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裕案牽涉的上市公司(謝鱷兄提供資料)
在此前我們已經談過了黃光裕案和國美電器(493,前京華自動化、中國鵬潤)及海王集團(70,前德智發展、駿雷國際)及一位立法會議員的當中的關係,詳見此文。
近期內地的<<財經>>週刊繼續追蹤事態的發展,根據小弟及鱷兄的發現,發覺還有至少還有四家以上上市公司牽涉此事。
(1) 關於在7月19日出版、2010年第15期的「金迪生物「千局」」(旺角某樓上書店仍有售,小弟購得一本,當期封面是「劉明康談農行」),提及和涉入黃一 案的鄭少東和一名被ICAC拘捕,被指是聯康生物(690,前新高準控股)背後大股東的梁先生有一些關係(小弟仍在努力找時間翻譯Webb的文章,請大家 多多支持)。該文述及梁先生的情形如下:
梁惠民造假劣跡可溯其「美國案底」。據美國華盛頓債券和交易委員會的文件, MIKO LEUNG與其兄SIT WA LEUNG利用非法手段出售美國上市公司 MTC股票,獲利超過1600萬美元,其中包括他們從MTC盜取的150萬美元的股票。一家香港銀行溫哥華分行的職員 Ronald W. Driol在其中扮演中間人角色,為他們提供他人賬戶資料,後被迫辭去銀行職務,專職為LEUNG兄弟做事。此手法與香港的假賬戶之事如出一轍。
LEUNG兄弟,即梁惠民及其兄長梁燮華。案發後,梁氏兄弟利用偽造的孟加拉國護照潛逃,而作為從犯的Ronald W. Driol被判11年。1998年,美國證監部門起訴梁氏兄弟,除作出強烈譴責外,還迫令其交還3340萬美元,罰款10萬美元,並終生不能擔任上市公司 主席或董事。
此外,梁惠民在內地曾使用過一本馬來西亞護照,亦為偽造。2006年,其計劃投資北京中聯環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後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核實梁惠民所持有編 號為A9582253的馬來西亞護照的真實性。當年3月20日,馬來西亞駐華使館證實:此人無馬來西亞國籍,護照系偽造。
梁惠民有兩個英文名:MIKO和MICHAEL,中文名則有五個以上:梁惠民、梁鏡、梁明鏡、梁鏡華和楊國偉。
據其申辦「還鄉證」所用香港身份證,梁惠民,英文名 Hui Min Michael,生於1943年10月23日,其於2006年6月27日申得的通行證號碼為H0107066400。另外,其委託榮克敏代購機票時曾提供 的還鄉證姓名為梁明鏡,號碼為H0107066500。他也曾使用號碼為H0107066501的通行證,但英文名時為LIANG HUI MIN MICHAEL,時為LIANG HUI MIN;生日則忽為1943年6月24日,忽為1943年10月24日。
不僅如此,其還擁有多張內地身份證。在內地一場訴訟中,其使用的名為「梁惠民」的身份證,戶籍地是廣東省陸河縣空城北八巷,登記在河田派出所;另一張同樣名為梁惠民的身份證,戶籍地則在廣東興寧市。
據香港媒體公開報導,梁惠民是廣東省恩平市聖堂鎮人,其20歲出頭偷渡至香港,起先在電器店打工,後來自己開店,有「吹水(吹牛)」和「孤寒(吝 嗇)」之名。上世紀70年代,梁氏舉家移民加拿大溫哥華。其與髮妻有四女一子,在溫哥華認識劉逸華後,離異再娶,與劉復生三子。
2005年至2007年間,因在澳門賭場「出千」,梁惠民遭遇大舉追討,四處躲避。與此相異,在廣東的報紙上,不乏其助學和為醫院捐贈等慈善活動的報導。而在東莞常平鎮,高寶綠色亦人盡皆知,甚至在港被訴後,還有人以為「廉政公署搞錯了」。
「梁惠民」的頭銜包括高寶綠色「集團資政」,富易達通訊有限公司董事長;擔任的社會職務則多牽涉公安部門,包括廣東省公安廳維護社會治安基金會副會 長、廣東警察學會理事、廣東省企業管理協會高級顧問和廣東省公安司法管理幹部學院名譽教授等。「梁鏡」則還擔任環球國際集團董事長。
