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矽品戰日月光 這一輪派出32年老將 封測二哥一半江山,是老總蔡祺文「管」出來的

2016-03-07  TWM

過去三十二年來,向來只負責矽品對內營運管理,從不對外的總經理蔡祺文,卻成了這次與日月光大戰公平會的操盤手,並首度在鎂光燈前開誠布公。

二月二十四日午間,公平會發出的一紙公文,讓日月光原本勝券在握的第二次公開收購矽品計畫,突然間增添不少變數。

在這紙公文中,公平會做出「有關日月光擬與矽品結合乙案,為進一步評估本案結合之整體經濟利益是否大於限制競爭之不利益,爰依《公平交易法》……延長審議期間。」的決議,推翻外界預期公平會將在三月三日前同意兩家公司合併,也讓日月光第二次公開收購矽品股權的進展暫挫。

公平會延長審議時間的影響之所以重大,原因就出在日月光此次公開收購矽品股權的條件中,納入了「台灣公平會必須同意」的要素;也就是說,公平會若不能在日月光公開收購截止日期的三月十七日之前,做出同意日月光與矽品合併的決策,日月光在一年之內即無法再次公開收購矽品。

領軍首戰:勝

他讓公平會延長審查期

而令公平會無法在原訂三十天的審查期內做出決議的關鍵之一,就是農曆年假期間的一場「網軍大戰」。

原來,公平會此次公開徵詢民眾意見的時間,正好落在農曆年節,雙方人馬紛紛在網站上發動攻勢。不只是收購方日月光下了動員令,位居守勢的矽品一級主管也不諱言:「過年時間都在戰情中心緊盯戰況!」經過七天激烈攻防戰後,公平會的網站一共湧進七七○七則意見,與過往最多不到十則意見的狀況相比,這場網軍大戰不僅破了公平會紀錄,更是讓公平會多花數倍時間釐清意見,並延長審議時間。

「公平會延長審議期,稱得上是日月光發動收購突襲以來,一路被壓著打的矽品,第一次能稍稍扳回一城。」一名封測產業大老這麼說。

然而,從矽品這次籌畫網軍,到出席公平會座談會與對手唇槍舌劍,甚至是帶著媒體參觀中科廠的操盤手,竟然不是外界熟悉的矽品董事長林文伯,反而是矽品成立三十二年來,從來不負責對外事務的總經理蔡祺文。

矽品突然陣前換將,一名熟悉矽品的封測業老闆直言:「因為林文伯無論是找鴻海來當『白騎士』,或者引進紫光資金等策略都未奏效,所以換上蔡祺文。」對此,矽品董事長特助江百宏解釋:「總經理對內部營運管理及供應鏈最為熟悉,最能解答公平會提出疑問,所以這次由總經理統籌。」無論如何,這場與日月光在公平會的戰役,不僅讓向來低調,與外界甚少聯繫的封測老兵蔡祺文,站上了第一線,也使得這位讓矽品營運生產效率每每超越對手的重要推手,終於浮出水面。

「我喔,在矽品這麼久,從來沒有面對媒體,很不習慣啦!」蔡祺文笑說。首度站在媒體前發言,他一開口說的,並不是日月光要併矽品一案,而是作為一名在封測業四十三年老兵的「台灣封測先驅心情故事」。

員工編號:○○二

他是林文伯最親密戰友

六十九歲的蔡祺文,是矽品員工編號○○二的員工,也是矽品創辦人之一。蔡祺文讀的是台北工專電機科,「我不是一開始就進入半導體。」他說,自己出社會後當過老師、待過大同、南亞塑膠與電信總局,直到一九七三年進入封測廠菱生,才一腳跨進半導體。

當時,在菱生擔任製造部經理的蔡祺文,看到政府大力推動台灣發展半導體產業,但菱生做的生意以美、日為主,對台灣的客戶難以提供足夠服務,礙於個人沒辦法左右公司政策,因而萌生創業的念頭。

然而,只是受薪階級的蔡祺文,根本沒有雄厚的資金,後來在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的引介下,得知原本做魚粉生意的林鐘隸(林文伯父親)有意找投資機會,才決定引進林家資金,並且共組團隊。

