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百貨業最終只餘下Walmart vs Amazon

且會是經過一場非常暴力和血腥的大戰。

筆者仍是價投粉絲,但經過一個大熊市之後,我發現一個很有趣的地方,某一種企業在熊市發到唔清唔楚,其中一個是在溫歌華賣日本熱狗的鄰居,另一個是連騰訊也跑勝的美國Domino pizza。

於是我開始注意一些專做窮人生意的公司,因為熊市會制造更多窮人客戶。

雖然我也是很愛吃Pizza, 但也希望個人組合能在熊市的回徹能夠保持適中,近來我特別喜愛找這類型的股票,比如肯德雞和Walmart。


先介紹兩位出場:

            Walmart     Amazon
銷售        485873億>   135987億
净利        13643億 >    2371億
FCF         20911億>      9706億

市值        2311億  <   4495億

單從市值看,市場人認爲Amazon將會勝出這場比賽。

如果從盈利和現金流看,Amazon和一些3(M)增長股的確有所不同,它沒有Mistery,  應該沒有Manipulate數字, 只餘下thin Margin of Safety.

若再深入看,Amazon主要净利來源是云端,而零售業務的Net Margin仍然大幅低於Walmart.

其中一個可能原因是Amazon的付款期長達100天,供應商只能將價就貨,不會以賣給Walmart的低價格給Amazon,這也解釋爲何Amazon的FCF可以如此厲害,它的FCF是建基于應付帳,而非盈利。

傳統的財務說流動比率中的流動資產要大於流動負債,因為債仔過多,一旦上門追債,公司就不能運作,除非他們信任,長期給公司一個高於正常付款期限,這樣公司就借來一大筆免息的現金。

但人是善變的,反轉豬肚時就很危險,所以筆者買公司不會越這流動資本的底線。

Walmart又如何呢?
它給供應商的付款期平均只40天,對供應商厚待。如果按Amazon的100天,Walmart的自由現金流可以增至82494億,是Amazon的9706M 的8.5倍, 這也證明Walmart在其它方面的營運效率比較Amazon更厲害。

給40天這樣好的付款期, 再考慮Walmart的產品類較Amazon集中,Walmart在供應商的地位仍然是無人匹敵。

只是現在Walmart若壓供應商以加長應付帳付款期和減低盈利來加大FCF,市場肯定不會像Amazon般優待它,因為買Walmart投資者正是那些傳統投者。

於是只餘下最重要的一個問題,Amazon的營銷能否爬過Walmart,因爲過去並不代表未來。

從過去多年的事實, Amazon的銷售是從那些不濟的百貨對手而來,而不是Walmart,
市場估計, 未來嵗月, J.C. Penney Co. Inc.、Nordstrom Inc.、Kohl's Corp等的業績將會好慘, 或者已經破產的一代天驕Sears會是它們的未來參考.Walmart 真的多得這班人不小, 養大Amazon 成巨人對手.

Walmart2016年的電子銷售額,業内人士估計佔Walmart整體的5-6%,但2016年已經大升65%,比較Amazon的20%上升幅度更厲害,現時Walmart的O2O電子商貿金額約是29153M, 若考慮到Walmart縂銷售並没有上升, 那麽它的O2O的銷售是從自己傳統的銷售而來, Walmart正在一步步快速走向電貿.

如果Walmart把這部分拆開比拼,銷售已經等同Amazon的1/4, 若按非傳統的100天找數給供應商,自由現金流可以達4950M,差不多是Amazon的一半。

Walmart應該還有很多殺手簡。

Walmart在華的電子商務非常成功,和京東的O2O合作更令JD帶來首次首季的盈利。

Munger說沒有人會再買零售公司,更和股神在年前沽清Walmart, Munger是我專敬的人,但筆者仍是要買Walmart, 輸了就當買票入現場看大戰。

像IBM一樣,雖然近期大跌, 但筆者在130+水平買進,只要價格夠低  也可以賺錢,Walmart FCF 6.8/share,我第一注在69元買入, 現股價76元,而這也是過去幾年難以超越的水平。