鄭少東身影
與梁惠民合作之初,軍校出身、不少戰友位居要津的榮克敏,無疑輕視了梁惠民所稱的關係。
梁惠民的辦公室內掛著廣東省前政法委書記、政協主席陳紹基的書法,他自稱與鄭少東交情深厚。鄭是「南粵政法王」陳紹基的愛將。據梁稱,鄭由廣東調任北京時,他「送出一車皮黃花梨家具」。家具一事,《財經》記者亦獲得鄭少東鄰居的證實。
之前,梁惠民曾主動上門尋求與北京一家擁有廢塑料還原汽油技術的新能源企業進行合作,並付出200萬人民幣定金。在以此技術獲得港府項目支持,以及刺激高寶綠色股價高漲獲益之後,梁惠民突然取消合作計劃,向北京市朝陽區法院起訴上述北京企業要求返還200萬元。
此番起訴,梁惠民使用的是名為「楊國偉」的內地身份證。可知其在廣東之能量的是,該企業董事長芮女士稱:「我們詢問廣東省公安廳,對方稱其身份證為真。而經過當地市委負責人,最後查到這個身份證居然沒有戶籍底檔。」
芮女士說:「在法庭上,法官希望棄身份證真偽不論,只講是否有200萬債務關係。這很不簡單——一個根本不存在的人怎麼能作為訴訟主體?」
這次訴訟因原告主體身份不合格而被駁回。2006年梁惠民獲得香港身份證後,又在北京發起訴訟。在京審理期間,其竟有多名警員護入法庭。前述芮女士委託相關人士詢問法院,終獲後者告知,在梁惠民背後進行關照的,正是時任公安部部長助理兼經偵局局長鄭少東。
回到榮克敏遇到的系列訴訟,2008年5月,鄭少東主持的公安部經偵局向上海發出督辦函,要求上海市公安局經偵總隊調查榮克敏的經濟犯罪問題。而之前陳剛已向後者舉報榮氏,案由為「侵佔公司資產」,負責遞送材料並與警方聯繫的是律師範慧軍。
起初上海方面未多理會,至當年10月,公安部一名處長專門來電催促,但仍未獲執行。
當年11月,鄭少東親赴上海,召集相關人士在上海襄陽路上某頂級茶館進行協調。一位撞見此事的榮氏友人,看到現場包括鄭少東、時任公安部經偵局上海直屬總隊時任總隊長吳衛華等人。而最後1萬多元花銷的買單者,是一名身材肥碩的老年人。
在看到榮克敏提供的照片後,這名人士確認這位老人就是梁惠民。
同在2008年11月,榮克敏被傳喚至上海市經偵總隊三支隊。但後者經過調查,出具了一份客觀的調查報告,其中華東政法學院的筆跡鑑定報告起到關鍵作用。
但該案隨後被從三支隊轉入一支隊,榮克敏由此受到限制出境的「邊控」措施,直到2009年5月方獲解除。此時,距離鄭少東落馬已經有四個月。
2009年1月,鄭少東因其同鄉黃光裕一案被「雙規」。隨後吳衛華自首,分管經偵的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長朱影被調任上海市工商局副局長,兩人均受到行政處分。
由於2010年7月7日在西安開審的鄭少東案情未能公佈,目前尚不知是否牽涉此案。但紀委、監察部門以及最高法院均曾就此案向榮克敏進行調查。
在梁惠民被檢控後,其作為實際大股東的高寶綠色亦於2010年4月30日開始停牌,與聯康生物一樣,至今尚無復牌消息。
==============
鱷兄稱,此文兩數個小問題:
1. 「2006年10月3日,金迪生物發佈公告稱:東莞市寶盛環保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寶盛環投)已從榮氏家族購得股份,成為公司新的大股東,其代表律師範慧軍。」
根據鱷兄提出文件稱,這裡不正確,實際年份應該是2007年
2. 不過,另外文中提及「之前,梁惠民曾主動上門尋求與北京一家擁有廢塑料還原汽油技術的新能源企業進行合作,並付出200萬人民幣定金。在以此技術獲得港府 項目支持,以及刺激高寶綠色股價高漲獲益之後,梁惠民突然取消合作計劃,向北京市朝陽區法院起訴上述北京企業要求返還200萬元。」
根據鱷兄找到的資料,高寶的廢塑料還原汽油技術專利應該是來自瀋陽能興科技研究所:
