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抽驗不查來源 山水米違規十八次竟不罰 把關制度漏洞大 四千噸混充米吃下肚

2013-09-09  TWM  
 

 

到底什麼食物是真的?

標榜天然無添加的パン(音胖)達人麵包卻使用人工香精;而掀起台灣有機稻米風潮的泉順食品「山水米」,被查獲使用廉價越南米充當台灣米。不肖業者行徑固然令人搖頭,但是身為監管單位的政府部門到底管了什麼?為何讓台灣食品安全管理出現大漏洞。

根據檢方估計,已經超過四千噸的「假台灣米」被消費者吃進肚裡。一九七九年創業的泉順食品,原本只是一家小型碾米廠,九七年成立「山水米實業」進軍量販通路商後,事業才急速擴張,目前已是全國前三大糧商。

山水米十年前率先引進對環境衝擊較小的「鴨間稻」(利用雜食性鴨子吃掉田裡的害蟲和雜草,排出的糞便做肥料),廣受各界注目,也打響了「有機好米」名號;近年則透過建立產銷履歷、接受有機認證,塑造優質企業形象,麥當勞、摩斯漢堡、統一超商、吉野家等連鎖食品業者,都曾選用山水米產品。

打著「以最好的品質,開創米食新文化」經營理念的山水米,近年曾多次遭消保團體質疑販售劣等米,但皆未引起廣大回響;這次被踢爆以越南米混充台灣米,多年商譽毀於一旦。董事長李東朝一句「我不是最多的」,更讓糧商同業人人自危。有業者感嘆,國人食米量正逐年下降,泉順這次爆出醜聞,勢必讓日益萎縮的米糧市場雪上加霜。

只查少數品種 混合米不查檢調大動作搜索之後,農糧署署長李蒼郎也出面痛批,泉順兩年內共有十八次被抽驗不合格紀錄,卻始終未被開罰,行徑囂張;然而農糧署也承認,市售包裝米的例行監測,一般僅檢驗標示及品質,不會鑑定白米來源。也就是說,農糧署對不肖業者可能以外國米混充台灣米牟利的行為,完全不設防。

農糧署每季固定抽查兩百五十件市售包裝米,檢查項目包含標示、品質、品種三大項。標示部分,是檢查米糧包裝上,是否依《糧食管理法》規定,以中文明確標示品質規格、產地、重量、碾製日期、保存期限等資訊,若標示不清或漏標即為不合格。

品質檢驗則是拆封鑑定米粒的白粉質粒、碎粒、異形粒、夾雜物等成分,是否符合包裝上的標示等級;若包裝宣稱「一等米」,鑑定結果卻是二等,即視為品質不符。品種部分,只針對包裝上載明「台?九號」、「花蓮二十一號」等米種的商品做檢驗,若包裝僅標示「台灣米」或「混合米」,就不須檢查品種。

根據農糧署資料,自二○一一年以來,共有三十五家廠商因「品種」不合規定,被勒令限期改善,但其中並沒有以外國米混充台灣米的案例。

對於抽驗項目不包含白米來源,李蒼郎的解釋是,來自越南、泰國的白米,外觀與台灣米差距很大,若業者有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絕對逃不過檢驗人員的法眼;若包裝標示為混合米,但外國米比率明顯過高,檢驗人員也會主動採樣送往品種資料庫比對成分。

李蒼郎再次強調,過去從未發現以外國米混充台灣米的案例,實在是泉順食品的行徑太誇張。

粉飾太平 業界早知有混充然而,有業者質疑,農糧署稱過去沒有外國米混充案例,根本是粉飾太平,有意推卸責任。台灣區稻作協會前理事長翁良材表示,台灣自○二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每年都須開放定額外國白米進口;依WTO協議內容,進口白米一律只能進入食品市場,「全台灣十萬多噸的進口米,有六成都被泉順吃下來,這些進口米都到哪裡去了,農政單位說得清楚嗎?」翁良材直言,不肖業者以劣質外國米混充台灣米銷售,賺取數倍價差的問題,業界時有所聞,政府單位從未嚴格取締;不禁讓人懷疑,農糧署是否因為與糧商有不當利益掛鉤,稽查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台灣消費者保護協會○九年抽驗市售白米,就曾發現山水米外包裝標示台灣生產,內容物卻包含糯米與比率相當高的泰國米,可見外國米混充台灣米的傳言並非空穴來風;相較之下,農糧署宣稱的「過去未有類似案例」,也就更難令人信服了。

