作,也将是铁本破产清算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如何将铁本员工妥善安置,新接手的公司能不能保证基本的员工利益,这些都将是该公司和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很多问题达成一致以后,铁本才能被转手。”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铁本指挥中心看到,不断有外来人员前来应聘。“要开一个炉子,因为最近效益要比之前好了很多,最近要招聘近50个人。”鑫瑞特钢工作人员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99

清算上市公司

2010-01-07  NM





何順文研究上市公司的企業管治近廿年,並持有會計師及財務分析師資格,他坦言即使是大藍籌公司的年報也一團糟,離譜!

眼見金融市場的弊病罄竹難書,管理層貪婪腐敗,他決定趁一年之始,怒踢去年三大公司通病。

不過,這些弊病很大機會今年會復見。

上月底,中移動副總裁張春江爆出在網通擔任董事長時涉嫌貪腐,被中央革職查辦,中移動即時派人出來解畫,強調事不關己,不會影響中移動。事件曝光後,再一次引證國企愛在競爭對手之間互調高層的文化極為荒謬,完全不尊重小股東權益。

研究公司管治的何順文認為這是老掉牙的問題,「國企高層某程度係半個公務員,做邊間公司由中央委派。」 因此經常看到內地銀行及電訊公司的高層互換,造成高層對公司沒長遠承擔,更隨時像張春江因舊公司的問題而影響現機構。何順文解釋:「肯定不是好的公司管治,甚至有利益衝突問題,正如做開可樂,點可以調佢去百事做呢?」

何順文並非維園阿伯亂鬧一通,他是貨真價實的企業管治專家,更是首位獲得美國亞斯平學院學界先鋒獎的華人。此獎素有工商管理奧斯卡之名,○八年他獲獎時是浸大的工商管理學院院長,其餘得獎者均是歐美一級學府學者,甚至財經事務及庫務局也找他幫忙改革香港公司條例。

某些老牌家族企業也會主動約他見面,請教如何改善,「佢哋通常話好難改,我唯有叫佢哋慢慢試。」儘管何順文現時轉到澳門大學任副校長,仍非常留意香港的財經界,更點評去年三大上市公司通病。

高層貪污:國企

「買國企,就必須承擔風險。」何順文說。

「國企高層的權力好大,但收入比國際同業低好多,所以好容易受唔住引誘。通常國企的高層做到五十五歲退休,所以佢哋由五十歲就開始倒數,把握時間搵着數。」

五十一歲的張春江便是最新鮮例子,位至全球最大電訊商的中移動副總裁,一年酬金才二百多萬,但同為電訊公司的本港企業電訊盈科,市值不及中移動的百分之一,其董事總經理艾維朗○八年的收入卻逾二千萬元。

何順文繼續爆料,指豈止中移動一間大國企去年出事,「美國上年有單大案,指美國控制元件公司(CCI)貪污,當中揭露了一張行賄名單,入面有好多係知名國企,好似中石油等等。」

去年七月底,CCI承認行賄中石油、中海油、華潤電力等六家國企,違反了美國的《反海外賄賂法》,被罰款高達一千八百萬美元,惟貪污的國企卻大多數否認,即使國資委調查後,中石油證實受賄,報告也是大事化小,指「涉及金額不到一萬元。」

何順文卻指是羅生門案件,「自己查自己,查完就話無,但我相信美國司法部公開得,代表有人認咗賄賂佢哋。」

大股東自私自利:中星集團

在各種企業管治方式中,何順文較為推崇家族企業,認為管理層有共同理念和比較有人情味,偏偏卻有很大死穴。去年易名為中星集團的中大印刷,可以說是最差示範。

該集團由薛氏家族三代掌權,一直以來董事會幾乎全由家族成員包辦,根據其○九年年報,撇除必須由不相關人士擔任的獨立非執董外,其餘八名董事會成員,有六位是親屬,何順文嘲說:「家庭晚餐幾乎可當成董事會會議。」

不 單如此,中星更憑着親友董事會做後盾,進行有利家族及大股東的關連交易。去年中收購了薛氏私人持有的新時代娛樂(Neway Entertainment),由印刷股變身唱片及娛樂事業股。值得非議的,是新時代娛樂○七年蝕二百萬元,○八年僅賺三百萬元兼淨負債逾二百萬元,收購 價卻是現金六千五百萬元;就連獨立非執董歐炘亦看不過眼,曾謂:「可被視作將現金由本公司轉移至薛氏家族。」惟歐炘未能阻止收購外,過不了多久更離開公司。

何順文怒道:「好多獨立非執董只係掛名,聽落獨立,實際係朋友,但就算真係出力監察,好多時都無能為力,講嘢唔啱聽,大股東咪唔留你囉。」

名人效應玩謝股民:國際資源、中策

去年財經界另一怪異之處,是特別多人肯借自己名氣炒起三四線細價股,例如有李澤楷入股仙股華億傳媒,但最轟動的肯定是柯清輝及馬時亨在股壇復出。

柯清輝於七月落腳國際資源做獨立非執董及副主席,年薪僅七十萬元,對以往年薪逾千萬的他來說實在濕濕碎,但憑其名人效應,卻令公司股價由四毫一仙升至六毫六,兩日內急彈六成,造就機會予大戶散貨。惟不到兩個月,國際資源股價已回落至不到五毫,於高位接火棒的散戶全變蟹民,何順文說:「董事聲譽的確係資產,柯清輝都押個名落去,但佢之前係銀行家,究竟識唔識國際資源嘅金礦行業呢?」

更吊詭是柯清輝做了金礦不到三個月,再找來老友馬時亨一起做中策的高層,欲收購台灣的南山人壽,中策股價即颷升逾倍。豈料不到兩星期,爆出中策收購南山人壽的文件被退回,股價跌回一半,玩謝不少散戶。何順文嘆說:「大家要明白,名人效應對公司長遠發展,唔會有好大幫助!」

寧買樓莫炒股

何順文一直醉心企業管治,惟卻因此中伏。○七年有人出版一本名為《管治》的月刊,找他擔任創刊顧問,他義無反顧應承,怎料雜誌內容每期都是抹黑賭王何鴻燊,他見勢色不對,便在兩三期後立即割席;而外面盛傳《管治》的幕後黑手,正是賭王胞妹十姑娘。

