孖展認購大連港(2880)真人騷 (續篇:孖展大額認購的勝算明顯較高) 紅猴股評
大連港(2880)首天上市收$4.325,比招股價升68%。筆者於收市前於$4.3沽出2,000股,另外2,000股持有待股價上升,止賺價 $3.8。筆者想過全數沽出,因已抵達筆者的目標價,但有見過往半年,筆者於招股初期被認為是非常進取的目標價,到了最後也變成非常保守的估值,玖龍紙業 (2689)便是最好的例子;所以此次便選擇將一半持貨再坐一會!
為什麼筆者用孖展認購大連港(2880)新股?先看看下圖假設利用不同方法認購下之盈虧比較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從以上比較看,大家可看出利用孖展大額認購的勝算明顯較高。因是次大連港(2880)之超額認購倍數非常多及新股分配方法較普遍為差,所以絕對是一個好的解說例子。
首先,決定是否用孖展認購新股時,第一個考慮是若果只抽到一手時,新股股價升幅能否抵償利息支出。筆者於4月18日於大連港(2880)首天招股時已大膽預測其首天目標價為$4.3,比當時普遍預測$3.35高一截,理由是港口股代表招商局(144)的PE達20以上,但其石油運輸港及石油儲備港的罕有策略價值,PE可因而提高5,再加上預期大額超額認購所帶來的供求緊張關係,PE再可加5;此股PE30即股價可達$4.3。
其次就是要認購多少股才可至少抽到一手;這個有少少要靠經驗衡量,從傳媒的報導及基金大户的反應,筆者估計大連港(2880)招股反應將預期非常熱烈,抽得太少會有抽不到的風險;另外筆者的目標不是只抽到一手,希望能抽到兩手或以上所帶來的盈利才值得大費週章;所以憑那少少的經驗定初步決定認購800,000,孖展利息支出為1,507。
有了目標價、初步認購股數及孖展利息支出,接着便問自己三條問題
(1) 首先若真的一手也分配不到,蝕了的孖展利息支出是否可以接受水平
(2) 接着看看若只抽到一手是否能抵償孖展利息支出
(3) 最後就是抽到兩手或以上的利潤是否值得自己冒這個風險
若上述三條問題的答案是正面,那便可去馬入飛!
用孖展抽新股有三種風險,
第一種是一手也分不到,淨蝕利息;
第二種是分到的股數乘以股價升幅不能抵銷利息支出;
第三種是上市後股價較招股價差,抽到幾多也徒然;大家會說只要選一些股價上市後一定上升的便没有問題,有大抽大,分得越多越好。但是不要忘記新股認購截止至新股上市通常有六、七天時間,若這段時間發生意想不到的大跌市,就算如大連港(2880)這樣優質的股票也有跌破招股價之風險;1997年中國移動(941)(當時稱中國電信)上市時便遭逢此刦!
25 Mar 2006 - 「升破52週新高股」強勢之謎! 紅猴股評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6/03/25-mar-2006-52.html筆者之前曾提及會對「升破52週新高股」作出分析。筆者於去年11月到今年1月搜集了73隻「升破52週新高股」,而這些股票於筆者紀錄日期之前3個月並沒有升破52週新高的紀錄,即是這些股票在股價上作出了近數月的重大突破。
有 些投資者覺得「升破52週新高股」已是强弩之末,應該買一些經回肚後,離之前高位還遠的股票搏反彈;但是一隻股票從高位回落變弱勢,無力再上,總有原因, 基本因素改變或基金撤走,可以使一隻股票跌完可以再跌。相反,一隻股票升破52週新高,尤其是之前數個月又沒有破52週新高之紀錄,即春江鴨剛發掘到其潛 在好處,買了貨不久,支持股價上升的消息陸續出現,強勢會漸現。
在统計的73隻股票中,以昨天股價計,平均升了31%;上升的有66隻,下趺有7隻;上升超過30%的則有33隻。所以筆者很喜歡後「升破52週新高股」中發掘出寶蔵!