不願具名的官員指出,質疑農糧署與糧商間有不當利益掛鉤並不公平,但官方常須仰賴糧商協助,雙方保持良好互動卻是不爭的事實。例如這次泉順混充米事件查證屬實後,農委會內部曾有人認為「情節重大」,建議直接祭出停業或撤照處分,但最後未獲採納;其中一項重要的原因就是,泉順穀倉替農糧署代儲了大批公糧,一旦遭撤照,農糧署難以立即另覓儲存地。

正因為農糧署與糧商長年「走得太近」,讓農委會主委陳保基在事發後三天,罕見地對自家人撂下重話,要求糧政系統徹底改革、全面檢討管理制度;並承諾修正《糧食管理法》,對國內進口米大宗糧商進行高頻度抽檢,不容許混充米事件再次發生。

即使如此,農委會內部還是有部分人士持保留態度,認為「修法標準太過嚴苛,基於保護台灣農業,是不是應該給糧商一個機會?」提高罰則 稽核卻不縝密但只要翻閱法條就能發現,農糧署給糧商的「機會」,實在已經太多。據《糧食管理法》規定,「糧商產品標示不實,主管機關得按次處罰,處罰三次仍未改善,得註銷糧商登記證」;但實務上,產品檢驗不合格,農糧署會先發文要求廠商「限期改善」,一個月後再抽驗若還是不合格,才會依法裁罰。開罰後甚至不會公布廠商及產品名稱,對業者保護到家,苦的卻是消費者。

另一方面,農糧署對處罰標準一向「從寬認定」,以「產品」而非「廠商」作為計算單位。例如泉順販賣的八十多項產品,只要單一產品一年內不違規兩次以上,就不必受罰,更無所謂撤照問題;因此農糧署口中「違規十八次卻免罰」的離譜現象,原因其實不是業者囂張,而是政府失職。

陳保基提出修法時,主張將包裝米比照《食品衛生管理法》提高罰則,並以「業者」作為裁罰單位,只要有標示不實、欺騙消費者情事,就立即重罰糧商,對業者確實有嚇阻作用;但更關鍵處在於「限期改善」規定必須調整,若抽驗不合格,應公布產品名稱,以免不肖業者仍有漏洞可鑽。另外應即時公布檢驗不合格產品資訊,才能讓民眾消費時有所依據。

國民黨立委王惠美則認為,農委會主張外國米不准與台灣米混合銷售的立場值得肯定,但從來不驗外國米的農糧署,至今還是沒有告訴民眾,未來檢驗外國米的方法是什麼、如何追查進口米流向?「如果沒有縝密的稽核計畫,罰則再高,抓不到人也是沒用。」在修法前的空窗期,農糧署建議想吃正統台灣米的民眾,在消費前認明CAS標章,因為有CAS認證標章的白米,一定有明確的產地和品種標示,且不容許混合包裝。但問題是,剛被查出詐欺的泉順食品,正是獲得多次CAS認證的優良企業、模範工廠,農糧署的建議似乎太過理想。

事實上,就連專家也難光憑肉眼分辨台灣米與外國米。翁良材表示,隨著加工技術的進步,許多台灣米與進口米的外觀幾乎一模一樣,唯有透過精密的儀器比對DNA,才能確定產地。消費者若想購買台灣米,最好的方法是購買產地直銷的台灣農產品,「至少出了問題,好歹知道找誰算帳。」山水米事件 爆出食品管理四大漏洞

漏洞一不查米來源

例行抽查只查標示、品質、品種,但不查米來源。

漏洞二不公布不合格品牌針對抽查後不合格品牌,只要求業者限期改善,但不公布業者。

漏洞三不追蹤進口米流向台灣每年超過10萬多噸進口米,流向不明。

漏洞四放寬處罰認定標準法規規定,「產品標示不實,主管機關得按次處罰,處罰三次仍未改善,得註銷糧商登記證。」但政府以「產品」為計算單位,而非「廠商」,所以,擁有多種品牌的糧商,只要不是單一產品一直犯錯,就免受罰。