何順文坦言上市公司問題多的是,故自己甚少買股票,「依家嘅環境好複雜,股評人成日出嚟講股,教人短炒,根本唔係講公司價 值。」故此他情願買樓投資,「一來我係鍾意先買,每次買完之後都想搬入去住,之後就算唔租出去,我擁有間屋都開心;二來我可以同對方傾啱價錢先成交,自主 權大啲。」他現時共有三個物業,單是元朗獨立屋便價值千萬,他自己則住在錦繡花園,「我買的物業都係獨立屋,鍾意留喺屋企種花放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62

從細價股談清算價值 hiking


http://hk.myblog.yahoo.com/kl424/article?mid=3999


過去兩年,當有多餘錢,想買股票時,不是買永利控股就是和記港陸。印象中,第一次買和記港陸超過2年,永利控股則更早開始。持有不少街舖的永利控股,這一年隨海嘯漲退,曾出現‘比超值更超值的股價’,即「低處未算低」,若非資金為「多餘」錢,恐怕成了‘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2009中期業績顯示,永利控股凈資產5.68億,發行股數3.56億,每股凈值~$1.59,有大幅折讓。一向認為,廠房設備存貨除時變垃圾,計算資產值時,只包括非流動資產中的投資物業及可供出售投資,以及存貨以外的流動資產,然後減去所有負債,得出每股$0.84凈值,這是我眼中的價值,價格是我付出的,價值是我得到的,當格價低於價值,買入才化算,即物有所值。

邏輯上最大的問題是時間差,價值是2009630日 的資料,其後變化,外人只可猜測,就永利控股而言,我定義的凈資產中,最大部份(六成多)是投資物業,變動需要通告投資者,做假騙過核數師的機會微,店舖 主要在灣仔及中環區,只要在網頁翻查附近的地區的成交價及租價,對其資產變化已有六成多把握,因此,猜測永利控股的資產變化準確性會比較高。

和記港陸資產值中,現金比例高得嚇人,至2009630日,為港幣58.95億,當中包括上半年買入11億母公司和黃的附屬公司債券,也因此,在金融海嘯中,股價波幅比較溫和。扣除負債凈資產值為63.57億,每股$0.71,若果用計上述方法計算,每股凈值$0.59,由於幾乎所有成份是現金,只要管理層信得過,在這價格以下成為股東,對買家非常有利。去年十月,最後一次買和記港陸〈2009-11月供指示〉的價格是$0.55,即係付出$0.55,得到一張$0.59價值的憑據(當中超過$0.58是現金),並且免費獲得和港的所有業務。

這種計算方法,是參考價值投資之父Benjamin Graham,在其著作Security Analysis證券分析中的方法,實際上可說有過之而無不及。以最苛刻的手法計算,可以算出利己的價值,從而以「平價」買入,這種方法不難,只要有時間,人人可以做到,包括少量尋找計算的時間,以及大量耐心等待的時間。
寫了幾年Blog,一直注重買入的條件,希望減少做錯。在賣出方面,篇幅很少,而且多是泛泛之詞,近期和港上升,令我想起這方面的不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820

袁天凡發火 清算保險教父


2003-4-10  NM




盈科保險近日發生大地震,首先在三月初,主席袁天凡引入新董事總 經理陳炳根,取代副主席楊梵城職務。上週六,盈保還進一步入稟控告楊梵城違約,要求賠償。兩日後,被扯下台的楊梵城,也不甘示弱,反告盈保違約在先,賓主 之情一朝決裂,成為保險界的熱門話題。楊梵城在保險業打滾四十五年,有「保險教父」的綽號。九年前,他由國衞「拖馬」跳槽到盈保的前身鵬利,一腳撬起國衞 而聞名。但他執掌的盈保,自九九年上市以來,業績和股價都差強人意,再加上楊梵城把上市公司當作家族生意,把家人安插入公司閉 門一家親,最終令袁天凡插手來清理門戶。已不用上班的楊梵城,上個禮拜日,如常地坐着S-Class平治房車,與太太返回九龍城潮語浸信會,參加主日崇 拜。楊梵城是教會執事,故坐在講堂的正中,頗有「教父」的氣勢。到他領禱時,他以響亮的聲音,急促地求神幫助對抗非典型肺炎,以免打擊經濟。領禱完畢,到 牧師講道,楊梵城坐回台上,卻顯得心不在焉,時而左顧右盼,時而看着手錶。崇拜完畢,記者上前遞上咭片,他已經意會到記者來意,「現在我跟公司打緊官司,律師叫我唔好隨便講嘢,你知啦,人哋用公司錢打,我就用私人錢。」楊梵城與盈保對簿公堂,事緣三月初,盈保主席袁天凡召見楊梵城,告之他已聘請上海中宏人壽總經理陳炳根,回港出任盈保董事總經理,取代楊梵城行政總裁的職務,但楊仍可保留副主席一職,至明年六月約滿。換言之,楊梵城人工照支,但被削權架空。

新官上任大權被削據悉,當時楊表現得毫不在乎。兩日後,盈保租借理工大學舉行經紀大會,全公司一千五百多名經紀到齊,袁天凡特別向所有員工說:「陳炳根是你們的新老細,而且是唯一的老細。」個多星期後,盈保更刪除楊梵城在銀行的署名權,又不用他到國內的商務會議,楊梵城大權盡失。唯其如此,楊梵城仍有出席三月中的董事局會議。之後董事局還根據合約,按營業額的百分之三,分了四百萬元花紅給楊。之後,事情卻變得峰迴路轉。袁天凡開始察覺,有人從公司撬走經紀。至三月廿四日,楊梵城突然發難,去信袁天凡拒絕接受公司的人事安排。最終袁天凡於上週六把楊炒掉,並告他違約。袁天凡與楊梵城決裂,原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袁天凡身邊朋友透露,袁天凡雖為盈保主席,但從來只退居幕後,撒手不管,直至近一、兩年,他覺得盈保愈來愈「烏煙瘴氣」。