(按一下上圖可放大)有些投資者說此方法只在牛市通行,此說不無道理,因為熊市股價在下跌,根本很少有「升破52週新高股」出現!但若筆者預期今年將成泡沫市之說應驗,很多股價將慢慢被發掘,並會一浪高於一浪,我們便有留意「升破52週新高股」的價值。
創業容易守業難! 紅猴股評
From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8/02/24-mar-2008.html做生意有句說話「創業容易守業難」,當創業時雄心壯志,排除萬難也要取得成功,無論因自己想出的點子突出,能先市場之所想,又或是因順應時勢潮流而行,有些創業者會因此找到第一桶金,但問題卻隨之而來!
一部分創業者不大貪心,繼續小本經營,親自主理業務,憑經驗見招拆招,業務穩步上揚,追求長期穩定的收入。
但 更多創業者因要食「大茶飯」,希望趁勢擴充業務,傾盡家財,甚至透過借貸,務求賺盡時機;成功與否徵結在於這些創業者賺的第一桶金是靠實力,還是時勢做英 雄;若創業者只是時勢做英雄,當市場轉變時,他們不懂應付,大多失敗離場;若創業者是靠實力的話,卻未必保證未來一定成功,因擴充業務後要面對管理、下放 權力、資金調配等問題,生意做大了,面對這些問題的難度也越來越大!
投資股票和做生意道理一樣,好像牛市時很多不懂投資的人趁勢賺了錢,便心雄自以為是,有些越玩越大,越玩越高風險,由大藍籌國企玩至三四線股甚至窩輪,結果市場大勢忽然逆轉,便倒頭輸掉,或全手蟹貨,不知何日翻身!
上海實業(363)1997年後打回原形有 些投資者雖不懂投資但相對保守,只懂認購新股後不賣,當靜市認購到的實力新股於牛市時自然水漲船高,但他們繼續出招,於牛市高價認購回來的新股就算跌價仍 長揸不放,因為他們從來不知什麼是高價低價,只以一招走天涯;結果高價認購回來的新股變成蟹貨,低價認購回來的新股曾經風光,但不懂高位套利下大幅跌價, 有些更打回原形!
筆者有一朋友,於1996年以10數元認購到上海實業(363),1997年曾見60多元,使筆者好生羨慕;但1998 年後又跌至10多元,筆者卻發覺他原來一直持有不放,假設現時他仍未放,十多年連股息也只得倍多回報,平均年回報也只是個位數而矣!或有投資者即舉出以前 很多長揸不放的成功例子,如數十年前買入長實(1)、匯豐(5)、新鴻基(16)等,現在大家也知這些是成功企業,但想深一層若回到二三十年前,你又是否 有信心充當先知,大舉買入這些股票?當時合和(54)也是五大地產發展商之一,若買入此股,後果又會怎樣?
1996年的上海實業 (363)被打造成上海窗口公司,過往十數年上海隨中國經濟長足發展,上海實業(363)的股價卻明顯不能同步!上海實業(363)的窗口角色於上市數年 後被淡化,如北京控股(392)不能重演當年的風光,那麼現在被熱炒的中資國企股命運如何,大家仍需看未來事態發展!
懂投資分析的也要配合投資策略才可賺錢真的懂投資分析的也要配合投資策略才可賺錢,不斷檢討所投資股票的前景及市場心態轉變,若不理市場客觀變化,只一股腦兒希望股票PE可由20變40,40變60,其實和只懂順應牛市買上之徒也只是「五+步笑百步」的分別而矣!
怎樣才能成功「守業」?那 麼怎樣才能成功「守業」?筆者仍保留過去兩年理想回報,手持股票脹面仍有盈利,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最簡單的戒條是不貪心,不賺盡,不奢望成為最棒投資 者,以爭取合理回報(筆者的個人合理投資年回報為15%至20%)為目標;另外努力自不可少,留意經濟及市場變動作分析,並靈活轉變投資策略,不斷積累經 驗並自我優化。其實每個投資者應制訂自己的投資哲學及策略,今次跌市正是適當時機給大家檢討一下是否可行,若證明不行便需嘗試改變一下!
