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For Dignity 熊市中那頭懵懂的牛
http://xueqiu.com/4246792644/24311104今天一篇關於財務自由的帖子引發熱議,由於涉及「有尊嚴的生活」這一值得探討的話題,讓我想起了自己7年多前的一篇拙作。我平時不大愛寫東西,尤其不愛寫長文,但凡寫一些稍長的文字,都是有感而發,感觸至深,引發思索,故寫下來,記錄一下自己的思緒,不發表,不與人分享,壓在箱底,僅供自己多年後回顧,看看自己的思想有什麼變化。黑暗時代的那個帖子及其熱議,又觸動了我的神經,故借此把多年前的那篇小作捉文另起此帖拿出來表一表,算是參與一下對這個話題的議論,談談個人的看法吧。
下面這篇文章寫於2006年1月,doc文件記錄的最後修改時間是2006年2月1日下午1點20分。引發此文的感觸源自之前我與一位同事的一段聊天以及不久的後來我看到的兩部法國紀錄片。下面將全文照原樣貼在下面,由於未經清掃,字面上滿是灰塵,故請各位閱讀時不要湊得太近,以免嗆著您。
===============原文粘貼==============
Live for Dignity
有尊嚴的生活一日傍晚忙完工作後,一邊收拾業餘投資的股票一邊與來自香港的一位同事(我們是一家外企的工薪仔)聊起退休後如何生活,頗有感慨。同事在公司的香港分部工作多年,想必積蓄頗豐,業餘時間還投資黃金。但說起退休生活,還是略顯底氣不足:要想退休後過有尊嚴的生活,單靠現在的工資積蓄和將來的養老金,恐怕是難以為繼的;除非從現在開始投資,將來才能靠投資收益保障生活的尊嚴。
其實,以我們在外企的薪資水平和退休前尚可苟延殘喘的年頭而言,加之按規定可以獲得的社會保障,養老應當是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的。倒是同事所說的「有尊嚴的生活」引起了我的興趣,於是問道:你所期望的有尊嚴的生活是怎樣的。同事答道,可以從三個方面來說:1、生活起居不必豪宅殿堂但也不能寒舍陋室,日常飲食不必山珍海味但也不能粗茶淡飯,娛樂活動必要即可(比如看個電影或演唱會什麼的);2、在基本健康的狀態下醫得起普通疾病(災難性的大病多少錢也保不起,只能聽天由命);3、每年可以出去旅遊一兩次。我笑道:你所憧憬的退休生活在其他很多人看來幾乎可以說是奢侈的,前兩個方面倒還不算非分,每年的旅遊絕對算是奢侈的,除非平時儘量省吃節用,或者是像許多老外青年那樣的長征式旅遊。不過我倒也基本認同他對有尊嚴的生活所下的定義。
有尊嚴地拾荒前不久在法國電影回顧展上看了新浪潮之母阿涅斯·瓦爾達的兩部紀錄片:《拾荒者》及其續篇《兩年後》,著實顛覆了我對有「尊嚴的生活」的認識。2000年拍攝的《拾荒者》是受19世紀法國畫家米勒的名畫《拾穗者》啟發而「揀拾」來的:從前在麥田裡躬身揀拾收穫後掉落的麥穗的農家婦女,成了今天在土豆地裡揀拾土豆加工廠傾倒扔棄的土豆的各色人等,然後是各種靠揀拾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為生的人們。
自動收割機挖的土豆被自動裝車運到加工廠。在那裡,長相規矩個頭整齊的土豆被篩選出來,清洗包裝後送上超市的貨架,而那些長相不規矩個頭超常的則被裝上大翻斗車成噸地傾倒回土豆田裡扔棄,於是就有了拾荒者。在那些奇形怪狀的土豆中,有一種是從一個主體分叉長出兩個子體的,看上去像個心。導演正是利用了這種心形土豆作為愛的符號,成功地喚起了世人對飢餓問題和對拾荒者的廣泛關注,使這部影片在世界上許多國家享名載譽,導演也收到了無數觀眾來信。(我真奇怪這樣一部震撼人心的好影片當初為什麼沒有引進中國公映。)