慷 盈保之慨盈保中人亦愈發不滿楊梵城作風太個人主義,而且有公私不分之嫌。例如九八年,楊梵城以個人名義,捐了二百萬給九龍城潮語浸信會,教會的帳目顯示, 該筆款項用作興建一間全日制小學,並擁有命名權,當時教會還發了一張奉獻狀證明書給他。然而,這二百萬實為盈保(當時還稱鵬利)所出。而最為人談論的,原 來是楊梵城的兩名女兒、女婿、大哥都在盈保打工。他的長女楊蕙茵,任職營銷管理助理副總裁,掌管人身意外保險部,次女楊蕙珊則任姐姐的副手。楊家千金在盈 保內甚有地位,有次盈保搞經紀頒獎禮,竟然由二十多歲的楊蕙珊任頒獎嘉賓,「攞獎的經紀,有些是行內老行尊,由個乳臭未乾妹頒獎,你話幾難受。」一盈保 經紀說。至於大女婿黃修文,認識楊梵城長女前,在瑞士豐泰任保險經紀,但成績普通。與楊梵城長女結婚後,黃加入盈保,且成績「突飛猛進」,手上有不少大客 保單,估計年薪超過一百萬元。而楊梵城的哥哥楊煜城,今年六十五歲,本來行船,及後在泰國開設地氈廠,現時也是盈保一分子。楊門一家有別於其他員工,可直 接向楊梵城匯報,故被諷刺閉門一家親。目前家人在盈保仍然有上班,但日後位置穩陣與否,得看成績表現而定。

高薪挖角惹非議喜歡投資物業的楊梵城,現時自住的愛都大廈單位,九七年以二千五百萬購入,並由盈保做按揭,而盈保對楊梵城的有抵押貸款達二千三百萬,反映公司對 楊氏出手闊綽,不過該筆按揭貸款,已於兩年前轉按予道亨銀行。而楊梵城最令一班手足反感的,是兩年前,他以一億元「轉會費」,從國衞挖走地區區頭伍永強 (Paul Ng),及他手下二百名經紀過檔盈保,伍出任區域總監。伍永強是楊梵城在國衞時的舊下屬,九年前,伍永強並無追隨楊梵城過檔鵬利,一度與楊反面,更被一班 跟隨楊多年的經紀視為叛將。「(楊)用咁多錢去挖Paul Ng,我哋有難佢都唔幫。有啲同事想同楊梵城借住十萬八萬周轉,都無得傾,即係益外人都唔益自己人。」盈保一分行經理說。而伍永強九六年因為逃稅三十多 萬,被判入獄三個月,是「有底經紀」,行內人都眾所周知,盈保招攬他,曾引起市場非議。

被國衞反咬五億據知,袁天凡曾反對以高價挖角伍永 強,但楊梵城一向認為袁天凡不懂「保險營銷」之道,不把他放在眼內,一意孤行。然而伍永強過檔後,國衞採取法律行動,向法庭申請禁制令,阻止盈保經紀挪用 國衞保單持有人的資料,作保單「移植」用途,並且控告盈保、伍永強及九名過檔保險經理,不當地使用國衞保單持有人資料,要求索償五億。前年法庭終於頒授禁 制令,過檔的國衞經紀自然不能「帶保單」到盈保,一向喜用挖角以求在短時間內「谷」業績的楊梵城,不單打不響如意算盤,還鬧出官司來。另一方面,盈保的經 紀卻不斷流失,由九八年二千三百多名,減少至現時一千五百名,例如區域經理鄧啟傑(Davy Tang)去年過檔友邦,並帶走過百名經紀、三萬份保單,令去年保費收入下跌一成四。

跟楊梵城無運行鄧啟傑自國衞已追隨楊梵城,但今天卻離他而去,而且照辦煮碗,拖馬帶走保單。這與錢有關,除了是友邦願以年薪三倍吸引外,跟楊梵城無運行也是主因。九六年,盈保與一眾從國衞跳槽過檔的經紀有協議,名為Phantom Share計劃,承諾若公司上市,他們手持的Phantom股份,可換取將來公司上市後的購股權或等值現金,當年九成二員工選擇購股權,而換股價是四元半,上市後三年才可行使。本來盈保九九年中上市時,勢頭不錯,認購並超額六十倍,招股價六元二角八仙,上市後曾升至七元七角,但盈保上市後 即二千年度業績倒退三成三,只賺一億五,其後還發出盈利警告,皆因受累於要向一眾由伍永強帶領,從國衞跳槽的經紀發放保證佣金所致。即使宏利、鷹星等行家 近年紛紛盈利報捷,盈保去年依然落後大市,盈利又跌近兩成,只剩一億二,股價因此不斷下滑,員工持有的認股權到去年中才有效,但每股盈保當時已跌至兩元水 平,是行使價的一半,即是見財化水,跟楊梵城「搵食」的都無心戀棧,逐一離開。十年前跟隨楊梵城,由國衞過檔盈保的一名分行經理說:「佢喺盈保私心太重, 做事唔得民心,佢益晒自己屋企人,跟佢啲『』卻無着數。」

保險教父被廢盈保業績不濟、人心不穩,袁天凡去年終於出手,他首先向楊梵城的重臣開刀。楊梵城的左右手,李浩生及陸健瑜,一直手執盈保的營運及財務大權。去年三月,袁天凡突然派遣自己的親信蘇永雄(袁在獲多利的舊同事),接替李浩生任首席營運總裁;而盈保董事鍾楚義的親信張森,亦接替陸健瑜做財務總監。李浩生和陸健瑜,九年前與楊梵城由國衞齊齊過檔鵬利,堪稱為「三劍俠」,與楊梵城出生入死。去年七月,李、陸二人跟盈保約滿,不獲公司續約,二人遂夾檔返國內開設保險公司。「三劍俠」去其二,最後矛頭便指向楊梵城。去年十一月,袁天凡透過獵頭公司,覓得陳炳根過檔後,於是上演這一幕盈保宮廷內變。對於被指公私不分之嫌,把家人安插在公司,楊梵城反駁:「佢哋(家人)都有做嘢,並非白攞人工,間公司我都有份(佔百分之九股份),我擺啲人喺度做事都好正常。」至於,他用公司二百萬捐給自己教會,楊梵城卻直認不諱:「已經是好耐之前的事,我做了成十年總裁,當時公司都批准,現時才撩起這單嘢來抹黑我,總言之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我唔想講太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69

金管會杯葛REITs清算 套牢投資人抗爭

2011-4-21 TNM




逾3千名遭套牢的「三鼎」「基泰之星」2檔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投資人,欲合法進行清算,卻遭金管會駁回,潛在損失逾10億元。