12 Aug 2008 - 市場分析越來越「兒戲」! 紅猴股評
From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8/08/3-aug-2008-blog.html筆者第一本著作「紅猴股評 - 一個散户的思考藝術」於香港書展推出後,現已陸續在商務、三聯及中華各分店推售,每本訂價HK$68,筆者所收到的所有版稅將捐作慈善用途!
有關書籍簡介及作者背景,請按此。
有關相片,請按此。筆者於8月3日股評「投資組合分配調動及風險管理」(
按此重溫)談及每隻股票都有個基本估值,以作為長線投資及短線投資的分水嶺,從而衍生了有關估值的問題,不過時間關係,留待下次再談!
看 看宜進利(304)這隻曾被熱棒的中國內需股,此股業績及盈利已保持可觀增長多年,藉收購合併不斷壯大,又有名牌及基金股東,表面好似冇得輸,但這幾天卻 被市場迅速處理掉,未來會不會再有壞消息孰未可料,但已隱隱顯現筆者於7月21日股評「投資優質二三線股作長線投資的風險!」(
按此重溫)末段提及的一句「一些表面優質的二三線企業會於經濟低迷時露底,展現埋藏已久的腐敗一面!」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宜 進利(304)7月22日公佈業績,錢賺多了,卻7年以來首度不派息(之前派息還每年有增長),這是一個極為差劣的訊息,顯示現金流發生問題,但竟然有所 謂大行分析員公佈業績後仍作推介,筆者真的懷疑這班高薪一族的質素究竟有幾多!好像李寧於奧運開幕傳聖火搶盡風頭,筆者也覺得這安排有點得失了付出巨額贊 助費的Adidas,但又未致於使李寧牌於世界飛升,一切還得看商業策略及其款式設計;但又有傳媒認真將李寧(2331)過去兩天股價逆市上升和李寧傳聖 火聯繫其中,他們是否已江郎才盡?
先前油價急升,又被說到世界末日一樣,通脤加劇至經濟崩潰;現時油價急跌,又轉口徑說商品牛市已完,並進入熊市,通脤轉眼變通縮,股市因受資金推動,每日可變化萬千,但經濟受多個因素影響,又怎會日好日壞?現在的市場分析越來越「兒戲」!
相信大家於短短一兩個月經歷了「牛市熊市,通脤通縮」,應感受到市場的深不可測,所以筆者亦於早前定性了現在是一個經濟亂局,作為「散户」不好估,亦沒有能力估,越自大越易敗壞,還是安分守己作被動式儲貨長線投資。
筆者於過往13年於投資上鍛鍊了一身好武功,但仲有好武功,也不需要無時無到耍出來顯露一番,猜度時勢能收能放,才可進入更高境界!
14 Aug 2008 - 現在強勢不代表永遠強勢!主題銷售之毒害! 紅猴股評
From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8/08/14-aug-2008.html股價持續下挫並屢挫新低,去年市場吹捧的神話逐一被擊破!中國地產股倒下,分析員、報紙雜誌專欄及財經演員叫大家轉買中國基建股;到中國基建股倒 下,他們又叫大家轉買中國資源股;接着相同的故事還發生在中國航運股、中國內需股、中國醫藥股......到最近連中國銀行股也告倒下!
因 市場資金匱乏及擔心經濟下滑,市場正進行着逐個產業估值被調低的過程,這個過程於過往大跌市亦曾發生,有經驗的投資者理應清楚知道,現在股價強勢不代表永 遠強勢,信心崩潰時多好的業績、多美好的故事亦是徒然!但那些分析員、報紙雜誌專欄作家及財經演員卻叫大家於某個行業股票輸了錢便將資金調往較強勢、PE 仍企得住的行業,輪到此行業股票股價下挫,又叫你將資金調往另一股價還強勢的行業股票,循環再循環,就算每次乖乖止蝕,資金也會少了一大截!
