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案例】炸彈二鍋頭:如何成功複制小米粉絲營銷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27/57451.html

你聽到過很多關於小米粉絲營銷的剖析,但你真的見過有一個企業成功複制過嗎?沒有吧?因為你不知道細節,不知道如何著手。而炸彈二鍋頭在兩周內做了一場造粉工程,手法之高明、現場之轟動、效果之成功,讓人震驚。i黑馬分享的這篇文章,從細節告訴你炸彈二鍋頭是如何實現對小米的成功複制的。你懂粉絲營銷嗎?很多人說,傳統企業根本不適合粉絲營銷。誰說的,那是你不會。炸彈二鍋頭就是傳統酒企,老板很欽佩小米的粉絲營銷,心向往之,但跟大多數迷戀小米粉絲營銷的人一樣,就是不知如何實施(小米也真夠調皮的,從不公布自己造粉運動的細節,搞的大夥到現在都學不會)。更苦惱的是,他連自己的粉絲長啥樣,也不知道。不過,炸彈二鍋頭的消費基礎還是非常好的,尤其湖南是重點市場,在餐飲商超的終端都可以看到。這種傳統企業,太多了,也太正常了,大家都在自己精心制作的宣傳冊上、光鮮亮麗的講臺上,聲稱顧客是自己的根本,要以用戶為中心,但是,大家既沒有見過自己的“根本”,也不知道自己的“中心”心里在想什麽。這種狀態的品牌,如何做造粉工程呢?像有些所謂的社交營銷公司一樣,發微博,做轉發,策劃抽獎,送ipad,這叫粉絲營銷嗎?這對銷售有意義嗎?這對品牌有意義嗎?微博上的僵屍粉早就強大到比真人更活躍的程度,要頭像有頭像,還是美女頭像;要轉發會轉發,轉發還帶評論;要活躍能活躍,一天發個十幾條。所以,僅僅是做網絡上的粉絲營銷,現在已經沒有意義了,必須要做直接的面對面的線下活動。沒有見過面的朋友,始終不會親切;沒有見過面的粉絲,不是真粉絲。他都不願意見你,粉你的感情,能有多深?見面,才叫親;見面,才更親。小米的粉絲營銷,不就是一個個同城活動帶的更火爆嗎?最關鍵的是,見面之後,總有意想不到的故事。正好,炸彈二鍋頭要在長沙做一場論壇,能否借著這個機會,搞一個長沙的消費者見面會?找60個粉絲,舉行個小聚會。這個任務就落到了我的老同事丁同學肩上,接下來的兩個星期,她和她的團隊,就沒日沒夜的行動起來了。尋找炸彈人,如何引爆招募粉絲為了有個響亮的名頭,他們給這個品牌的粉絲起了個名字,叫炸彈人。喝這個酒的人,也有一個傳統,喝一瓶,就叫做炸一個,這種口號和術語,就是造粉工程的基因!不過,最現實的問題:讓誰拉六十個人過來?去哪兒找六十個人?什麽樣的人才適合參加?他們憑什麽來?交給當地分公司或者經銷商?硬攤派給他們?沒戲!他們隨便給你找來一群大爺大媽,這活動有什麽意義呢?粉絲還要自己找。去哪兒找?他們在長沙連一個熟人都沒有!所以,招募粉絲的過程,在開始的時候,是最難的。沒好辦法,一點點摸索吧,走了不少彎路。他們先在所有的社交平臺上,廣泛發布活動公告,微博、貼吧、社區、豆瓣、微信……所有能夠想到的,有同城活動的地方,都發布出去。但從結果來看,微博和豆瓣的效果最明顯。我把執行細節總結了一下:第一,微博。官方微博的文案如圖一,若是自己找人,太累了,他們安排了推薦身邊的炸彈人,並給與獎勵,這個效果不錯。2.精準搜索跟炸彈二鍋頭有關的微博博主,邀請參會。這個過程比較苦x,因為很多湖南其他市區的人,會標明自己是長沙,人在外地甚至海外的人長沙人,也會說自己是長沙,不過,這個環節也有一定的效果。3.與此同時,發動小夥伴力量精準私信長沙當地粉絲領袖、大號、媒體等,並在微吧、貼吧撒網鋪開活動信息。4.引導互動。以某某時刻炸一個為話題,讓大家追憶,當初喝這個酒的時刻。能夠喚起回憶的話題,往往互動頻度較高。炸彈配什麽喝,也是一個互動,這個酒度數高,一般會配果汁、雪碧,網友還開發了配咖啡,配石榴汁。第二,豆瓣。豆瓣的同城活動很出名,都是一些有點小才氣又很喜歡聚會的人,這正是本次活動最希望找到的粉絲,這個部分很重要,我將在最後“引爆活動現場”部分講述。豆瓣的海報如圖:不知道他們是不是走了狗屎運,他們這個同城活動在豆瓣掛出幾天之後,被豆瓣推到長沙活動首頁,曝光劇增。第三,其他。粉絲真傻啊,居然自發幫他們推廣。長沙陌陌平臺有粉絲自發發布活動信息,未經推廣便有116人參加。註意,重點來了!這麽多人報名,絕對不能只是留個郵箱電話,然後開始前短信通知,這會浪費好不容易積聚起來的粉絲。為了加強凝聚力,所有報名進來的人,都會被拉進一個qq群,叫“炸彈二鍋頭長沙分舵”,為了同一個愛好而聚在一起的人,就像很久沒見面的親人一樣,特別能聊,群內的氛圍越來越好。意想不到的是,這個群,起了大作用!待會下一部分還會講到。而這場轟轟烈烈的找粉絲行動最終成功實現了“從零開始”找粉絲和“從線上到線下“的全新粉絲互動模式。最後積累了80多人,超過了60人的目標。但整個招募過程帶來的影響力,恐怕不止6萬人。不過讀到這里,你會覺得好奇怪,一個找人的活動,能這麽火爆?雖然文案很勾引人,但不至於這麽火吧?其實,他們不只是找人,同時還策劃了另外一個互動話題,而這個話題,是本次活動的靈魂:酒後吐真言。酒後吐真言,如何進了微博熱門話題若沒有任何話題,邀請粉絲過來就參加一個見面會,太生硬了,來了幹嘛啊?抽個獎,唱個歌,領個禮品就走?沒什麽意義!他們想了一個主題:酒後吐真言!讓大家分享自己曾經酒後吐真言的經歷。這個話題非常棒,每個經常喝酒的人,肯定有過這種經歷,很符合這個群體的特征,而且很有料,這些真言,一定是一個人憋在內心很久的事情,當時過境遷,多年後,想起那段故事,能不感慨萬千?他們先讓qq群的粉絲們,每個人寫一個酒後吐真言的微博,然後各自發動各自qq上所有的群和親戚朋友,轉發自己的微博,截止到同城會開始的時間點時,獲得轉發數最高的,可以獲一等獎,其他可獲得二三等獎。這一招,又把粉絲的個人行為,輻射到他的關系鏈中,影響力一下子提升了。這個qq群中,後來有80多個人,每個人都發動自己的粉絲、親朋、同事等等,一個在長沙舉辦的當地活動,影響力早就超越了長沙。據說現場粉絲為了拉票有人的說轉發200上裸照,還有人承諾零食大禮包,還有人連幼兒園同學都通知到了。為了推波助瀾,他們請了校花參與。他們還不放心,又請了兩個大號幫忙轉發,帶來了兩千多的轉發評論。官微還搶了話題主持人(主持人,你懂的,就是可以肆無忌憚血腥殘忍的不斷插入該品牌的廣告),這對話題引導起到的作用不言而喻。後來,這個酒後吐真言的活動,在一周內被超過13000人次討論,其中三條炸彈核心粉絲微博推成熱門微博!終於,21號晚上,成功沖刺了微博上當晚的熱門話題。人工創造微博熱門話題,是個技術活,他們找人的階段,算是儲備期,qq群的核心粉絲,算是發動機,然後校花、大號等等,是一波一波的造勢,一連串的動作最終沖擊了熱門微博。引爆活動現場現場是重點,如果現場冷冷清清,粉絲見面會就算搞砸了,我們也知道小米的粉絲同城會,其他品牌也做過同城會,但同城會上到底幹什麽?如何才能調動氛圍?這些其實有一些規律可循,我就不一一說明活動細節了,只撿亮點:首先是氣氛渲染,他們做了一些煽動性的海報,有的是用長沙方言說起來的順口溜,做這種現場活動,海報還是最具煽動性的,如圖:在活動現場,氛圍最熱烈的是大家讀自己的酒後吐真言,這是最能引起共鳴的,都是身邊的事兒,就像講笑話一樣,而且,上臺的人,都會介紹自己在群里的名字,大家在群里熟了,但對不上號,現在一見面,對上號了,就更起哄了。建核心粉絲qq群的功能又發揮了。還有一個環節是擊鼓傳炸彈,鼓聲停在誰手上,要麽炸一個(喝一瓶),要麽表演一個節目,有個粉絲表演了一個非常專業的魔術,現場一片叫好,這就是為什麽豆瓣這樣的地方為什麽是招募粉絲最好的地方,他們都有點小才華。還有現場拼酒,看誰炸的多,氛圍很是濃烈。反而是他們請的樂隊,讓粉絲抱怨氣氛不和諧,這幫文藝青年們,還是喜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485

【案例】百年哈雷:如何讓幾代人都成為死忠粉絲的?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30/57496.html