本刊調查,投資人準備向監察院提出檢舉,彈劾失職官員。這場小投資人對抗金管會戰役,5月6日受益人大會,將再度上演。

上週五(十五日)立法院火速通過奢侈稅,房市立刻掀起逃命潮。然而,一群逾三千名慘遭套牢的「三鼎」「基泰之星」二檔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投 資人,去年六月早就想清算退場,卻因金管會刁難,至今無法解套,潛在損失逾十億元,四月七日因而登報,控訴「金管會霸凌投資人」。

刁難清算 遭投訴

投資逾千萬元的黃姓投資人十四日向本刊投訴說:「台北房地產飆漲,但我投資三鼎REITs四、五年,一直在賠錢。如果去年中順利清算,處分掉三鼎擁有的三 棟大樓,賣價達六十億元,可以賺一點錢。但金管會技術性刁難,又碰上政府打房,行情已差了六億至十億元。」

簡單的說,REITs是將不動產的收益包裝成股票,在集中巿場掛牌交易。在政策開放下,REITs二○○五年登台,首檔「富邦一號」大賣,超額認購五倍, 後續共推出八檔。其中,三鼎二○○六年六月成立,擁有北巿忠孝東路頂好黃金店面街、南京東路「前瞻21」辦公大樓等,總值三十八億元。同年成立的基泰之 星,則投資基泰建設世紀羅浮大樓部分樓層等,巿價二十四.七億元。

合法退場 卻駁回

然這幾年,REITs股價並沒有因房市狂飆水漲船高,反而長期折價,每天成交量只有幾十張,猶如一灘死水,慘遭套牢的投資人因而興起「不如清算」的念頭,去年初找來當初一手包辦成立REITs的野村證券向金管會請示,金管會回覆:「只要契約與法規可以,就OK。」

既然REITs有合法進場及退場機制,這二檔基金就依法在去年十月二十八日召開受益人大會。不過,就在開會前二天,金管會發表:「投資REITs考量穩定 收益,而非賺取不動產短期買賣資本利得。」希望持有REITs六成股數的國泰人壽、新光人壽、台銀人壽等,能投反對票。

但這些法人投資人已寄出贊成票,來不及更改,結果受益人大會當天有七五%出席、其中九五%贊成,通過清算案。

金管會大為光火,銀行局副局長張國銘言明「嚴格審查」。果然,今年二月二十二日,以清算計畫有四大窒礙難行為由,駁回清算案,還表明須重新召開受益人大會,無視四個月前的合法清算決議。

被控擴權 暗打壓

投資人得知必須重新開會投票,清算案可能因金管會向法人施壓而被「搓」掉,一陣譁然。「更扯的是,經過追查才知道,三月七日,銀行局官員竟然找上這二檔基 金的保管銀行台新與土銀,召開祕密會議,要求排除協助清算的野村證券,讓人傻眼。」小型電子零件公司總經理江傑清說。

「證券化家數是台灣金融競爭力表彰,一旦開啟清算REITs案例,萬一其他全要下巿,金管會面子掛不住。」「但憲法保障人民財產權,金管會豈能擴權,讓清算遙遙無期。」黃姓投資人說。

江傑清說:「雖說民不與官鬥,但你們(指金管會官員要求剔除野村,杯葛清算)在欺壓投資人,讓我們很無奈。」

為此,投資人向行政院副院長陳冲陳情,還準備向監察院提出檢舉,彈劾失職官員。第二次受益人大會五月六日上場,但從金管會要求審查清算計畫,以及十八日寄發的開會通知,議案設計不得分別出售旗下大樓,大大提高清算難度,小投資人已未戰先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20

從清算邊緣到讓鴻海投資四年賺四倍 正達鍾志明讓蘋果傾心的「透明」祕密

2011-9-29  TWM




一個五十六歲的玻璃廠老闆,能夠讓郭台銘投資他四年賺四倍;讓蘋果甘心掏錢參與他的技術前期開發;更讓Google陣營品牌廠為其技術而傾倒,他是正達國 際董事長——鍾志明。

撰文‧賴筱凡

藍色襯衫、簡單深色牛仔褲,捲起袖子、帶著些許不修邊幅,這個人談起玻璃技術卻如數家珍,更鮮為人知的是,他有本事讓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以每股二十元成本入 股,投資四年,現今股價來到八○元之上,賺逾四倍,甚至多數面板廠對擴產踩煞車的時刻,他的擴產計畫卻如期進行,他是正達國際董事長鍾志明。

四川成都富士康廠區裡,正達的成都工廠正在積極趕工,縱使歐美經濟情勢拉警報,筆記型電腦大廠財報大地震,但都不影響到正達的擴產進度。明年二月,這裡將 成為正達供給蘋果iPad系列玻璃的另一個重要生產地,產能全部填滿的話,一個月就能產出六百萬片iPad用的九.七吋玻璃。

正達的玻璃技術與品質,讓鴻海成功綁住蘋果大客戶,更是少數蘋果願意掏錢投資參與前期研發的供應商,但誰能想像七年前,鍾志明一度走到清算公司資產的地 步?

業績成長 擴產進度不煞車八月盛暑,趁著周末有空,鍾志明與正達總經理江嘉斌難得來到苗栗山裡,偷閒,重新回到舊地這天格外有意義,一時興起,兩人還特地拍照留念, 因為努力七年,正達終於要在十月掛牌上市了!