今 天報紙,報導俄羅斯股市於半個月跌了22%,今年5月突破一年新高,於全球股市大挫下可算獨善其身,但急挫下上月已跌破一年新低!相似的例子還有巴西股 市、新興市場、台灣股市、商品甚至最近較熱門的抗通脹債券(TIPS)等。上述這些就是分析員、報紙雜誌專欄作家及財經演員於過往半年於不同時間推介大家 買入的東西,原因就是強勢及可獨善其身!但是,結果是否這樣?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為什麼分析員、報紙雜誌專欄作家及財經演員會作出這些推介?原因可能包括
- 他們真的以為幫到投資者
- 他們的工作就是不斷出報告、寫專欄、上電視......他們不做這些,那會有公司出糧給他們!為「做」而做,結果通常不理想
- 他們要投資者不斷買賣,才能幫公司賣到基金,收到佣金
聽有利益衝突的人給你的意見時,請先想清楚!
很多熱門基金也只是風潮!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 紅猴股評
From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8/08/29-aug-2008.html畢菲特、彼得林治、鄧普頓、索羅斯 ...... 這些都是經典基金經理的名字。為什麼他們這麼經典?因為他們經歷數十寒暑,仍能立不倒,明顯地他們是「英雄造時勢」!
若果投資年期長的投資者,相信總會遇過一些曾經風光的基金經理名字,但最後卻淹沒在股海中不復聽到!
於科網股年代,美國出了不少當時非常出名的股票分析員,名利隨着Amazon、Yahoo!及一些現已結業公司的股價一同飛升,科網股爆破後,很多卻銷聲匿跡。
於 數年前股市低迷時,惠理基金憑着「價值投資」,回報非常出類拔萃。後來基金越滾越大,基金名目亦越開越多,資金泛濫下,為追求回報,兩年多前開始被迫變成 「金手指」,買入的股票平均質素越多越低,已漸漸失去「價值投資」這光環,表現乏善足陳!惠理基金(806)今年頭上市,原因是其一始創股東創投基金要套 現,客觀事實是創辦人和一眾年青高層的身家已水漲船高,不知還有沒有以前的幹勁?還是真的技窮?
很多投資者認識的David Webb於數年前每年派的「聖誕禮物」回報理想,慚漸被別人詬病有利益衡突,但這兩三年卻失去光彩,究其原因是他差不多獨沽一味中小型工業股,2005年 前的工業股盛世自然幫上一把,但2005年後的工業股頹勢卻使大家又見到一個只是「時勢造英雄」的故事。大家想深一層,他買入的中小型工業股真的有質素 嗎?
過往數年(至去年第三季),所有有中國業務公司的股價都水漲船高,令價平價貴也增持目標股票的西京投資大出風頭,基金越造越大,買入 的股票也越來越濫,包括香港體檢(397)、偉什控股(856)、中國植物開發(2349)、寶業(2355)等,隨着有中國業務公司的股價大跌,西京投 資亦失去了光彩!西京是否有個「女版畢菲特」?用多十年八年,看看她能否「英雄造時勢」再算!

很 多熱門基金最終只是風潮,因為它們的基金經理其實未有能力「英雄造時勢」,他們在某個時間能發光發熱,其實只是「時勢造英雄」罷!「時勢造英雄」下,若 「英雄」能在此「時勢」下賺到足夠的金錢,個人層面來說,他們是成功的!只可憐一些跟風的投資者未認清「英雄」的斤両,亦不知「時勢」已過,只好攬着一堆 蟹貨,繼續崇拜他們的「英雄」!
這個定論亦可套用在個人層面,有些個人投資者去年大出風頭,今年卻低調摺埋,他們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大家自行定奪罷!
9 Oct 2008 - 化繁為簡的分析!從馬後炮中學習! 紅猴股評
From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8/10/9-oct-2008.htm為什麼去年恒指現升至32,000?因為股票的估值被不斷提高,PE遠超正常水平!
為什麼PE遠超正常水平?因為市場資金過多,投資者預期中港經濟持續高增長下,資金便擁至資金自由流通的香港股市,股票供不應求下股價便被不斷搶高!
為什麼市場資金過多?因金融市場易於借貸,投資銀行及對沖基金利用高槓杆套取大量資金;另外,因投資氣氛良好,機構及個人投資者便將存放在低風險金融工具的資金拿到股票市場爭取高回報!