矽品成立初期,蔡祺文負責的是生產製造管理,林文伯則負責財務與行銷業務;三十二年後,兩人依舊維持著內外分工的共治形態,林文伯負責對外與策略,蔡祺文主內,仍然掌管著生產營運管理。

事實上,矽品能有今日的技術能力,甚至營運績效能勝過對手,可說都是蔡祺文「管」出來的。總是以保守追求經營績效聞名的蔡祺文,甚至給人過於堅持的固執印象。

一名與矽品合作多年的供應商說,「蔡總的風格就是高壓管理,一開會就罵人。」而蔡祺文的高壓與嚴格,體現在他對速度的要求。說起蔡祺文的領導風格,矽品員工脫口而出的就是:速度。

在矽品待了二十年的工程處長張錦煌講起十二年前,矽品正要導入晶圓凸塊(編按:晶圓上的金屬凸塊,每個凸點皆是IC信號接點)產品的重要一役,「那時全世界還沒有標準生產機台,但客戶已經急著要產品,為提升良率與產量,總經理每天盯,同樣的問題當天早上解決不了,下午再開一次會。」就這樣,蔡祺文每天兩次會緊盯進度,半年後順利建起矽品的技術能力,才能與競爭對手分庭抗禮。

管理風格:有賞有罰

幫部下擬定計畫 按表操課「他是教練型的領導者。」張錦煌說,蔡祺文凡事都會先教導員工、協助擬定計畫,然後按表操課,獎罰分明。喜歡跑步和爬山的蔡祺文,甚至把營運管理的方式,用在協助同事減重及達成運動目標上。

矽品內部有一個「勇腳隊」社團,每周都跟著蔡祺文練跑和爬山;為了幫助同事減重,蔡祺文要同事兩兩一組,一個擔任教官,負責盯梢同事的減重計畫,回報減重情況,沒達成者繳納罰金,表現最好的,蔡祺文還頒發獎金。「這就是蔡總平日管理公司營運的風格。」張錦煌笑說。

熟悉蔡祺文的都知道,他生活簡約,一天中除了工作外,只剩運動。「我的興趣很簡單,就是馬拉松和爬山,練馬拉松對工作有很大幫助,就是鍛鍊耐力,還可以紓壓。」講著講著,他也不諱言,日月光收購矽品一案,確實還是讓他感到壓力。當被問及是否有信心贏得公平會這場戰役?蔡祺文沒有說話,只做出了祈求上天的手勢。

不過,答案必須回到公平會究竟會不會放行,業內人士分析,最終要看公平會如何判定兩家公司結合後,在台灣與全球市場的集中度。三月三日,公平會將再度邀集個別廠商進行說明,業界預估,公平會仍極有機會在三月十七日、日月光公開收購截止日之前做出決議。

「矽品開始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是辛辛苦苦建起的,我只有兩個女兒,矽品是我的兒子。」木訥的蔡祺文,難得把話說得感性,「我不希望會是不好的結果。」結局未定,蔡祺文只能這麼說了。

撰文 / 周品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308

矽品主管登報嗆聲 搏感情更甚股東權益

2016-03-14  TWM

日月光第二次公開收購矽品股票將於三月十七日截止,在此倒數階段,矽品經營團隊三月二日在四大報刊登廣告,表明「無法認同日月光功利的企業作風」,將與董事長林文伯及總經理蔡祺文共進退。

交通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葉銀華認為,這則廣告可解讀為「管理者對原創業者有感情」。中華公司治理協會董監培訓委員王淮則表示,依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發布的公司治理原則,在成熟的資本市場,雖「容許」被併的一方採取反收購手段,但也要「防止」這些手段可能阻礙控制權轉換機制的正常運作,才能對企業經營者產生「警惕效果」。

什麼手段該被防止呢?OECD的公司治理原則亦提醒:被併者在使用任何反收購的手段時,都要謹記其對公司與股東的受託義務;也就是抗衡手段必須以「公司及股東利益」為前提。

日月光收購矽品案,終究必須回到「公司與股東利益」的討論,若攻防主軸流於「情感」,對台灣公司治理的發展,恐怕又是羈絆。(陳柏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368