他們誰也沒想到,七年前,他們兩人坐在此處,是為結清資遣費,打算把公司收掉。若不是遇上當年產能不足的勝華,把做不完的諾基亞「減薄」面板訂單委外,正 達早就關門。更不會有後來鴻海副總裁徐牧基找上門,希望正達幫忙生產iPhone觸控面板用的導電玻璃,進而成為關鍵供應商。

「本來以為會大虧的訂單,誰知做完還能大賺三○%。」鍾志明講完都忍不住大笑。談起當年,他一直都不是所謂的「績優生」,高中三年享受青春、大學跟著玩四 年,迄今母校邀他回去座談,他都有些不好意思,「人家是前三名回去演講,我是後面數來三名。」但這並無損於他對創業的熱情。憑著一股「玻璃也可以不一樣」 的念頭,鍾志明選擇了一條異於他父親鍾榮華的路,那就是不賣建築玻璃,改做光學玻璃。

今年一月,是iPad 2籌備進入緊鑼密鼓之時,「客戶一口氣要十萬片(觸控玻璃),但我們只交得出一百片。」(因為iPad 2的玻璃強度要求比iPad強)正達不過是一家隱身苗栗銅鑼工業區的小小玻璃加工廠,當超級大客戶來敲門,且又是大股東鴻海的一級客人,鍾志明硬著頭皮也 要做出來。

挽起袖子,拉著行李箱,鍾志明長駐深圳龍華廠,一待就是半年,為的就是將良率衝到可以量產iPad 2用的觸控玻璃,「從零開始,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衝高良率。」當時iPad 2推出時程已經箭在弦上,鍾志明帶著他的研發團隊,在爐邊守到半夜一、二點,是常有之事。

正因鍾志明帶頭衝,又有厚實技術背景支撐,讓他在最短時間,把良率拉上六成,「看到良率有六○%,打平成本,員工已經很滿足,可是還不夠。」鍾志明很清 楚,其他同業良率多在六至七成,如果正達只能做到六成,並無法贏得蘋果信任,「所以,我對良率的要求,是做到九九%為止。」縱使良率要達九九%是不可能之 事,但鍾志明比誰都明白,想讓蘋果這個超級大客戶買單,沒有九成九的實力,怎能綁住它,甚至蘋果為了布局明年新產品,還掏錢投資參與正達新技術的前期開 發。

「對我來說,做對客戶、做對產品,比什麼都重要。」所以,儘管歐美經濟成長疲軟,終端消費需求前景不明,可是鍾志明的擴產進度沒有半點減速,「大原則很簡 單,你不能等到經濟不好時再cost down(撙節成本),我們平常無時無刻都在cost down,同樣的,你也不能等到景氣回升再擴產。」因此,當所有觸控面板廠都在踩煞車,業績成長出現疲態時,正達八月營收卻仍在創新高,達七.四五億元, 上半年獲利賺進五.○一億元,「原本預估全年要賺五億元的目標,六個月就達陣。」正達財務長林文山說。

立體玻璃狂掃Google陣營然而,鍾志明並不以抓住蘋果一家大客戶為滿。據了解,多數觸控面板廠近來積極投入立體玻璃技術,上自全球最大玻璃廠康寧,下 至觸控龍頭宸鴻,就連正達的競爭強敵藍思科技、富士水晶,無不投注研發資源在立體玻璃技術上。

所謂「立體玻璃」,就是玻璃將擺脫我們現在所習慣的平面形態,玻璃可以有弧度、有曲線,甚至玻璃不只可用來做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觸控介面,更可以打破 傳統疆界,再往外延伸變機殼。

立體玻璃,就是正達的新祕密武器!

倘若你仔細端詳iPhone 4,便可發現,蘋果早就開啟用玻璃當機殼的先河,但不同之處在於,iPhone 4的玻璃機殼還停留在平面玻璃的階段,「原因很簡單,立體玻璃的良率還太低,就算蘋果想用,也沒辦法。」業界人士透露。

然而,科技進步是與時俱進的,一年前辦不到的事,現在正達辦到了,「我們每二十秒,就能生產一片立體玻璃。」拿著得意之作的立體玻璃,鍾志明興奮之情溢於 言表,「玻璃可以不只是觸控用,機殼也可以用。」對比其他同業用研磨方式做立體玻璃,耗時費工、良率不一,正達在立體玻璃技術上的躍進,成功懾服 Google,連帶Android陣營裡的品牌廠,相繼對立體玻璃技術表達關愛之情。

「如果正達可以用這項技術打入Google陣營,不僅能分散客戶,更奠定正達在玻璃加工業的領先地位。」業內人士分析。

這也難怪,當多數觸控面板廠放慢擴產腳步,唯獨正達持續衝衝衝。讓郭台銘為鴻海業績頭疼之際,還能開玩笑點名,要其他人多與「小鍾」(指鍾志明)學學。原 因無他,就是看上鴻海投資正達四年,股價翻四倍,不只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賺進二.五九元,還讓大客戶訂單狂敲。

能有今日成績,鍾志明不敢自滿,「等哪天良率能做到九九% ,才能真的鬆口氣。」

正達

成立:1996年

董事長:鍾志明

總經理:江嘉斌

資本額:23億元

主要業務:生產導電玻璃,減薄、強化等玻璃加工

近三年營收表現:

2009年EPS-1.17元2010年EPS 3.04元2011年上半年EPS 2.59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38

陳東昇或助陳平清算欠款

http://www.21cbh.com/HTML/2012-3-21/2MNDE5XzQxMTI2Mw.html

此前,陳平曾屢次在媒體面前承諾「3月底結清加盟商欠款」。但錢從哪來,如何結算,一直讓外界擔心。截至昨日記者發稿時,陳平並未就上述傳聞回覆記者的短信,電話一直無人接聽。而昨日陳東昇秘書對記者表示,暫時不予回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北京、上海等地的加盟商目前並未接到類似消息。尚在苦苦等待陳平還款的加盟商們,卻已經開始在為星晨急便的破產「買單」。

被曝拖欠廣東加盟商600萬

上述廣東加盟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前,廣東共有300多位星晨急便加盟商,早在年前就已經在廣東上演了一出討債潮。

據描述,當時加盟商在星辰急便廣州白雲區的永泰倉庫圍追了6天,陳平授權星晨急便總裁陳輝新處理。當時在公安、省郵政局以及法律所的監督下,就加盟費、保證金共計299.6萬元寫下欠條,並支付了100萬元欠款,承諾3月底前結清。

不過,這位加盟商表示,廣東地區加盟商自年前就已經開始自行清算,現在加上營業部和客戶的錢已經有600萬元,每個總包都有一個清算表。

對於廣東加盟商瘋傳陳東昇可能出手相助的消息,星晨急便華南區原負責人盧宏文昨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不便說」,需要直接去問陳平。盧宏文同時表示,廣東的清算從上週就已經開始。

快遞資訊網首席顧問徐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不管外界曾如何瘋傳陳平與兩位哥哥陳東昇以及陳顯寶的家族矛盾,陳東昇出手相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首先作為親兄弟,這是人之常情。」徐勇表示,如果陳平確實已經不具備償還能力,而又無人援助,就有可能陷入追債漩渦難以自拔。最重要,這也是一種社會責任的體現。