現在的情况是
- 金融市場難於借貸,投資銀行及對沖基金要大幅減低槓杆,套現還錢;因投資氣氛差劣,機構及個人投資者便將拿到股票市場的資金放回在低風險金融工具上,減低風險!
- 股票市場的資金被大量抽走,加上中港經濟持續高增長的預期落空,資金便離棄資金自由流通的香港股市,股票供過於求下股價便被不斷下挫!
- 因為股票的估值被不斷下降,PE大幅低於正常水平,恒指跌至現在的16,000!
完美又簡單的解釋!當然這是事後孔明,即馬後炮!但大家能從中學到什麼?
(再看下文前請幫忙按此,參加一個有獎問答遊戲,有機得到百老匯電器店$1,000現金禮券,這是筆者工作機構活動,謝謝支持!)股市何時才能重拾升軌?其實可以歸納為兩點,即是「市場資金」及「投資者預期」!此兩點近况如何,相信大家可從財經新聞略知一二。
「市場資金」:未來數年,各地政府及金融機構處於療傷期,金融監管只會更緊不會放鬆,高槓杆年代不再!
「投資者預期」:經濟不衰退已不錯,還望高增長?投資者中伏甚至中招後,未來數年會傾向簡單及中低風險金融工具!
下面一些數據給大家參考一下
恒指32,000,2008年預期PE為23;恒指16,000,2008年預期PE為11。
恒指PE過往十數年於15上下游走,若2008年預期PE為15,恒指即21,000。
恒指PE自2003年後,除了本週外,未低過12,若2008年預期PE為12,恒指即16,800。
恒指PE於1998至1999年間曾跌至8,若2008年預期PE為8,恒指即11,200。
假設恒指成分股盈利比預期差,以上的恒指估值將更低!
昨天恒指低收15,400,今天收15,900!昨天的恒指是否見底了,筆者又怎會知道,但歷史告訴大家恒指是可以更低的!好了,就算昨天真的見了底,中短期的上升的空間也不要期望過高!
現在滿街平貨,應否買貨?於金融海嘯的影響未清楚前,要買就買那些很少機會結業的優質大股,並有買了後股價仍下跌並持有數年的心理準備,平衡一下高股息率及預期上升空間。
另外,要考慮持貨及現金比率,金融海嘯的影響未清楚前,留多些現金傍身方為上算!未有貨或不多貨的,當然可以放膽些!l
11 Oct 2008 - 投資組合才能講實話! 紅猴股評
From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8/10/11-oct-2008.html為什麼筆者仍堅持在每次買賣後即在Blog上對投資組合作出更改?因為投資組合才能講實話!
一個投資者(包括筆者)會對股票及經濟作出分析,對股票作出估值及走勢分析,會介紹別人什麼股票抵買,什麼股票應沽......做了這麼多,相信這個投資者不會只說不做,最終會真金白銀投資!
可是,當這個投資者用真金白銀投資時,會否完全反映自己曾說過的,那又未必,說易行難呀!當「說完一輪」與「作出行動」之間,其實存在一條很大的心理鴻溝!
所以,很多投資者(包括筆者)「說完一輪」後,其實未必會「作出行動」,因為行動時才發覺沒有說時的信心!所以投資組合才能講實話,因為用真金白銀作出投票,已克服了心理鴻溝,反映真正心底所想,真正有信心會做的事情!
若沒有展現投資組合的勇氣,說幾多、分析幾多亦只停留於學術研究、紙上談兵的階段,甚或其實完全只說不做!
若投資組合錄得虧損或走勢逆轉而不再登出來,就似乎有點「駝鳥」,不肯面對現實!
筆者的投資組合差不多三年前成立,當時恒指14,976,昨天恒指報14,796,終於跌破當天的價位!
筆者的投資組合至昨天仍錄得97%的回報,記得去年回報最高時達220%,即現時市值比去年最高點跌了39%!
現有持股成本相等恒指20,500,比去年恒指最高點32,000,其實已很不錯!但是昨天恒指報14,796,即現有持股足足跌了28%,當中交通銀行(3328)跌了46%,國企指數ETF(2828)跌了39%......