整理:鄭閔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183

自貿區“超級金庫”探秘:內設金木水火土五個倉庫,可儲存2千噸黃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7950

11月瑪卡亞米(Malca-Amit Global)的一個可容納2000噸黃金的金庫落戶上海自由貿易區,其容量相當於今年中國黃金預估消費量的2倍。以當前金價計算,該金庫儲藏的黃金市值可達約825億美元。瑪卡亞米認為中國對黃金的需求在上升,世界黃金協會預計,2013年中國黃金需求量將達1000噸。據中國黃金網:金庫位於上海自貿區國際物流園區內,配備了嚴格的安檢程序,實時處於金庫監控中心和香港總部指揮中心的雙重監控之下。金庫內分為兩層,樓下是以“金”、“木”、“水”、“火”、“土”分別命名的5個倉庫,總倉儲面積為450平方米, 能存儲約2000噸黃金。倉庫二樓則被用於貨品分拆和打包,以便分批報關入境。據瑪卡亞米中國區總經理黃凱文介紹,客戶可以節約倉儲成本和工人分拆成本,先在瑪卡亞米提供的倉庫內分配好再按照既定程序過關,從而提高效率,在時間和人工上節省成本。黃凱文表示,“國外銀行、自貿區內的中國企業及金融機構可以把這個倉庫作為黃金交割地點。國外機構賣方可以在倉庫內儲存黃金,一旦國內有購買需求,就即刻拼貨交割。國內機構也可以在海外采購黃金,運到自貿區內儲存,等拿到批文後再簽關,進入國內市場。唯一和外國金庫不同的是,這個在上海自貿區內的金庫只支持公對公交易,私人還不能申請交易。”目前,中國僅有12家商業銀行具備黃金進出口權,因此自貿區內交割的黃金還是要以“老方法”流入關內。也就是說,自貿區內的金庫事實上只是在物流和場地方面提供便捷,並不會因此而對黃金的進出口產生影響。瑪卡亞米公司表示,目前有意入駐的國內外機構已有不少,包括很多國內的銀行。就在12月7日,瑪卡亞米公司又邀請了一批前來參加第八屆黃金與貴金屬峰會的企業代表,前往自貿區參觀金庫,希望能吸引更多的機構入駐。盡管有諸多的優勢,但當前自貿區的優勢更多集中在外匯和貿易方面,對於金融市場會有怎樣的影響、自貿區內的政策優勢如何走出邊界、區內交易能否向區外“複制”等問題,是大多數人遠遠觀望的原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829

中核集團上半年將建成國內首個千噸級鈾礦基地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6226.html

中核集團上半年將建成國內首個千噸級鈾礦基地

一財網 林春挺 2016-01-31 16:11:00

1月30日,記者從中核集團獲悉,中國首個規模化地浸鈾礦山蒙其古爾一期工程提前一年全面建成,二期正在快速推進,2016年上半年將建成國內首個千噸級鈾礦大基地。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1月30日從中核集團獲悉,中國首個規模化地浸鈾礦山蒙其古爾一期工程提前一年全面建成,二期正在快速推進,2016年上半年將建成國內首個千噸級鈾礦大基地。

公開資料顯示,該鈾礦基地由中核集團旗下新疆中核天山鈾業有限公司負責運營。

地浸采鈾技術是世界上先進的采礦技術,其基本原理是對可地浸砂巖型鈾礦按一定網度布置工藝鉆孔,從註液孔註入地浸液,使地浸液與鈾進行充分反應,經抽液孔提出地表,在地表工廠進行萃取鈾的過程。

核電站(網絡資料圖)

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蒙其古爾礦床深部礦體原地浸出采鈾現場條件試驗研究項目鉆進深度取得重大突破,一組工藝試驗孔單孔深均超過650米,接近670米,在此之前,中國地浸采鈾工藝鉆孔孔深都在500米以內。

蒙其古爾二期工程已經得到了環保部的批複。本報記者從環保部2015年8月25日印發的《關於新疆中核天山鈾業有限公司蒙其古爾鈾礦床原地浸出采鈾擴建(二期)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複》中了解到,該項目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主要建設內容包括井場、水冶廠、動力輔助區及生活區等子項。