徐勇同時認為,陳平的大哥陳顯寶所在的宅急送,不同於陳東昇所在泰康人壽。從宅急送的業務角度講,盈利水平不是很高,經濟壓力大,並且宅急送也早在3月6日發佈官方聲明稱,雙方公司暫不具備合作的現實可行性。而泰康人壽此前則一直保持靜默。

數據短暫清零

自星晨急便被傳破產,陳平露面之後,就一直對外宣稱正在啟動「清算」程序。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所知,由星晨急便自行研發的 「潘多拉系統」,在3月16日一度出現短暫 「清零」現象,這在當天引起星晨急便加盟商的極大恐慌,因為這套系統作為數據源,同樣是清算的重要財務憑證之一。

3月16日,北京、山東、湖南、江西、上海等多個省份加盟商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證實,從上午到下午5點之前,潘多拉系統裡的數據全部短暫「清零」。

令加盟商感到恐慌的是,有關押金、欠款等一系列財務數據,都由潘多拉系統控制。雖然有部分加盟商此前曾有自己截圖保留數據,但也有部分加盟商並未作任何保留。

當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有向陳平求證,陳平表示據他和IT負責人溝通,「一切正常」。然而在陳平向記者表示「一切正常」之後的近1個小時裡,多地加盟商反映依然不能正常打開。直到下午5點多才恢復正常,加盟商這才稍顯安心,但依然心有餘悸。因為他們擔心系統數字有被篡改的風險。

加盟商開始「買單」

一邊被拖欠款,一邊被追賠付。在拿到陳平的欠款之前,加盟商們已經開始在為星晨急便的破產「買單」。

一位北京加盟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兩日有客戶找上門來,因星晨急便發的貨物未能按時送達要求進行賠付。

這位加盟商向記者出示了一張被要求賠付的貨物跟蹤記錄單,單子顯示2011年11月30日從北京發的貨,在北京中轉站一直滯留到2012年1月16日才「裝車」發往上海,而「裝車」過程一直持續到2月2日,2月7日才到達上海分撥中心,然後才得以繼續發往其他分撥中心。

上述加盟商同時向記者出示了另外一張跟蹤記錄單,一單2012年1月1日從北京發的貨,經深圳、東莞、泉州、福州、台州中轉2個月後,沒能到達收件人手中,反而於2月10日又重新回到北京發貨人手中。加盟商反映的時間點說明星晨急便從去年11月開始,在發貨程序上就已存在問題。

此外,不少加盟商向記者反映,手裡還留存幾千張星晨急便的空白「面單」(快遞面單是指快遞行業在運送貨物的過程中用以記錄發件人、收件人以及產品重量、價格等相關信息的單據),當初都是以1.5元/張的價格從星晨購買,而一旦星晨品牌更換或者倒閉,這些面單也只能由加盟商自己承擔。

如果加盟其他快遞公司,加盟商手中的封口簽、航空標籤、快遞信封,快遞袋,POS機等這些和星晨急便捆綁在一起的耗材,受品牌標識的限制,都只能作廢,這些可能全部都得加盟商自己買單。

徐勇對此表示,如果是由於星晨急便自身的問題造成的客戶賠付,加盟商可以保留相關憑證在清算中列出,向陳平索賠。徐勇同時建議,有關部門應該及時介入幫忙追查丟失貨物,減少顧客損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61

清算中擔

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4-27/100384867_all.html

  在中擔投資信用擔保有限公司(下稱中擔)的資金黑洞再也無法彌補時,各方開始考慮「後事」如何料理。

  中擔應急領導小組內部人士告訴財新記者,由於各方在中擔的重組方案上存在巨大分歧,中擔可能即將進入破產程序。而假如在進入破產程序之後,一旦在一段時間內,雙方仍然未達成一致意見,這家曾經的民營擔保巨頭可能宣告破產。

  「目前債務重組各方對重組方案態度不一,與此同時資產逐步流失。為避免出現更大危機,給債權人帶來更大損失,必須盡快考慮使公司進入破產程序。」前述中擔應急領導小組內部人士4月24日對財新記者表示。

  他並稱,如果在破產重整過程中達成債務和解,仍有重組希望。

  財新記者獲悉, 北京市銘達律師事務所、北京國譽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與中擔應急領導小組和相關銀行代表一同負責核查中擔資產和負債的情況。

  中擔流動性危機事發後,2月24日,中擔公司在北京市金融局指導和支持下,經董事會批准,成立應急領導小組,全權行使董事會管理職責。

  2月29日,北京市金融局、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北京銀監局等監管機構成立了「中擔事件應急工作組」(下稱市工作組)。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北京市金融局正在努力推進中擔的重組,聯繫了各個方面。目前國資系統反應不積極、銀監局失聲、銀行催討甚至起訴⋯⋯這都是金融局無法控制的。」一家股份制銀行北京分行是其中的一家債權銀行,該行人士說,從銀行角度來講,銀行肯定不想承擔損失。

  中擔事件影響較大。中擔成立於2003年9月,註冊資金5.8億元,目前在保餘額30多億元,擔保放大倍數超過5倍,牽涉了22家銀行以及294家北京市企業。中擔的案情較為複雜,一些企業存在多頭貸款和擔保現象,中擔則存在違規操作的資金體外循環。

  目前中擔計劃提出破產重整的方案,希望走正常程序向金融局報批。

  北京某律師事務所律師對財新記者表示,進入破產程序並不等同於最後宣告破產。因為在破產清算前還有重整的可能,中擔與債權人雙方仍有望達成和解。債權人委員會可以和中擔去談,比如債務延期和債轉股等計劃;如果超過一定期限,雙方沒有和解成功,又沒有可行的辦法解決中擔的債務問題,才會最終宣告破產。

  不過,前述知情人士介紹,目前部分大債權人尚未加入債權人委員會,使債權人委員會的權威性受到影響。

  「中擔可能正通過別的方式把資產轉走。但如果走破產程序,公司就由法院接管了,償債資產會相對安全。」前述律師認為。

重組陷入僵局

  今年年初,位於北京凱晨世貿中心中座三層的中擔陷入了流動性危機(詳見本刊2012年第10期「中擔資金黑洞」)。

  1月30日,中擔邀請銀行、政府召開溝通交流會。在交流會上,中擔副董事長、總經理、銀行協作委員會負責人劉輝公開宣稱,中擔實際控制人陳奕標沒有「跑路」,而是因心臟病去香港治療;不過劉輝也承認,中擔的流動性存在問題。