1983年,哈雷摩托車成立了品牌社區性質的車友會――Harley Owners Group(哈雷車友團),將其粉絲聚於一堂,並被簡稱作HOG。今天,HOG已發展到115個國家,80多萬會員,在中國有數千位死忠粉絲。HOG的死忠粉絲大多數是消費力極高的中青年男性,對他們來說HOG更是一種生命存在的方式。讓i黑馬來告訴你,品牌商是如何在組織之初,分析、調用商品本身的所有人文內涵的?HOG又是如何發揚自己巨大的組織力和影響力的?忠粉特質的最初養成1903年,第一輛哈雷・戴維森摩托車誕生。根據官司言記載,它產自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市的一個工棚,由威廉・哈雷和亞瑟・戴維森用雜七雜八的零件拼湊而成。當這兩個毛頭小夥在工棚里揮汗如雨的時候,也許偶爾會做過百萬富翁的白日夢,但肯定還沒有瘋狂到把哈雷和所謂的美國精神綁在一起。直至二戰,情況發生了變化。美國人的二戰英雄除了麥克阿瑟、艾森豪威爾和巴頓,還有一群定格在電影里的飛行員,他們也是一幫開著摩托車四處轟鳴的亡命徒,路的一端是空中決鬥、死亡和勛章。美國飛行員奠定了摩托車文化的全部基礎。除了震耳欲聾的馬達,哈雷騎士最重要的行頭是黑色皮夾克,那是飛行員的專利。影響之深,還可以從戰後蓬勃興起的摩托車俱樂部中看出。其中的典型,就是“地獄天使”。奧爾森後來回憶,“地獄天使”這個詞,給他的MC(英文“摩托車俱樂部”的縮寫)極大的啟示,最後不僅繼承了名字,還把白底紅字的飛虎隊“地獄天使”的標誌也抄襲為自己的會標,且一定要縫在黑色皮夾克背後。隨著MC的興起,一出極具美國特色的場景長盛不衰:夕陽下,引擎嘶吼聲中,濃煙滾滾,夾雜著一股燒輪胎的焦味,一群精壯漢子身著一水兒的黑皮夾克,從地平線上飛速駛來,表情木然又透著幾絲得意,胯下是清一色的哈雷摩托車。領頭那個猛男,名叫馬龍・白蘭度。這是20世紀50年代電影《飛車黨》的經典鏡頭。《飛車黨》取材於1947年的事實事件,史稱“霍列斯特騷亂”。在加州一處小鎮的國慶活動中,美國摩托車協會贊助舉行年度的“吉蔔賽巡遊節”,結果從全國擁來4000名摩托車手,場面失控成了打砸搶,最後演變為騷亂。事後,主辦方摩托車協會聲稱“99%的車手都是守法的好公民,只有剩下那1%的是暴徒。”此語一出,直接後果是在英文中增添了一個詞知――“百分之一的人”,專指反社會的摩托車手和摩托車俱樂部。說來也奇怪,“飛車黨”的模仿對象是飛行員,其群體中也有大量複員軍人。戰鬥英雄們剛剛以生命捍衛的這個國家,怎麽突然就成他們必欲除之而後快的對象了呢?只能說,戰爭越殘酷越刺激,和平就越無聊越沒勁。心態上的落差讓英雄們無法融入正常生活,於是滑入底層。正如某一位“飛車黨徒”說的:“我們就是喜歡炫耀,所以弄出一大堆噪音,然後每個人都會看我們。”“自由”的灌入與強化複員軍人造反,只是戰後美國大變革的胎動。等十幾年後嬰兒潮一代登上歷史舞臺,那對現在秩序的挑戰才叫兇狠。所有的美國價值觀,都在20世紀60年代經歷了嚴懲的動遙,或者幹脆重塑,而哈雷摩托,真正地成了“在路上”的流浪者們的聖騎。這一代哈雷騎士的偶像,顯然出自1969年的影片《逍遙騎士》。長發、長須、長鬢角,身著花襯衫和黑皮夾克的男主角彼得,與朋友開著威風凜凜的哈雷摩托車穿越美國。哈雷出場時,比彼得本人更隆重――通體鍍鉻的車身銀光閃閃,極具視覺沖擊力。再仔細看,那車已經被改裝得像彼得本人一樣瘦長。整部影片里,彼得都拉著一張冷酷麻木的長臉,開上哈雷的第一個動作,就是把手表扔了――標誌著和一切社會習俗決裂。直到這個鏡頭,“自由”這塊閃閃發光的招牌終於釘上了哈雷文化,此前只有青春期的不負責任和放浪形骸。騎上哈雷,彼得們飛馳在沈睡的美國南方,尋找自由。他們看到了神秘宗教公社里一群絕望的精神病人,他們看到了釀酒成性卻又有特權的律師(象征主流人群)。整個美國已經墮落得不可救藥,於是彼得們帶著妓女去嗑藥、亂交。電影里有一句著名的臺詞,彼得冷漠地說:“我從來沒想變成別人。”這句話在社會層面上的效果極其荒謬――“逍遙騎士”不想做別人,可別想要變成他。一時間,按電影里的樣式改裝哈雷摩托竟蔚然成風。可怕之處就在於此――“追尋自由”,但這一行為不再是自由的,而是模仿。嬉皮士的叛逆,在外觀上驚人相似:長須長發不剪,墨鏡不摘,黑皮夾克不脫;在精神上,嬉皮士們紛紛求助於東方宗教和毒品;在目的上,追尋到的所謂“自由”,不過是一種複制的心理感受。集大成之體現,是20世紀70年代名作《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中的一段話:“它(哈雷摩托)沒有什麽車窗玻璃在面前阻擋你的視野,腳下飛馳而過的是實實在在的水泥公路,和你走過的土地沒有兩樣。它結結實實地躺在那兒,雖然因為速快而顯得模糊,但是你可以隨時停車,讓那份踏實深深印在你的腦海里。”依靠HOG度過“更年期”時光荏苒,進入1980年代,當年的飛車黨都已老去,哈雷也需要更多的高學歷、高收入群體加入,它怎麽辦?這時,隨著汽車工業大發展和更多娛樂方式的勃興,哈雷似乎不可避免地進入了“更年期”。哈雷如何才能面對社會環境的如此巨大的變革?它想起了“會員俱樂部”這種方式,這就是HOG誕生的背景。值得稱道的是,哈雷俱樂部的組織者從最開始起,就決心不僅僅是建立一個會員交流互動社區,而是決定建立一個“文化聚合體”――不是僅僅通過哈雷文化去吸引粉絲,而是要贊助、激發粉絲一起互動,發動意旨明確、特征鮮明、轟轟烈烈的文化運動。自然,這些活動也要借助社會事件的威力。今天,所有熟悉哈雷的人都明白,正是1983年哈雷成立車友會HOG和1987年5月老兵節HOG組織的“滾雷行動”大遊行,使哈雷在商業拓展和文化渲染上並行不悖。尤其是大遊行活動,發展至今,規模越搞越大,在“9 11”之後,它甚至演變成了美國愛國主義大閱兵。第20屆“滾雷行動”大遊行中,共有10萬輛哈雷摩托車大遊行,組成星條旗的海洋。響徹雲霄的引擎聲中,車手們無論男女,一律黑皮衣,牛仔褲,紮著大花頭巾,一臉以身為美國人而自豪的囂張。更有趣的是,在這個隊伍中,既可能出現反對當下政策的一派,也可能出現支持總統的一派,哈雷在其間毫發無損、左右逢源。因為兩邊都信奉著一個早已似是而非的概念――“自由”,這可是哈雷文化量重要的一道光環。因為信奉自由,所以哈雷騎士在黑皮衣里穿上一件切・格瓦拉頭像的汗衫,是最恰如其分,也頗為常見的裝束。《紐約時報》上,記者在哈瓦那采訪得知,格瓦拉的幼子居然也是一個哈雷車迷。這些HOG的積極措施都在防止哈雷“變老”。甚至到今天,在各種哈雷慶典會場,人們開始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女性車手――盡管為了駕馭大體量哈雷,這群女性顧客的塊頭也不小,而且風吹日曬讓她們滿臉褶子,但比這更重要的是――她們同樣抱有對獨立、自由和夢想的追求。王菲愛上的,可能是哈雷的他剛剛經歷轟動式離婚的李亞鵬,就是HOG的一員。這位略顯拘謹、收斂的明星,並非HOG的核心群體,但卻是哈雷和HOG的標準目標群體。為什麽這麽說?李亞鵬實際上很早就愛上摩托,這是緣於周潤發主演的那部影片――《阿朗的故事》。片中所表現的那種“摩托車騎士”的精神令他非常向往:“那是一種對夢想和自由的執著追求。”年少的他從中得到了很大的啟發。而後來的訪談顯示,哈雷機車對李亞鵬而言,應該更像是一種精神圖騰,是一種能讓他在短暫時間內逃離正統、釋放情感的寄托載體。“哈雷機車代表著一種無拘無束、獨來獨往的形象,一種追求真正自由的精神和勇氣。這種哈雷精神對充滿壓力的演藝事業有深刻的輔助作用。”因此,李亞鵬曾說:感覺開哈雷是一種“令自己完全放松和釋放自己的方式”。靈性、自由的王菲所喜歡的,可能也就是這一刻的李亞鵬。【如何讓一個傳統品牌通過粉絲團得到新生?】1、放下自己,相信顧客傳統品牌領導者經常談到“口碑”,但他們最不信的,卻恰恰是顧客能幫自己創造大規模的推廣和大規模的銷售。問題在於,他們沒有給顧客可以幫自己主動傳播的內容和素材。更核心的是,他們不認為顧客在市場中占有主動性,也不相信基於人文和情感的交流,能激發顧客“自發創造推廣內容”的能量。但是,時代已經變了!2、尋找人、產品和文化的融匯點我們見過太多的“文化營銷”,但如果不是落實到與個人生命體驗、族群文化精神對接的層面,都只能是放空炮,達不到人的心坎上。無論多麽傳統或者多麽偏僻的行業,都可以尋找到真正的人文感動點。這些感動點,必然處於人、產品和文化的融匯點上。你可以不像哈雷機車那樣,成為美國文化的一個標誌,但卻可以聚焦細分領域,制造或應用各式各樣的亞文化分支。粉絲,不會為商業瘋狂,但卻會為人文買單。3、組織,組織,再組織當你痛斥人們精神的空虛和心靈的孤獨,就已經表明他們需要精神的填補和心靈的安慰。因此你必須主動去幫助粉絲建設交流、活動的家園。有時你不需要通過其他渠道建設粉絲團。哈雷車友團各地區分支的主要建設者,是其當地的經銷商――分銷渠道,在賣貨、周轉和配送外,其實可以承擔更多的品牌文化使命。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鄒浩川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700

千萬粉絲級營銷號自述:逃離微博,我如何把成功複制進微信!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31/57529.html

2013年就要過去了,i黑馬很懷念它。這一年發生了很多事,特別是在中國社交網絡領域,微博活躍度持續下降,微信借助“公共賬號”、“朋友圈”成為第一社交網絡,而很多江湖事也在此種世事變遷中產生。竇明亮是最早一批的大號經營者,混跡於微博圈的應該對“竇竇”這個ID不陌生。最頂峰時期,他直接控制1千萬粉絲,間接控制1億粉絲,雖無大名,但紮得很深。隨著微博的衰敗,微信的風行,像竇竇、冷兔、冷笑話精選這樣的草根大號迅速轉戰微信,並推進微博粉絲的遷徙運動。如今,“竇竇”微信粉絲數為35萬,每月固定收入二十萬,消息瀏覽轉化率為80%,成交為60%~70%,“竇竇”也成為南京唯一運營微信賬號粉絲數累計超過100萬的團隊。在南京乍寒的初冬,竇明亮向i黑馬口述了“從微博到微信”的時代變遷。天氣很應景,有人的冬天來了,但是有人的春天很快就要到了。以下為竇明亮口述:拜新浪微博所賜,我們經歷了微營銷的1.0時代的狂歡,當時我們的微博日收入大概是5000元左右。但是如果細心觀察,你會發現,從去年8月開始,無數的新浪微博大號和企業賬號們開始發布這樣的微博:俺們的官方微信賬號公布啦,關註XX微信官方賬號即有機會獲的XXX。與以往博客時代你死我活的遷移戰不同,這次的運動則一片和諧――新浪微博的大號們和企業賬號們紛紛在微博上打出開設微信賬號的廣告,讓微博用戶關註其微信。“竇竇”也是在那時開始轉移的,因為在互聯網界有一個隱形的法則,就是一個產品,如果擁有了1億用戶,就是有價值的,而騰訊官方當時宣布,微信已經擁有3億且粘性很大的用戶,它無疑是一塊價值連城的璞玉,就看怎麽最大化地去挖掘它的價值了。在很多人還沒有真正認識微信可能產生革命性變革時,我便和團隊開始研究怎麽有效地利用微信公共平臺去創造價值。切入O2O市場基於微信平臺,我和團隊做了三個不同類別的賬號:一個是內容號,“微信精選”;第二個是南京本地號,“南京”專門發一些和南京有關的信息;最後一個是個人賬號,即“竇竇”,與微博賬號“竇竇”類似。這三種賬號中能夠盈利的是第二個和第三個,“南京”內容都是基於本土商業、文化等,而且微信只要搜南京,第一個賬號就是我們,由此很多商家會看重這個平臺,做本地化推廣。但是,最賺錢的要數這個獨具匠心的個人賬號“竇竇”了,它的操作方式為,設置一個小女孩形象,並把她打造為草根明星,因為用戶並不希望和冷冰冰的機器溝通,從而基於她每天個人體驗的微信狀態去做電商,售賣的東西大多是南京特產,去年光賣年貨,銷售就達百萬。之所以能以這樣的方式做電商,主要在於微信的魅力。微信都是點對點精準傳遞信息的,可以說微信的兩萬粉絲要比微博的50萬粉絲還要有價值,以此類推,“竇竇”擁有30萬粉絲,完全具有銷售的可能性,一開始我們只是嘗試著做了一下,發現有很多人感興趣,這種興趣不僅僅停留在表面上,而是實實在在地轉化為了訂單,這時候我們就覺得這事兒,靠譜!代運營生意但是僅僅做微信電商,這樣的客單價還是相對來說有點低了。1年後,我們開始思索轉型。我們發現,隨著微信用戶的快速增加,很多企業也希望能夠擁有自己的微信公眾賬號,但是設置專人運營,成本太高,而且並不專業,達不到效果。2012年底,第一家企業找到了我,南京棋院――南京本土的一家圍棋教育機構,學員資源已經有6000人,潛在的家長資源上萬人,他們希望我們來做代運營,第一年維護費用5萬元。如何為企業做代運營,如何讓客戶覺得這5萬元花的值,團隊夜以繼日地花了數月去摸索。的確,代運營不同於玩大號,其中涉及到很多問題,比如交換性的菜單,關鍵詞的應答,客戶關系的管理,內容的編輯等等。我們希望針對每一個客戶不同的需求,來制定相對應的服務。對於這家教育機構而言,如何將課程進行分類並有效互動,如何增強現有資源的黏性,維護與學生家長的關系,並成功實現訂單的轉化是關鍵問題。我們通過“圍棋班的故事”、“微習題精選”等特色欄目,成功實現了讓90%的沈默類用戶持續關註下去,並在3個月不到的時間新增近萬名粉絲。得到第一個客戶認可之後,我們又成功為電信智慧江蘇、桂花鴨、孩子王、青奧會虛擬火炬傳遞等品牌做代運營,在行業內具備了較高的知名度。i黑馬:微信運營的核心是“垂直”。微信比起微博雖然公眾傳播力不足,但是微信抓取的用戶精準、粘性大,具有極高的價值,這也是微信成功的本質。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朱 萍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817