http://www.nxkjgx.com/cn/case_view.asp?id=7
http://zhuanli.baidu.com/pages/sipo/328/46/8507a97c9a0edf2f09c11c5bc50e584d_0.html」
3. 文中稱的梁先生在「2005年至2007年間,因在澳門賭場「出千」,梁惠民遭遇大舉追討,四處躲避」,其實生果日報早有報導,並有圖可證(詳下圖),圖中指的梁鏡,據壹仔稱「今年六十六歲的梁明鏡,英文名又叫Miko和Michael,令人費解的是他中文名亦有多個,分別為梁鏡、梁惠民及梁鏡華。」、亞洲周刊稱「梁惠民別名梁晶、梁鏡、梁境、梁明鏡、梁錦華、楊國偉等。」、另財經一文稱「梁惠民有兩個英文名:MIKO和MICHAEL,中文名則有五個以上:梁惠民、梁鏡、梁明鏡、梁鏡華和楊國偉。」

但這不影響此文的重要性,根據鱷兄的發現,除聯康生物及上文提及過高寶綠色(274)外,另外一隻綠色能源科技(979,前安利士、中國盛業、盈盛數碼世紀、中國南峰、綠色能源)與之有關。
(2) 另外,在2010年8月2日出版,2010年第16期,封面為「黃金權脈」內中的一文「定罪相懷珠」,內中提及一個神祕人士單世勇先生賄賂相懷珠的經過:
2007年2月15日,香港生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单世勇等人因涉嫌经济犯罪被烟台市公安局立案侦查,公安机关签发了刑拘证。同年8月26日, 烟台市公安局对单世勇等四人实施“边控”。单世勇通过朋友李卫军找到相怀珠,不久后单世勇安然脱身。相因此获得30万元新房装修款。
其實香港生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其實就是現在的匯彩控股(1180,早期上市名稱葉氏保達),根據Webb的資料,早在1998年10月已擔任公司執行董事、在一年後任公司主席,其後在2002年退任主席,由陳捷擔任,並仍擔任執行董事。
根據公司2009年年報
,其資歷如下:
單 世勇先生,47歲,本公司執行董事及前任主席,為一位極具商業創見之企業家。單先生於山東農業大學完成經濟學課程後,開始建立其本身之製造及出口業務,並 隨後拓展業務以至包括中國貿易、物業發展及創業基金投資方面。單先生於商業、投資及東主層面管理方面積逾22年經驗,於一九九八年十月加盟本集團並獲委任 為執行董事,於一九九九年五月獲委任為本公司主席,隨後於二零零二年七月辭任本公司主席一職。
從財經文章看來,我們倒回來找找港交所該公司在當時的資料,在單先生被立案偵查的2月15日及實施邊境控制的8月26日,是無公告稱他的情況的,並發現以下問題。
(1) 在2月15日,公司的公告稱:
「本公司現應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的要求,發表聲明如下:
本公司已知悉最近本公司的股份成交量及股價上升,茲聲明本公司並不知悉導致股份成交量及股價上升的任何原因。
本公司謹確認目前並無任何有關收購或變賣的商談或協議為根據《上市規則》第13.23條而須予公開者;董事會亦不知悉有任何足以或可能影響價格的事宜為根據《上市規則》第13.09條所規定的一般責任而須予公開者。
上述聲明乃承生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會之命而作出;董事會各董事願就本聲明的準確性承擔個別及共同的責任。
於本聲明當日,本公司執行董事為陳捷先生 (主席及董事執行總裁)、單世勇先生及馬賢明博士,獨立非執行董事為胡以達先生、王發祺先生及馬式薇女士。」
其後多達8次發表同樣的公告,在8月7日的公告稱有主席增持股份的消息,但仍無提及單先生被立案偵查的消息,董事被立案調查也沒有把董事停職的消息,並仍然位列董事局,為甚麼?