筆 者的投資組合雖云比不少投資者已很不錯,風雨飄搖下還有45%為現金,但事實上亦幾難看!投資組合才能講實話!投資組合難看當中自然隱含了不少錯誤,如經 濟的實况比預期更惡劣,分段入貨的價位訂得比較樂觀,竟然忘記美國銀行行將到來的大沽盤而於兩週前買入建設銀行(939)而非工商銀行(1398) 等......
但投資就是從對與錯中交織而成,最緊要對多於錯,並從錯誤中學習,這樣的投資生活才得完全!有些投資者為了保持完美的形象,不斷隱瞞錯處,不承認自己所作過的錯誤,亦不好好自我檢討,其實比「駝鳥」更「駝鳥」,自欺欺人,遲早見底,那能有進步呢!
談紅猴股票估值表筆者一直放了「紅猴股票估值表」(
按此) 的連結在Blog的右上方,隨着全球經濟形勢急轉直下,筆者對每隻股票的估值PE及風險折讓不斷下調,亦使那個安全買入價越來越低。因處非常時期,那安全 買入價不斷改變下,已變得沒有意思。所以筆者昨天重新檢視一次所列股票,對估值PE及風險折讓作出重整,那安全買入價除了間接被算出來外,亦考慮了股票過 往十年的走勢及SARS時的價位,希望短期不會再調低。當然,安全買入價的定義是長線買入安全,若作為短炒參考,這個幫不上忙!
另外,筆者於有些股票名稱上放了顏色,藍色代表優質大股,黃色代表風險大些的優質大股或優質二三線股。當這些股票股價到了那些安全買入價時,筆者會用剩餘現金慢慢入貨!
如上周提及,「於金融海嘯的影響未清楚前,要買就買那些很少機會結業的優質大股,並有買了後股價仍下跌並持有數年的心理準備。另外,要考慮持貨及現金比率,金融海嘯的影響未清楚前,留多些現金傍身方為上算!」
回應先前讀者提問,筆者放在投資組合的錢是扣除筆者超過六個月基本支出所剩下來的,基本上100%持股於正常情况下亦不影響現金流。這是個人理財最基本的風險管理,那究竟留六個月基本支出,還是九個月,又或一年,則各自去決定罷!
投資是一場風險管理!」不重風險管理,只重分析只有輸錢一途! 紅猴股評
From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8/11/14-nov-2008.html牛市時,很多投資者都是門外漢,只管炒炒炒,人買佢又買,越買越大,越買越爛(由優質股買至劣質股),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越高回報便要冒越大風險,越大風險 亦可能會越大虧損,更遑論知道什麼是風險管理!以為就此發達,不想想若是那樣容易發達,以前那樣多牛市又不見大部分人成為富豪,反而是每次牛市後卻有些富 豪倒下!
另一些投資者則有多年投資經驗,卻過份沉迷分析,有些更沉迷至只傾向看到行業的美好一面、公司的美好一面,還以為自己真的很了解 一些透明度其實不高的行業及公司,結果於如去年的超級大牛市時仍高價搶入作長線投資!他們應該懂什麼是風險管理,但卻被分析分析分析及主觀主觀主觀沖昏了 頭腦!
筆者懂基本股票分析、基本財務報表分析、基本經濟分析,但絕非高手,絕非專家,因要成為專家是要很長時間的全職鍛鍊,所以筆者仍視 自己為「散户」!但是這「散户」心態卻成為筆者投資上的好處。若投資者以為自己很清楚某個行業,很了解某間公司,對經濟變化瞭如指掌,便很容易放鬆了風險 管理,大市若突變便很易中招!
筆者就是知道股市的凶險難測,經常抱着「怕輸」的心態投資,以致非常重視風險管理,投資組合才能於過往三年 仍錄可不錯的回報,現時組合內的現金比重亦不差!筆者崇尚投資組合表期的穩定回報,於「筆者簡介」中,一直寫着「但因傾向保守,牛市時有時會賺得比別人 少!」這個不打緊,最重要是牛市過去後,筆者賺得比別人多!