中國三明治專訪:少年商學院的「10萬微信粉絲經濟」 東方愚

http://www.zhanghua.cn/?p=5369

張華的臉上有圓潤的輪廓,笑容親切——在這個時代,能夠從心底笑得出來的媒體人恐怕不多了。

張華也剛離開了媒體,他短暫地去了一趟北京,想在彭博中國完成從平面媒體人到視頻節目製片人的轉型。然而他很快發現事情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與此同時另一件不受控制的事也發生了:他所主持的微信公眾號「少年商學院」(YouthMBA)的粉絲數迅速飛漲,在半年時間裡漲到了四萬,現在已接近十萬人。

這位資深媒體人以筆名「東方愚」從寫評論起家,逐漸成長為商業財富報導者,長期供職於中國最好的新聞類週報《南方週末》,曾經採訪過胡潤百富榜名列前茅的諸多富豪。

2011年他萌生了建一個為「富三代」服務的「少年商學院」的想法,但很快發現定位有問題。「這幫人資源很豐富,想法也很簡單粗暴,想著將孩子送出國門接受教育就行,不需要你為我啟蒙。」張華回憶道。

兩年之後,通過微信平台,「少年商學院」這個品牌迎來了新的內涵。張華發佈經授權的關於歐美學校思維啟蒙和華人家長心得方面的文章極受歡迎,粉絲暴漲。

現在,每個月花4500元,張華在廣州客村立交附近租下了一間小小的辦公室,五六個員工加「創始實習生」在裡面辛勤勞動。窗口望出去便是廣州塔「小蠻腰」,張華詼諧地借用一句流行語說,「敝司雖小,卻也有幾分風景」。

而數步之遙便是由廣州紡織廠廠區改造而成的T.I.T創意園區,在數家頗有風格的時裝設計師門店之間,赫然是如日中天的微信總部所在地,其辦公室門口也立了一塊大牌子,記錄其用戶數增長的里程碑。這個2013年度最令人矚目的互聯網產品催生了無數人的創業夢。

對於10萬名微信訂閱者這個數字,張華說「這只是幻覺。」他想把微信上虛擬的用戶引向更具體的業務對接,12月22日,「少年商學院」舉辦了第一場線下沙龍,和現場的80位家長交流東西方教育理念。

2013年,育兒話題在中國空前火爆,以電視真人秀節目《爸爸去哪兒》為引領,初為人父母的80後知道自己不會再跟隨父輩的育兒方式,卻在新的育兒理念和方法面前莫衷一是。群體的焦慮感和對知識的渴求感一起在空氣中蔓延。

張華同樣是80後,孩子三歲。他正小心翼翼地耕耘著這片充滿機遇和未知的土壤。他為經營「少年商學院」註冊的公司叫「新童年(中國)教育諮詢」,他會啟發多少父母為他們的孩子帶來新的童年呢?

159314836918324544

 

「一般媒體人都是從記者做起,到編輯,再到評論員,專欄作者,而我完全是倒過來的,這樣的經歷有好有不好。」

「倒著走」的媒體人旅程

Q:你是哪一年開始接觸媒體的?

A:2004年。我讀書時的專業一直是國際貿易,只是在校期間愛好寫作,本科在河南財經學院(現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時做過校刊主編,在中國海洋大學讀研究生時,開始給國內的媒體寫時評。

Q:因為什麼機緣進入媒體?

A:如果說最原始「催化劑」的話,是2004年我剛開始打算寫時評時,武漢一份叫做《新週報》的新聞紙誕生,其一位編輯看到我博客後約我寫一篇關於央行加息的評論。我第一次用了「東方愚」這個筆名,沒想到文章做了這張新銳報紙第二期的社論,而第一期的社論是創刊辭。

我深受鼓舞,於是開始了寫作之旅。當時的情形,是週一到週四,每天早上起來找新聞由頭,然後寫一篇千字文。我雖然愛好寫作,但一開始肯定是衝著賺稿費來的。第一個月的稿費加起來有一千多,第二個月有兩千多,第三個月三千……寫了一年的時候,月收入過萬,宿舍裡堆滿了全國各地寄來的樣刊樣報,匯款單一沓一沓地領。

這個時候開始考慮一個問題:我究竟是為了賺稿費還是為以後的職業鋪路?我已經寫了幾百篇文章了,已經太熟悉評論寫作了,雖然觀點上絕不會投誰所好,但知道什麼樣的評論能夠發表並得到關注。那個時候也有一些媒體向我約稿,我隱約感覺自己以後可能會進入媒體圈,那麼寫作最主要的是質,而不是量。於是接下來我改變了思路和方式。選擇給《上海證券報》、《商界》等三五家好一點的財經和商業媒體寫專欄。雖然每個月不再是「萬元戶」,但知名度開始上升。

我正式進入媒體應當說是2006年,先在《南方日報》做財經編輯,2008年開始到《南方週末》做記者,之後又是編輯。在日報的時候工作相對輕鬆,工作之餘,我繼續給財經媒體寫專欄,我個人覺得過去十年寫的最好的評論文章就是在2006年和2007年,現在變得很浮躁了。

因為寫專欄,我得以認識了學界、企業界的不少朋友。譬如有一次寫了一篇橫店集團「重建圓明園」的財經專欄,其負責投融資的副總裁邀請我過去喝茶。還有一次寫了篇經濟學界某現象的評論文章,當天晚上我上夜班,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說自己是吳敬璉。我一開始以為是哪位朋友涮我,想反擊一句「我是厲以寧」,很快聽出真的是吳老。他說在飛機上看到我的那篇文章覺得寫的中肯,最近他出了一套新書想送我。我當時是一個25歲的小年輕,受寵若驚,話都說不出來了。

2008年中的一天,我突然有些空虛了。雖說有那麼點虛名,也受到不少關注。但畢竟沒有去到新聞現場。我想跳槽,於是到樓上的南方週末自薦,隨即成為了其中一員。

Q:在南方週末時一直跟財經人物?

A:機緣巧合,剛進去的時候,胡潤在中國做富豪榜正好第十年。吳曉波老師建議他寫本書總結一把。胡潤有料,有觀點,普通話說的也很好,但中文寫作還是要找位合作者。我被推薦過去。於是有了《胡潤百富榜:中國富豪這十年》一書。

南方週末的不少同事都跟特定的產業或領域,譬如跑地產,跑IT,我呢?因為這本書,我突然覺得,何不就把財經人物當成一個方向。接下來五年,我始終在做財經人物和財富現象的報導和分析。

我覺得自己平常思考會多個角度,性格上不喜歡干別人幹過的事情。這個事情很冒險的,剛開始做人物,不斷垂直在積累,我每個領域都要涉獵,包括地產互聯網,不斷做功課,做外圍採訪,對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當時覺得沒有人去做也是個方向,也沒有特意要跟別人不一樣,沒有特意另闢蹊徑,但是我一直想做一些好玩的事情。

Q:你採訪過這麼多財經人物,有什麼特別的經歷?

A:這五年採寫財經人物,至少深挖了50個企業家,我說的50個不止碰個臉熟。一開始就專門追蹤比較知名的企業家、首富,到後來開始挖掘更多好玩的有趣的財富現象,像是隱形富豪,也會去關注別人沒留意背後有故事可以深挖的,像是當年電子商務創業炒得很熱大家都去報導馬云,但我會去關注電子商務領域的老二老三,那是很少人關注的。

Q:你看過很多企業家的起起伏伏,也見證很多人鋃鐺入獄,這個過程有什麼感覺?

A:主要有兩個緯度,過去五年我寫了三本書,第一本就是剛才提到的與胡潤合作的《中國富豪這十年》,講怎麼創富,講述很多企業家從一個窮小子變成一個富豪,他們企業的經營管理等。第二本書名是《他們比你更焦慮》,不同於第一本書從時間順序講述,而是從內心的世界剖析,比如說焦慮分為幾種,有的是真的焦慮有的是故作焦慮。因為在中國,焦慮其實是一種精神狀態。第三本《荷爾蒙經濟學》寫得是這些企業家們的賢內助,也涉及到家族企業傳承的故事,比如他的兒子非常不想接班,這個企業家非要把他拽過來,這種是最困惑的。

這三本書是一步步從表面上的風光,到企業家內心的焦慮再到他們家族的後院,所以我還是非常有感觸的,五年前第一本書面世的時候黃光裕還是首富,後來因涉嫌賄賂和挪用資金被逮捕,當年2008年的第二富是杜雙華,他是山東日照鋼鐵的一把手,後來山東日照被兼併在當時也鬧得沸沸揚揚。

這些年幾乎每個人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作為職業記者的我曾經是觀察者,透過這三本書的不同主題觀察中國企業家的變遷。實際上最重要的東西是看到內心的東西,看到了每個人背後都有很多焦慮,無奈,有的人家庭可能很多矛盾,包括教育孩子的困擾,其實很崩潰。

我一邊寫,一邊感慨。每個人都是普通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無奈。

Q:有沒有企業家能和你成為某種程度的朋友?

A:很多人問我這個問題。如果說有點私交的話,不到10%吧。在南周這個平台寫人物報導,雖不是為了平衡而平衡,但我們一定是儘量多地呈現人物和事件的多元,我採寫過的50位富豪當中多數人可能會覺得這個記者的水平不錯,但他們內心在不斷提醒自己「得防著點」,哈哈。所謂的朋友,要看你怎麼定義,如果說有點私交,逢年過節互送祝福,遇到困惑會想到找你聊聊,這樣的人大概佔了不到十分之一吧,也就是三五個。

在南方週末寫報導不讓用筆名,所以我是割裂的。有一個「張華」在寫人物報導,有一個「東方愚」在寫人物專欄。我覺得個人品牌比公司品牌更重要,但是這也是相輔相成的。如果你有一個好的個人品牌,再加上良好的平台,那是最好的。

Q:聽說「少年商學院」這個名字你在2011年的時候啟動了,並高價買下youthMBA.com的域名。是什麼契機使然?

logo-3A:我一直跟富人打交道,也接觸了一些富二代。一開始是想做一個針對富人群體的小型俱樂部,就富三代的教育做點事。很快發現這不是我想要的,這些人資源很豐富,想法也很簡單粗暴,覺得國內教育不行,那我把孩子送出國門就行。

另外從南方週末出來的人,身上都會有那麼點小情懷,或者說「文人氣」,覺得我做的事情,希望對更多的人有益、有啟蒙。只圍著富人圈?即使圈得起來,意義到底有多大?

這樣的想法其實有好也有壞。不過不管怎樣,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去做事就是。

 

「我受過媒體的專業訓練知道傳播很廣、點擊率很高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因為我要的是黏性很強的用戶,我要的是忠實的讀者。」

跨界教育:少年商學院的崛起

Q:最終為什麼選擇離開南周,然後到北京做又短暫工作?

A:做了一兩輪記者、編輯、評論和專欄作者等角色後,在媒體呆著的興奮感就開始下降。媒體寫作到第十個年頭,是誰都會有些厭倦。我覺得有兩個選擇可以考慮,一是還做熟悉的事,但形態變一變,延展新空間;第二是創業。我在兩年前當了爹後對兒童教育興趣越來越濃,2013年春節後到美國呆了一段時間,更是覺得這個方向可以做些不一樣的、小而美的事。於是註冊了「少年商學院」微信公眾號(ID:youthMBA),但如果創業的話,怎麼創?!