這家公司連執行董事被立案偵查也不知悉,亦無主動去查找原因,董事局成員是不是需要負責任或譴責?
(2) 在8月26日對單先生實施邊境控制,亦無出公告聲明這董事的現時情況如何。只是在8月31日公告稱附屬公司和澳門博彩有所合作,為甚麼?
(3) 根據我的發現,單先生自在2005年年報披露董事會次數開始,他一次都無參加過董事局會議,為何他無履行董事之職,但仍無人罷免他這個不負責任的董事?
根據上市規則13.51b條規定:
....
(2) 在本條《上市規則》條文實施後,於董事或監事在任期間,如《上市規則》第13.51(2)條第(h)至(v)段規定披露的任何資料有變,發行人必須通知本交易所,並在切實可行的情況下按《上市規則》第2.07C條的規定盡快刊發公告,公布有關董事或監事的最新資料,以及任何其他涉及有關變動而須促請發行人證券持有人注意的資料。
當中的13.51(2)條(m)稱
(m) 在不違反《罪犯自新條例》或其他司法管轄區相若法例的條文下,有關任何下列罪行的定罪判決詳情(包括每項罪行的詳情、將其定罪的法庭、定罪日期及判處的刑罰):
(i) 涉及欺詐、不誠實或貪污;
.....
這名單先生的所作所為已涉及對官員貪污的行為,還未算他那些被邊境控制之類的動作,為甚麼公司未見行動及澄清?此外港交所是否有查證董事的現時情況,並作出譴責?我到現在還是沒見到這類公告。
是否出現一些小公司的監管失控?這是值得想想的。
(3) 此外,在國內,在一段關於單先生的不好的東西,詳情如下:
一、 上世纪90年代,单世勇等人组织走私汽车、不锈钢。
....
二、 1999年前后,单世勇等利用假的贸易合同,骗取资金,在香港买壳上市。
....
三、2000年初,单世勇不锈钢走私的事情被举报。
.....
四、1999年至今,他们以生命科技(1180.HK)为题材,伙同国内国有企业在港的中资公司以及香港上市公司,通过发布虚假消息、提供假报表等方式,恶意坐庄炒股、欺骗性配股,坑害了广大香港证券市场投资者。他们惯用的手段有如下几种:
1、 成立虚假的壳公司,发布题材,进行配股圈钱。...
2、成立多家财务公司,做假帐、提供假报表。...
3、 利用重组、转移资产....
4、 合伙坐庄、恶意炒股...
期间,他们与南海石油(0076.HK)的总裁周岭(现逃往加拿大)、中国卫生控股(0673.HK)总裁李重远(现逃离香港去往美国,继续从事融资、集 资活动)等香港上市公司高管人员,以及这些公司的关联公司暗中互相持股、骗取境内国有资金、找人“帮庄”,当资金链吃紧时就将他们持有的股票暗地质押与香 港、澳门当地的券商融资。
從上文可見到,他們至少和南海石油(76,前海僑控股、辛康海聯)及中國衛生控股(673,前恆利集團、科達集團)有一定關係,另外,匯彩控股(1180,即葉氏保達、生命科技)在去年曾想和中青基業(1182,前海德太平洋、東聯控股、基業控股)互換股權,最後因股東反對,未獲通過。
這堆公司的前身後身亦和多家上市有關,亦和馬交有一定關聯,這堆股多被視為欲仙欲死股的集中區域,本博已多次談及,有興趣請自行到zkiz.com找尋吧。
延伸閱讀:
1. 金迪生物“千局”
http://magazine.caijing.com.cn/2010-07-19/110481636.html
2. 定罪相怀珠
http://magazine.caijing.com.cn/2010-08-01/110489753.html
3. 从一个走私在逃犯的经历看国有资产、国家税款和股市资金是如何流失的
http://bbs.wayup.hexun.com/viewarticle.aspx?aid=31327828&bid=129
4. 高寶集團顧問遭噴字追債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061222&sec_id=4104&subsec=11867&art_id=6645844
港股成老千专场:扒一扒中晋系牵涉的港股公司
http://www.xcf.cn/gdyw/201604/t20160408_769890.htm
在中晋系出事后,对市场敏感度极高的港股市场也感受到了余震,中晋的母公司国太投资控股投资的三家港股公司在经历股价暴跌后,纷纷发布声明欲与其撇清关系。实际上,除了中晋系外,e租宝也曾借道港股市场,为何港股市场易沦为老千专场?