先前亦曾提及,筆者於2003年股市低潮以便宜的價錢買入了一堆股票,並於 2005年至2006年逐步沽出,不過事後回顧當然是過份小心,沽得過早!之後筆者一直認為很多股票的股價不算便宜,便每一次買入一隻股票都訂下止賺止蝕 位並嚴厲執行,但因做足風險管理,當時亦正值升市,所以筆者於2005年至2007年是任何股票也會買,但任何股票亦會沽,致使當時經常買入賣出而被投資 者詬病!但當2007年尾股市開始倒下,這個風險管理卻幫了大忙!
筆者亦會留意最新形勢以制訂不同策略,好像今年年初已定性現在是多年難 見的「經濟亂局」而不再主觀分析經濟,並只長期儲貨不作短炒,避免了其後股市大幅波動引發的不斷止蝕虧錢。之後因局勢更差而只買長期優質股並呼籲不值得投 資二三線股以避免中地雷,而其後便出現了連串二三線股財困出問題。
其後於今年9月金融海嘯淹至,筆者亦自覺長線儲貨進行得太早而於恒指跌 至16,000至17,000時暫停了分段買貨計劃,直至恒指見底反彈至12,500才再入貨,使筆者仍保留以投資組合現值計40%為現金之靈活性。現在 筆者察覺未來經濟越見差劣而部署恒指若反彈至16,500會減持部份股票便投資組合更形健康。這些都是風險管理!
有投資者認為投資股票如 做生意,畏首畏尾怎成大器?首先請明白做生意的個案亦是失敗多、成功少,不少人以為做生意很易賺大錢,只因你的朋友只會吹噓成功,掩藏失敗,傳媒經常報喜 不報憂,其實有時傳媒曾經大幅吹捧的生意奇才,過幾年後或會見到某一小段新聞報導其已清盤收場!似曾相識,這和傳媒胡亂吹噓或吹捧投資者沒兩樣!
做 生意要長期得到成功,全情投入見招拆招非常重要,自己做生意,必須努力聰明靈活變通。那麼投資者買了上市公司的股票,只擁有其少數股份,其實是很被動的。 若大家選一些擁有優質管理層的上市公司不就可以嗎?如投資了匯豐(5)、大家樂(341)、利豐(494)等優質企業,這可解決部分問題,但這些公司已買 少見少,這些公司亦會犯下重大錯誤,如匯豐(5)數年前買入Household!若退而求其次買入「應該」擁有優質管理層的上市公司呢?筆者現在還未明白 招商銀行(3968)為什麼要堅持高價買入永隆銀行(96),背後有什麼原因?天知曉!
若大家有能力如畢菲特般成為公司的大股東,並進入其董事局,這樣投資股票才是真正做生意,否則請不要以為做了小股東便經營了那間公司那樣天真!亦不要以為自己真的能成為另一個畢菲特!
只要有自知之明,只要不貪心,不經常想賺盡,風險管理便可常在心中!
20 Nov 2008 - 2003年的「參考價」! 紅猴股評
From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8/11/20-nov-2008-2003.html今天大市又趨向試新低,使筆者有衝動看看「紅猴股票估值」(
按此)內有什麼股票收低於或趨向「安全買入價」。筆者從中搜羅了下面的股票,並列出2003年時按股息和拆細作調整後最低收市價,看看有什麼啟示!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紅猴長線安全買入價只供參考,並會隨市况變動於「紅猴股票估值」作修改,買入價安全與否見人見智!)
有些股票向下追近甚至低於2003年時按股息和拆細作調整後最低收市價,但有些現價卻仍大幅高於當年的「沙士價」,原因有很多,包括當時公司真正價值未被發掘,2003年後公司透過收購合併壯大、公司經重組後得到認同、行業周期的轉變等。
另 外,筆者又發覺有些股票的股價雖比高位已跌了不少,但以2008年PE計算仍相對高企!這些公司所屬行業不受經濟紙低落影響、這些公司明年仍預期錄得高增 長,PE會大幅下降、這些公司的基金股東很強,不易沽貨……有趣的是,筆者留意到於自去年高位後的幾次跌浪中,股價曾經還算堅挺的,最終亦相繼倒下,這種 環境下,真能獨善其身嗎?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