所以我當時選擇了前者。受到現代傳播董事長邵忠先生的邀請,7月加盟旗下iBloomberg,負責籌劃一檔高檔財經訪談視頻節目。還是與財經人物有關,但形態變了,作業方式也變了。我覺得是個挑戰,可以嘗試。第一季的主持人是馮侖,他老人家也答應了,與他對談的王長田等頭幾位嘉賓,也確定得差不多了,但馮老師因為萬通「立體城市」的項目,忙得不可開交,時間很難抽出來。而這個時候,少年商學院微信訂戶,靠自然增長,竟然達到了三萬人。我又一次備受鼓舞。加上我的家安在廣州,想念太太和孩子,索性於9月底返回廣州,決定創業。

Q:那個時候,「少年商學院」的微信已經慢慢做起來了?

A:在北京的三個月,我看到訂閱量的慢慢積累,到九月份已經到了三萬用戶,表面上看到的是用戶的增長,背後其實是一種交流。雖然之前沒做過教育,但工作之餘慢慢地開始關注,發現很多人的訴求,在國內還是比較少人關注歐美國家的文化教育。訂閱少年商學院的這些人群有固定的特徵,他們的訴求也是相同的。這時候我覺得可以做點事情,所以微信的訂閱量上漲給了我一點信心。但我肯定不是只拿著微信去創業的。

9月份在虎嗅網發表的一篇文章《少年商學院的訂戶是如何過3萬的》給我最大的貢獻就是三個月之內訂閱量多了一萬人,那也是過去9個月以來唯一的一次用戶大量上漲,很多企業後來問我怎麼做微信的營銷推廣,其實我哪有時間做推廣。

自從8月份通過微信後台的數據統計,我發現這個工具很便利讓你知道你做到了什麼,但微信只是個工具必須有專業素養幫你提煉背後的商機。我受過媒體人的專業訓練知道傳播很廣點擊率很高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因為我要的是黏性很強的用戶,我要的是忠實的讀者。我們的賬戶曾經發表過一篇《中國教育是最大的假冒偽劣品》得到了很高的點擊率轉載率,當時這篇文章傳閱量很廣,但是我們知道這是篇口水文章。所以單純在互聯網,單純為了微信做微信的人,很容易就拉不回來了。

對我來說,11月1號創立的新公司「新童年」,這個新旅程真的帶給我很奇妙的感覺。我一直是個很細心的人,從高中開始記日記,不會每天都寫,但是兩三天會寫一篇,記下對我影響最深的事和人,這樣會引發我的思考,而以前思考的東西也會帶來新的碰撞。所以所有的經歷都不會白費。這個月幾乎每天都有一些收穫,都有一些延伸,去探索。

Q:少年商學院的目標和核心是什麼?好像大家還不是很清楚。

A: 肯定不是財商教育。哈哈。中國人一般會把「商學院」理解為經商、理財。其實商學更是一種思維方式,一種邏輯方法。現在的少年商學院微信所分享的,皆為兒童人文教育方面的內容。它的兩個標籤,一是全球視野,其中以歐美為主,給中國的家長提供故事化、顧問式、可借鑑的國際化人文教育資訊、內容和服務。二是跨學科。譬如一枚硬幣,既可以做經濟學的角度講給孩子,還可以從歷史、藝術、社會等角度,兩兩交叉進行再解讀,加上一些歐美的創意思維訓練方法,會讓孩子的視野和思維得到拓展。在孩子眼中,世界本就應當是多元的、無限延展的。

我們把自己形容為一座橋,將歐美的人文教育理念,以故事化和顧問式的方法,通過改造、融合,嫁接到中國孩子的教育上。如果說目標的話,我們的目標就是給國內的家長給孩子觸手可及的國際化教育,讓孩子愛上學習愛上生活。我們會有系列在線產品,和線下教育產品。我們是一家智庫機構,未來我們可能會針對企業客戶開發一些產品。

我沒有把自己定位成教育培訓機構,我一直希望做成跨財經、媒體和教育的跨界智庫,不一定針對普通的終端用戶產生服務。

Q:少年商學院服務人群的年齡定位是怎麼來的?

A: 我一開始就把受眾外延化,現在的主要受眾是家裡孩子5歲到15歲的中產家庭,家庭平均年收入在30萬以上。這個數據是做過調研的,前期我們在微信做調研,包括推送內容的時候話題設置希望訂閱者回覆相關問題,包括「你的孩子多大,有多少個孩子」等等。我拋棄了早教這一塊市場,因為年齡太小的孩子及家長可能無法理解我們的理念和產品,其次上了中學之後時間不太多,這部分孩子的家長也不是我們的主要受眾。所以一開始我想服務的受眾就是幼兒園和小學的學生及家長。現在的微信訂戶當中,65%為女性。不過最近我們的調研結果顯示,受眾當中,有20%的家長的孩子在讀中學,這個數字比我們預想的要高。

Q:你是如何推廣微信的?傳統媒體人運營微信的優劣勢是什麼?

A:我沒有做過任何推廣。如果非要說「推廣」的話,就是剛才提到的9月份在虎嗅、鈦媒體等科技博客寫過談微信運營心得的文章。我把後台的數據全部公開。從訂戶數量,到每日新增人數,到圖文閱讀量,到轉發量,以及用戶地區分佈等屬性等。

我覺得對微信訂閱號來說,做好內容是不二的法寶。其實少年商學院微信雖說十個月積累了近十萬訂戶,但從0到1萬,是用了五個月的時間的。在傳統媒體受過專業訓練,相對而言,生產的內容的品質會好一些。另外就是,讓你知道傳播很廣、點擊率很高的不一定是你想要的,因為我真正需要的是黏性強的用戶。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絕不是割裂的。我其實一直覺得硬要用「新」和「舊」來區分事物是非常不妥當的。最可怕的其實是思維的陳舊與僵化。

還有一個和在媒體寫作不同的是,教育是垂直的服務性行業,你提供好的內容,讀者希望從中得到價值,一個學習方法或教育方法,最好馬上能夠借鑑甚至模仿,用到孩子身上。這和大眾媒體的受眾希望從媒體內容中得到的價值是非常不同的。

QQ图片20131226175524
      少年商學院微信公眾號當前關注人數

11月份时微信每天阅读量
      11月份時微信每天閱讀量

Q:我注意到你們一般都是早上六七點發文章?

A:最主要還是規律。最近有團隊,可以值班定期發,前期我們試過早上,中午甚至晚上發文章。一開始公眾號試運行,最初的5000人是最忠實的讀者我做了個調研,畫了數據表,發現60%的讀者選擇早上閱讀文章。微信最大的讀者高峰是早上7、8點上班的時候,第二個高峰是晚上十點,第三個是中午十二點吃中飯的時候稍微多點,所以要尊重規律。但是現在公眾訂閱號基本都是早上發,誰是最後一個發文章誰就能停留在公眾訂閱號板塊的最上方,往往留在最後發的也最多人讀。

所以你要麼避開高峰,要麼你有足夠的自信即使早上這麼多公眾號發文章你的讀者也會看你的內容,現在這個自信我慢慢積累起來了。

我每天都在公開我們的用戶訂閱量,很多人覺得我的數據不可置信,微信公眾平台一篇文章的打開率在20%-30%算是不錯的,對我來說,我有近10萬號訂閱者,如果按一天30%的打開率,就有三萬人次的閱讀量。

我的圖文轉換率還有用戶的閱讀量一般在6、7萬,還有一天達到11萬。這說明有60%-70%的閱讀量是在歷史文章中誕生的,我只要保證一週平均有一篇文章傳播量在100%,其他文章在20%-35%左右,內容就足夠好了,而且可以通過提取往期文章為循環。

訂閱號的訂閱者其實還不是我們的用戶,我更願意稱為我們的關注者(Follower)會比較好。要從關注者(嚴格來說還是讀者)轉化為你的客戶,我們是一個垂直的領域,讀者黏性強的話有轉換成用戶的可能,但中間還有很長的轉化過程,這是我們要做的,沒有這麼樂觀。

“最猛的一天”
「最猛的一天」

Q:你們是否已建立起海外作者組織的機制?

A:少年商學院微信的一個特色,就是所有文章都獲得授權。我自己是一個寫作者,所以從一開始這就是常識。現在我們自己建立聯繫的作者有幾十位,而主動找過來,想給我們投稿,或成為專欄作者的朋友(海外華人和海歸為主)每週都有。但我們到今天還沒有建立系統性的海外作者機制。

最主要的一個原因,還是國內對知識產權的不尊重。現在微信上,天下文章一大抄。我們已經發現了許許多多個微信公號,在抄我們的文章,來源不註明,甚至作者名也省去了。如果我花大精力去約稿,去做專題,可能事倍功半。所以現在我們這些作者,我請他們儘可能不增加自己負擔的情況下,提供乾貨多的文章,譬如孩子在上實踐課的時候他直接拍照發給我,或是把當天的日記發給我。

我的計劃是,2014年我們的電子雜誌、APP等多平台都上線時,我們的海外作者組織正式成立。多平台,或多或少,能夠形成一個自我保護的屏障。這個組織會有兩個方向的嘗試。一是成為專欄作者,二是成為我們不久將來的會員之教育顧問。

Q:現在教育類公眾微信很多,少年商學院的內容如何差異化?

A:我背後有一個邏輯,少年商學院有五個關鍵詞:獨立、好奇、未來公民、勇敢、快樂,就是我們的文章內核是這個。還有五個關鍵詞:科技、人文、溝通、拓展等,把文章欄目化。明的暗的分別五個關鍵詞。還有一個邏輯我希望是跨學科的,為什麼孩子能夠畫出怪獸大人不可以,這個話題表面是關於繪畫,但背後還有另一個方面的很多內容可以挖掘,我希望每篇文章都是這個領域這個方向,但又能夠超出具體闡述的這個方向。

DSC_5902

 

「商業模式對我來說,無非是自己做產品,還是成為一個平台。我們很可能成為後者,讓這個池子越來越大,然後借力打力。」

 摸索中的商業模式

Q:不能免俗地談到商業模式這個問題。

A:很多人知道我要創業的時候大都問我兩句話:「拿到投資了嗎?商業模式是什麼?」我的回答是:「第一,沒拿到投資就不能創業嗎?第二,商業模式是干出來的,而不是想出來的。」

談商業模式,先談產品。我想做一些「傻」的事情。之所以說「傻」,是因為一家創業公司不想著賺錢,而只惦記著理想。2014年,我會推出一系列在線內容產品,除微信以外還會有電子雜誌、APP、視頻公開課等,所有這些形態的內容、資訊和服務都是干貨十足,並且全部免費!線下,我們繼第一站廣州後,會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以及二線城市繼續舉辦高品質的分享沙龍,沙龍會成為常態,最重要的是每一場都免費。

第一次线下沙龙,从线上走到线下还是很有符号意义的

第一次线下沙龙
      第一次線下沙龍,從線上走到線下還是很有符號意義的

我們是NGO嗎?當然不是。但我覺得在這個時代,如果你真正能夠解決人的實際問題,牛奶和面包都會有的。我們會成立youthMBA俱樂部,招募付費會員,提供一些專屬的線下和線下服務與產品。

那到底是做平台還是做垂直的產品呢?我們未來是朝向平台的方向去的。與培養孩子獨立、好奇、未來公民品質的人和企業一起,真正為萬千糾結的中國家長分憂。但此之前,我需要有一兩款垂直的小而精緻的教育產品,它的主要作用是幫助我瞭解這個市場。否則我們總感覺吊在空中,不夠接地氣。

Q:線下活動這個領域很多教育機構在做,少年商學院怎麼培養出自己的特色?