  2月上旬,劉輝失蹤。與劉輝相識的一家股份制銀行北京分行人士告訴財新記者,劉輝「目前已被有關部門控制起來了」。

  中擔內部人士對財新記者透露,前公司領導層在承認經營出現問題的同時,刻意隱瞞了公司資金出現巨大缺口的具體事實。「目前中擔重組面臨諸多難題。首先,債權人希望高比例現金償付債務與中擔可能得到的重組資金差距太大。」 這名應急領導小組內部人士告訴財新記者 。

  從3月7日起,該小組與市工作組安排的審計人員、律師以及相關銀行代表進場核查中擔資產和負債情況。目前,北京市金融局與市工作組初步核查結果是公司債務達12.7億元。

  在債權人委員會方面,其聘請的一位韓姓律師對財新記者稱,究竟中擔資產狀況如何,包括可用資金有多少,債委會至今尚不清楚。

  北京金融局聘請的銘達律師事務所以與金融局簽署保密協議為由,拒絕透露中擔的資產狀況。

  中擔此前向北京市金融局提交了「3331」的債務處置方案,即債權人自行承擔三成,債轉股三成,中擔利用投資商的現金分期支付債務三成,以往違規高息沖抵一成。不少債權人認為,三成的損失難以接受。

  債權人委員會相關人士透露,委員會近日向北京市金融局提出了「631」方案,即六成現金償付,三成債轉股,債權人承擔一成損失。

  對於這一方案,中擔內部員工對記者表示,「個人認為,六成肯定是太高了。中擔如果能拿出來,早就拿出來了,不至於拖到現在。如果真到了破產的地步,以目前中擔的資產來說,對債權人是個巨大的損失。」

  中擔內部中高層與基層對重組前景預期並不相同。

  中擔應急領導小組有關人士稱,中擔內部的自救努力得不到公司內部股東和管理層的支持。

  從3月中旬開始,中擔應急領導小組向股東發出繼續投資或接受股權轉讓的徵求意見函。時隔一個多月後,大多數股東沒有答覆,有的股東直接退回了徵求意見函。

  在2010年和2011年,中擔的中高層拿到的「違規」項目提成約2500萬元,除了少數配合上交,大部分人選擇迴避或拒絕。

  中擔員工似乎仍對中擔重組成功、繼續經營持樂觀態度。財新記者在中擔發現,中擔已經開始恢復辦公,但是多數都是行政和後勤人員。

  「債委會非常希望中擔能繼續經營,畢竟中擔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影響力。在民營擔保公司裡,中擔原本排名第一。」中擔的一位留守員工對財新記者表示。

資產持續流失

  前述中擔債權人委員會相關人士稱,中擔的資金缺口逾7億元。

  不過,上述應急領導小組內部人士對財新記者稱,在中擔重組過程中,有個別高管涉嫌轉移資產,造成中擔資產加速流失。

  這名內部人士透露,中擔前期很多優良資產被單獨償付,這導致中擔的重組價值大打折扣。

  與此同時,有個別配套公司在市工作組對中擔進行賬務資產核查期間,仍擅自挪用資金。

  「從目前情況分析,由於資產逐步流失,人員愈加不穩定。為避免出現更大的損失和危機,給債權人帶來更大損失,必須盡快考慮使公司進入破產程序。」前述應急領導小組內部人士說,這樣,不管是重組,還是破產清算,都為中擔、債權人和政府留下空間和時間,以利危機化解。

  「同時在破產過程中,請有關部門協助追回流失的資產,配合公安機關,打擊犯罪,保全資產,同時繼續努力爭取重組。」 他補充道。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分析,如果中擔在重組過程中「資產流失」屬實。那資金缺口將遠遠高於債委會提供的「7億多元」這一數字。

  「中擔原在銀行的保證金有約4億元,到2月底,剩下2億多元。其他的都是單獨償付或者支付正常到期項目的保證金退還了。另外,原來對外投資或者配套公司的對外投資約2億元的資產,已經被單獨清償轉讓。這樣,中擔的理論資產少了4億元左右。」前述應急領導小組內部人士表示,中擔對外投資,有的採用個人代持的方式,這樣使這些資產的認定也有很大困難。這部分也有約5000萬元。

  他透露,目前在金融局主導下,中擔在與包括多家北京市國企和其他性質的投資商洽談,但由於上述中擔自身重組價值隨著資產流失也在下降的原因,談判進度緩慢。

  接近談判的一位知情人士對財新記者稱,此前,私募股權基金公司CVC想花5億元買中擔的殼。但因為種種原因,未成行。

  中擔應急領導小組人士認為,廣州對中擔實際控制人陳奕標的定性,會直接影響中擔的重組進程。

  2012年4月20日,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做出罷免陳奕標廣州市人大代表的決定。目前,廣州方面對華鼎公司的定性是涉嫌騙貸,華鼎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正是陳奕標。

  「既然如此,有著類似經營模式的中擔公司,會不會也面臨同樣的定性?」他反問。

資金去向

  對於中擔融資後的資金去向,中擔應急領導小組內部人士對財新記者稱,初步瞭解,是被中擔某些個人或配套公司用來進行海外投資。

  被中擔員工稱為「中擔資本」的集團,其業務幾乎覆蓋全金融產業鏈。集團下擁有北京龍盛源小額貸款、北京凱龍創業投資基金、北京銀橋典當、廣州華御典當、廣東怡安投資諮詢等多家公司,還有一家投行性質的公司及兩家上市公司。

  北京市擔保業協會會長李世奇4月24日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介紹,中擔前幾年發展很好,從2006年大概三四億元擔保額,逐年發展到2011年的30億元左右。2010年開始拿到國家的補助,當年拿到了1400多萬元。「從代償率來看,中擔這幾年代償率並不高。後來還是毀於惡性膨脹。」