拾荒者各有各的拾荒原因和目的,有因失業而餬口的,有因反對浪費而喜歡拾荒的,還有純粹為藝術而拾荒的;揀拾的東西也五花八門,從農田裡的土豆到果園菜地裡的果蔬,從超市丟棄在垃圾箱裡或垃圾收集地上的過期或殘次食品到人們在政府指定的街頭地點遺棄的家具電器。拾荒者們靠這些垃圾搭建起自己的「家」,維持著沒有收入來源的生活。他們當中的一位引起了導演因而也引起了觀眾的特別注意,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這位小夥子看上去三十左右或者還不到,是大學生物學系畢業的,曾在一家研究所當研究助理。失業後在電影院門口賣雜誌,但也難以維持生計。鏡頭中的他總是在固定的時間出現在一家超市丟棄商品等待清運的場地,著一身普通而整潔的夾克外套,戴一幅深度眼睛,背著一個乾淨的藍色手提式旅行袋(大概裝著販賣的雜誌),完全不像人們想像中衣杉襤褸邋裡邋遢的揀垃圾者。他一隻手提著一個塑料袋,一隻手在垃圾堆裡揀著各種食品,不時彎下腰一邊揀一邊吃,或者放進塑料袋裡帶回去。他的與眾不同之處就在於他總是在不停地吃,就這麼一路揀著一路吃著,就像是在自助餐廳裡邊挑選食物邊吃,旁若無人。面對攝影機鏡頭,他一臉坦然,欣然回答導演提出的各種問題(邊揀邊吃邊答),介紹自己揀食食品的選擇標準,絲毫沒有因為揀食垃圾而低人一格的感覺。比如他特別喜歡揀香菜和綠花椰菜吃,因為富含維生素A,還有其他各種蔬菜瓜果、面包熟食等等,說是為了保持均衡的健康飲食,儼然一副營養學家的生活水準。
就是在這樣的生活狀態中,他每天晚上都要去一幢非洲移民聚居的大樓,教那些移民(很多也是無業者)學習文化知識,從法語識字教起。這完全是他自發的自願行為,沒有報酬。他認為這些移民既然來了,就必須掌握基本語言和必要的知識才能在新的國家生存下去,而他自己所掌握的文化知識理應用來幫助這些需要幫助的人。
《兩年後》,導演又去回訪他,談起了這兩年生活有什麼變化。《拾荒者》這部電影使他出了名,當地的好多人都認識了他,更友善地對待他。影院的老闆在影院裡為他安排了一些跟觀眾的交流活動,討論飢餓和貧困等社會問題,觀眾們也希望影院老闆能給他一份工作。但他還是在影院門口賣他的雜誌,只是由於更多人的善意而雜誌賣得更好了;在固定的時間,他還是會出現在那個超市的丟棄商品堆放地,一路揀著一路不停地吃著,只是身背的藍色旅行袋變成紅色的了(肯定也是揀來的);晚上他還是去那幢大樓為非裔移民當義務教師。影片快結束的時候,是他報名參加市裡舉辦的市民馬拉松賽活動的情景。他穿著一雙從垃圾箱裡揀來的很合腳的半新銳步跑鞋,一路跑著一路吃著,一直跑到了終點,……
這些拾荒者讓人目瞪口呆,另人難以忘懷。相比之下,我覺得我們許多拿著工資的人一點也不比他生活得更有尊嚴,至少他們贏得了我和那些關心他們的觀眾的尊重和欽佩。
==============原文畢============
上面文中提到的兩部法國紀錄片是2005年在北京舉辦的法國電影週期間展映影片中的兩部。我是個電影藝術愛好者,這類影展我一般都不會錯過。北京有很多真正的電影藝術愛好者,每逢這類學術性影展都會爆滿可容數百人的電影資料館放映大廳。我記得當年的法國電影周上有3部影片影片結束時遭到觀眾情不自禁的猛烈掌聲,其中兩部就是我在文中提到的這兩部紀錄片,那場景讓人想起《天堂影院》。不知道網上能否搜到這兩部片子,有興趣的人應該看一看。
一年後,也就是2007年初,我又因感而發,寫了一篇對稱的短文,標題是:Die For Dignity,作為前文的姊妹篇,與這裡探討的話題無關,就不獻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