A:我的一位合夥人在斯坦福大學旁的一所中學當過老師。我們現在正從硅谷引進一個無論從形式還是內容上都具有顛覆性的青少年創意思維工作坊的項目。我們線下針對孩子的活動,就會以此為主。每次都有不同的topic。而針對家長的線下活動,我們一方面自己邀請嘉賓,另一方面,更重要地,我們許許多多微信讀者就是非常好的分享嘉賓人選。12月在廣州的線下沙龍證明了這一點,參加沙龍的朋友當中,多為家長,但也有幼兒園、小學老師等等,還有教育機構希望與我們合作開展沙龍。總之我們從沒把自己定位成一事實上的教育培訓機構,而是一家跨教育、媒體和商學的社區式智庫機構。

Q:創業至今碰到什麼困難麼?

A:困難還沒有真正到來。如果要說困難,無非兩種,經常有人說,你們做的這個東西沒人做過?為什麼沒人做,肯定是這個不好做,看起來比較理想化、不能產生經濟效益。這一點我們沒有太在意。因為過去十年是課外輔導班和的十年,未來十年,一定是東西方教育真正融合和具象化的十年。現在的這一代家長與你們同齡,他們的分辨能力也越來越強,好產品好服務一定會被發現。再說我也沒有想著一開始賺多少錢。我希望自己理想,但不理想化。我還沒有真正把產品推向市場,去驗證商業模式是否可行,因此困難還沒有來。第二個困難還是家庭和創業的平衡。事實上我現在投入的精力不比在北京分隔兩地的少,我現在無非就是每天都能回家,但加起來陪家人的時間並不多。

Q:創業不易,家裡人都支持你吧?

A:是的。包括我之前去北京,很多人覺得當時我去北京留下老婆孩子在廣州,一定是因為待遇高或我執意去。事實上,我一直很猶豫的,是我太太鼓勵我去追求自己喜歡的東西。當我回來創業的時候,她也是很支持我的。我很感激她。

Q:當父親的感悟如何,怎麼看待父親這個角色?

A:我在兒子1歲生日的時候寫了一篇文章,叫做《兒子小報一年裡教給我的十件事》。今年他兩歲時,我又寫了一篇文章,這和我十幾年一直有著日記的習慣一脈相承。我會堅持寫下去. 我認為無論如何都要多花時間陪他,包括在北京的時候我經常回來,我們分享過一篇文章,作者認為孩子長大後財富多少取決於早期爸爸跟他聊天的多少。當父親是個體驗,有了孩子就像創業一樣需要不斷摸索。我覺得孩子是上天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我們能夠從孩子身上學到太多東西了。

Q:有了孩子之後最大的改變?

A:學會做減法。心態也變得更平和,說實話我是個很急躁的人,但現在覺得我可以慢一點,做一個精緻的東西,可以拋棄一些東西,這跟生了孩子有很大關係,慢慢就明確方向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288

草根的逆襲!怎樣能有6億粉絲?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07/57718.html

在互聯網上,有一群和大佬完全不一樣的人,一群真正的草根。雖然他們在江湖上無名無萬,但卻個個身藏絕技,動輒掌握數百萬粉絲,有的甚至幾千萬上億。這群神秘牛人在“社會化營銷”中扮演了重要作用。但是即便是最牛的公關公司,都可能從來不知道他們到底在把廣告費付給具體的誰。而更讓人好奇的是,他們是如何獲得這麽多粉絲的?跟著i黑馬來看一下。什麽是"牛微"?微博粉絲100萬、微信訂閱20萬是最低門檻。從滿足這個條件的報名參加的1000多人中,籌委會說他們挑選了最有影響力的100多人(粉絲加在一起達6億)。這個神秘百人會 - 牛微聯盟 - 從全國各地飛抵上海,齊聚自貿區,開兩天閉門會議,共商如何最大化這6億粉絲的商業價值。“牛微聯盟”有多牛?成立大會上有一個環節,主持人邀請了一些只在傳說中聽過的“草根大號”上臺分享。臺上站了七個人,這七個人從左到右依次分享了自己的“絕技”:第一個人能不花錢把一條視頻推到優酷視頻的前兩名;第二個人擁有很多非常特殊的QQ號,加一起價值3000萬元人民幣;第三個人私人微信通訊錄好友(不是公共號)63萬;第四個人坐擁1000萬騰迅微博聽眾;第五個人擁有全球200多個地方的粉絲會;第六個人看似柔弱小女子,但QQ空間人氣到達6億;第七個人微信公共號最多時達2000多萬訂閱用戶。我腦海里浮現四個字:華山論劍!組委會都是從哪里找到這群“我從來沒有聽說過的牛人”的呢?一家傳統媒體的代表禁不住感嘆,100人,6億粉絲,齊聚自貿區,這必將成為中國移動互聯網史上的重要事件。真不容易。楊冪就算有1億粉絲,我都不驚嘆。她本來就很有名,微博微信,不過是她聚攏粉絲的工具。粉絲數量的多少,只是管理效率的問題。但是這些站在臺上的草根大號們,他們毫無名氣,更沒有後臺,從零做到上千萬,真不容易。“牛微聯盟”發起人周群超的分享讓我更是感觸:無它,唯勤奮爾。周群超自己管理了100多個微博賬號,最小的賬號也有幾十萬粉絲,加在一起粉絲共有3000多萬。他說,他每天要花10多小時的時間,不斷收集整理有趣的內容,分享給他的聽眾。如果有一天沒有分享,就會有人給他留言:都十點了,怎麽還沒有發內容呢?你不發我們就不睡覺了!就是靠著他非常勤奮地服務這些粉絲,才能從最一開始的零,慢慢積累到今天的3000萬。每天十小時,一個人,服務粉絲3000萬。他們的商業模式很簡單:1)找到一個定位;2)專註經營內容;3)慢慢積累粉絲;4)承接廣告盈利。雖然說這6億粉絲必然有很多重複,但是去重之後的覆蓋面,也相當可觀。好的時候,一個新浪微博百萬粉絲的大號,能收入每月10萬。差的時候,一個10萬粉絲的騰訊微博號每條廣告只能得10元。他們普遍不善言辭,是典型的宅男、宅女。他們可以來自最偏遠最落後的西部山區,只要有一臺電腦,就可以默默耕耘,等待收獲。運營這些賬號,僅僅默默耕耘還是不夠的。他們所有人都是“寄生”在微博、微信上的草根。微博、微信任何一點點的政策調整,如果被他們迅速能抓到一個機會,就可能一夜之間瘋狂漲粉,但也很可能第二天醒來,被瘋狂掉粉,或者封掉賬號。各種變化,就像野火一樣不斷燃燒這片草原,等野火過後,草根們就在夾縫中尋找新的機會探出頭來,繼續耕耘。這就是草根的力量。面對他們,我新浪微博、騰訊微博、微信加一起才140萬左右的粉絲,不值一提。敏銳、勤奮,成就他們的生命力。但是,這種微博、微信上很獨特的“草根大號”現象,將何去何從?他們會慢慢正規化,成為社會化營銷的主體嗎?他們會慢慢從複制粘貼,成為原創自媒體嗎?他們能承擔起傳統企業擁抱互聯網大潮下,幫助企業運營“粉絲經濟”的中堅力量嗎?具體來說,他們能幫那些傳統企業,我提供咨詢服務的客戶,貢獻多大價值呢?我在我的分享里對大家說:你們最大的競爭力,不是粉絲的數量,而是運營力。這種因為草根出身,所以唯有從用戶出發的能力,是未來C2B模式中的稀缺能力。聚沙可以成塔,一群牛人聚在一起,在遵守中國法律的前提下,好好運營,一定能為傳統企業互聯網化,做出可觀的貢獻,並因此獲益。這次探訪,讓我更加深信:高手在民間,而一切神奇,都來自不懈的耕耘。請服務好這6億粉絲,這是一切的本源。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劉潤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609

愛瘦身、愛酒窩 一年擄獲數十萬粉絲 把客戶當神 新秀網站「愛」的吸金術

2014-02-10  TWM
 
 

 

iFit在臉書上提供深入淺出的瘦身減肥圖文資訊,快速累積粉絲;iCheers是葡萄酒專業網站,提供完整、多樣的葡萄酒資料庫。這兩個網站,提供有價值的資訊內容,也有快速專業且貼心的服務,成為新的網站經營成功模式。

撰文‧許瓊文

在智慧型手機、行動上網的推波助瀾下,愈來愈多商業模式出現;但是,想要在網路上找到賺錢利基,卻不容易。尤其網路廣告被大型入口網站獨攬,單純提供內容服務的「內容網站」一度被宣告失敗。然而,這兩、三年,陸續出現一些小而美的內容網站,靠著新穎的經營模式,成功突破賺不到錢的魔咒。

iCheers與iFit正是兩個不同獲利模式的成功案例。

在沒有明星加持下,iFit成立不到一個月,臉書粉絲突破十五萬人次,才一年多的時間,iFit就成為台灣最大的減肥瘦身社群,擁有將近四十五萬的粉絲數,對比台灣最大女性購物網站PayEasy四十二萬粉絲數,iFit的成長相當驚人。

瘦身網站iFit

一天三篇文章 維持熱度創辦這個網站的是一對年輕夫妻,七十六年次的艾莉絲(本名陳韻如),以及她的先生、七十二年次的謝銘元。事實上,iFit都不是他們的第一次創業,謝銘元的另一個身份,是知名財經部落格「法意」的全球財經寫手「艾克斯」。而陳韻如在大學時期就曾經自己創業,以可愛的圖文方式製作教材。

iFit的成立,正是因為陳韻如將她過去的減肥甘苦,在臉書團上成立粉絲頁,分享她在減肥過程中,學到的正確觀念。「減肥,這個話題是永遠不會退流行的。」陳韻如說。

陳韻如更用她過去的專長,以可愛的圖文方式,提供減肥方法,這讓iFit跟很多減肥瘦身網站或雜誌很不一樣。「一般的減肥、健康資訊,通常是找醫師、營養師等,但是專家都講得太難了,讀者很難懂,我們自創這些圖文內容,粉絲一看就懂。」社群網站要暴紅並不難,但是維持粉絲的熱度並不容易。陳韻如堅持每天都要自製出一到三篇文章,主題包括瘦身食譜、瘦身方法以及錯誤減肥的迷思,例如,想要瘦肚子總認為要做仰臥起坐,但事實上是錯誤的,iFit會提供正確的瘦肚子運動方式,而且是圖文並茂,把複雜的概念用圖像呈現。

自行研發產品 發起團購此外,面對廣大粉絲詢問,陳韻如幾乎都會耐心回覆,「你上去看我們的回容,每一則都是專人親自回覆,而且不是複製貼上的罐頭回答,甚至有粉絲問我們,中午吃了麻辣鍋,晚上應該吃什麼,熱量才不會超過?我們也都會仔細給予建議,甚至同事也會熱情地討論起來。」陳韻如以及辦公室的十幾位員工,幾乎都是瘦身減肥的狂熱份子。

漸漸地,陳韻如以專業的瘦身達人,甚至出書《可不可以吃不胖》,衝上新書排行榜。此外,陳韻如也大膽的跨入自製研發產品,並發起團購。

「因為有龐大的四十五萬粉絲,以及長久建立的信賴關係,」陳韻如相信替消費者篩選出真正好用、有效的產品,是可以被粉絲接受的。在粉絲團上線一開始,陳韻如就推出讓她自己成功瘦身的室內腳踏車,至今已賣出超過五千台。

陳韻如與謝銘元更積極地投入健康、美味的「沖泡粥」研發,並與營養師討論,找出最好的配方。「起因是因為讀者寫信來問,市面上哪一款沖泡粥比較健康,我們吃過所有的產品發現不夠好,乾脆自己研發。」就因為這樣,二○一三年iFit陸續推出「果乾」、「蒟蒻湯麵」等團購商品,雖然價格比市面上偏高,但很受粉絲喜愛。以果乾來看,陳韻如不惜成本用整顆完整的鳳梨,沒有任何添加物,直接乾燥做成果乾,食材成本就佔售價四成,一般果乾只有二到三成。