筆者會繼續待機加注。

如果市場最後只餘下Amazon和Walmart,這個投資囘報應該也不錯。




3(M)是Mistery,Manupulation,Thin Margin of Safet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155

上品折扣:百货业电子商务先行者

1 : GS(14)@2011-01-27 00:38:55

http://www.cb.com.cn/1634427/20110125/182676.html
 打通渠道并实现线上线下的实时控制,只有通过IT的整合才能实现。  “其实对于上品公司来说,电子商务针对公司未来战略发展,只是一个渠道。” 北京上品商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上品”)电子商务总监许昊直言不讳。
  作为一家低成本运作的民营企业,由每天的开闭店时间,变成了24小时销售;由仅在北京开店,变成了把货卖到全国各地,没有增加成本,销量反而增加30%……从2009年开始,仅仅1年多的时间,许昊率领的电子商务团队已经使“上品折扣网”日浏览量突破百万,重复购买率也已经超过65%。这家传统渠道销售的服装类百货公司,正在加速向网上零售市场的延伸。
  但一切来得并不容易。和其他传统企业转做电子商务不同,起初,上品折扣的行业特性让许昊遇到了更多的壁垒——联营制。在百货公司业态中,大多数采用采购制,而联营制是中国和极少数国家的独有商业模式,即商品本身不是百货公司的而是品牌商的,只要品牌商在经营区域内符合百货公司的要求就能进驻,然后百货公司通过“流水倒扣”的方式获利。
  许昊告诉记者,在这样的模式下,上品不掌握终端商品,也没有总仓,货就放在卖场里面;上货下货都是品牌商在操作,百货公司完全没有数据,“百货公司甚至不知道刚刚卖出去的,是上衣还是裤子。”事实上,服装服饰是一种拥有款号、色号、尺码的复杂品类,很需要数据库的管理。
  在许昊的思路中,打通线上线下的渠道是做电子商务的根本,“必须做到实时监控”。但原有ERP系统并不支持电子商务,“这个时候你怎么卖?我们想做渠道整合,网上卖一件的信息怎么通知店里面?这个只有通过IT系统后才能够实现。”
  必须做数据的无缝对接。在此之前,国内百货转型电子商务并没有成功的案例。2009年5月,许昊和当时的上品折扣CIO吴晓昕一起,开始为上品折扣运作一种新模式:度身定制手持终端PDA,实施单品管理系统。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实体店里的PDA,随时随地监控每一款商品的数量、颜色、尺码的信息反馈,使库存数量实时与上品折扣网联动。
  “很多时候,网上已经放在购物车里的货在顾客下单时发现已经被线下买走了;或者在实体店里刚试完想买时,顾客发现网上的顾客已经付款了。”新的商业模式起初让很多人不适应,“但你必须接受来自互联网的规则”。许昊认为,电子商务是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其实这个成本非常高,传统企业要开辟电子商务业务,需要高层领导下很大的决心才行”。
  可以说,手持终端PDA既是一个采集设备,又是一个控制设备,一方面可以在产品入库的时候,进行SKU(最小存货单位)信息的录入和采集,完善自身数据库;另一方面可以打通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实现网上、实体店同时卖货——实体店通过PDA下单,表示货物已卖出;网上有卖出的货品,随时通过网络传送到PDA上,告诉导购员某件货品已售完。更一举两得的是,原本大卖场的存储空间替代上品折扣网的库存,真正达到电子商务的“零库存”。
  现在上品折扣的实体店里,共有1000多台手持PDA,通过WIFI无线网络,实现对实体和网上销售数据的实时监控,并在真正意义上形成了“9家实体店 B2C商城”的虚拟网络连锁。而且在品牌商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货品销量越来越大,更多品牌商也越来越认可这种模式,主动将自己的数据资料提供给上品折扣,直接对接。
  1年多的时间,上品折扣逐渐成为国内百货业做电子商务的先行者和成功者。在未来,他们还将利用线上线下用户“抢商品”的有趣现象,营造未来发展的新思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76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