中晋母公司国太投资控股牵涉了三家港股公司,中国创新投资(01217.HK)、华耐控股(01020.HK)和中国趋势
(08171.HK),这三家公司的股价在最近几天都经历了惨烈的下跌,中国创新投资的股价就经历了过山车式下跌,4月5日~4月7日,股价累计下跌
47%;华耐控股4月6日跌14.5%;中国趋势4月6日,跌21.74%,4月7日,涨5.56%,收报0.019港元。

高管仍失联
中晋系出事后,三家港股公司的情况也都浮出水面,翻查公告不难发现,中晋母公司国太投资均是在2016年年初选择高调进驻这几家港股公司。但在
事发后,这三家公司都陆续发布公告,但综合三家公司的公告,中晋母公司的几名高管仍然处于失联情况,其中国太投资控股董事长兼总经理陈佳菁、中晋股权投资
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吴晔都仍处于失联状态。
根据港交所资料,国太投资控股是中国创新投资的大股东,持有27.68%的股份,共有23.63亿股。2016年2月2日,陈佳菁、姜琳璘和王
玮获委任为中国创新投资的非执行董事及战略委员会成员,陈佳菁更出任了中国创新投资的董事局联席主席及战略委员会主席职务。根据4月6日公告,中国创新投
资称已经联系上姜琳璘及王玮,但并未提及是否联系上陈佳菁。
资料显示,陈佳菁是国太投资董事长兼总经理,今年29岁,姜琳璘是国太投资的总裁助理,今年31岁,王玮是国太投资的副监事长,今年37岁,他曾长期任职于上海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总队。
根据中国创新投资2015年最新年报,公司主要业务是投资上市及非上市公司,去年净亏损13.8万港元,其中非上市公司包括太阳创建、唯美视
界、联冠未来、蓝色天使香港及广远星空,而上市公司的投资则相对分散,虽然涉及多家知名上市公司,但股数则令不少市场人士都忍俊不禁,包括300股阿里巴
巴、400股Facebook、5000股腾讯控股(00700.HK)和10万股长江和记实业(00001.HK)等。
另一涉事公司华耐控股称,注意到有新闻报道称国太投资控股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及非法募集资金等犯罪行为,由于华耐控股的执行董事吴晔是国太控股全资附属公司的总经理,公司就此事曾经尝试联络吴先生,但是无法联络到吴先生。
除此之外,华耐控股的大股东China Zhongjin Group Limited告知,已于2016年4月5日减持了公司的股权至1.2亿股,占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约4.67%,不再为公司的主要股东。
华耐控股2015年年报显示,公司去年亏损2.71亿港元,公司业务主要是制造及销售高端钢水控流产品,其他附属公司则从事制造纸张加工设备、放债业务、电子商务及资讯科技解决方案业务。吴晔是在2016年1月进入华耐控股管理层,担任公司执行董事的。
至于国太投资曾经投资过的中国趋势,是一家从事电子科技及相关产品贸易的公司,这间公司更为著名的,是曾经试图向已关台的亚洲电视台伸出橄榄枝,欲担任其“白武士”。
不过,国太投资在这笔投资中并没有获益。2015年12月28日,国太投资当日以每股0.07港元的价格,买入了中国趋势12亿股的股份,占公
司17.82%的股份,但在2016年2月1日,国太就以每股0.037港元的价格卖光了中国趋势的所有股份,粗略估计亏损3960万港元。
港股沦为“老千”专场
一名市场人士称,这三家公司股价都不足1港元,颇具“老千股”气质,中晋系出事后,这些公司的股价也同时出现巨幅震荡,其中中国趋势的股价甚至跌至1分钱,是近年来最低水平,令香港市场沦为“千股”专场。
比富达证券研究部主管林嘉麒对《第一财经日报》称,香港的融资平台相对内地更有灵活性,一般上市公司会要求股东向董事会作出一般性的授权,允许
公司每年增加不超过20%的股份,大部分的公司都会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要求股东批准这项授权,意味着不论公司在年度内进行任何配股,只要股本所增加的百分比
不超过股东批准的上限,事前就不需要获得股东的批准。
在这样灵活的制度下,吸引了很多国内的理财平台机构慕名前来投资或买壳。另一理财平台上海快鹿投资集团,旗下的港股也包括了十方控股(01831.HK)、大中华金融(00431.HK)及明华科技(08301.HK)。