「這些年輕人很理想化,雖然利潤比一般少,但是品質很好。」與iFit共同開發菇菇粥的廠商微卡李佳蓁說。

達摩行銷創辦人許景泰說,一般以廣告收入為主的純內容網站,前三年營業額在百萬元,就屬表現不錯的。iFit自己研發生產,自行銷售產品的獲利模式,成立一年多就有三十種品項,達到六千萬元營業額,讓外界都相當看好,「利潤其實不高,但是我們看到市場的需求。」謝銘元樂觀地說,今年會有高達一百項商品,營收數字也相當可期。

葡萄酒網站iCheers

一天創二十萬元營業額

過年期間,如果想要跟朋友、家人小酌慶祝,該如何挑選適合的酒?接下來的西洋情人節,想要與情人一起度過浪漫的晚餐,吃牛排大餐該配哪支酒不會出錯呢?這些問題在iCheers網站上,都可以在點幾下滑鼠後獲得解答。

iCheers並非是台灣第一個葡萄酒網站,但僅成立一年多的iCheers,現在一天已經可以創造二十萬元營業額,是目前台灣品項最多的葡萄酒網站。

從網站成立第一天開始上班的「頭號員工」劉學涵說,「我們網站十多位員工,每個人都有上過專業的葡萄酒認證課程,甚至有品酒師的執照。」也因此,網站上的每一支酒都是經過專家的精挑細選,提供最佳食物、場合的搭配建議。

要說品項最多,iCheers因為不像其他酒類相關網站或通路,大多只銷售自己代理進口的酒,「iCheers是一個平台,資料庫應該要最完整,而且公正客觀。」總經理常效宇說。到目前為止,iCheers與全台灣幾乎所有大小葡萄酒商,總計五十家到六十家代理商都有往來,有超過三千支葡萄酒在網站上銷售,對比一般實體通路,一家店最多五十到一百種酒,iCheers更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今年品項將再增加一倍,達六千支以上。

在新北市永和區的辦公室,iCheers有一整層的專業酒窖,專門存放葡萄酒,以十五~十八度C的溫度,並且將濕度保持在七○至八○%,「這是葡萄酒最佳的保存溫、濕度,因為跟真正酒窖裡的環境是一樣的,而且全程低溫配送。」iCheers總監林孝恂說。

iCheers以專業打響名聲,雖然在開站的第一天,只有五家代理商、十一款酒在網站上,但仍秉持著專業服務,iCheers的網站編輯潘芸芝負責將每一支酒的基本資料、特性、口味,甚至來自哪個產地、哪個酒莊,以及酒莊的故事全部都系統化整理,放在網站上,讓會員們在網路上看。

因為消費者通常對於酒並不熟悉,進到專門銷售酒的店裡,只能「任人宰割」,「到底有沒有買貴了,這支酒有什麼味道,適合什麼樣的場合。」林孝恂說,我們可以提供協助。

甚至有會員直接寫信進來詢問不同問題,iCheers的團隊每一封都會認真仔細的回覆,從婚宴喜慶到約會送禮,各種場合需求,網站上都會提供參考建議,「讓大家可以一站購足,不只買到適合的酒,也學到正確的知識。」林孝恂說。

提供客服電話 抓住顧客iCheers目前最大的挑戰,在於法規規定酒類等產品是不能透過電子商務的方式銷售。

「為了遵守法令,我們提供會員可以直接打電話進來,或透過email的方式,與我們的客服直接溝通。」常效宇坦言,這對於電子商務來說是一大障礙,因為消費者無法一氣呵成地完成購物,可能中途變心。

但是也正因為如此,iCheers更重視每一位顧客,總是提供更多更貼心的服務,「我們會為了顧客想喝某一支酒,但是台灣買不到,想盡辦法幫他買。」林孝恂說。

許景泰也觀察,服務這群對葡萄酒有興趣的網友們,除了有深厚的葡萄酒知識外,也要提供貼心服務,才能創造更多的「回客率」,成為網站的死忠粉絲,持續性消費。

目前會員數有三十萬人,且iCheers的回客率非常高,幾乎達七成比率,加上平均客單價有二千五百元到三千元不等,今年的營收可望倍數成長,常效宇說。

無論是iCheers或是iFit,都在免費的網站內容,建立了高度的專業,並能以簡單詼諧的方式讓網友理解,產生信賴感。有了龐大的粉絲會員支持,就看經營者能不能繼續維持專業,才能把越來越多的粉絲、會員數字轉變成為實際的銷售數字。

愛瘦身(iFit)

成立:2012年7月

創辦人:謝銘元、陳韻如

資本額:500萬元

主要業務:瘦身網站、臉書粉絲團、電子商務

去年營收:6000萬元

員工:20人

iFit與iCheers的創意煉金術

1.自創可愛圖文

有別於一般減肥網站,iFit自創可愛圖文,吸引大量粉絲。

2.客制化服務

針對粉絲的留言詢問,一定在一天之內回答。

3.專業打響名聲

iCheers提供每支葡萄酒完整的生產資訊,讓網友搜尋。

愛酒窩(iCheers)成立時間:2012年5月

總經理:常效宇

資本額:1300萬元

主要業務:葡萄酒網站資料庫、電子商務

去年營收:7000萬元

員工人數:12人

打造賺錢網站不可忽視的3個創新點子達摩行銷創辦人許景泰,觀察近一年來表現出色的網站,大致上歸納出三點,新的網站應該要具備的特點。

熱門話題:未來的網站趨勢會朝向「小而美」形態發展,「以iCheers(愛酒窩)、iCook(愛料理)以及iFit(愛瘦身)等三個『愛』系列的網站來看,都不約而同選擇了一個特殊但永遠熱門的領域:料理、葡萄酒、瘦身。」圖文並茂:新形態的網站想要成功,產製的「內容」是關鍵。這些內容必須經過「篩選」、「重製」,要能深入淺出,甚至圖文並茂,而不是只把文章轉貼在網站、臉書上。例如,iCheers把葡萄酒訊息經過整理,建立成完整的資料庫,就像是葡萄酒界的「博客來」或是「亞馬遜」。iFit會把複雜的減肥健康資訊,轉化成簡單易懂的圖文,且切中讀者的心。

無論是把複雜資訊轉化成資料庫,讓會員容易檢索,或是把健康資訊消化成可愛的圖文吸引粉絲,許景泰認為這些網站還有個共通點,「就是把客戶當『神』在伺候。」貼心互動:許景泰觀察,這些成功網站都有個共通點:提供網友、粉絲即時的互動回應。同樣也是最近興起的熱門網站「新手媽咪諮詢站」,就提供了客服電話、信箱,對於網友們五花八門的各種問題,詳細地提供解答,這就是許景泰說的,把客戶當「神」。

「這些新形態網站提供了專業且快速貼心的回覆,與會員或粉絲建立互動,產生信任基礎,才能有足夠的能量轉化為商機。」許景泰點出新形態網站重要的成功之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092

如何打造1000個鐵桿粉絲?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315/59539.html

【正文】長尾對於兩類人來說是非常好的事:一些幸運的聚合商,如亞馬遜和Netflix,以及60億消費者。我認為兩者相比,消費者從無限的利基市場所蘊藏的財富中獲得了更多的回報。

但是對於創作者來說,長尾無疑令人喜憂參半。在這個公式中,獨立藝術家、製作人、發明家和製造者,都被忽略了。長尾並沒有大幅提高創作者作品的銷量,反而加劇了競爭和無休止的降價壓力。除非藝術家能夠成為其他藝術家作品的大型聚合商,否則,長尾並不能讓他們擺脫默默無聞、銷量疲弱的困境。

除了創造出轟動的作品,藝術家還能靠什麼逃離長尾呢?

一個辦法是,找到1000名鐵桿粉絲。有些藝術家雖然沒這麼說,但已經發現了這條出路,我認為值得試著正式把它提出來。簡單來說,一千鐵桿粉絲的要點便是:

創作者,如藝術家、音樂家、攝影師、工匠、演員、動畫師、設計師、視頻製作者,或者作家——換言之,也就是任何創作藝術作品的人——只需擁有1000名鐵桿粉絲便能餬口。

這裡,鐵桿粉絲是指,無論你創造出什麼作品,他(她)都願意付費購買。他們願意驅車200英里來聽你唱歌。即便手上已經有了你的低清版作品,他們仍願意去購買重新發行的超豪華高清版套裝。他們會在谷歌快訊裡添加你的名字,時刻關注與你有關的信息。他們會收藏售賣你的絕版作品eBay頁面。他們參加你的首場演出。他們購買你的作品,要你在上面簽名。他們購買與你相關的T恤、馬克杯和帽子。他們迫不及待要欣賞你的下一部作品。他們就是鐵桿粉絲。

要想提高銷量,脫離長尾的扁平線區域,你需要直接與鐵桿粉絲建立聯繫。也就是說,你需要將1000名一般粉絲轉變為1000名鐵桿粉絲。

保守假設,鐵桿粉絲每年會用一天的工資來支持你的工作。這裡,「一天的工資」是一個平均值,因為最鐵桿的粉絲肯定會遠遠比這花得更多。再假設每個鐵桿粉絲每天在你身上消費100美元。如果你有1000名粉絲,那麼每年就有10萬美元的收益,減去一些適度的開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足夠過活。

一千是一個可能實現的數目。如果每天增加一名粉絲,從零到一千,也只需三年。鐵桿粉絲法是可行的。取悅鐵桿粉絲令人心情愉快、精力充沛。它能通過物質回報,讓藝術家保持真實,專注於自己工作的獨特之處,即鐵桿粉絲所欣賞的品質。

關鍵的難題在於,你必須與這1000名鐵桿粉絲保持直接聯繫。他們會直接支持你。他們也許來參加你的居家音樂會,或者在你的網站上購買DVD,又或者從Pictopia上購買你拍攝的照片。你要儘可能地保留粉絲對你的全部經濟支持。你也能從這種直接反饋和喜愛中獲益。

網絡連接技術和小規模製造技術讓這種圈子成為可能。博客和RSS讓新聞、創作者活動預告或新作品逐漸傳播開來。網站上展示著你的過往作品、你的履歷檔案和相關商品目錄。Diskmakers、Blurb、快速成型機商店、MySpace、Facebook,以及整個數字世界一同襲來,使得人們能夠快速、容易且低成本地進行小批量複製和傳播。現在,你無需100萬個粉絲才有理由創造新作品。1000就已足夠。

這一小群死忠粉絲足以讓你養活自己,在他們的外圍是一般粉絲。一般粉絲不會購買你的一切作品,可能也不會尋求和你直接接觸,但他們會購買你創作的大部分作品。在培養鐵桿粉絲的過程中,你也能發展一般粉絲。擁有一批新的鐵桿粉絲,也就意味著你又收穫了更多的一般粉絲。如果繼續下去,你可能真的能夠擁有數百萬粉絲,並且大獲成功。在我看來,創作者都希望擁有百萬粉絲。

不過,這個策略的要點在於,你無需大獲成功也能生存下去。你無需躋身暢銷創作者之列也能逃離長尾。這是一個中間狀態,離尾巴不太遠,但至少能夠養活自己。這種中間狀態就叫做「一千鐵桿粉絲」。它是藝術家的備選目標。

出生在數字媒介時代的年輕藝術家,除了成為明星,還有另一條路可走;創造出長尾的科學技術,也同時使這樣一條路成為可能。他們不用努力嘗試去達到幾乎不可能高度——白金銷量、暢銷大片和名人地位;相反,他們可以將目標定為與一千鐵桿粉絲建立直接聯繫。這是更為理智的目標。你能夠養活自己,而不是發財。圍繞著你的並非一時的狂熱迷戀,而是鐵桿粉絲。而且這一目標更可能實現。

一些注意事項:1000個直接鐵桿粉絲僅針對單個人,即單人表演藝術家。那麼二人組合、四人組合或電影團隊呢?顯然,他們需要更多粉絲。不過,你所需的額外粉絲與創作團隊規模的增長程度呈正比。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團隊規模擴大了33%,那你就只需多加33%的粉絲。這種線性增長不同於數字世界中許多事物的指數級膨脹速度。如果鐵桿粉絲網絡遵循標準的網絡效應法則,並以粉絲數量的平方數值保持增長,那我也不會感到驚訝。因為鐵桿粉絲之間能夠互相聯繫,他們將更樂意提高對偶像作品的平均消費。因此,雖然團隊中藝術家的增加將導致需要更多鐵桿粉絲,但是它並不呈爆炸式增長,而是成比例地緩慢上漲。

