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麻煩大了】華西村,缺的只是錢嗎?

http://www.infzm.com/content/99927

「現在開始,不要再翻花樣了。」這是「中國最有名的農民」吳仁寶留給世間的最後一句話。這位執華西權柄五十二載的老書記在一年前去世。《吳仁寶箴言》仍然是住著別墅、開著轎車以不土不洋為傲的當地人引經據典的模本。不過,這最後一句話倒是很少人會提起。

「花樣」,意味著變革。儘管言必稱與「北京保持高度一致」——連那座頗受爭議的龍希國際酒店設定的328米樓高,也與北京目前的第一摩天大樓一般高——但從辦釘子工廠開始,華西村正是憑著不斷翻花樣,才得以從一個集體資產1764元,負債卻達1.5萬元的破落戶,一躍成為官方認可的「中國第一村」。吳仁寶,也從一個購糧專員化身為轄下民眾眼中的全能領袖。

然而,多年來耳提面命言聽計從的華西人,現在恐怕要逆這位龍年出生亦多年扮演龍頭大哥的老人家的龍鱗了。只因為,堂皇示人的華西帝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資金壓力,若不在資本市場再來點花樣,恐難維持。

表面看來,這似乎是一次簡單的融資行為。4月10日,華西集團發佈公告稱,擬在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註冊發行25億無擔保短期融資券,其中第一期發行額度為10億元,而之中的5億將補充子公司日常運營資金需求。

可如果細細品味,不難發現個中疑點頗多。首先,此次融資前8個月,華西集團剛發行過10億元的中期票據,除非面臨短期償債極大壓力,斷不會心急火燎再啟融資閘門。同時,今明兩年將是地方政府城投債和信託的集中兌付期,以政府信用作背書尚可讓銀行同意借新補舊,華西「無擔保」的自信何來?第三,遠在山西的明星鋼企海鑫已曝出百億虧空、銀行行長登門討債的新聞,四大產業支柱中同樣包括鋼鐵業的華西,僅以一句「補充運營資金」就能令杯弓蛇影的銀行家們掏出真金白銀嗎?

生前,吳氏仁寶總愛提一句「風險風險,有風才有險,躲過風,避過險」。為此次融資開具「A-」評級報告的大公國際資信評估公司指出,2014華西集團流動資金需求達22億元,而負債率已達77.7%,合併銀行短期借款餘額為51.1億元,同時還有45億元的關聯擔保。「或有較大風險」。「補充日常運營所需」是否只是羞答答的遮擋?華西多達124家的子公司構成的龐大機器已經難以轉動?

其實,華西方面還有一個融資管道,便是旗下已上市15年的華西股份,但這家主打PTAC(精對苯二甲酸)生產的滌綸短纖企業,面相著實難討資本市場歡喜。最新出台的年報顯示,其2013年營收22.13億元,較上年同比下降16.5%,較之2011年的35.15億更不能同日而語,歸屬股東的淨利自然也從兩年前的1.52億銳降至4481萬元。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產量同比下挫13.29%的前提下,銷量仍然下降了13.4%。這倒不能全怪罪於管理無能累死三軍,畢竟全中國的PTA年產能高出需求600萬噸,3月份全國同業的開工率僅58%,且短期內難以扭轉頹勢。

早在2010年,華西方面已察覺大事不妙,遂計劃以東海證券股權資產置換,但未能成行。2012年,狸貓換太子計劃終於實施,只不過標的物變成了華泰證券股權。有趣的一點,華泰恰是2003年華西方面首次發債的主承銷商。好事不可一而再再而三,就算華西股份有意「變性」,可集團層面握有的金融資產只剩重慶農商行和農業銀行,至於權重,大可忽略不計。手中無糧的集團顯然無力再去撫慰心中發慌的上市子公司,再融資念想作罷。

至於其餘幾個生財之道:鋼鐵——今年頭2月全國大中型鋼企主業虧損47億,華西所謂曾佔到英國進口特種扁鋼條兩成市場的往事不用再提了;旅遊——主要依賴村內大戶融資二十多億興建的酒店,目前更多以從村民年終18%的分紅中部分充抵消費券來維繫基礎客流;航運——波羅的海指數降至30年最低也不是什麼好消息。吳協恩——吳仁寶四子、華西現任領頭人曾放言,中國的工業化之路走到盡頭,華西須向服務行業轉進。但現實是,華西賴以成名的工業陷入了產能過剩的洪流,而此前布點的三產領域卻大多未成氣候。偌大一副棋盤,可供驅遣的子力屈指可數。

作為符號的老書記的離去,更讓原本資以緩衝的視察經濟無以為繼。唯一幸運的是,當年以建設大華西合併而來的周邊十三村,雖招致愈來愈多非議,畢竟賬面上生生多出的百億土地價值總算入袋為安了。

企業層面的錢緊,憑藉中國式的人情餘味或還能贏得騰挪空間。但華西從來不止是一家企業,經年超高速擴張的背後,有著吳仁寶以「紅太陽」般的威信換來的使用非常手段的可能。但現在,這種可能性能否持續,也充滿了疑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4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