林嘉麒认为,香港市场非常开放,很难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不过普通的投资者一般都不会去触碰这类股份,除非是投机心理很强的投资者,或者是不做功课的投资者,就非常容易中招。
http://www.xcf.cn/gdyw/201604/t20160408_769890.htm
中石油通報對周永康、蔣潔敏等案牽涉人員處理情況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3854.html
為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徹底肅清周永康、蔣潔敏、廖永遠、王永春等人嚴重違紀違法案件造成的影響,深入推進集團公司黨風建設和反腐敗工作,5月13日,集團公司黨組印發《通報》,對部分原高管案件涉及人員責任追究情況予以通報。
《通報》指出,此次處理人員均為涉及蔣潔敏、王永春等案件,需集團公司進行責任認定及追究的人員。集團公司黨組本著“懲處和教育相結合”的原則,綜合考慮違紀動機、數額、情節、後果、態度等因素,統一處理標準,一把尺子量到底,對相關人員進行了嚴肅處理,分別給予黨政紀處分、誡勉談話、移交地方紀委等處理。這次處理,充分體現了黨組堅決貫徹落實中央要求,全面徹底肅清周永康、蔣潔敏、廖永遠、王永春等人違紀違法案件影響的堅定決心,體現了集團公司黨組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強化企業黨風建設,堅決懲治腐敗的鮮明態度。這次處理,黨組按照紀在法前、紀嚴於法的要求,積極實踐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最大限度體現了組織對黨員幹部的從嚴要求和關心愛護。
《通報》要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務必要從違紀違法案件中吸取深刻教訓,切實引以為戒。《通報》強調,黨員領導幹部要堅決貫徹中央關於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決策部署,把講政治、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與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以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為尺子,堅定理想信念,健全體制機制,嚴厲懲處腐敗,大力正風肅紀,努力營造風清氣正、遵規守紀的幹事創業環境。
《通報》指出,黨委要扛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加強對黨員幹部的教育管理監督。各企事業單位黨委要牢固樹立不管黨治黨就是失職的觀念,緊緊扭住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敢於擔當、善於擔當,真正把全面從嚴的要求落實到黨的建設各領域各方面,使管黨治黨從寬松軟走向嚴緊硬。要註重日常、較真叫板,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形成管黨治黨的鮮明導向和濃厚氛圍。要深刻把握領導與監督的關系,不僅要使用幹部,更要從嚴管理幹部、監督幹部,把抓班子、帶隊伍體現在日常管理監督中,及時咬耳扯袖、紅臉出汗,使黨員幹部時時感受到紀律的約束。黨委書記要自覺把監督作為分內之事,當好第一責任人,對黨負責,對本單位政治生態負責、對幹部健康成長負責。要把責任傳導給所有班子成員,壓給基層黨組織負責人,確保管黨治黨不留空白、見到實效。
《通報》強調,紀委要貫徹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方針,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各級紀委要堅守責任擔當,在全面從嚴治黨中找準定位。要把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擺在首位,堅決查處拉幫結派、搞利益交換,對抗欺瞞組織等問題。要堅持依規治黨,紮緊制度的籠子,為全面從嚴治黨、加強企業管理提供制度利器。要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扭住“四風”不放,抓住重要節點,緊盯享樂奢靡,言出紀隨、從嚴執紀,使點名道姓、公開曝光成為常態。要把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向基層延伸,真正把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運用情況作為檢驗評價工作的標準,探索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