更重要的一條警示:並非所有藝術家生來就適合或願意培養粉絲。許多音樂家只想做音樂,有些攝影師只想拍攝,一些畫家一心只想畫畫,他們不想與粉絲打交道,尤其是鐵桿粉絲。對於這些創作者來說,他們需要一位經紀人、經理人、管理者、代理人,或畫商——也就是幫助他們管理粉絲的人。儘管如此,他們仍然能以一千鐵桿粉絲為中間目標。只不過需要與人合作。

第三點提示:直接建立聯繫的粉絲是最好的。餬口所需的鐵桿粉絲數量會間接地迅速壯大,但不會無限增長。以博客為例,粉絲通過點擊頁面上的廣告來表達支持(偶爾出現的小費罐除外),博客寫手要靠博客為生,就需要更多粉絲。雖然這就使得我們的目標開始向長尾曲線的左端移動,但是仍然離大獲成功十分遙遠。書籍出版領域也是如此。如果你需要通過一些公司來出版自己的作品,且出版公司會獲得大部分收入分成,那麼你就需要更多倍的鐵桿粉絲來支持自己。而如果作家和粉絲直接接觸,那麼養活自己所需要的鐵桿粉絲數量就更少。

最後,根據媒介不同,實際數量也可能有所不同。畫家也許只需500名鐵桿粉絲,而視頻製作者需要5000名鐵桿粉絲。所需粉絲的數值也肯定會隨國家地區不同而異。但事實上,實際數字並不重要,因為只有達到這個數值,你才能知道到底需要多少鐵桿粉絲。一旦你擁有了足夠的粉絲,實際數據也就顯而易見了。這就是你所需要的鐵桿粉絲數量。我的一千鐵桿粉絲理論可能會出現一個數量級的偏差,但即便如此,養活自己所需的鐵桿粉絲數量也遠遠不及100萬。

我一直在搜尋與鐵桿粉絲數量相關的文獻。Suck.com的聯合創始人卡爾·斯特德曼(Carl Steadman)提出了一個關於微名人的理論。在他看來,如果某人對1500人來說都很有名,那麼這個人就是一個微名人。也就是說,有1500人會為你瘋狂。正如丹尼·奧布萊恩引用的一句話所述,如果英國每個鎮子都有一個人喜歡你的網絡漫畫,那麼就足以讓你一年到頭啤酒不斷(或T恤銷量不愁)。

有人稱這種微名人支持為微贊助,或分部式贊助。

1999年,約翰·凱爾西(John Kelsey)和布魯斯·施奈爾(Bruce Schneier),在網絡雜誌《第一週一》(First Monday)上為此發表了一種模式,他們稱之為「街頭藝人協議」。

按照街頭藝人的模式,在書籍出版之前,甚至可能在書還未寫之前,作者就直接與讀者建立聯繫。作者繞過出版商,同時做出類似如此的公開聲明:「我拿到10萬美元的捐贈後,就會發佈本系列的下一部小說。」

讀者可以訪問作者的網站,查看已經捐贈了多少錢,並且捐錢讓他(她)發佈小說。請注意,作者並不在乎是誰付錢讓他發佈下一章節;他(她)也不在乎有多少讀自己書的人沒有花錢。他(她)只關心10萬美元的目標是否達到。達到了,他就發佈下一本書。在這種情況下,「發佈」僅表示「寫出來」,而非「裝訂並通過書店銷售」。這本書供所有人免費閱讀,所有人也就意味著付錢了沒付錢的都行。

2004年,勞倫斯·瓦特-埃文斯(Lawrence Watt-Evans)用這種模式發佈了自己的最新小說。他要求鐵桿粉絲每月共支付100美元。如果100美元到手,他就放出小說的下一章。整本書先是在網上向鐵桿粉絲公開,然後紙質印刷,所有書迷都能購買。現在,他正採用這種方式寫另一部小說。他靠大約200名鐵桿粉絲就能養活自己,因為他也通過傳統方式出書——有出版社的預付書款,擁有成千上萬的一般粉絲。還有一些作者也利用粉絲直接支持自己的作品,包括黛安·杜安(Diane Duane)、莎倫·李(Sharon Lee)和史蒂夫·米勒(Steve Miller),以及唐·薩克斯(Don Sakers)。遊戲設計師克雷格·斯特茲(Greg Stolze)也採用類似的鐵桿粉絲模式,推出了兩款預先籌資支付的遊戲。斯特茲的50名鐵桿粉絲為其開發成本提供了種子資金。

鐵桿粉絲模式的本質在於,粉絲能夠讓藝術家脫離長尾的邊緣,使其達到高於粉絲數量通常所能代表的銷量。粉絲能通過三種方式做到這一點:每個人購買更多作品;直接從創作者那裡購買作品,從而讓創作者在每筆銷售中獲得更高分成;以及啟用新的支持模式。

新的支持模式包括微贊助。另一種新模式則是為啟動成本預先融資。數字技術使得這種粉絲支持模式以多種形式出現。Fundable是一家互聯網企業,允許任何人為某個項目籌集固定數額的資金,同時向贊助人保證項目實施。在資金全數籌齊前,Fundable會凍結這筆錢。如果沒有籌到最低金額,那麼Fundable會退還這些錢。

下面是Fundable網站的一個例子:

阿米莉亞(Amelia)今年20歲,是一位古典女高音歌唱家,在進入錄音棚之前就開始預售自己的第一張CD。「如果預購達到400美元,我將能夠負擔剩餘的(錄音棚成本),」她向可能潛在的捐贈者表示。Fundable或全額或為零的籌資模式能夠保障,如果阿米莉亞沒有達成自己的目標,那麼所有捐贈者都不會賠錢。最終,阿米莉亞的專輯銷售額超出940美元。

1000美元並不足以滿足飢餓的藝術家,但是,如果認真去做,那麼一個全身心投入的藝術家能夠在自己鐵桿粉絲的幫助下做得更好。吉爾·莎貝爾(Jill Sobule)是一位音樂家,經過多年的巡演和唱片發行,她積累了相當多的粉絲,在鐵桿粉絲的支持下做得相當不錯。最近,她決定讓粉絲幫忙,籌集下一張專輯所需的75000美元專業錄音費用。目前,她已經籌到了近5萬美元。粉絲們通過贊助直接支持莎貝爾,和偶像建立了親密關係。據美聯社報導:

捐贈者有多種金額可以選擇從10美元到10000美元捐贈者可選擇各種等級的認捐金額:10美元是「璞玉」,專輯完成後,捐贈者可以免費進行數字下載;10000美元是「武器級鈈」,莎貝爾承諾「捐贈者可以在我的專輯中錄製歌曲。不會唱歌也沒關係,我們這邊可以搞定。」對於付出5000美元的捐贈者,莎貝爾表示,她會前往其家中舉行演唱會。較低的捐贈等級更受歡迎,捐贈者得到一些微小回報,如預先拿到CD,名字出現在唱片內頁,以及一件證明其CD「初級執行製作人」身份的T恤。

依靠鐵桿粉絲過活的另一種可能則通常是生活貧困。1995年一項研究表明,成為藝術家的代價非常大。社會學家魯斯·陶瑟(Ruth Towse)對英國的藝術家進行了調查,發現他們的平均收入通常低於貧困線。

我則想表示,一千鐵桿粉絲模式是創作者介於貧困和成名之間的歸途。它的位置低於最頂級的暢銷之列,但又高於長尾的微賤無名之輩。我並不知道養活自己所需的實際鐵桿粉絲數量,但我認為,一位專注的藝術家能夠培養一千名鐵桿粉絲,並且通過新技術獲得粉絲的直接支持,從而過上安穩的生活。如果有人選擇了這條道路,我很樂意聽取你們的想法。(本文摘自凱文·凱利新書《技術元素》,譯者:余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125

警惕:「粉絲」模式不適用於家電 劉步塵

http://xueqiu.com/5296621426/28805493
2014年以來,家電企業紛紛加速智能化轉型,至今不斷有企業宣佈已成為互聯網企業。

但是,來自市場層面的響應並不令人樂觀。研究機構數據顯示,白色智能家電銷售佔比至今不到2%,預計年內不會超過5%,未來三年最多20%。當然,我們也可以解釋為,智能市場的培育需要一個過程。

智能化轉型這個大方向毋庸置疑。但是,稍一留意便不難發現,家電企業關於未來智能化生活場景的描述,基本上屬於鸚鵡學舌人云亦云,鮮有獨到的產業見解,互聯網精髓沒學到,反把自己弄丟了。

這說明,中國家電企業尚未形成成熟的產業主張與產業判斷,盲目跟風的「拿來主義」居多。

失去自己,這是轉型期企業最容易犯的錯誤。這樣的擔心並非杞人憂天,有的企業還沒有搞明白智能化是怎麼回事,甚至一款像樣的產品都沒發佈,就忙不迭地宣佈自己已經轉型成功。

在我看來,中國家電企業再怎麼轉型本質上還是家電企業,不可能成為原始意義上的互聯網企業。對於家電企業來說,其存在的根本價值在於製造出好的產品,以及為此目的架構的研發優勢。失去這一點,家電企業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如果有一天某企業真的變得連自己都不認識了,這個企業恐怕離玩完不遠了。

我不是要否定智能化轉型這個方向,實際上,我是家電智能化轉型的堅定支持者。我擔心的是,家電企業一味照搬照抄互聯網和手機企業做法,有可能誤入歧途萬劫不復。比如,近來不斷有家電企業宣佈建立粉絲社區,完全沒有意識到粉絲社區模式並不適合家電企業——這是由家電和手機不同的屬性決定的。

實際上,家電行業也沒有雷軍那樣對年輕人具有強大感召力的領袖型人物。

首先,家電產品不可能有太多的粉絲。止於目前,家電企業及領導人的微博粉絲數一般在幾十萬至300萬之間,這裡面有多少公關公司代購的殭屍粉就不好說了,我估計有價值的粉絲一般不超過20%。

在許多家電企業的觀念裡,「粉絲=追星族」,以為只要成為粉絲就一定對企業忠誠,殊不知,對於年輕網民來說,這完全是兩碼事。關注A企業並成為其粉絲,絕不等於不可以關注A企業的對手B、C、D、E、F、G、H……,對於年輕人來說,添加「關注」不過是一個點擊鼠標的動作而已。追星族不同,他們甚至願意為心目中的明星殉情。因此,粉絲與追星族的最大區別,在於忠誠度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你絕不能用追星族的標準要求粉絲。

即使同為粉絲,家電企業的粉絲也無法和手機企業的粉絲媲美,手機企業的粉絲顯然要忠誠得多。這一點,同樣緣於家電和手機的產品屬性不同。

手機是什麼?個人移動信息終端;家電是什麼?放在家裡使用的電器產品。因此,手機和家電對於人來說,天然存在親疏、遠近之差異。一個人可以一天不使用家電(包括電視、冰箱、空調、洗衣機、電飯煲等等),但是很難做到一天不使用手機(雖然天天使用未必是好事)。手機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必修課,而家電則有選修課的意味。

手機首先是一個信息產品,其次可以自由地使用;而家電(電視除外)產品基本上是功能性產品,只能在固定地點使用。人們對信息與自由的追逐,天然擁有強烈性;比較之下,人們對功能產品追逐的願望要弱得多,比如很少有人非冰鎮啤酒不喝,這實際上意味著有冰箱更好,沒有也無大的妨礙。據說,坐監對人最大的折磨,不是監獄裡的飯不好吃,而是身心不自由帶來的痛苦。人們對手機的瞭解與感受,普遍比對家電的瞭解與感受強烈,因此,手機粉絲能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建議,尤其是那些鐵桿粉絲、發燒友;但是,人們對家電的用心和瞭解要差得多,能對自家的電器產品說得頭頭是道的人很少。

實際上,這也是為什麼雷軍的粉絲數遠超家電老闆粉絲數的原因。

很少有人願意將自己使用家電產品的感受認真地表達出來,而且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廠家甚至很忌諱消費者對他們表達不滿甚至建議,它們的公關公司也會投其所好地將建議視為負面信息給予刪帖。消費者與家電廠家的信息互動(售後服務時候除外)長期處於隔絕狀態,即使到了今天,這種狀況仍然沒有根本性改變。在小米,和用戶溝通的是研發人員(包括雷軍本人);在家電企業,和消費者溝通的除了維修人員就是公關公司。

其次,家電的粉絲價值要打折扣。當越來越多年輕人說「已經幾年不看電視」的時候,你不難想像看電視的還剩下哪些人。事實上,彩電企業對此有清醒的認識,長虹集團董事長趙勇直言不諱地說,「人們正在不斷遠離電視,這是一個不可置辯的事實」。年輕幹嘛去了?要麼在工作,要麼在擺弄手機、平板、筆記本。他們對家電的興趣完全與對手機、筆記本的興趣不可同日而語,你能指望一群沒有興趣的人給出有價值的建議、意見嗎?