電子業整合正熱 投資人趁機賺購併財 選股方向》三指標 發掘下一檔矽品

2016-06-06  TWM

日月光、矽品牽手後,國巨旗下智寶也吃下凱美過半股權,尋求綜效的案例將持續出現。 投資人以董監持股搭配本益比,可篩選出潛力標的。

經過近一年爭鬥,日月光與矽品從勢不兩立到攜手同行,創造台灣罕見購併模式,也在股市掀起一股波瀾,心態「有為者亦若是」的狙擊紛紛出擊。尤其景氣低迷,紅色供應鏈節節進逼,電子股評價普遍低落之際,一些本益比在十倍上下,甚至股價跌破淨值、董監事持股又低的公司,紛紛成了購併行動的絕佳標的。

國巨集團旗下智寶電子,去年發動的購併戰,就是此種邏輯。二○一五年七月三十日,智寶突然公告分別取得凱美、光頡股權,比率分別達六.六%、四.七%。隨後,智寶一路加碼凱美,截至今年五月二十六日,智寶持股凱美增加至四六%,換句話說,智寶可望在今年股東會改選董監事時,順利取得經營權。

整併行動怎麼看?

公司買對方股權 未來整合起手式凱美有什麼特色?它的營收比重七成是生產鋁質電容,這與智寶接近;此外,公司本益比經常在二十倍以下,股價更長期低於淨值。而且自○六至一五年,十年之間,凱美只有兩年未配發股利,連金融海嘯的○八年度,凱美也配發○.八元現金、○.二元股票,自然成為國巨集團的理想選擇。隨著國巨加碼,凱美自去年八月至年底,漲幅最高超過五成。

國巨集團董事長陳泰銘曾經說,想整併其他業者「像日月光和矽品,若沒有先買部分股權,雙方很難坐下來談。」以國巨集團的手法來看,顯示加碼股權來表現購併決心,會是台灣資本巿場進行整併時的基本要件。

就拿日月光併矽品的開始為例,當時矽品董監持股,枱面上合計頂多六%,但前十大股東有新加坡主權基金等知名法人,持股達三○%,日月光卻依然發出購併通知書,可見基於強化自身未來競爭力,日月光乃至於國巨在內,都有其勢在必行的考量。

電子業在大者恆大的壓力下,預料將會有更多張虔生、陳泰銘伺機出手,對這些企圖心強烈的電子業老闆而言,股價淨值比及本益比偏低,且具備持續配發現金股息實力的公司,只要董監持股有限,豈非成為產業整合前提下,率先進入眼簾的標的?

哪些個股有機會?

力成獲大戶加碼 宏正業績穩健對一般投資人而言,又該如何從中找到投資機會?留意獲利穩健但本益比低,且籌碼流向持續集中的績優股,依舊是值得布局方向,即使無法提前得知購併訊息,分析籌碼流向,仍可看出大戶默默透露的操作訊號。譬如,電子股中的力成、頎邦、京元電、宏正等,頗值得投資人關注。

去年封測市占率五.四%的力成,從籌碼面看,持股一千張以上占比達六九%,與一二年二月相當,但股價與當時仍有約一成距離,顯示儘管經濟部投審會,暫不審查紫光私募入股力成二五%的投資案,但本案已獲力成股東臨時會投票通過,大戶似乎普遍看好,投資案日後應可水到渠成。

先前,力成董事長蔡篤恭就已強調,無論紫光入股能否實現,都不影響公司目前營運,意味著本業成長依舊。財報也顯示,力成今年第一季營業利益率達十三.七四%,為近八季以來最高;法人看好,力成下半年隨著西安新廠加入量產,逐步提高產能利用率,營收與獲利可望更上層樓。

另一方面,KVM大廠宏正,則是連年維持出色業績、股權相對較分散的公司。就籌碼面而言,宏正董監持股一一.七%、前十大股東持股三三.七%,比重都不算高;但財報顯示,今年第一季宏正稅後EPS達一.八三元,較去年同期成長,擺脫去年獲利小幅衰退的陰霾。

此外,過去八年,公司營業利益率逐步由八%成長至一八%,且連年高配息,今年股息殖利率仍接近六%,不失為一檔進可攻、退可守的標的。

智寶大買凱美,陳泰銘的國巨集團可望再添成員,是電子業整合最新案例。

撰文 / 周岐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3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