另外,本報記者從中核集團獲悉,內蒙古兩個千噸級大基地建設也實現了戰略突破,已拉開序幕,並在全球範圍內首次在自然界發現天然金屬鈾。2015年,中核集團在世界上首次發現自然界中金屬鈾的存在。

在此之前,人類在自然界中還從未發現有自然金屬鈾,科學界也形成了自然界中沒有金屬鈾的慣常認識。這一發現為中國鈾資源的更大突破提供了依據。

鈾是一種極為稀有的放射性金屬元素,在地殼中的平均含量僅為百萬分之二,其形成可工業利用礦床的幾率比其他金屬元素要小得多。作為核工業的基本原料,鈾礦對於中國具有重大的戰略價值。

中國大陸運行的核電機組30臺,總裝機容量2831萬千瓦,在建的核電機組24臺,總裝機容量2672萬千瓦。其中,在建核電機組數位居世界第一,在建、在運機組總數位居世界第三。但作為一個核電大國,中國的鈾礦卻相對缺乏,且其品位也較為低下。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鈾礦出口大國有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納米比亞、加拿大、尼日爾、南非、馬拉維等。有研究報告指出,2011年中國有九成以上的鈾是從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納米比亞和澳大利亞4國進口而來。

一位核電專家曾告訴本報記者,中國核電站所需鈾礦的來源主要有3個,分別是:國際上的期貨市場、現貨市場和在海外開采以及國內的自身供應。他解釋,由於國內鈾礦品位相對較低,有些鈾礦的開采成本甚至高於鈾礦市場的價格,在國內開采這樣的鈾礦很不合算,因此有機會到國外開采更好。

本報記者對官方資料進行梳理發現,近年來,中國兩大核電企業——中核集團和中廣核——已紛紛走出國門,到處尋找可以開發和購買的鈾礦資源,以滿足國內核電不斷發展的需求。

與此同時,上述專家表示,在國際核電逐漸複蘇之際,擁有足夠的鈾礦對中國來說是一件大好事。這樣可以避免在全球核電不斷增多時,中國在鈾礦市場中處於被動境地。他認為,未來,國際鈾礦價格會因為全球核電不斷增多而繼續上漲。

編輯:王佑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316

【動畫】沉沒世越號重見天日6千噸郵輪點樣撈?

1 : GS(14)@2017-03-25 10:33:53

南韓「世越號」客輪沉沒至今近三年終重見天日。南韓政府耗資851億韓圜(5.9億港元)委託以中國上海打撈局為首的團隊,動員50名潛水員及多達400工人打撈,截至當地時間周五早10時,終於撈起至上岸所需高度,到底團隊如何將沉睡海底逾40米、重數以千噸計的客輪完整打撈上水?雖然切割船身會令打撈工作更容易,但為免損害遺體或令遺體沖走,故當局決定將「世越號」完整打撈,而這亦是死難者親屬的願望。「世越號」左邊船身埋在海底,南韓政府希望以這個狀態將船身撈起,而非首先將船身扶直。「世越號」長145米、重6,825噸,連同堆積船內的殘骸及瘀泥計算,估計重量將逾8000噸。潛水員先是在船底下放置數十塊金屬框,之後透過66條鋼索,將金屬框與兩艘躉船連接。連接好之後,打撈人員利用鋼索慢慢將「世越號」撈起,然後將之放到一個半沉入水中的平台。安放平台後,打撈人員會將「世越號」的水及餘下燃料排走,然後將之移送到約90公里外的全羅南道木浦市港口。整個打撈工作預料歷時約兩周,「世越號」上岸後,調查人員將會上船搜查失蹤遺體及查出船隻下沉的原因。2014年4月16日,載有476人、主要是參與學校旅行高中生的「世越號」,由仁川港出發至濟州,其間在全羅南道珍島郡對開海面翻沉,導致295死172傷,9人至今仍然失蹤。船長李準石因未發出求生廣播就棄船而殺人罪成,被判囚終身。南韓政府亦被詬病救災不力,時任總統朴槿惠事後失蹤7小時,為她本月被彈劾下台的命運埋下伏線。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325/199696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76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