粉絲的價值不在於創新產品,而在於完善產品。可笑的是,粉絲卻被家電企業想當然地賦予了兩大使命:產品購買者和創新推動者。首先,粉絲和產品購買者完全不搭界,以為點了「關注」就成了潛在的產品購買者是幻想。我上面已經說過,粉絲是「博愛」的,絕不可能「從一而終」,誰見過一個人家裡的電器都是同一個品牌的?其次,粉絲對家電的理解遠遜於對手機的理解,因為家電離他們的物理距離和心理距離都比手機遠,你怎麼能指望他們對一件不願意用心的產品提出有價值的意見、建議?

顯然,這些問題家電企業都沒想明白,一窩蜂地開設粉絲社區是一種從眾心理,是對產業缺乏獨立判斷的表現。

我特別想說的是:就創新而言,粉絲對於企業價值不大,粉絲的價值在於完善產品而非創新產品。喬布斯發明iphone,從來沒有聽取任何一個粉絲的意見,他甚至反對開展用戶調查。在他看來,革命性產品從來都是天才創造的,而不是一幫熱心粉絲攢出來的。實際上,對於大多數粉絲來說,他們是家電的外行,把希望寄託在外行身上只能說企業不具備真正研發能力。這是為什麼包括蘋果、三星在內的國際企業對粉絲重視程度遠低於中國企業的原因。實際上,即使在中國,也有人對粉絲經濟保持了足夠的冷靜,華為領導人任正非就認為,互聯網對企業沒有想像的那麼重要。

粉絲社區、粉絲經濟,並非天然適用於家電企業,對於互聯網狂熱中的白色家電企業,我想潑點冷水給大家:智能化轉型的方向固然沒有錯,但不意味著盲目跟風抄襲互聯網企業的做法,家電行業有自己的特點,對此,企業一定要有自己獨立的產業判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6215

臉書按讚「殭屍粉絲」價碼大公開


2014-05-05  TCW  
 

 

服貿議題延燒,日前臉書上「無限期支持方仰寧、支持警察」粉絲團,在兩日內二十五萬人按讚,有人質疑其中不少為「殭屍粉絲」。

其實,殭屍帳號在全球社交網站行之有年。《紐約時報》科技專欄作家比爾頓(Nick Bilton)近日撰文指出,他花一杯咖啡的錢,就能買到四千個推特追隨者;花五美元(約合新台幣一百五十元)就買到四千個臉書朋友;若付三千七百美元,便可在相片分享網站Instagram上,新增一百萬個朋友。

從眾的人被牽著鼻子走

這些「新朋友」,真實身份不是社交機器人就是程式碼,通常「住」在俄羅斯、印度、孟加拉等地。早晨上線,半夜停止活動,能分享照片,甚至彼此對話,比以往的假帳號更擬人化。它們成功幫個人、企業、政黨的人氣灌水,藉由假帳號帶進真粉絲,讓客戶的動態獲得更多關注,甚至可能影響人們對意見氣候的判斷。

根據全球之聲(Global Voices Online)報導,敘利亞的秘密警察曾被控訴,操縱一群機器人去咒罵、恐嚇推特上的異議者。

而在土耳其,幾乎每個政黨都利用機器人為自己「發聲」。根據土耳其《自由日報》(Hurriyet Daily News),土耳其執政黨正義與發展黨(AKP)組建六千人,負責在社交媒體上設定議題、計算異議人士。反對黨同樣祭出假帳號,每天發佈上萬條推文。

今年三月,推特不得不清理門戶,把那些有政治操作意圖的帳號移除。全球活躍殭屍數尚無具體數字,但據臉書估計,二○一三年全球每月活躍用戶約有四.三%至七.九%為假帳號;換算下來,最多有近億個臉書帳號,是為發送垃圾訊息、個人重複申請等的假帳號。這幾年,Google也移除YouTube上由機器人創造的無數流量。由人工智慧發展的社交機器人,大戰臉書、Google麾下機器人獵人的戲碼,早已上演。

負責台灣臉書廣告總代理的聖洋科技執行長邱繼弘說,殭屍帳號在新浪微博尤其氾濫,現在上淘寶,也買得到台灣粉絲團按讚數。

想避免被假人氣欺騙,台灣臉書粉絲團排行網站Likeboy創辦人張賢祥提醒,可從粉絲團五日內的活躍狀況來判斷,「如果粉絲團人數成長,但討論人數下降,那就可能是買帳號衝上來的。」

殭屍帳號充斥,就像網路灌票,或許也將見怪不怪。下回看到網路發燒話題或疑似主流意見,請當心,說不定背後正有成千上萬的殭屍帳號,企圖左右你的大腦。

【延伸閱讀】台灣臉書「人氣」喊價表1、1天內臉書500個讚:50~1,500元2、1天內圖文1,000個讚:190~3,000元3、分享200次圖文轉貼:200~500元4、4天內增加5,000個追蹤者:500~999元5、2天內抓1萬個粉絲:1,000~5,000元

資料來源:淘寶、幾爸摳、殭屍粉絲團、買讚整理:陳筱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284

打怪自拍 誘千萬粉絲 讓迪士尼捧鈔上門 24歲屁呆男 掛網玩出逾30億身價

2014-06-30  TWM
 
 

 

乍看他在YouTube上的影片,以為不過就是個玩Game上癮的宅男;但他想盡辦法逗弄觀眾在遊戲過程中感受趣味,一段一段以誇張口吻及表情為襯底的打怪影片,已讓他在二十四歲之齡擁有超過新台幣三十億元身價。

撰文‧乾隆來

在台灣,一群沒日沒夜唸書的國中孩子會考拿了五個A++,卻還是走上街頭曬太陽、流淚抗議;但是地球的另一端,一位二十四歲的瑞典青年「屁弟派」︵PewDiePie︶,不念歷史也不念地理,成天掛在網上玩遊戲,就吸引二七○○萬名YouTube 訂戶,今年收入已經突破新台幣一億兩千萬元,迪士尼還出價十億美元買走他的品牌,成了聞名全球的新富豪。

什麼?你還要問「屁弟派」大學畢業了沒?當然沒有!

他在十八歲進入瑞典查默斯科技大學工業工程管理系,二○○九年讀大二時創設了「屁弟派」網站,大三決定全心全力發展他的YouTube網路事業,然後就輟學了。

一二年七月,屁弟派的YouTube訂戶突破一百萬戶,一三年八月成長到一八○○萬訂戶,奪得YouTube最熱門頻道的冠軍寶座;今年五月底,他的訂戶已經衝破二七○○萬戶。《華爾街日報》報導,屁弟派頻道過去一年收到四百萬美元、相當於新台幣一億二千萬元的廣告費,「成本幾乎為零」全部都是淨利!

讓我們來看看,「屁弟派」是靠什麼發跡的呢?

歐洲版的「廟口下棋」

他就是每天認真玩Game,在YouTube頻道上分享玩Game的樂趣,吸引訂戶上他的頻道,分享他玩Game的誇張心得,螢幕左上角的小方塊螢幕是PewDiePie本尊,他在有時三分鐘、有時二十五分鐘長短不一的節目中,一路狂吼、講笑話、飆髒話、搞kuso,觀眾被他逗得樂不可支,也讓遊戲業者在他的頻道上,看到前所未見的廣告效應。

這讓筆者想起早年在廟口下象棋的歐吉桑,大樹下放張桌子,兩位象棋高手對弈,好看的棋局總是能夠吸引一群圍觀者。「屁弟派」在網路揪人觀戰Game,本質與廟口下棋完全一樣,差別在網路無遠弗屆,任何人在地球的任何角落、任何時間,都可以上屁弟派頻道看他打怪。廟口前的象棋高手,或許可以吸引二、三十人觀戰,而「屁弟派」在YouTube卻能夠吸引二七○○萬人訂閱他的節目,而且每集都吸引二、三百萬人點閱。

「屁弟派」節目製作成本幾乎是零,只靠一支簡單的網路攝影機對著他拍,早期在宿舍電腦前製作,賺到大錢後換成一間有皮椅的辦公室,他不用化妝,總是一件潮T,攝影不打蘋果光,一切素人模式,靠的完全是口條與搞怪。

不過,「屁弟派」的成功,絕對不是只靠一張嘴,他透徹瞭解網路的特性,發展出獨特的網路行銷技巧,他沒有教科書可以檢索、不靠老師教導,從無到有與YouTube一起發展創新網路行銷模式;這個二十四歲的瑞典青年,實際上是勇於創新的高手。

讓我們逐一來分析他新穎的行銷技巧。首先是名字,屁弟派本名是Felix Arvid Ulf Kjellberg,一長串的瑞典名字,當然不可能在網路暴紅。所以他改名叫「PewDiePie」,把這三個字拆開,Pew是教堂內的長凳子,Die是死亡,Pie是派,三個風馬牛不相關的字眼湊在一起,就成了非常無厘頭,又讓青少年笑到彎腰的「屁弟派」。

「屁弟派」的英文表達能力很好,他從小在瑞典長大,○九年創設遊戲觀戰頻道的時候從瑞典文開始,他很快就瞭解到,瑞典一千萬人口的市場,在網路世界裡只是一顆小花生米,所以就轉成英文為主的模式,目標是所有英語的人口,由此也可看出他的企圖心。

「來自小國瑞典」是「屁弟派」成功的另一個關鍵。YouTube的行銷模式,是先從「區域冠軍」開始。例如你是來自紐約的頻道,會先在紐約地區優先推銷,如果成了紐約第一、二名,再逐步擴大為全美國、全球行銷,因此,大量的美國頻道在劇烈的內部競爭中遭到淘汰。

「鄉村進攻城市」戰略奏效而「屁弟派」來自競爭較不劇烈的瑞典,成為瑞典第一後隨即跳上YouTube優先行銷的名單(電腦設定),先攻下義大利、再打入倫敦,之後成為紐約、舊金山等地年輕人點入YouTube螢幕首頁上的頻道。他能講美國小孩都聽得懂的英文,很快讓他成為世界第一。

用台灣升學考試的術語來解釋這個現象,「屁弟派」就是屏東鄉下的第一名,靠著「繁星專案」跳進全台第一志願,而他又沒有適應不良的問題,很快就在第一志願的競爭群拿到第一名。相較於台北市、高雄市明星學校那些拿五個A++的孩子,光是內部競爭就已經被淘汰得所剩無幾,慘敗給他「鄉村進攻城市」的戰略。

一二年十二月,他與網路行銷專業公司Maker Studio簽約,擔任「屁弟派」頻道的經紀人。Maker為他拉到一年四百萬美元的廣告,自己賺得更多,今年年初,Maker把自己賣給迪士尼公司,作價近十億美元,從此「屁弟派」成為迪士尼的簽約演員,「屁弟派」除了四百萬美元的廣告收入分成,還分到上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十億元)的簽約紅利。

台灣一大群拚命想讓孩子考試拿A++的父母,或許可以從「屁弟派」的崛起得到一點啟發;世界不斷在改變,卻也保持了永恆不變的價值,屁弟派的崛起,再度告訴我們:「創新,才有真正的價值。」(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2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