  李世奇稱,2009年底到2010年初,陳奕標在美國註冊了亞瑟爾公司,做投資、諮詢業務,名義是幫助企業在國外上市,超越了自身的能力。

  「他在華爾街租了房子,兩地運作,成立北京分公司,耗費了大量的資金,一單也沒做成。」李世奇表示。陳奕標在廣東還擁有華鼎、創富兩家公司,在香港先後收購了兩家業績很不好的上市公司,即嘉禹國際(已更名為中國投融資集團,01226.HK)和泰潤國際(00204.HK)。

  李世奇認為,上述投資耗費了中擔大量資金,但是借殼上市計劃落空,成為促使中擔資金鏈斷裂的重要原因。

  此外,恰逢去年銀根緊縮,民間借貸失控,在暴利誘惑之下,中擔也不惜鋌而走險。

  前述股份制銀行人士稱,不乏小企業和中擔人員串通,涉嫌從銀行騙貸。

  中擔應急工作組領導人員對此持不同的看法。他認為以惡性膨脹解釋過於片面。他認可中擔的戰略發展結構,認為在擔保、小貸、短資、基金及上市公司等方面的佈局,保證了中擔能有近、中、遠期的發展規劃。

  「中擔的多元化戰略,全部是圍繞為中小企業服務。中擔對海外上市公司的收購,是為北京中小民營企業海外上市、進行資本運作提供一個接口。沒有把握好投資回報週期和短期資金需求的平衡,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在這期間,出現了擔保公司的資金鏈斷裂,是大環境的問題。而為提高信譽度,公司長期維持高成本運營又留下後患。」該領導小組成員說。

  不過,他也向財新記者坦言,「中擔『個別人』可能因為個人私慾,存在惡性膨脹。」

官司此起彼伏

  隨著危機的不斷加劇,中擔開始官司纏身。

  北京海淀法院近日受理了北京銀行大鐘寺支行起訴北京太行雙辰商貿有限公司(下稱太行雙辰)的案件。這是中擔危機爆發以來,首例開庭審理的銀行起訴企業案件,因此引起了各方關注。該案原本將於4月25日開庭審理,但由於太行雙辰方面提出延期審理的請求,開庭日期延至5月28日。

  據債委會委員透露,債委會在4月23日,向法院提交了請求法院暫停審理銀行起訴中擔事件受害小微企業的聯名信。債委會聘請的律師認為,該案件牽涉企業人數太多,應當按群體事件受理;另一方面,債委會希望通過金融局出面化解中擔危機。前述案件延期,「是一次債權人的勝利。」債委會人士對財新記者稱。

  據接近該案的人士透露,這筆貸款5月到期。銀行此時提起訴訟,是因為它們與太行雙辰簽訂了合同,需向銀行按月付息。

  據該案知情人透露,太行雙辰劉書英分別以個人和公司的名義通過中擔,從銀行貸款5000萬元,其中貸款的大部分都投入中擔購買所謂的理財產品。劉書英以個人名義貸款的那部分利息,已於3月下旬歸還。此次銀行催款,並訴至法院的這部分,是太行雙辰拖欠銀行的600萬元的利息。

  劉書英對財新記者表示,除了上交銀行10%的保證金,她又交給中擔20%的保證金,再扣除銀行的一些收費,她要付全部的利息,但只拿到六成現金。

  該人士還稱,劉書英原本將兩套房產抵押到中擔作為反擔保。中擔事件爆發以後,中擔將劉書英的房產解押,劉書英立即將其房產出售。這也是銀行方面急於凍結查封其資產的另一個原因。

  此外,農行昌平支行起訴某鋼貿企業將於5月4日開庭。此案件並沒有延期消息。一位熟悉此案的人透露,該企業將全部貸款用於夠買中擔理財產品。

  一位擔保業協會人士表示,企業也有利益誘惑,中擔不白用其錢。或者是貸款的一部分提供給中擔使用,或者乾脆企業自己不用貸款資金,完全給中擔使用,這些做法都涉嫌騙貸。

民營擔保危機

  曾經輝煌一時的民營擔保巨頭中科智在2008年爆出巨虧醜聞,創富神話破滅之後,中擔一度成為民營擔保公司裡的領頭羊。

  業內人士認為,中擔是另一個中科智,「人員臃腫,管理混亂」。

  同中科智的實際控制人為張鍇雍一人相同,中擔也基本被業內人喚為「標哥」的陳奕標一人控制。陳奕標曾是廣州市人大代表,被評為廣州市五四傑出青年。很多業內人士提起此人,常常用「張揚」「另類」「激進」等字眼。同陳奕標類似,張鍇雍當年也註冊多家公司或者買來現成殼公司。將這些作為擔保公司委貸擔保客戶,從中挪用資金。

  「他(陳奕標)是全國青年委員,頭銜一大溜,每年都在北京大肆宣傳。」李世奇對財新記者形容。

  熟悉陳奕標的人也表示,陳奕標做事風格影響著中擔的風格。該人士稱,中擔對員工辦業務提成在2%,這在行業裡屬於很高。中擔一般對小企業的貸款擔保,擔保費率收入大概在2.5%-3%,這樣高額的提成誘惑下,難怪員工業務做得這樣猛。而提成費與擔保費率收入如此接近的現實,也間接反映出中擔存在違規經營的事實。

  李世奇對財新記者稱,中科智和中擔的共性就是極度擴張,「融來的資金都進入樓市、股市,最終都超出自身的承受能力。」他還表示,在2008年出事以前,中科智每年盈利水平相當高,委貸也屬於合法。在當時資金使用要交10%資金使用費情況下,盈利水平相當高,並不如中擔存在高成本運營,最終造成資金鏈的斷裂。

  一家政策性擔保公司的負責人對財新記者表示,如果擔保機構一開始服務中小企業就以盈利最大化為目標,做著做著就會走樣。如果真有欺詐行為,應該嚴肅處理,「不要說他騙了錢了,有了欺詐行為,人都跑國外去了,政府還去救公司。」

  他表示,民間金融應陽光化,政府不應插手,只要定好規則就行了,關鍵是培育市場。而銀行需要對自己行為負責,「審查時候都應該能發現問題,不需要多麼高超的財務技巧」。他也建議, 應在擔保公司和銀行之間建立合理的風險分擔機制。

  不過,中科智在上一次危機中,最終靠深圳市政府的協調下,僥倖活了下來。這次,中擔亦有機會重組成功,避免被破產的命運嗎?

  本刊記者趙靜婷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