《通報》指出,要切實發揮震懾和教育作用,促使黨員幹部深刻吸取教訓,鼓足勁頭幹事創業。各級黨委、紀委要集中開展一次專題警示教育,促使黨員幹部深刻吸取教訓,不斷增強黨性修養,始終嚴格要求自己,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紀律上的規矩人,達到“查處一個、震懾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要把專題警示教育作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與集團公司重塑良好形象大討論活動結合起來,引導黨員幹部放下包袱、輕裝上陣,以真才實學論英雄、以優良業績見高低,繼承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腳踏實地、幹事創業,為集團公司穩健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定慧寺醜聞 疑牽涉高級警翁靜晶指50萬捐款失蹤 促曾俊華介入
1 :
GS(14)@2015-10-14 07:23:08■釋智定以平治房車出入定慧寺,並手持金色iPhone(紅圈示)。許頌明攝
【本報訊】身兼大埔馬窩村定慧寺董事的律師翁靜晶踢爆,該寺住持釋智定先後與兩名內地和尚結婚,又指控該寺賬目混亂,初步估計最多50萬元捐獻下落不明,翁已去信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要求介入調查該寺賬目。她又指事件涉高級警務人員,暫不考慮報警。釋智定發聲明反駁,已向警方舉報定慧寺相關事宜,不會猜測翁靜晶動機,已交律師處理,不再作評論及保留追究權利。記者:謝明明
翁靜晶昨聯同多名定慧寺義工舉行記者會,指今年3月至9月為定慧寺籌款修葺寺廟,其間發現住持釋智定言行舉止有異,曾多次指示義工將善款存入釋智定可以控制的戶口,金額由101元至10萬元不等,惹翁等義工起疑。
■釋智定被質疑與首任丈夫釋智強(左圖)及次任丈夫釋如智(右圖)假結婚。
擬入稟查七年賬目
他們調查發現該寺賬目混亂,不少賬目欠單據,更發現釋智定先後與兩名內地和尚結婚。翁立即申請凍結定慧寺三個銀行戶口,善信存入中銀戶口的450萬元及網上籌得的133萬多元的善款,全數安全;但部份未有寫明作為寺廟修葺戶口捐款,或懷疑被釋智定要求傳入可被她使用的恒生銀行戶口,估計約30萬至50萬元捐獻下落不明。她透露,上月凍結戶口前得悉恒生戶口只剩19.8萬元,「我相信過咗一個禮拜後可能有一個譁然嘅新聞出嚟」。翁已委託核數師審核定慧寺賬目,擬入稟申請法庭命令查核該寺過去七年銀行月結單及賬目。但她對報警有保留,聲稱有高級警務人員涉及事件,指曾目睹有高級警務人員駕駛釋智定的名貴房車離開寺廟,暫未考慮報警,「報警唔係(有)太大作用」。翁無披露涉事的高級警務人員身份,但本報翻查公司註冊處資料發現,高級督察梁麗姚於2003年11月至2008年9月曾出任定慧寺董事。消息指,梁於上月底作退休前休假,並已離港。據悉,根據公務員指引,在職公務員只需獲所屬部門批准,就能出任公司董事,「大前提係公司業務同有關公務員嘅工作冇任何利益衝突」。
■釋智定(右二)近年與友人在寶蓮寺外合照,她不時穿便服外出。
釋智定表示已報警
釋智定曾與兩名內地和尚結婚,翁懷疑是冰山一角,她曾進行背景調查,估計涉嫌假結婚的僧人不只那麼少,不排除涉及集團式運作,她已向入境處舉報。翁稱,釋智定已不是定慧寺董事,並將重組董事局,將由僧人、在家居士及專業人士三個組別組成,管理決定須獲至少兩個組別同意才能通過。她又根據《公司註冊條例》,去信財政司司長曾俊華要求介入調查該寺賬目,更考慮要求律政司介入,透過法庭下令委託信託人管理定慧寺。釋智定發聲明反駁,已向警方舉報定慧寺相關事宜。財政司司長辦公室發言人稱已收到信件,正了解跟進。針對釋智定聲稱已報案,及有高級警務人員被指涉事,警方稱會了解事件。立法會議員涂謹申認為由警方刑事調查,可保障寺院及公眾利益。入境處處長陳國基稱正調查案件,會嚴肅處理,如有足夠證據會提出檢控,涉案人士可能會被遣返原居地。據悉,該處會全面調查涉案人士,「除咗假結婚外,仲會睇埋有冇其他違法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1014/19332494